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组合训练初探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斗训练主要围绕心理、素质、技术和战术四个方面展开。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把格斗组合训练作为一项重要的格斗教学内容,通过组合训练来提高格斗训练中的这四方面内容。
  
  组合训练应注意培养格斗气势
  
  组合技术是多个技术动作的有机结合,按照不同的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组合练习方法。组合练习时可以把每个技术动作当作一个技术环节来处理,练习时要一气呵成,使一个组合技术变成一个单独的技术动作,练习的目的是让学员通过放松自己的身体来释放心理紧张,即使学员在练习时的身体重心失去控制,教员也不要过多批评,要用激励法不断给学员以良性信号刺激,不断积累学员的自信心。还可以把组合练习分割为多个独立的动作,用专一的精神状态进行练习,仿佛一拳可以击出洞,一脚踢倒一大片,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挖掘肌体潜能。
  在完成上述练习要求的基础上,可以让学员以发声助力的方式进行组合技术训练。从生理上讲:发声可以反射性引起肌肉张力加大,增强击打力量;可以增大胸腹腔容积,提高缓冲力,增强抗击打能力。通过发声助力可以极大激发人体潜能,激发斗志增强自信;改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员练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心之所念、眼之所见、拳脚所到三位一体,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体现了传统拳谚“意、气、力”内三合的要点。在实战中得到经验,当学员发声练习时,可以有效地专注于击打目标,拳脚速度也相应加快,体现出来的格斗气势也更加明显。
  
  组合训练应注重提高专项素质
  
  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性、柔韧性等诸多方面,对学员而言,专项协调素质的发展是当务之急。格斗讲究手、眼、身、法、步的协调统一,一动无有不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协调素质在人体自然发育至16岁左右时停止,是人体发育最先停止发展的一项素质。后天的提高表现为专项性协调发展的素质,即通过与格斗训练有关的动作练习来提高格斗需要的协调素质。
  组合技术融踢、打、摔、拿于一体,练习的基本要求是快速连贯,在移动中保持重心的平稳,而协调性的本质表现在协调动作的自然性,是在保持平衡的基础上随意动作,只有在较好地控制身体平衡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运用身体作战。长期进行组合练习可以降低身体内耗,较好地表现出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尤其可以极大限度地提高格斗所需要的专项协调素质,徒手动作不能做到快速连贯,是协调性不佳的直接表现,需要通过加强组合练习来不断改善。
  教员在指挥学员训练时要注意:学员肌肉的放松,多加练习,把身体的放松与心理的放松有机地结合起来。每一个动作都要为下一个动作创造条件。要注意身体重心的转换,转换好重心就会使组合动作快速连贯。
  
  组合训练应注意身体平衡控制
  
  格斗训练从学习一招一式开始,作为一名格斗训练者穷其一生也无法熟练掌握所有的技术,必须用正确的思维来认识格斗技术在格斗训练和实战中的位置。首先要对格斗训练的全过程有一个合理、准确的阶段性划分,这样才利于发现彼此之间的联系,明确不同阶段的训练重点,其次要通过不同阶段的训练,认识技术上的可发展变化性。
  人是具有能动作用的高智慧生命体,一切认知活动无不涉及其身、心两个方面的变化发展,格斗训练亦然,我们可以从身心发展变化的角度理解格斗训练的过程,通过对不同阶段的要求,可以较好地理解技术的本质,解决技术训练中的共性问题,把技术训练与实战结合得更加紧密。
  作为人体动作的技术,掌握技术的过程就是学会控制和运用身体的过程,同时受心理素质的制约。要通过学习基本技术来学会控制身体,只有在实战中运用技术才能检验身体控制的状况,要把心理的平衡同身体的平衡结合起来,只有控制好身体才能合理地利用身体策略性地作战,由专注自己转移到观察对手,向“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不断努力。
  组合训练对加强身体平衡控制能力的作用是极大的,在组合训练时,要讲究动作之间的配合,身体的平衡和重心的快速变换。我们要以实战为出发点,从技能的角度理解技术,既不脱离心理技术也不脱离实战技术。
  
  组合训练要注意培养技战术意识
  
  组合训练时,要时刻注意提醒学员假设敌,做到想象与训练合二为一,也就是将身体与形体上的训练和大脑的积极思维紧密结合起来、格斗中的思维不是一般意义的逻辑思维,而是带有空间与距离的形象思维,讲究人体的直觉感知,要依据时间、环境和对手的可知性作出下意识的判断和行动,带有感知乃至预测的成分。想象与训练结合法对提高格斗水平的重要意义在于利用意识对物质的巨大能动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观摩高水平对抗,利用现代录像及多媒体条件,首先提高认识水平,这样我们就可以想象出一个高水平的假想敌,从而达到培养战术提高自身格斗水平的目的。格斗是对抗双方的运动,要通过攻防转换这一基本点来实现格斗意识的培养,即要围绕攻防来进行组合技术练习,通过组合技术的变化来体现习练者的战术思维。通过长期的假想训练,可以使你的假想对象不断丰满,形象生动,达到身临其境的练习效果。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看,由于尽可能体验了实战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导致反应时间的缩短,直接表现为反应速度的提高和动作速度的加快,而速度是对实战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通过如此训练,必将提高适应实战的能力。
  组合技术的练习作用和要求也不是孤立的,它综合体现在格斗训练过程中,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组合练习的作用和要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体现出组合技术阶段性的训练要求。要在格斗训练过程中,经常注意理论的积累与实战经验的不断的总结,从而更好地提高格斗技能。□
其他文献
劈挂拳 全称“通备劈挂拳”,简称“劈挂拳”,或称“披挂拳”。劈挂拳原属通备拳中的第一路子拳。近百年来,劈挂拳传播较广,为人们所熟悉。清末民初,也曾将劈挂拳列为通背拳系中的一派,故在一些武术专著里称作“劈挂通背”。据考证,劈挂拳的起源可追溯到明代。其传袭师承虽无可靠记载,但劈挂拳法早在明代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拳经》中已有反映。戚继光搜集当时16家拳法编成的32势中,列为一势的“抛架子抢步披挂”,
期刊
李小龙在对待传统武术上,总让人有一个错觉,就是只有严厉批评,没有宽容包容。其实不是的,只要具有价值的武术技巧,无论年代多久远,他都会接纳;如果只是一些哗众取宠的花哨技术,不论多新颖,他也会弃之如蔽履。好像他跟随邵汉生学技时,曾习练蔡李佛拳,而当他发觉此派拳术中的插捶和挂捶十分有效,他就把这两种攻击手法融入自己武术之中。又如他在港已是大红大紫时,还经常跑到旧书店搜寻各种武术古籍,于此可见他对传统武术
期刊
"人体处处皆太极"之辞,出自清末民初时期陈式太极拳理论家陈鑫,这理论与著名太极拳家顾留馨先生的"太极浑身都是手"之说有同工异曲之妙。顾先生的"太极浑身都是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太极拳中的攻防功能,而陈鑫之辞既含有人体的阴阳学理,又合太极拳走架出圆和攻防原理。  一、何谓"人体处处皆太极"  王宗岳太极拳谚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这说明惟有一阴一阳才算合太极之义,有阴无阳,或有阳无阴均非太
期刊
八极拳肘法丰富,招法繁多。为使练拳者迅速地掌握实战技术,先师们以易学好用为标准,从套路中筛选出具有实效的招势,组成了“八顶”与“八式”(又称“金刚八式”)两个短小精悍的套路,供弟子们演练。虽然它们只有十六个动作,但内涵丰富,变化多端,攻势凌厉,是八极拳中的精品,不可轻视。  “八极”是:挑扑、背顶、转挂顶、抱头顶、滚靠顶、翻顶、折缰顶、闭提顶。“八式”是:撑捶、扑西掌、降龙式、伏虎式、劈山掌、探马
期刊
内家拳极讲究将对方打跌击出。将对方打跌击出既能判别出胜负,同时又尽可能地避免了对对方的直接伤害(当然伤筋断骨有时在所难免)。但跌人不易。拳家曰:“打人容易摔人难,摔人容易放人难。”打人只要瞧准时机击中即可,而使用摔跌法就较前者复杂了。除了需要正确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机会外,还涉及到用劲的技巧、方位等,手法也非如打法直接了当。此外技击中的摔跌法与单纯的摔跤术又有所不同,它既要求摔倒对方,又要避开、化解
期刊
在太极拳术中,听劲是侦察对方劲路着法的一个重要手段。所谓听劲就是用高度的意思功能,在一定技法和劲力的配合下,从沾着点上去感知和接收来自对方的动态信息。《陈氏太极拳》注:“所谓听劲,乃是由皮肤的触觉和本体来探测对方劲力的大小、长短和动向的意思。”太极拳听劲的高级境界就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境界。  我们都知道太极拳的动作特点是中正安舒,轻柔缓慢,连绵不断,用意不用力等等。而在修炼太极拳的过程中以
期刊
一天,晨练时路过师傅练功的街心花园,发现里面围了一群人,这群人时而鸦雀无声,时而鼓掌叫好,似乎是被一场精彩的比赛吸引着,我心中好奇,想:是不是又有人来找师傅比武了?便加快步伐走了过去。  果然,人群中,有人窃窃私语:“这位老者是专程从河南来访李师傅的”。  分开人群,见师傅(形意太极拳李氏功法创始人李春苓)正与一位老者对峙着。老者,有五十多岁,双眼深陷,颧骨突起,腮肉内凹,下巴尖窄,目露凶光,手拿
期刊
Lennox Lewisl Evander Holyfield  题记: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着你离去,一百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  1899年6月9日,一位叫菲茨西蒙斯的英国人在美国纽约败于美国人杰弗里斯,将世界重量级拳王的金腰带留在了美国国土,眼睁睁看着美国人统治了世界拳坛。  此后,有无数的英国拳手前仆后继地在拳台上征战,虽屡有胜绩,却始终无法夺回失去的荣誉。  1999年11月13日,
期刊
八極门中具有代表性的拳法有“死八极”和“活八极”。八极拳的发展从古至今,渐渐分化为几个流派。他们虽然同属八极拳,但也存在着不同练法,即使同样的动作,也可能有不一样的名称和修习方式。苏昱彰老师所传授的小八极拳架就是八极拳中的典型小架。即这种小八极也被称为“死八极”。另一方面,大八极因为可以“单打”,有时也被称为“活八极”。  苏老师认为:八极拳中有“死八极”、“活八极”和“化八极”三种拳法。实际上这
期刊
十三、侧仰身点腹倒地,翻身撑地弹腿    (左为甲、右为乙)  甲、乙左势对峙(图6-1,见上期),乙方以快速虚晃、敏捷的步法逼近甲,并以右直拳攻击甲头部。甲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迅速向右后仰身侧倒,同时右脚蹬地屈膝前摆(图13-1),接着迅猛伸膝送髋以前脚掌点击乙腹部(图13-2),甲在自身侧仰和前点的反作用下,迅速倒地侧卧(图13-3),接着快速起身双手直臂支撑,同时左脚蹬地使身体向右翻转(图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