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人生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_yv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电子信息的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了在电子屏幕前阅读了。走到街上去,随处可见的,便是各种各样拿着手机的面孔。那些面孔,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捧着不尽相同的电子产品,沉浸在毫无营养的网络快销文化中,看的如痴如醉,无法自拔,似乎没有什么能比这更有趣了。阅读古诗词,我们能从忙碌的生活中暂停出来,感受文学的悠远,穿越千年的时光,与古人秉烛长谈,疏放情绪,获得灵魂的真正宁静。这是薄弱的网络文化所达不到效果。
  关键词:古诗词;诗意人生;书籍
  作者简介:王彪宇(2001.10-),男,满族,辽宁义县人,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高三22班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01
  从某方面来说,读书,就是我们与作者进行的一场思想交流,这场交流,不受任何限制,甚至跨越了时间与空间。诗词的确是一种美妙的东西啊,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词,曲等各种文体,短短数十字,就能描绘出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意象,抒发不同的感情,于丹老师会给此书取名——《最美古诗词》时,当真感受到了何为最美。
  一、诗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刚刚识字时,母亲便会拿着巴掌般大的小书,捧在我们面前,一字一词地教我们识字,给我们启蒙;上小学时,每天的晨铃声响过,我们又会捧起书本,伴随着微微清风,放声朗诵。而现在,离开了校园,离开了这书香浓郁的环境,还有谁能选择坚持读书,时常陶冶自己的情操呢?也许是网络,是外界的诱惑太大了吧。喧嚣尘世,难以静心。可现在,我突然发现了一本书,能将我从虚浮华的世界中拉扯了出来,带着一种不容抵抗的魅力,洗跌着我的灵魂。这就是中国古文学的魅力,文字的魅力。
  大多数人可能没有耐心去读古诗词,觉得多数古诗词晦涩难懂又无聊,既没有能够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其中蕴含的感情又复杂且难以捉摸,于是放弃了这项活动。而在《重温最美古诗词》这一本书中,于丹老师通过对古诗写作背景、意象、内涵、情感的讲解,使我们学会了品味古诗词的方法,感受到了古诗词的韵味,增长了自身的气度,还引导我们品出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情怀。
  二、评析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小时候,我们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童趣,此时的你我天真无邪,却从这篇诗中,第一次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与诗的作者进行了第一次的思想交融,看到了作者当时看到的场景,感受到了作者当时感受的乐趣;少年时,我们又读“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稚嫩,此时的我们年轻单纯,如所有的翩翩少年般不知愁苦,却又无病呻吟,故作成熟;长大了,尝到生活的压力,一面踌躇满志,自觉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面又暗自吞下其中艰辛,理解了“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愁闷。年老时,在尘世中摸爬滚打多年,又开始羡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渴望脱出凡尘,拂去奢华,只盼过的万事顺心,怡然自得。在过去,我们似乎随时随地都在拿着书看。
  三、古诗词是一代人的精神遗训
  随着阅历的不断增长,我们与前辈古人的思想交融就越来越深,能感受到的情感也越来越丰富。至此,让我们来再一次品味古诗词的魅力。
  在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万物四季之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春的温婉。诗人用一“酥”字,表现了雨滴的细滑润泽,再用草色的若有似无,描绘出春日的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夏的热烈。“无穷碧”与“别样红”均从色彩角度出发,描绘了夏日的色彩斑斓,热情奔放;“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是秋的孤寂。秋叶中,只有“银烛”“画屏”为伴,让人倍感冷意与孤独,只能独自扑流萤玩耍,更突出了秋日的无边落寞;“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这是冬的浪漫。庭院本无花,可一夜雪后,满树雪花悄然开放,当真是美好浪漫之极了。
  在古诗词中,我们可以得到人生的感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借物喻人,教会我们做人应坦荡真正;“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葉已秋声”提醒我们时光易逝,应尽早拼搏;“僵卧孤村不自唉,尚思为国戍轮台”教导我们要感恩祖国,尽自己所能要回报祖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明白,只要坚持不懈,梦想终究会实现;“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激励我们无论何时都要有开朗的心胸,不灭的志气。
  在古诗词中,我们还可以获取情感的共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抚平了即将外出之人的惊怯不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安慰了在外游子的孤寂落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激励了年长创业者的信心。
  结束语:
  诗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给与我们力量,教给我们成长。让我们每个人能以从容不迫的姿态,面对生活,面对理想,面对困难,面对责任。也许在现代的生活中,诗词阅读可能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品,还有一些人面临着生活花销,等各种问题,甚至还有人背负着房贷,医药费的重担,似乎根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阅读。但即便这样,只要我们心存诗意,生活一定能过的五彩斑斓,诗意盎然。
  参考文献:
  [1]王述尧.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用词错误索引[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3,12(15):12-13.
  [2]陈玲.诗词类文艺节目的传播价值分析——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6,3(12):18-19.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林飞(1993-),男,汉族,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1  爱伦·坡研究专家Irwin Porges曾言,《人群中的人》深刻剖析人性,细致观察现实生活,是坡最非比寻常的作品之一。作为爱伦·坡最富有现代意识的作品,也被誉为那个时代最为出色的
摘 要:《家》是巴金极具影响力的作品,其永恒的艺术魅力在于对“死亡”的书写。本文就鸣凤、高老太爷和瑞珏三人的“死亡”事件作深入分析,挖掘《家》借助对“死亡”的书写,真正要叩问几个问题:爱情中的折射的人性自我、封建社会的权力意识对生命的扼杀以及夹缝中生存的人该何去何从。  关键词:《家》;死亡书写;三人之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在中国,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广泛的通行于中华大地,它是56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工具,也是各民族之间的纽带。方言俗称地方话,是民族语言的分支,在一个地区发挥着重要的交际作用。对于方言地区来说,普通话和方言发展严重不平衡,所以在方言区推广普通话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大冶市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其方言有复杂的特征。推广普通话是大冶市首要的任务,本文通过对大冶市语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1  前言:  电影《走出非洲》是20世纪80年代一部广为人知的爱情文艺片,弥漫着淡淡的怀旧气息。电影《走出非洲》制作精良,为了忠实再现原著笔端描述的非洲风貌,制作班底远赴东非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郊外的布里克森故居取景拍摄,为观众展示了非洲辽阔壮美的异域风光。精湛深厚的导演功力、细腻投入的演员表演、诗意
摘 要:北岛是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诗人,作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中体现出一种理性批判意识,是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本文从北岛的《履历》入手,探讨北岛的诗歌中所展现的强烈的时代精神、批判精神与理想精神。  关键词:北岛;时代;《履历》;朦胧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01  《履历》是属于北岛早期的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1  《太子妃升职记》改编自甜橙所著的同名穿越架空小说,于2015年12月13日登陆乐视网。播出仅5日,移动端便突破3000万播放量,在始发站乐视网被迅速顶上首页。开播9日取得了破亿的成绩,稳居全网播放量第一。  凭借新颖的题材与夺目的演员阵营,《太子妃升职记》击败同档期热播剧《芈月传》、《他来了请
上海作为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城市,集中体现了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仿佛一张近代中国的剪影,出现在无数的文学作品当中。其中被作家们津津乐道的,便是它兼具十里洋场的西式典雅和小街巷弄的中式朴素,但《繁花》却独辟蹊径,独具匠心,通过小人物的命运,将这座城市的记忆呈现在读者面前。  但凡描绘上海往日图景的作品,都无法避开上世纪30年代的时光,《繁花》也不例外。可其他作品中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在这部小说中并不
摘 要: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给宋朝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词坛。词人纷纷南渡,饱受流乱之苦,相应的词作内容与写作风格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张元幹、朱敦儒、李清照作为南渡词人中的代表,其生活经历与具体词作中使用的意象变化,可反映出该时期社会变化对作品风格产生的具体影响。词人经历南渡之苦,作品风格由婉约绮丽转而深沉悲凉,由抒写个人情怀上升到家国抱负。从而开扩了宋词的境界,拓展了宋词的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3--01  1951年,美国出版界一本奇特的小说让美国人为之欢呼,那就是由美国一位产量不高的作家名之曰塞林格所创造的《麦田的守望者》。故事说的是一个年仅十六岁、名叫霍尔登*考尔菲尔德(Holden Caulfield)的美国中学生,他是一个厌世、叛逆但是内心极其敏感的男孩子,因为他成绩不好,他被赶出了
摘 要:导演用真实的故事将对于爱情感悟的古老命题表现了出来,也没有过多的剪切拼凑,只是用简洁的镜头展现出这对老人晚年生活的情节片段。纪录片2014年在韩国上映,打败了同期的《星际穿越》,23天便有超过两百万人观影,成为韩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独立电影,该片获得了480万1873观影人次。活着时间的长短与对人生的感悟和最终结局接受程度之间或许存在着必然联系。如此坦然的接受。  关键词:纪录片;人文;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