秩序与赎罪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ebi3807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赎罪》为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创作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二战前英国乡下一位13岁的少女布里奥妮,她是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女孩。但她说了一个谎言,指控一个无辜的少年强奸,并使他蒙冤入狱,遭受耻辱。许多年后,已经是成功作家的布列奥妮年岁已高,但却不得不再次面对她的谎言给别人造成的伤害。本文将从布里奥妮内心“秩序”的毁坏和新秩序的难以重建出发讨论这部小说中的“赎罪”的深层意义。
  关键词:赎罪;秩序
  作者简介:阳露(1995-),女,重庆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2
  《赎罪》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布里奥妮幼年时因一次误会导致姐姐塞西莉娅与恋人罗比分离至死,自此花费一生时间创作小说《赎罪》,以求为自己早年的错误赎罪。在《赎罪》中,作者真正的关注焦点同时也是推进整部小说的关键主人公是布里奥妮,她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亲情缺失、心灵创伤等因素都在心中留下了阵阵隐痛,这也促使她不断地想掌控这个不完整家庭的秩序和遵守内心的规则。但布里奥妮拥有极高的文学天赋和天真的想象力,这两样优点在沉郁的空气和小女孩内心隐秘的控制欲下却让布里奥妮犯下了巨大的错误,并终生难以赎罪。
  一、旧秩序的初步打破
  小说开头便描写了沉闷的大宅和一盘散沙的成员关系。年幼的布里奥妮具有卓越的写作才华,对许多事物充满了好奇,而她所生活的环境则是无比的阴郁封闭。母亲因为偏头痛一天中大半部分时间都躺在房间里面,姐姐塞西莉娅在剑桥读书,而父亲则是永远在伦敦忙于自身的事业。所以布里奥妮所能做的则就是在戏剧和文学中寻找乐趣和自身存在的意义,她作为作家的想象是无比丰富的,但就如前面所说,这种丰富的幻想一定层面上也为后面布里奥妮所制造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她甚至总是处出幻想中,幻想他人是否和她一样有意识,有想法,并且布里奥妮对于秩序的掌控在小说中早已有表露,她喜欢各种小模型,并都整齐地排列成行,“这是崇尚秩序和整洁的人的一个标志。”
  布里奥妮对于这些秩序的开始失去掌控源于罗拉与双胞胎的搬入,这三个孩子是“家庭内战”的受害者,被迫搬入阿姨的房子中,和不甚熟悉的表哥表姐开始相处。初期布里奥妮还想要邀请罗拉和双胞胎来排练剧本,但紧接着她就发现了罗拉性格中的霸道自私以及双胞胎对于这个家庭的排斥,他们无比调皮,并不尊重她辛苦写的剧本,这让从小因为文学天赋被母亲和其他家人所赞赏的布里奥妮无比失落和头痛。罗拉和双胞胎的搬入只是一个引子,真正开始让布里奥妮失控的是厨娘的儿子罗比与姐姐塞西莉娅的相爱,而在这个过程中她内心潜在的不道德和控制欲被进一步激发。当13岁的她看到碰巧看到池边塞西莉娅在罗比面前脱去衣衫,无意中撞见罗比和塞西莉娅在图书馆中的亲热时候,她只会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判断出了“好”和“坏”,决心充当姐姐的保护者,然后编造出一个谎言毁掉了他人的生活。
  二、旧秩序的彻底坍塌
  麦克尤恩在《赎罪》中讲到过飞蛾扑火的例子:“这些虫子指引着它们朝灯扑去。尽管它们也许会被吞噬,但它们不得不听命于本能的驱使……”布里奥妮一直以为自己在慢慢地接近真相,实际上她就如同飞蛾扑火一样义无反顾的走向一条错误的道路。当她在书房里打断了罗比和塞西莉娅的激情后,塞西莉娅对自己被解救毫不表示感激之意。事实上我们知道罗比和塞西莉娅是两情相悦的。这时,布里奥尼觉得自己表现出的是“一种无私的爱,她会保护姐姐的,哪怕塞西莉娅没有任何感激的话”。这种正义感和控制欲在双胞胎出走后她怀疑罗拉被罗比所强奸后彻底爆发,在她问手足无措的罗拉强奸犯是谁的时候,她已经默认了是罗比,而罗拉的顺水推舟也更加坚定了她心中的设想。而这些痛恨和不小心错拿的信让寻找双胞胎终于归来的罗比被捕入狱,他不得不中断自身的学业,并最终选择参军。
  表面看来一个小女孩因为自身观察和自以为是的设想将关系如此亲密的哥哥送进监狱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但这一切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第一是因为布里奥妮对于家庭秩序隐秘的控制欲被罗比所打破,在这个父亲长期缺席、母亲终日卧床的成长环境中,姐姐自然就被布里奥妮视为母亲的代理人。当两人相爱也让这个内心丰富而敏感的女孩在无意识中用所谓的理性与界限将罗比这位假想敌彻底驱逐出自己的势力范围。第二是因为罗比是布里奥妮儿时模糊的心仪对象以及温和的伙伴,父亲的长期缺席和哥哥利昂的懦弱无为让布里奥妮对于男性的描写是十分负面的,与这两位衰弱的男性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剧作中能力非凡、拯救公主于危难之中的医生王子。当布里奥妮对罗比表白时,罗比无比干脆地表示了拒绝,这种初次暗恋的失败和无人对她引导也导致了布里奥妮的矛盾和性格中偏执的一部分。第三则是因为周围人物的无所作为,布里奥妮母亲常年卧床,只会对强塞孩子到自己家中的妹妹充满怨言,父亲忙于工作,对于家事永远秉持着“和稀泥”的态度。而利昂所带回来的朋友保罗·马歇尔不仅喋喋不休自己将巧克力卖给英国军方的大生意,并且在強奸了罗拉后冷眼旁观布里奥妮一家错将罗比关进监狱。全家对于罗比的误会和对于事情愚蠢的处理方式让塞西莉娅最终中断了与整个家庭的联系,选择去当一名护士。而获知了真相的布里奥妮也离开了家庭,开始了自己的独自放逐的忏悔旅程。至此,布里奥妮内心所坚守的正义和想法彻底被改变,而两个女儿的出走也让这个本身就不完整的家庭秩序彻底坍塌。
  三、新秩序的难以重建
  “赎罪”二字在整本小说中有着不同的含义,《赎罪》中的战争是“戴罪立功”的罗比命运改变的转折点,“充军”的他则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见过了无数的人间惨象,他在这整个人类的悲惨中不断地思考未来和存在的意义。而战争同时也是残酷的,罗比所能做的就是以爱作为求生的精神支柱,九死一生地重返情人的身旁。
  “赎罪”的第二层意义集中在布里奥妮身上。伦敦大轰炸期间,她来到姐姐工作的医院,开始了自我救赎之路。然而,照顾伤员拯救生命并不能减轻她深深的自责。面对罗比夫妇的质问,她无法回答,只是支吾的辩护,“我正在长大”。讽刺的是罗拉与曾经强奸过他的保罗·马歇尔结婚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成为上流社会人士。姐姐在德机空袭中遇难以及罗比的不幸病逝,加重了布里奥妮内心的罪孽感。当她成为知名作家“荣归故里”的时候,家族已经物是人非,只有利昂还在,但也是虚弱地坐在轮椅上什么也不能说。这个时候的家族与当年的破碎模样无二:父亲似乎仍然处于缺席状态,其他成员之间亲情淡漠。迥异于罗比的惨死、塞西莉娅的绝望及布里奥妮的心灰意冷是罗拉和马歇尔夫妇的风光无限——他们持续的曝光率,俨然是伦敦文化界的宠儿及心怀天下的慈善家。“往昔的侵犯者与被侵犯者如今结为同盟,那桩罪行的话语权的最终拥有者显然还是这桩婚姻中的男性”[1],真正的“赎罪”也就此无迹可寻。
  结尾:
  小说中曾如此陈述战争的罪恶:“战争期间,究竟什么是罪孽呢?其实,罪孽是廉价的。人人有罪就等于人人无罪。”个体的“罪孽”与集体的罪恶在此形成了主题上的平行与呼应。正如无论战争后赢的是哪一方,给全人类所带来的破坏和伤害早已不能弥补。而布里奥妮在“赎罪”的人生所做的也只能是在自己最后的作品中勇敢地说出事实和承认自己的错误,但这同时也是无力的,罗比和姐姐的逝世,整个家族的更新换代,马歇尔夫妇的虚伪无情都让这远久的“罪孽”消失在时光的冲刷中。如果说布里奥妮少女时代心中所坚守的是内心的旧秩序和所谓的正义,那么随着赎罪的无法进行和随风而逝,代表着追求公理和追悔往事的新秩序也再也无法建立起来。
  注释:
  [1]杨澜:《伊恩·麦克尤恩,<赎罪>中的创伤心理分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0卷第4期。
  参考文献:
  [1](美)威尔弗雷德·L·古尔灵、厄尔·雷柏尔、李·莫根、约翰·R·威灵厄姆:《文学批评手册》,姚锦清、黄虹炜、叶宪、邹溱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
  [2]严春妹:《无法完成的救赎——<赎罪>中布里奥尼的心理分析》,电影评介,2006年第21期。
  [3]张和龙:《宏大而优美的心灵史诗——评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08年第2期。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1  前言:  电影《走出非洲》是20世纪80年代一部广为人知的爱情文艺片,弥漫着淡淡的怀旧气息。电影《走出非洲》制作精良,为了忠实再现原著笔端描述的非洲风貌,制作班底远赴东非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郊外的布里克森故居取景拍摄,为观众展示了非洲辽阔壮美的异域风光。精湛深厚的导演功力、细腻投入的演员表演、诗意
摘 要:北岛是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诗人,作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中体现出一种理性批判意识,是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本文从北岛的《履历》入手,探讨北岛的诗歌中所展现的强烈的时代精神、批判精神与理想精神。  关键词:北岛;时代;《履历》;朦胧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01  《履历》是属于北岛早期的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1  《太子妃升职记》改编自甜橙所著的同名穿越架空小说,于2015年12月13日登陆乐视网。播出仅5日,移动端便突破3000万播放量,在始发站乐视网被迅速顶上首页。开播9日取得了破亿的成绩,稳居全网播放量第一。  凭借新颖的题材与夺目的演员阵营,《太子妃升职记》击败同档期热播剧《芈月传》、《他来了请
上海作为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城市,集中体现了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仿佛一张近代中国的剪影,出现在无数的文学作品当中。其中被作家们津津乐道的,便是它兼具十里洋场的西式典雅和小街巷弄的中式朴素,但《繁花》却独辟蹊径,独具匠心,通过小人物的命运,将这座城市的记忆呈现在读者面前。  但凡描绘上海往日图景的作品,都无法避开上世纪30年代的时光,《繁花》也不例外。可其他作品中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在这部小说中并不
摘 要: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给宋朝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词坛。词人纷纷南渡,饱受流乱之苦,相应的词作内容与写作风格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张元幹、朱敦儒、李清照作为南渡词人中的代表,其生活经历与具体词作中使用的意象变化,可反映出该时期社会变化对作品风格产生的具体影响。词人经历南渡之苦,作品风格由婉约绮丽转而深沉悲凉,由抒写个人情怀上升到家国抱负。从而开扩了宋词的境界,拓展了宋词的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3--01  1951年,美国出版界一本奇特的小说让美国人为之欢呼,那就是由美国一位产量不高的作家名之曰塞林格所创造的《麦田的守望者》。故事说的是一个年仅十六岁、名叫霍尔登*考尔菲尔德(Holden Caulfield)的美国中学生,他是一个厌世、叛逆但是内心极其敏感的男孩子,因为他成绩不好,他被赶出了
摘 要:导演用真实的故事将对于爱情感悟的古老命题表现了出来,也没有过多的剪切拼凑,只是用简洁的镜头展现出这对老人晚年生活的情节片段。纪录片2014年在韩国上映,打败了同期的《星际穿越》,23天便有超过两百万人观影,成为韩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独立电影,该片获得了480万1873观影人次。活着时间的长短与对人生的感悟和最终结局接受程度之间或许存在着必然联系。如此坦然的接受。  关键词:纪录片;人文;爱情
摘 要:随着电子信息的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了在电子屏幕前阅读了。走到街上去,随处可见的,便是各种各样拿着手机的面孔。那些面孔,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捧着不尽相同的电子产品,沉浸在毫无营养的网络快销文化中,看的如痴如醉,无法自拔,似乎没有什么能比这更有趣了。阅读古诗词,我们能从忙碌的生活中暂停出来,感受文学的悠远,穿越千年的时光,与古人秉烛长谈,疏放情绪,获得灵魂的真正宁静。这是薄弱的网络文化所
摘 要:《江边记》是张稼文先生的一本半自传体性质的成长小说。借用江边“男孩”第三人称这一故事主角,它采用一种更加平实朴素的叙事笔调及一种客观冷静的立场,以作者自己青春期在滇西澜沧江峡谷边的成长经历为蓝本,用文学的手法书写的作者由少年至青年的成长蜕变。  关键词:故事;生活;非虚构  作者简介:范明娟(1979-),女,汉族,河南南阳人,云南民族大学硕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
摘 要: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是居斯塔夫·福楼拜的代表作品,树立了福楼拜在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学术地位。《包法利夫人》讲述的是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乡下少女爱玛悲剧的一生。爱玛无视身为乡镇医生的丈夫包法利,期待浪漫却过于理想化的爱情。她的两度偷情最终使她债台高筑,爱情和理想都化作泡影,最终服毒自尽。  本文试从爱玛的悲剧,福楼拜的悲剧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对比中讨论福楼拜和爱玛理想主义的异同以及小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