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是舞蹈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我国民族舞在经过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后,具有极大的传承和研究价值。我囯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特色,民族舞教学创新就是要在保留民族舞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与时代发展接轨,跟上社会发展的进程,并增加民族舞蹈的吸引力,提高民族舞的艺术审美水平。
关键词:民族舞;教学;创新探究
引言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创新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尤其在舞蹈教学中,加强创新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提供极大的便利条件。对于舞蹈来说,作为重要的行为艺术,具有极大的思想性和实践性,通过加强创新教育,不仅可以开辟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引导学生树立高度的创新思维观念,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强健体魄、修养身心,在整体上顺应教育体系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 舞蹈教学中加强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保证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较为僵硬、刻板,其创新性严重缺失,而且一些教师以单纯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以此来进行教学,教师的责任感严重缺失,一定程度上很难保证舞蹈教学质量。因此,加强创新教育,可以突破传统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限制和约束,将教学水平提升上来,进而打造出一大批高质量的舞蹈人才。
(二)有利于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舞蹈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传递美感的重要艺术形式。舞蹈课程,既教授给学生舞蹈基本功和舞蹈專业知识,也彰显了艺术的修养。在加强创新教育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舞蹈艺术美感认知,激发他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之情,从而更好地进行舞蹈学习,保证良好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
(三)民族舞教学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国高校民族舞教育资源配置来看,民族舞教学在高校教育中处于较为薄弱的环节,这主要表现在高校民族舞的美育功能还没有被学校的教师或领导所重视,教师对民族文化传承也没有足够的认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逐渐关注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这也是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其次,高校民族舞教学内容有地域性文化方面的缺失,缺乏实践训练。民族舞的地域性舞蹈特征非常强,不同民族、不同地理位置的民族舞在情感内容和舞蹈表现形式等各方面均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教师在开展民族舞教学活动时,不能只依靠教材,而要根据民族舞不同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形式,把民族舞的特性充分地体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民族舞蹈的同时认识民族文化,继承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促进民族舞蹈的多元化、地域化发展。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练习机会,教师要冲破校园的局限,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深刻的理解民族舞蹈的内涵。民族舞蹈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其中蕴含着许多生活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感受生动的生活场景,在生活中寻找艺术元素。但是由于高校民族舞的专业化发展因素,学生联系生活的机会越来越少,一般舞蹈教学活动的练习、理解都局限在校园之中,这是我国高校民族舞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 创新高校民族舞教学的新思路
(一) 创新课程体系,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高校舞蹈艺术类专业所开设的课程种类繁多,但专业分科越细,学生在选择时就越发困难。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民族舞蹈课被列为专业必修课之一,在内容体系和课程设置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渐进性和复合性,也就是说高校民族舞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学习认知特征来进行基本民族舞蹈艺术理论知识的讲解。
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欣赏优秀的民族舞蹈艺术作品,从科学社会艺术方面去分析、评价、鉴赏民族艺术作品。在开阔学生艺术视野的同时,也为学生其他门类舞蹈学习提供了空间。
另外,高校民族舞蹈教师要契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加设一些舞蹈社会学、艺术晢学、舞蹈美学、舞蹈心理学等交叉学科选修课程,以此来满足学生对舞蹈学习的不同要求。当前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训练还不够完善,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民族舞蹈专业的学生不仅要舞蹈专业水平高,还需要在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有所提高,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今后的整体发展。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断探索学习精神,激发学生对文化知识学习的热情。因此,高校应当不断完善民族文化、艺术、文学、诗歌等方面的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出集编导、表演、教学、研究为一体的民族舞蹈优秀人才。
(二) 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生活内涵渗透
高校民族舞蹈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采取适合学生综合发展的教学新方法、新手段。比如,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育设备来辅助舞蹈课堂教学。民族舞蹈是通过形体有韵律的舞动来塑造艺术形象的,一些民族舞蹈的韵律、风格以及情感等教师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清楚。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教材播放,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舞蹈表演,深刻地理解舞蹈所要表现的内涵,学生还可以对照视频动作进行模仿练习,重点、难点可以通过重复播放,反复观看,加深记忆,便于理解。视频教学的方式既降低了舞蹈学习难度,又提升了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和热情。
民族舞蹈来自生活,也是直接表现人民劳动生活的艺术形式,感悟生活情感是民族舞蹈的核心精神。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在实际生活中形成创造性思维,触发灵感。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注重生活内涵的滲透,经常带学生深入到乡间群众生活中,直观的感受民族舞的魅力,感悟民族舞的文化内涵,把艺术与生活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三、舞蹈教学中加强创新教育的路径
(一) 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对于舞蹈教师来说,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舞蹈教学中诸多创新因素进行细化和辨别,进而确定最为适宜的教学目标。 第一,确定教学目标,比如各个课时、各个学期以及各个年级的总体教学目标等,创新目标和学科目标,是重要的目标内容。比如学习舞蹈基本功和训练舞蹈基本功,可以作为一年级的重要学习目标,同时,创新目标可以设定为学习方法的创新和创编舞蹈动作的创新等;学习我国的民族舞蹈,可以作为二年级的学习目标,而创新目标则为创编民族舞蹈组合。
第二,确立分类目标。促进学生共同发展和进步,是创新教育的关键要求之一。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不同水平出发,制定分类的教学目标,开展差异性教学。而对于其教学目标,可以将其划分为较高要求和基本要求等,其中,对于基本功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要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深入学习舞蹈基本动作;而对于基本功良好的同学,要充分掌握舞蹈基本技能,通过对现有知识的灵活运用,对新舞蹈进行创编。
(二)不断完善舞蹈教学内容
在舞蹈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效果并不显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缺少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片面,严重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既要加强肢体训练和展现舞蹈动作,也要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渗透和运用一些舞种的肢体训练,比如芭蕾舞和民间舞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舞蹈,从而开阔學生的思维和眼界,并将舞蹈和音乐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热情。
(三)变革舞蹈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要对舞蹈基础进行充分了解,合理制定教学模式,防止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而对教学产生影响针对舞蹈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要遵循深入浅岀的原则,以此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节奏,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肢体协调能力,然后适当提高舞蹈难度,创造良好的舞蹈教学氛围,保证学生对舞蹈教学较高的热情。
其次,对于以往传统的舞蹈教学来说,认为学生的学习与模仿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这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结合舞蹈教学实际情况,必须要妥善处理好模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舞蹈模仿学习一段时间以后,要将自己对舞蹈的认知元素融人进去,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结合即兴舞,提高学生的编舞能力
对于即兴舞来说,对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具有极大的帮助,引导学生及时进入编舞状态之中,增强舞蹈的创造性。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编舞能力,必须要从即兴舞开始。一般来说,节奏即兴和音乐即兴是即兴舞的重要构成首先,节奏即兴。对于节奏即兴来说,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身体反应能力。在节奏即兴的带动下,极容易使学生主动接受,具有较高的投入热情。虽然学生很难将各个节奏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但是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
其次,音乐即兴。对于音乐即兴来说,主要是指结合音乐进行自由即兴、接触造型以及照镜子等练习。在音乐即兴过程中,学生要迅速进入到音乐状态之中,尤其在造型接触中,人与人、人与物的接触造型,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意境。比如:追逐和向往意境,极容易使人们产生情感共鸣。
(五)舞种结合,发展精髓
教师应当在技巧追求中充分挖掘民族舞蹈中的现代元素。舞蹈般是用肢体舞动技巧来表现情感的。在现代舞技巧中舞者通过动作的轻重、快慢、舒缓变化来突岀的表现思想情感。为了把舞蹈情绪传递给观众,舞者需要不断利用动作的变化与节奏来演绎故事情节。民族舞以突岀的地方民族特征来展现自己的情感特色,在舞蹈动作、技巧方面与现代舞相比略显单薄。比如蒙古舞表演具有浓烈的豪迈情怀,动作舒展、含蓄,如果把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决斗舞融入其中,舞蹈动作就会更加丰满生动,可看性就更强了。高校民族舞教师要有意识的将民族元素与现代舞相结合,让舞蹈表现力更强、内容更加丰富,从而使民族舞更有生命力。
四、结论
总之,民族舞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沉淀的宝贵遗产。高校舞蹈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教书育人的优势,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改革措施,创新教学模式,吸收其他舞蹈艺术的精华,继承民族舞的精髓,保持民族舞的地域特点,从而使我国民族舞蹈文化的艺术价值得以发展。
指导教师:张帆
参考文献:
[1]潘东升,刘谟楠.新时期民族舞蹈教学理念创新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8(09):148-149.
[2]李伟.苗族舞蹈在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性应用分析[J].艺术科技,2018,31(04):39.
[3]彭飞.新时期民族舞蹈教学理念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7):61.
[4]杨宁玥.维吾尔民族舞蹈文化内涵及创新型教学研究[J].艺苑,2016(06):104-105.
[5]陈芳.民族舞蹈教学模式探讨[J].才智,2016(27):29.
作者简介:
韦家美(1999 —),女,壮族,广西人,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2018级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舞蹈。
关键词:民族舞;教学;创新探究
引言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创新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尤其在舞蹈教学中,加强创新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提供极大的便利条件。对于舞蹈来说,作为重要的行为艺术,具有极大的思想性和实践性,通过加强创新教育,不仅可以开辟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引导学生树立高度的创新思维观念,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强健体魄、修养身心,在整体上顺应教育体系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 舞蹈教学中加强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保证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较为僵硬、刻板,其创新性严重缺失,而且一些教师以单纯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以此来进行教学,教师的责任感严重缺失,一定程度上很难保证舞蹈教学质量。因此,加强创新教育,可以突破传统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限制和约束,将教学水平提升上来,进而打造出一大批高质量的舞蹈人才。
(二)有利于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舞蹈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传递美感的重要艺术形式。舞蹈课程,既教授给学生舞蹈基本功和舞蹈專业知识,也彰显了艺术的修养。在加强创新教育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舞蹈艺术美感认知,激发他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之情,从而更好地进行舞蹈学习,保证良好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
(三)民族舞教学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国高校民族舞教育资源配置来看,民族舞教学在高校教育中处于较为薄弱的环节,这主要表现在高校民族舞的美育功能还没有被学校的教师或领导所重视,教师对民族文化传承也没有足够的认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逐渐关注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这也是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其次,高校民族舞教学内容有地域性文化方面的缺失,缺乏实践训练。民族舞的地域性舞蹈特征非常强,不同民族、不同地理位置的民族舞在情感内容和舞蹈表现形式等各方面均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教师在开展民族舞教学活动时,不能只依靠教材,而要根据民族舞不同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形式,把民族舞的特性充分地体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民族舞蹈的同时认识民族文化,继承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促进民族舞蹈的多元化、地域化发展。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练习机会,教师要冲破校园的局限,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深刻的理解民族舞蹈的内涵。民族舞蹈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其中蕴含着许多生活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感受生动的生活场景,在生活中寻找艺术元素。但是由于高校民族舞的专业化发展因素,学生联系生活的机会越来越少,一般舞蹈教学活动的练习、理解都局限在校园之中,这是我国高校民族舞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 创新高校民族舞教学的新思路
(一) 创新课程体系,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高校舞蹈艺术类专业所开设的课程种类繁多,但专业分科越细,学生在选择时就越发困难。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民族舞蹈课被列为专业必修课之一,在内容体系和课程设置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渐进性和复合性,也就是说高校民族舞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学习认知特征来进行基本民族舞蹈艺术理论知识的讲解。
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欣赏优秀的民族舞蹈艺术作品,从科学社会艺术方面去分析、评价、鉴赏民族艺术作品。在开阔学生艺术视野的同时,也为学生其他门类舞蹈学习提供了空间。
另外,高校民族舞蹈教师要契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加设一些舞蹈社会学、艺术晢学、舞蹈美学、舞蹈心理学等交叉学科选修课程,以此来满足学生对舞蹈学习的不同要求。当前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训练还不够完善,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民族舞蹈专业的学生不仅要舞蹈专业水平高,还需要在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有所提高,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今后的整体发展。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断探索学习精神,激发学生对文化知识学习的热情。因此,高校应当不断完善民族文化、艺术、文学、诗歌等方面的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出集编导、表演、教学、研究为一体的民族舞蹈优秀人才。
(二) 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生活内涵渗透
高校民族舞蹈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采取适合学生综合发展的教学新方法、新手段。比如,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育设备来辅助舞蹈课堂教学。民族舞蹈是通过形体有韵律的舞动来塑造艺术形象的,一些民族舞蹈的韵律、风格以及情感等教师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清楚。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教材播放,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舞蹈表演,深刻地理解舞蹈所要表现的内涵,学生还可以对照视频动作进行模仿练习,重点、难点可以通过重复播放,反复观看,加深记忆,便于理解。视频教学的方式既降低了舞蹈学习难度,又提升了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和热情。
民族舞蹈来自生活,也是直接表现人民劳动生活的艺术形式,感悟生活情感是民族舞蹈的核心精神。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在实际生活中形成创造性思维,触发灵感。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注重生活内涵的滲透,经常带学生深入到乡间群众生活中,直观的感受民族舞的魅力,感悟民族舞的文化内涵,把艺术与生活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三、舞蹈教学中加强创新教育的路径
(一) 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对于舞蹈教师来说,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舞蹈教学中诸多创新因素进行细化和辨别,进而确定最为适宜的教学目标。 第一,确定教学目标,比如各个课时、各个学期以及各个年级的总体教学目标等,创新目标和学科目标,是重要的目标内容。比如学习舞蹈基本功和训练舞蹈基本功,可以作为一年级的重要学习目标,同时,创新目标可以设定为学习方法的创新和创编舞蹈动作的创新等;学习我国的民族舞蹈,可以作为二年级的学习目标,而创新目标则为创编民族舞蹈组合。
第二,确立分类目标。促进学生共同发展和进步,是创新教育的关键要求之一。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不同水平出发,制定分类的教学目标,开展差异性教学。而对于其教学目标,可以将其划分为较高要求和基本要求等,其中,对于基本功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要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深入学习舞蹈基本动作;而对于基本功良好的同学,要充分掌握舞蹈基本技能,通过对现有知识的灵活运用,对新舞蹈进行创编。
(二)不断完善舞蹈教学内容
在舞蹈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效果并不显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缺少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片面,严重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既要加强肢体训练和展现舞蹈动作,也要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渗透和运用一些舞种的肢体训练,比如芭蕾舞和民间舞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舞蹈,从而开阔學生的思维和眼界,并将舞蹈和音乐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热情。
(三)变革舞蹈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要对舞蹈基础进行充分了解,合理制定教学模式,防止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而对教学产生影响针对舞蹈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要遵循深入浅岀的原则,以此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节奏,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肢体协调能力,然后适当提高舞蹈难度,创造良好的舞蹈教学氛围,保证学生对舞蹈教学较高的热情。
其次,对于以往传统的舞蹈教学来说,认为学生的学习与模仿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这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结合舞蹈教学实际情况,必须要妥善处理好模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舞蹈模仿学习一段时间以后,要将自己对舞蹈的认知元素融人进去,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结合即兴舞,提高学生的编舞能力
对于即兴舞来说,对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具有极大的帮助,引导学生及时进入编舞状态之中,增强舞蹈的创造性。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编舞能力,必须要从即兴舞开始。一般来说,节奏即兴和音乐即兴是即兴舞的重要构成首先,节奏即兴。对于节奏即兴来说,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身体反应能力。在节奏即兴的带动下,极容易使学生主动接受,具有较高的投入热情。虽然学生很难将各个节奏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但是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
其次,音乐即兴。对于音乐即兴来说,主要是指结合音乐进行自由即兴、接触造型以及照镜子等练习。在音乐即兴过程中,学生要迅速进入到音乐状态之中,尤其在造型接触中,人与人、人与物的接触造型,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意境。比如:追逐和向往意境,极容易使人们产生情感共鸣。
(五)舞种结合,发展精髓
教师应当在技巧追求中充分挖掘民族舞蹈中的现代元素。舞蹈般是用肢体舞动技巧来表现情感的。在现代舞技巧中舞者通过动作的轻重、快慢、舒缓变化来突岀的表现思想情感。为了把舞蹈情绪传递给观众,舞者需要不断利用动作的变化与节奏来演绎故事情节。民族舞以突岀的地方民族特征来展现自己的情感特色,在舞蹈动作、技巧方面与现代舞相比略显单薄。比如蒙古舞表演具有浓烈的豪迈情怀,动作舒展、含蓄,如果把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决斗舞融入其中,舞蹈动作就会更加丰满生动,可看性就更强了。高校民族舞教师要有意识的将民族元素与现代舞相结合,让舞蹈表现力更强、内容更加丰富,从而使民族舞更有生命力。
四、结论
总之,民族舞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沉淀的宝贵遗产。高校舞蹈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教书育人的优势,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改革措施,创新教学模式,吸收其他舞蹈艺术的精华,继承民族舞的精髓,保持民族舞的地域特点,从而使我国民族舞蹈文化的艺术价值得以发展。
指导教师:张帆
参考文献:
[1]潘东升,刘谟楠.新时期民族舞蹈教学理念创新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8(09):148-149.
[2]李伟.苗族舞蹈在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性应用分析[J].艺术科技,2018,31(04):39.
[3]彭飞.新时期民族舞蹈教学理念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7):61.
[4]杨宁玥.维吾尔民族舞蹈文化内涵及创新型教学研究[J].艺苑,2016(06):104-105.
[5]陈芳.民族舞蹈教学模式探讨[J].才智,2016(27):29.
作者简介:
韦家美(1999 —),女,壮族,广西人,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2018级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