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矽卡岩型矿床的矽卡岩与围岩存在磁性差异,且矽卡岩同时又是赋矿的主要岩性和层位,所以在西藏XX矿区矽卡岩型钨矿勘查中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进行探测,并取得一定成果。
关键词:地面高精度磁法 矽卡岩 钨矿 物性参数 磁异常
中图分类号:P6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130-01
高精度磁法测量普遍运用于地质勘查工作中,其重要作用是进行预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划分岩体、划分构造单元及构造位置、直接(间接)找矿。
作者通过地面高精度磁测在地质勘查的运用和研究,在寻找矽卡岩型矿产中,磁法测量能有效的寻找到矽卡岩的具体位置,指导下一步找矿工作。
西藏XX矿区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矽卡岩型矿床的矽卡岩与围岩存在磁性差异,且矽卡岩同时又是赋矿的主要岩性和层位,高精度磁法测量工作目的是通过间接找寻与围岩有磁性差异的矽卡岩分布情况,从而寻找到白钨矿。
1 矿区概况
1.1 地质特征
(1)地层,工作区主要地层为:早-中元古界德玛拉岩群蛇躲岩组(Pt1-2s)。岩性为黑云片岩、二云片岩、石英片岩、角岩、大理岩、矽卡岩化大理岩、矽卡岩等。地层总体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较陡,一般大于45°。其原岩为一套巨厚的海相砂泥质-碳酸盐岩-火山复理石建造。
(2)岩浆岩,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为:白垩纪严嘎桶单元(KY γ35)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呈北西向带状侵入体产出,为陆壳重熔型花岗岩。
老地层(早-中元古界德玛拉岩群蛇躲岩组(Pt1-2s))与新岩浆岩(白垩纪严嘎桶单元(KY γ35))是形成矽卡岩的有利条件。岩体与蛇躲岩组地层接触界面为不规则状的不整合侵入接触,具主动侵位的特点,接触带发育大理岩化、矽卡岩化,矽卡岩为含白钨矿岩石。通过寻找矽卡岩能寻找到白钨矿赋存位置。
1.2 地球物理特征
本次岩(矿)石磁法标本采集了各类岩石,并使用SM-30磁化率仪测定,测量结果采用算术平均法分别统计各类岩、矿石磁化率的平均值、磁化率变化范围,对其进行统计、归纳。
从磁性参数测定结果,总结出本区的岩(矿)石具有以下磁性特征:
矽卡岩、矽卡岩化大理岩具有较强的磁性,磁化率在0.834~0.899×10-3SI;辉绿辉长岩和大理岩较矽卡岩磁性稍弱;花岗细晶斑岩有较弱的磁性,总体磁异常值低于矽卡岩的磁化率;花岗岩、角岩、片岩表现为无磁性特征。矿区内较纯白钨矿无磁性特征,但因其赋存在矽卡岩中,因而通过磁法测量找出与矽卡岩相关的磁性异常的分布,能间接找寻白钨矿体。各岩石磁性特征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该工作区具备开展磁法工作的地球物理前期。
2 工作成果及推断解释
本次高精度磁法在测区内发现多处明显的高磁异常。物探异常划分结合了实地地质情况(矿体、地层、构造等地质体特定的地质特征),共圈定出了5条磁异常带。
2.1 C-1磁异常
C-1磁异常位于Ⅰ号矿带上,走向北西-南东,呈条带状分布,异常长420 m,异常最大值147 nt,最小值-46 nt,异常主要分布在蚀变较强矽卡岩带。异常区出露岩性为元古界德玛拉岩群蛇躲岩组强弱矽卡岩化大理岩、矽卡岩和二云片岩、角闪片岩。二云片岩、角闪片岩不会引起正磁异常,矽卡岩是在该区引起正磁异常的主要地质体。异常沿矿区主断层F2分布,异常强度中心向F2断层东侧倾向。C-1磁异常和矿化带、构造相吻合。
2.2 C-2磁异常
C-2磁异常受F2断层控制,异常走向与F2断层一致,近南北向,异常边缘梯度变化较小,从异常梯度显示该磁性体倾角较陡,以70 nt圈定磁异常范围长轴110 m,短轴17~50 m,磁异常最大值98.08 nt。推测该异常为矽卡岩化大理岩引起。
2.3 C-3磁异常
C-3磁异常北段走向北偏东,南段南偏西,以50 nt圈定磁异常面积0.04 km2,呈纺锤形,异常梯度变化小。异常北段在平剖图看出有尖锐跳跃式波峰,说明由F2主断层影响。
2.4 C-4磁异常
2.5 C-5磁异常
C-5磁异常走向北西—南东向,近似椭圆状,周围分布正常场,说明磁性体的延深较大,最大磁异常96.75 nt,50 nt异常圈定范围约0.012 km2。该异常走向是一低阻高磁异常带,综合该工作区的地质因素分析,推测该小磁异常为矽卡岩(化)引起。
3 结论
高精度磁法勘探在地质勘查中应用较广,尤其在含磁性差异较大的勘查工作中应用效果明显。高精度磁法测量在西藏XX矿区圈定矽卡岩型白钨矿上效果明显,磁异常的区带分布与矽卡岩分布形态吻合。
矿区内磁场变化明显,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由C-1、C-2、C-3、C-4、C-5共5个高磁异常组成。高磁异常带与地表地质现象对应较好,高磁异常体分布在矽卡岩带附近,该区高磁正异常分布状况与工作区构造有密切的关系,而其他地层岩性则表现为弱磁性到无磁性的磁场特征,测量成果也体现了在该工作区采用磁法测量能提供出下步工作重心,较快圈出磁异常所在的分布范围,为找寻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提供物探依据。
参考文献
[1]肖翔,彭让明,陈小平,等.西藏XX矿区详查报告[R].2012.
[2]刘光鼎,郝天珧.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寻找隐伏矿床[J].地球物理学报,1995(6):850-854.
[3]刘建明,于昌明,刘红涛,等.隐伏矿、深部矿透视探测一快速评价的浅层地球物理技术体系[C]//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4]刘铁兵,沈远超,曾庆栋,等.隐伏金矿床定位预测中使用的几种物化探方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0(4):178-179.
关键词:地面高精度磁法 矽卡岩 钨矿 物性参数 磁异常
中图分类号:P6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130-01
高精度磁法测量普遍运用于地质勘查工作中,其重要作用是进行预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划分岩体、划分构造单元及构造位置、直接(间接)找矿。
作者通过地面高精度磁测在地质勘查的运用和研究,在寻找矽卡岩型矿产中,磁法测量能有效的寻找到矽卡岩的具体位置,指导下一步找矿工作。
西藏XX矿区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矽卡岩型矿床的矽卡岩与围岩存在磁性差异,且矽卡岩同时又是赋矿的主要岩性和层位,高精度磁法测量工作目的是通过间接找寻与围岩有磁性差异的矽卡岩分布情况,从而寻找到白钨矿。
1 矿区概况
1.1 地质特征
(1)地层,工作区主要地层为:早-中元古界德玛拉岩群蛇躲岩组(Pt1-2s)。岩性为黑云片岩、二云片岩、石英片岩、角岩、大理岩、矽卡岩化大理岩、矽卡岩等。地层总体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较陡,一般大于45°。其原岩为一套巨厚的海相砂泥质-碳酸盐岩-火山复理石建造。
(2)岩浆岩,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为:白垩纪严嘎桶单元(KY γ35)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呈北西向带状侵入体产出,为陆壳重熔型花岗岩。
老地层(早-中元古界德玛拉岩群蛇躲岩组(Pt1-2s))与新岩浆岩(白垩纪严嘎桶单元(KY γ35))是形成矽卡岩的有利条件。岩体与蛇躲岩组地层接触界面为不规则状的不整合侵入接触,具主动侵位的特点,接触带发育大理岩化、矽卡岩化,矽卡岩为含白钨矿岩石。通过寻找矽卡岩能寻找到白钨矿赋存位置。
1.2 地球物理特征
本次岩(矿)石磁法标本采集了各类岩石,并使用SM-30磁化率仪测定,测量结果采用算术平均法分别统计各类岩、矿石磁化率的平均值、磁化率变化范围,对其进行统计、归纳。
从磁性参数测定结果,总结出本区的岩(矿)石具有以下磁性特征:
矽卡岩、矽卡岩化大理岩具有较强的磁性,磁化率在0.834~0.899×10-3SI;辉绿辉长岩和大理岩较矽卡岩磁性稍弱;花岗细晶斑岩有较弱的磁性,总体磁异常值低于矽卡岩的磁化率;花岗岩、角岩、片岩表现为无磁性特征。矿区内较纯白钨矿无磁性特征,但因其赋存在矽卡岩中,因而通过磁法测量找出与矽卡岩相关的磁性异常的分布,能间接找寻白钨矿体。各岩石磁性特征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该工作区具备开展磁法工作的地球物理前期。
2 工作成果及推断解释
本次高精度磁法在测区内发现多处明显的高磁异常。物探异常划分结合了实地地质情况(矿体、地层、构造等地质体特定的地质特征),共圈定出了5条磁异常带。
2.1 C-1磁异常
C-1磁异常位于Ⅰ号矿带上,走向北西-南东,呈条带状分布,异常长420 m,异常最大值147 nt,最小值-46 nt,异常主要分布在蚀变较强矽卡岩带。异常区出露岩性为元古界德玛拉岩群蛇躲岩组强弱矽卡岩化大理岩、矽卡岩和二云片岩、角闪片岩。二云片岩、角闪片岩不会引起正磁异常,矽卡岩是在该区引起正磁异常的主要地质体。异常沿矿区主断层F2分布,异常强度中心向F2断层东侧倾向。C-1磁异常和矿化带、构造相吻合。
2.2 C-2磁异常
C-2磁异常受F2断层控制,异常走向与F2断层一致,近南北向,异常边缘梯度变化较小,从异常梯度显示该磁性体倾角较陡,以70 nt圈定磁异常范围长轴110 m,短轴17~50 m,磁异常最大值98.08 nt。推测该异常为矽卡岩化大理岩引起。
2.3 C-3磁异常
C-3磁异常北段走向北偏东,南段南偏西,以50 nt圈定磁异常面积0.04 km2,呈纺锤形,异常梯度变化小。异常北段在平剖图看出有尖锐跳跃式波峰,说明由F2主断层影响。
2.4 C-4磁异常
2.5 C-5磁异常
C-5磁异常走向北西—南东向,近似椭圆状,周围分布正常场,说明磁性体的延深较大,最大磁异常96.75 nt,50 nt异常圈定范围约0.012 km2。该异常走向是一低阻高磁异常带,综合该工作区的地质因素分析,推测该小磁异常为矽卡岩(化)引起。
3 结论
高精度磁法勘探在地质勘查中应用较广,尤其在含磁性差异较大的勘查工作中应用效果明显。高精度磁法测量在西藏XX矿区圈定矽卡岩型白钨矿上效果明显,磁异常的区带分布与矽卡岩分布形态吻合。
矿区内磁场变化明显,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由C-1、C-2、C-3、C-4、C-5共5个高磁异常组成。高磁异常带与地表地质现象对应较好,高磁异常体分布在矽卡岩带附近,该区高磁正异常分布状况与工作区构造有密切的关系,而其他地层岩性则表现为弱磁性到无磁性的磁场特征,测量成果也体现了在该工作区采用磁法测量能提供出下步工作重心,较快圈出磁异常所在的分布范围,为找寻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提供物探依据。
参考文献
[1]肖翔,彭让明,陈小平,等.西藏XX矿区详查报告[R].2012.
[2]刘光鼎,郝天珧.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寻找隐伏矿床[J].地球物理学报,1995(6):850-854.
[3]刘建明,于昌明,刘红涛,等.隐伏矿、深部矿透视探测一快速评价的浅层地球物理技术体系[C]//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4]刘铁兵,沈远超,曾庆栋,等.隐伏金矿床定位预测中使用的几种物化探方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0(4):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