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 SCI)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57例2型糖尿病合并SCI和60例2型糖尿病未合并SCI的患者进行临床比较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SCI有关的危险因素为病程、血糖、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纤维蛋白原升高等;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SCI有关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和高粘血症等;积极干预上述危险因素是防治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无症状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3;11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7)02-0095-02
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脑梗死,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脑梗死仅由头颅CT或MRI检查发现,称为无症状性脑梗死(ScI)。为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sCI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防治,作者对我院2002年2月至2005年12月57例2型糖尿病合并SCI患者(DM+SCI组)与60例同期的2型糖尿病无SCI患者(DM-SCI组)进行临床资料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型糖尿病合并SCI患者(DM+SCI组)57例,其中男37例、女20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0.1±9.8岁;随机选取同期2型糖尿病未合并SCI患者(DM—SCI组)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8.2±10.1岁,两组资料在年龄、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未采用胰岛素治疗。
1.2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按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无症状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由头颅CT或MRI证实,而无脑梗死发生的病史和病理体征。
1.3观察指标与方法:所有入选对象均询问年龄、性别、病程,行头颅CT或MRI检查。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金标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COD—PAP法测胆固醇(TC)、GPO—PAP法测定甘油三脂(TG)、直接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HDL)、酶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IA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并按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INS×FBG)/22.5,计算结果经自然对数转换。
1.3统计学处理:应用计算机SPSSl0.O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经正态性检验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计算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SCI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见表1。
3讨论
文献报道[2],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无症状性脑梗死。SCI可以被认为是有症状性脑梗死或隐匿性脑损害的早期表现,也是广泛脑血管病的标志性特征[3,4]其发生与动脉硬化和高粘血症有关[5]。
糖尿病患者持续高血糖致非酶糖基化反应。导致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GlyLDL)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增多,可导致糖尿病血管病变,其病理机制可能为OxLDL能被吞噬细胞识别并吞噬,使细胞内胆固醇脂聚集形成泡沫细胞,促进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糖化血紅蛋白可加速非酶促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形成;可在血管壁聚集,且聚集力与高血糖时间呈正相关,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显著相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5]。在本组资料中,2型糖尿病合并SCI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病程与糖尿病未合并SCI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是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可促进肝脏合成TG,使LDL-C水平升高,从而刺激动脉内膜平滑机的增殖,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高血脂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壁,易形成血栓;高血压加重了动脉硬化的发生,其机制主要是高血压早期全身小动脉痉挛,加上血压升高使小动脉内膜压力负荷升高、缺血、缺氧出现玻璃样变,并渐渐累及小动脉中层,最终管壁增厚硬化,管腔狭窄,呈现不可逆改变[5]。本组资料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SCI组的血压、血脂、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糖尿病未合并SCI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糖尿病代谢紊乱所致的微血管病变与血液流变性改变有关。由于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全血黏度呈正相关,糖尿病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致血浆粘滞度增高,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血粘度增加,易使血栓形成,发生脑梗塞[5]。本组资料显示,合并SCI组纤维蛋白原升高与未合并SCI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由于SCI病灶较小或在大脑静区,因而不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率较低。SCI有发展成为有症状性脑梗死或血管性痴呆的可能,因此,SCI的早期发现和对其危险因素的干预治疗甚为重要。要强调糖尿病低盐/低脂饮食、戒烟、体育锻炼等基础治疗以改善血糖、血脂、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使用降血糖、降血压和调脂药物,将血糖、血压、LDL-C等降至理想水平;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抗凝治疗阿斯匹林有降低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血液粘滞度的作用,可起到预防SCI的作用[6]。
综上分析,本文对2型糖尿病合并SCI组的病程、血糖、血压、血脂、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纤维蛋白原等检查结果与糖尿病未合并SCI组相比差异显著。提示这些指标可能是糖尿病合并SCI的共同危险因素,与有关文献报道一致[7,8]。SCI的存在是有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信号,要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预防有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生、降低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无症状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3;11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7)02-0095-02
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脑梗死,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脑梗死仅由头颅CT或MRI检查发现,称为无症状性脑梗死(ScI)。为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sCI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防治,作者对我院2002年2月至2005年12月57例2型糖尿病合并SCI患者(DM+SCI组)与60例同期的2型糖尿病无SCI患者(DM-SCI组)进行临床资料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型糖尿病合并SCI患者(DM+SCI组)57例,其中男37例、女20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0.1±9.8岁;随机选取同期2型糖尿病未合并SCI患者(DM—SCI组)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8.2±10.1岁,两组资料在年龄、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未采用胰岛素治疗。
1.2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按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无症状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由头颅CT或MRI证实,而无脑梗死发生的病史和病理体征。
1.3观察指标与方法:所有入选对象均询问年龄、性别、病程,行头颅CT或MRI检查。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金标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COD—PAP法测胆固醇(TC)、GPO—PAP法测定甘油三脂(TG)、直接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HDL)、酶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IA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并按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INS×FBG)/22.5,计算结果经自然对数转换。
1.3统计学处理:应用计算机SPSSl0.O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经正态性检验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计算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SCI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见表1。
3讨论
文献报道[2],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无症状性脑梗死。SCI可以被认为是有症状性脑梗死或隐匿性脑损害的早期表现,也是广泛脑血管病的标志性特征[3,4]其发生与动脉硬化和高粘血症有关[5]。
糖尿病患者持续高血糖致非酶糖基化反应。导致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GlyLDL)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增多,可导致糖尿病血管病变,其病理机制可能为OxLDL能被吞噬细胞识别并吞噬,使细胞内胆固醇脂聚集形成泡沫细胞,促进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糖化血紅蛋白可加速非酶促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形成;可在血管壁聚集,且聚集力与高血糖时间呈正相关,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显著相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5]。在本组资料中,2型糖尿病合并SCI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病程与糖尿病未合并SCI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是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可促进肝脏合成TG,使LDL-C水平升高,从而刺激动脉内膜平滑机的增殖,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高血脂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壁,易形成血栓;高血压加重了动脉硬化的发生,其机制主要是高血压早期全身小动脉痉挛,加上血压升高使小动脉内膜压力负荷升高、缺血、缺氧出现玻璃样变,并渐渐累及小动脉中层,最终管壁增厚硬化,管腔狭窄,呈现不可逆改变[5]。本组资料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SCI组的血压、血脂、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糖尿病未合并SCI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糖尿病代谢紊乱所致的微血管病变与血液流变性改变有关。由于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全血黏度呈正相关,糖尿病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致血浆粘滞度增高,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血粘度增加,易使血栓形成,发生脑梗塞[5]。本组资料显示,合并SCI组纤维蛋白原升高与未合并SCI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由于SCI病灶较小或在大脑静区,因而不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率较低。SCI有发展成为有症状性脑梗死或血管性痴呆的可能,因此,SCI的早期发现和对其危险因素的干预治疗甚为重要。要强调糖尿病低盐/低脂饮食、戒烟、体育锻炼等基础治疗以改善血糖、血脂、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使用降血糖、降血压和调脂药物,将血糖、血压、LDL-C等降至理想水平;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抗凝治疗阿斯匹林有降低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血液粘滞度的作用,可起到预防SCI的作用[6]。
综上分析,本文对2型糖尿病合并SCI组的病程、血糖、血压、血脂、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纤维蛋白原等检查结果与糖尿病未合并SCI组相比差异显著。提示这些指标可能是糖尿病合并SCI的共同危险因素,与有关文献报道一致[7,8]。SCI的存在是有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信号,要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预防有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生、降低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