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病历资料,观察换血后血常规、生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换血后血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均较换血前显著降低(P<0.01),总胆红素换出率为49.7%。换血后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下降(P<0.01),血红蛋白、红细胞较换血前明显升高(P<0.01),换血前后血总胆汁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
【关键词】 换血疗法;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病,由于出生后红细胞过度破坏,肝脏清除胆红素能力不足,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严重者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1-2]。换血疗法能够及时置换血液中游离胆红素、致敏红细胞及抗体,阻止进一步溶血,减少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3]。本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采用换血法治疗新生儿溶血病67例,均取得满意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临床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67例患儿,男40例,女27例;日龄1~30 d;早产儿8例,足月儿59例;体重1675~4350 g。其中ABO溶血病61例,Rh溶血病6例。
1.2 方法 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选择3 d之内的近期血液,严格进行交配配血。常用的换血量为85 mL/kg,每次抽出和注入的血量为10~20 mL,病情重且体重轻者抽注10 mL。速度保持约10 mL /min。换血与光疗可结合进行,以减少换血次数。
1.3 观察指标 换血前后抽血检测血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白细胞浓度、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总胆汁酸浓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换血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胆红素及胆汁酸 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显著下降 (P<0.01),但胆汁酸无明显变化(P>0.01),见表1。
2.3 临床转归 67例患儿经换血治疗后,黄疸明显消退,溶血症状改善,继续给予蓝光治疗,全部治愈出院。
3 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由胎儿红细胞裂解释放产生胆红素过度所致,对机体的神经系统、心肌组织、肠道功能、凝血及免疫功能均可造成损害,轻者听力和智力损害,严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即使经治疗后能幸存,亦常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影响患儿的健康成长及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增加负担[4-5]。由于地区、环境、诊断条件及诊断标准不尽一致,发病情况也不尽相同,日本曾报道,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占新生儿住院病例首位[6],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报道自1978年以来,高胆红素血症占新生儿住院总数的40%~50% [7]。因此,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明:换血疗法是目前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穿刺方法简单易行,创伤小,避免了脐静脉插管导致的穿孔、血栓、感染等副作用,同时还可减少参加手术人员,缩短患儿住院时间[8-9]。
本研究67例患儿均采用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输血、排血速度相对恒定,始终保持进出容量的相对平衡,减少血压波动和血流动力学紊乱,可以消除或减少肠坏死、空气栓塞等并发症[10]。研究结果显示:换血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不仅改善了新生儿黄疸现象,且降低了神经毒性,有效预防了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换血后白细胞和血小板也均有显著下降(P<0.01),考虑与所输注血制品中白细胞和血小板含量减少有关。换血后红细胞、血红蛋白有显著升高(P<0.01),说明换血疗法不仅有效地换出了原来血液中的致敏红细胞和抗体,而且纠正了贫血。然而,换血后胆汁酸无明显变化(P>0.01),说明血清胆汁酸测定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没有显著意义。
因此,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但是换血治疗存在术后感染及继发出血的风险,需严格掌握换血指征,也应严格掌握和控制换血过程中血液的注入及抽出速度,换血时间一般应控制在2~3 h内,以减少感染机会,同时密切监测术后血常规和血生化的改变,并注意预防术后感染和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冬莹,张拥军.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9):887-889.
[2]林跃梅,郭文璇.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l1(10):103.
[3]王盘妹,王金秀,莫革琴.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2,27(14):2534-2535.
[4]张东合,张霞,牛玉红,等.13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的发病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4(14):1731-1732.
[5]杨新娥,李有莲.舒适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中的应用[J].物理研究,2007,21(10):2768-2769.
[6]A Kaba K,Kimara T,Sasaki A.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and acommon mutation of the bilirubin uridine diphosphate glucuronosyltransferase gene in Japanese[J].J Hum Genet,1999,44(21):22-25.
[7]張长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研究新进展[J].河南医学,2009,20(5):296-299.
[8]王丽婷.外周动静脉非等量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8例[J].广西医学,2009,31(9):1275-1276.
[9]徐瑞峰,易彬,高红霞.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63例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优育,2011,17(1):28-29.
[10]岳伟,周洁,张剑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76例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9-20.
(收稿日期:2013-06-03) (本文编辑:陈丹云)
【关键词】 换血疗法;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病,由于出生后红细胞过度破坏,肝脏清除胆红素能力不足,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严重者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1-2]。换血疗法能够及时置换血液中游离胆红素、致敏红细胞及抗体,阻止进一步溶血,减少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3]。本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采用换血法治疗新生儿溶血病67例,均取得满意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临床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67例患儿,男40例,女27例;日龄1~30 d;早产儿8例,足月儿59例;体重1675~4350 g。其中ABO溶血病61例,Rh溶血病6例。
1.2 方法 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选择3 d之内的近期血液,严格进行交配配血。常用的换血量为85 mL/kg,每次抽出和注入的血量为10~20 mL,病情重且体重轻者抽注10 mL。速度保持约10 mL /min。换血与光疗可结合进行,以减少换血次数。
1.3 观察指标 换血前后抽血检测血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白细胞浓度、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总胆汁酸浓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换血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胆红素及胆汁酸 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显著下降 (P<0.01),但胆汁酸无明显变化(P>0.01),见表1。
2.3 临床转归 67例患儿经换血治疗后,黄疸明显消退,溶血症状改善,继续给予蓝光治疗,全部治愈出院。
3 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由胎儿红细胞裂解释放产生胆红素过度所致,对机体的神经系统、心肌组织、肠道功能、凝血及免疫功能均可造成损害,轻者听力和智力损害,严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即使经治疗后能幸存,亦常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影响患儿的健康成长及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增加负担[4-5]。由于地区、环境、诊断条件及诊断标准不尽一致,发病情况也不尽相同,日本曾报道,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占新生儿住院病例首位[6],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报道自1978年以来,高胆红素血症占新生儿住院总数的40%~50% [7]。因此,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明:换血疗法是目前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穿刺方法简单易行,创伤小,避免了脐静脉插管导致的穿孔、血栓、感染等副作用,同时还可减少参加手术人员,缩短患儿住院时间[8-9]。
本研究67例患儿均采用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输血、排血速度相对恒定,始终保持进出容量的相对平衡,减少血压波动和血流动力学紊乱,可以消除或减少肠坏死、空气栓塞等并发症[10]。研究结果显示:换血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不仅改善了新生儿黄疸现象,且降低了神经毒性,有效预防了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换血后白细胞和血小板也均有显著下降(P<0.01),考虑与所输注血制品中白细胞和血小板含量减少有关。换血后红细胞、血红蛋白有显著升高(P<0.01),说明换血疗法不仅有效地换出了原来血液中的致敏红细胞和抗体,而且纠正了贫血。然而,换血后胆汁酸无明显变化(P>0.01),说明血清胆汁酸测定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没有显著意义。
因此,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但是换血治疗存在术后感染及继发出血的风险,需严格掌握换血指征,也应严格掌握和控制换血过程中血液的注入及抽出速度,换血时间一般应控制在2~3 h内,以减少感染机会,同时密切监测术后血常规和血生化的改变,并注意预防术后感染和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冬莹,张拥军.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9):887-889.
[2]林跃梅,郭文璇.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l1(10):103.
[3]王盘妹,王金秀,莫革琴.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2,27(14):2534-2535.
[4]张东合,张霞,牛玉红,等.13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的发病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4(14):1731-1732.
[5]杨新娥,李有莲.舒适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中的应用[J].物理研究,2007,21(10):2768-2769.
[6]A Kaba K,Kimara T,Sasaki A.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and acommon mutation of the bilirubin uridine diphosphate glucuronosyltransferase gene in Japanese[J].J Hum Genet,1999,44(21):22-25.
[7]張长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研究新进展[J].河南医学,2009,20(5):296-299.
[8]王丽婷.外周动静脉非等量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8例[J].广西医学,2009,31(9):1275-1276.
[9]徐瑞峰,易彬,高红霞.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63例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优育,2011,17(1):28-29.
[10]岳伟,周洁,张剑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76例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9-20.
(收稿日期:2013-06-03) (本文编辑:陈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