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u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启发学生对建模的过程进行感悟,这是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实施建模教学的特点是初始性和阶段性的,也就是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固有经验与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将所遇到的实际生活问题向数学模型转化,从而加深理解。为此,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建模思想 渗透 策略
  有效地体会模型所关注的对象,这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许多具备共性的同一类事物当中,将这一系列事物的内在关系与特点加以抽象,从而累积一定的表象经验。教师需要重视情境的创设,将大量的感性素材提供给学生,借助各种手段,全面和系统地对事物的相互关系或者是特点进行体会,这有利于建模的准确性。比如,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分数的时候,为了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建立模型,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一系列的事物进行观察,就像是不同水杯当中的水、平均分的纸张、分成两半的月饼以及孙悟空能够伸缩变化的金箍棒等等,以引导学生从各个视角进行观察,不仅仅限制于思考长度,还应当从体积、面积、质量、个数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明确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累积表象,最终具备一定的感性认知,指导学生实现分数的建模。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以“问题情景—建立模型—应用与拓展”作为小学数学的基本叙述模式,针对事物的特征或数量相依关系,概括表述出一种数学结构。那么何谓数学模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拓展学生的思维?
  一、从问题创设入手,感知建模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建立建模思想,就要从现实生活背景入手,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本着解决问题的需要,感知数学模型的构建。
  如在教学平均数时,我创设了生活情境:5名男生一组,6名男生一组,两组分别进行跳绳比赛,哪个组的水平更高一些?如何判断两组的水平高低?有学生提出,可以根据总数多少来进行比较,也有学生认为可以根据每组中的最高成绩来比较。经过探究之后发现,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完全公正地表示出每组成员的真实水平。这时有学生提出要算出每组成员的平均水平,由此平均数的概念建立起來了,求解平均数的建模策略应需而生。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有了构建“平均数”的内在需求,同时也能够明确平均数模型构建的条件。
  二、充分感知,积累表象,培育建模的基础
  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需要通过共性事物的不断积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多维度的数量关系,为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提供可能。
  如低年级凑十法的模型构建中,首先要让学生探究从9加几一直到4加几的凑十的过程,这其中还要有不同的层次,9加几是教师引导,而8加几和7加几则采取“半扶半放”的方法。通过探究达到表象的积累,又经过观察、操作、实践、讨论,最终为学生掌握“凑十法”的建模思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的抽象思维做足了准备。
  三、组织跃进,抽象本质,完成模型的构建
  在进行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问题情境的设置只是为数学模型的构建提供可能,而建模的完成则要借助于从形象到抽象的跃进,最终实现对抽象本质的揭示,并能够让学生学会运用,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建模。
  如在教学“平行与相交”时,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感知火车铁轨、双杠、五线谱等平行的形象,而没有引导学生抽象出平行线的模型,那么数学建模思想就没有成功构建。
  为此我在教学“平行”这一数学概念时,抓住“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间距离保持不变”的这一本质特性,将学生关注的目标从具体的素材抽象到两条直线及直线间的宽度。于是,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两条直线永远不相交呢? 工人师傅是通过什么办法使两条铁轨始终保持平行的?根据问题学生进行试验探究,并能想到要在两条平行线间做垂线段,并测量垂线段的长度。
  经过从思考到试验再思考的过程,学生对平行的理解也有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模型构建过程,最终构建起真正的数学认知,同时也学会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操作等思维活动,抽象数学本质,完成平行线从物理模型到直观数学模型,再到抽象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
  又如在“圆柱的体积”教学中,我在建构体积公式这一模型时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建模过程,一方面要交给学生转化思想,将未知转为已知,另一方面还要渗透极限思想。通过探究,提炼出蕴藏其中的具有高度概括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也是数学建模的本质意义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数学建模渗透时,不但要构建学生思维的过程,而且要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拓展和丰富,让学生学会使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四、注重思想和提炼方法,使建模的过程得以优化
  无论是建立数学概念以及发现数学规律,还是解决数学问题,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建构数学思想方法,这是由于它是建立数学模型的灵魂。比如,教师在讲解关于圆柱体积知识的时候,在建构体积公式模型的过程当中应当注重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 的建模。一方面就是转化,这跟以往的学习经验具有一致性的地方,也就是未知向已知的转化。另一方面就是极限思想,这是类似于将圆形向长方形转化,这是一系列表面上不同形态思维背后所蕴藏的一致的具备概括性的数学思想方法,注重体验和提炼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促进数学模型的构建,并且最终能够使得构建的理性高度得以提升。
  综上所述,数学的发展从“有关数的科学”到“有关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再到“有关模型的科学”,这个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为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注重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观念,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毓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另类解读[J].数学教育学报,2013(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和学校自身的发展需要,学校的价值取向已经由注重智力发展的应试教育取向转向注重德智体美劳的素质教育发展取向。伴随对特色学校研究的深入和特色办学实践的推广,特色立校已经成为各学校的共识。而自推行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以来,校本课程开发便成为学校特色形成的基础和关键。正是基于以上背景,笔者开展了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创建特色学校的研究综述。  【关键词】特色学校 校本课程 校
期刊
【摘 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小学数学课堂在新课标改革下的重要目标,结合解题思路及过程进行课堂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为了分析从解题入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方式,笔者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解题方面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及探究。  【关键词】解题入手 小学数学课堂 有效性  所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均是一种改革创新行为,若缺乏相应的科学理论做指导将会导致低效的教学活动及结
期刊
【摘 要】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是高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高校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形势下高校必须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高校的发展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促进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校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对策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当前高校的
期刊
【摘 要】小学学习阶段,是推动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时期。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教学理论,并从发展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的视域为基点,对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展开梳理与分析,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有关策略,旨在为国内教学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的关健是创新思维。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在小学教学中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活动的进一步推进。各学科的课改活动都在积极进行着。语文课改是高中课改的重要部分。新课改后的语文课程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改 必要性 课改原则  一、高中语文课改的必要性  在积极推动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坚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全面平衡发展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人
期刊
【摘 要】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在新课程改革大潮里,教学过程中的宗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不变的,可变的是教材的选用。教师应该选择性地运用教材,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和补充,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  【关键词】应试教育 化学教学 化学课堂 理性思考  应试教育的最大危害,在于培养出很多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兴趣不浓、学习欲望不强等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已成为目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这就使得广大语文教师纷纷将注意力转移到教学方法改进上来,让语文课堂充满趣味,全面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趣味  每个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
期刊
【摘 要】体育场馆作为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成长教育有极为突出的影响作用。以高校体育场馆为例,其影响广泛。但这种大众化的服务型基础设施的受众群范围较广,管理模式因人而异,因此在当前经营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完善。本文将就当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问题出发,探讨分析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体育场馆 经营管理 现存问题 解决对策  一、我国体育场馆的经营管
期刊
【摘 要】在课堂上引入情境教学,是当今教学的主要形式。那么,什么是“情境”,如何有效的在课堂上引入情境,使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需要引起每一位教师及广大教育者的注意和深思。对于情境的定义,教育学家乔纳森曾在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中是这样描述的:“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照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索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期刊
学习者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每个学习者都有各自优势。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对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对学生学习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元评价理论体现了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百度百科上对多元评价的注释。那么如何优化学生多元化体系呢即如何构建主体,丰富内容,选择方法呢?我认为,应该要摒弃人们印象中唯期末一纸成绩定天下的理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