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政新闻是我国新闻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新闻形式,它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和强大的影响力。目前我国媒体上的时政新闻宣传味、说教味太浓,从内容、语言到形式,都呆板老套、模式化,可读性和感染力差。本文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范例,总结归纳出时政新闻创新出佳作的7条采写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时政新闻;创新出佳作;构建和谐传受关系
时政,时事政治之谓也。时政新闻,古已有之。宋代的邸报是我国可查究的最早涉及时政新闻的报纸,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若对时政新闻的传播进行追溯,则起源更早。时政新闻是我国新闻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的新闻形式。世界传媒研究权威机构最新成果表明,随着读者人文素质的日益提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新闻也将恢复它“消息”的本来面目,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将构成未来新闻的三大支柱,其中,时政新闻在“新闻纸”中所占据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而其担纲的地位主要取决于它的权威性。由此可以看出,新时期时政新闻所承担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它是党报增强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一种重要的实现形式。
何谓时政新闻?关于时政新闻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大家比较多的看法是:时政新闻是关于国家政治活动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有关政党、国家和军队的最新政务活动、政治会议、政策发布以及重大经济、文化、军事事件的报道;或是发生在当地有影响的、涉及全局的重大事件和重要问题的报道,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时政新闻是党报一块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主流媒体权威性、指导性和影响力的体现。时政新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敏感性的特点。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报道多大的规模,口径松紧、时机选择和节奏的控制,都要从党和国家、军队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去考虑,稍有不慎,就会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因此,新闻工作者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坚决维护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这是采写好时政新闻的基础。
由于时政新闻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机关报均十分重视,有些报纸不惜采用大篇幅、大版面进行报道,但常常是连篇累牍、单调枯燥,把开过的会在报纸上又开一遍,出现了会议报道程序化、模式化、材料化、说教化的现象。会议报道常常是出席会议的领导名单一长排,会议议程一大串,会议内容依次罗列,照抄照搬领导讲话,“会议强调”“会议指出”“会议要求”“会议号召”充斥其间,读者说这样的报道是让群众在报纸上开会、听报告。还有领导干部的活动,无论是参加会议、下基层调研,还是参加奠基、剪彩、揭幕、颁奖等,不管有无新闻价值,都要报道登报,而且多是领导干部行动的流水账,这样的态度官僚化,内容空洞贫乏,结构僵化老套,文风八股呆板,语言枯燥无味,新闻性、可读性很差的政务活动报道,拒人于千里之外,门庭冷落,读者寥寥,传多受少,甚至传而不受。这样,党报的这一宝贵新闻资源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发展,政务活动报道就难以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因此,有新闻传播专家指出:“我国的新闻改革事业中时政报道改革意义重大,时政报道不予突破,我国的新闻改革就不能认为是成功的。”
时政新闻如何才能创新出佳作呢?笔者对一些成功的时政新闻及“中国新闻奖”中的时政新闻获奖作品进行研究发现,要使时政新闻创新出佳作,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去努力:
增强新闻性
政务活动既然作为新闻存在就必须充分体现它的新闻性,即应选择、提炼有新闻价值的事和思想,而不是事无巨细地一味报道领导活动、工作总结、会议程序等。目前有相当多的时政新闻是以工作简报、会议文件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带有浓厚的宣传味和说教味,致使很多有价值的新闻淹没在冗长繁杂的内容中,造成可读性和感染力差。可见,时政新闻要创新出佳作,首先就要明确时政新闻也是“新闻”,应将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寓宣传性于新闻性之中。记者要善于捕捉新闻“亮点”,突出政务活动中受众最关心、最感兴趣,而且是最新鲜、最重要的内容,从受众的角度予以报道。时政新闻绝不能有闻必录、有事必记,面面俱到、不分主次,而应认真地研究、分析、比较,沙里淘金、吹糠见米,从大量多样的政务活动信息中过滤、发掘、精选出新鲜信息、非常规信息,抓住事物最新发展变化的闪光点,选取受众对政务应知、欲知而未知的关注点、趣味点、兴奋点强化报道、进行新闻传播,让读者窥斑见豹、一叶知秋,从一滴水中见到太阳、从一朵浪花中见到大海,这样才能使读者爱读、速读,读得懂、消化得快,使政务活动报道别开生面、内涵丰富,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当好社会的守望者。
以会议新闻为例,作为记者,遇到会议抓材料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有必要,但关键是拿到材料后要挖掘其中的精华,有价值的才拿来用,没价值的要坚决舍弃。另外,记者还要关注领导即兴的讲话。抓住那些闪光点,挖掘那些有价值的信息,去掉那些过多的强调、要求之类的官话套话。这样写出来的新闻稿件紧凑而不冗长、简单而不繁杂,才会引起受众的兴趣。像“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向劳模鞠一躬》(第三届消息三等奖作品)、《首都女记协纪念杨刚逝世40周年》(第八届消息三等奖作品)、《中国成为国际反倾销最大受害者》(第十一届消息二等奖作品)、《簰洲湾溃口“淹”出7000人》(第十届消息二等獎作品)等,都是以突出时政新闻的新闻性而取胜的代表作。
注重细节描写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高度和深度。细节是指那些细小的、局部的但又能反映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特点和风貌的环节和情节。注重细节是指要求用细节说话,用事实说话,而不是僵化的新闻八股。眼下的许多时政新闻忽略了细节,多是一种形式套路的平铺直叙报道,使新闻少了动情点,读者读完也没留下什么感觉,因此,时政新闻要争取更多的受众就应注重细节描写。
在时政新闻中,细节无处不在。只要记者留心,就会发现很多虽小但却能反映大问题的细节。只要抓住了这些细节,新闻稿件就会一下子活跃起来。像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一文中“握手”的细节;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一文中“照相”的细节;还有2008年汶川大地震废墟中那个已经僵硬却紧紧握住铅笔的小手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胡锦涛总书记那句“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仍然时时回荡在我们耳旁,让人激情澎湃,热泪盈眶。这就是细节的魅力。 大量的新闻采写实践证明,凡成功的时政新闻佳作,都比较注重细节的描写。第八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张晖在介绍采写经验时说,她非常注重捕捉领导人活动中的细节。有一次普京总统邀请胡锦涛主席做客,张晖就观察到这样一个细节:普京总统拿着鲜花等待胡锦涛主席到来时,忽然跑到俄文翻译那里求证汉语“您好”的发音。胡锦涛夫妇一到,普京总统把鲜花献给胡夫人,然后用不是特别标准的汉语说了句“您好”。这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可以看出普京总统的认真和务实态度。这就是细节的巨大作用。
注重实用性
在浅阅读时代,实用是新闻价值的核心。时政新闻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它的人文情怀,一切从以人为本出发,关注国计民生,关切百姓生活,关爱弱势群体,发布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和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让时政新闻摒弃以往那种假大空的纯粹工作报道,减少自说自话,单向发布新闻,让时效新闻来到读者身边,有用、可读、亲切、具有可触摸的感觉与温度。以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作品《省委书记向官员支招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一稿为例,据“中国新闻奖”参评材料介绍,按照原来的报道计划,记者对海南省宣传工作座谈会的采访只写一篇会议消息,省委书记卫留成在讲话时,突然脱稿讲到官员如何与媒体打好交道,记者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新闻,因为舆论意识已是现代政治文化的重要构成和基本支撑,是政治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多年与媒体打交道的心得体会,卫留成谈得深刻和朴实,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实用性。如果把这一内容糅进会议消息,可能会被淹没在大量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中,无法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记者决定从省委书记向官员支招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的实用性角度上单独成文,写成此篇时政消息。稿件不足600字,文中有现场直接引语,又有充分的背景介绍,主题明确,语言简练,过渡自然,一气呵成。最为可贵的是,记者在写稿中注重实用性,较好地体现了报道主体不打官腔不说套话,诚恳善诱的讲话作风,亲切朴实,晓畅易懂,可学可用。同媒体打交道的实质是做群众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施政能力的重要任务。对我国很多官员来说,这是一个亟待提高的短板。本文见报后被多家网站转载,且成为很多单位的学习读本,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构建和谐的传受关系
传统新闻媒体常常陷入“传者本位”的泥潭,总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决定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传受关系的“不和谐”成了传统媒体传播模式的软肋。人民大学郑兴东教授指出:“受众在接受传播时,可以为之付出必要的经济上、时间上的代价,但是绝不会乐意为之付出人格上的代价。处于不平等地位,是一种屈辱,无疑是对人格的一种伤害。只有当传播者在态度上是与自己平等时,才会感到传播者不是出于自己的目的来传,才会激起愉快的情绪,传播才能有良好的氛围,对受众的引导才能有效地进行。”党委机关的平民化传播思想,让受众和传者处在同等地位,使受众感受到尊重和平等,这就优化了传受关系,为传播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营造了受众乐于阅读时政新闻的氛围。像“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农民女代表顾双燕对话温家宝总理》(第二十届消息一等奖作品)、《胡锦涛考察北京国庆期间安保、交通和旅游工作》(第二十届消息一等奖作品)、《“总书记给我们拜年了”》(第十七届通讯二等奖作品)等,都是这方面的成功之作。
要有故事性
时政报道的故事性体现在时政报道应该有一个好的文本,矛盾、冲突、曲折的情节是提高时政报道可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时下的一些时政新闻一般多是平铺直叙,没有多少悬念和故事性,可读性很差。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平平淡淡的时政报道,让人读来如喝白开水一般,索然无味且令人不忍卒读,而具有穿透力、震撼力的时政报道,则能够吸引广大读者的目光,并能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时政新闻如何写出故事性呢?如果说“人”是故事的骨头、“事”是故事的肉,光靠骨头和肉还无法组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还需要血液,而“情”就是故事的血液。与显而易见的人和事相比,情往往是最难发现和把握的,需要特别灵敏的嗅觉。面对选题,记者一定要多闻闻,不仅要找对人、找对事,还要找到包含甚至是隐藏在人和事中间的情。记者探寻故事的特殊嗅觉,就体现在这些细微深处,好故事往往都是从这些细微深处嗅出来的。判断一个选题有没有故事、故事的成色如何,一定别忘了这个“情”字,有没有情,是虚情还是真情,将直接影响故事的质量。见到人、见到事、见到情,记者就要冲上去、沉下去、钻进去,把生动的故事挖出来,展示给读者。
以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作品《总理为农民追工钱》一稿为例,文中这样写道:
“温总理到我们村子里来了!”正在田里干活的村民们,闻讯纷纷拥进曾家小院。
看着老老少少一院子的村民,温家宝显得十分高兴:“乡亲们,快都坐下,咱们一起聊聊!我很想知道你们村子里的情况。”
家里有几口人?粮食够吃吗?养的猪好卖吗?柑橘多少钱一斤?水库蓄水后土地还够不够种?孩子们都能读上書吗?上学一年要花多少钱?农村电费降了多少?家里有几个人在外面打工?移民补偿拿到没有……
“总理,我想,我想说说我家里打工的事。”一直坐在温家宝左侧的农家妇女熊德明有些腼腆地说。
温家宝总理侧过身对她说:你说吧。
这时,坐在旁边的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也鼓励熊德明:有什么事只管对总理照实说。
熊德明说,现在农民的收入主要靠打工,村里大多数劳力都在云阳新县城搞建筑,一年收入有五六千元左右,但是在修建新县城中心广场阶梯的过程中,包工头拖欠农民的工钱一直不还。她爱人李建明有2000多元钱的工钱已拖欠了一年,影响娃儿们交学费……
听着熊德明的叙述,温家宝神情顿时严峻起来。
“听说政府把修广场阶梯的钱拨下去了,但是包工头们扣着民工的钱不发。”曾祥万接过话头说道。
温家宝双眉紧锁,沉吟片刻后说:“一会儿我到县里去,这事我一定要给县长说,欠农民的钱一定要还!”人群中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 当天夜里11点多,熊德明和丈夫拿到了拖欠的2240元务工工资。
整篇报道有情有景,有矛盾冲突,有曲折的总理行程描述,通过总理为农民追讨拖欠工资这一主题,反映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尤其重视促进农民增收和全力维护农民的权益,它折射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亲民、爱民、为民、务实的作风,向社会各界再次展示了中央领导同志“要时刻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的感人形象,向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榜样。稿件刊发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据统计,海内外有500多家报纸、电视台、电台在显著版面或重要时段刊播了这一报道。一些新闻院校还将这篇生动活泼、故事性强的时政新闻作为“范文”研讨。一位“中国新闻奖”得主在谈采写体会时说:“如今对時政新闻的报道,都强调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情节化,做到有声有色,写活人和事。”这是经验之谈。
要有深度和厚度
当下大量时政新闻缺乏深度和厚度,报道流于表面,浅尝辄止,显得单薄,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受众的知情权。如今是信息膨胀的网络时代,媒体话语权的争夺从对新闻首发权的竞争逐渐转向解释权的竞争。提高媒体竞争力和引导力,就必须在抢抓新闻第一落点的基础上,做透新闻的第二落点,深入调查研究,加大对新闻事件的解读、透析力度,进一步做好分析性、解释性报道,拓展时政新闻报道的增量空间,充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让受众看得更明白。以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作品《“文化包工头”垄断舞台剧制作》一稿为例,据“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申报材料介绍,记者去观摩一台民族舞剧时,听到一位业内人士无意中说起,这台戏的编剧费高达50万元,导演的费用是100万元。记者以其新闻敏感,感觉这里面有新闻可挖。于是,采访了大量业内人士和专家,掌握了大量确凿的材料,同时结合10年采访文艺新闻的积累,一气呵成,写成此文。报道就“文化包工头”现象提出尖锐的批评,很有勇气,引起读者关注。报道列举了充分的事实,文中所述的桩桩件件,事实确凿,令人有触目惊心之感。报道观点鲜明,讲出了改变这类不正之风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报道所批评的现象,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报道刊发后,由于有深度和厚度,在文化演艺界引起较大反响。全国两会期间,“文化包工头”更成为文艺界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2009年2月1日,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中宣部阅评简报上作出批示:“要重视《文汇报》批评的此类现象,要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入手,研究制定引导和规范的具体措施,解决文艺创作领域的不良风气,促进舞台艺术健康发展。”根据这篇报道,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五个一工程奖”等重大文艺奖项的评选规则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对涉及同一主创人员的作品做了限制,明确要求,终评时同一主创人员的作品不得超过两件,从而在制度层面,有效地遏制了“文化包工头”现象的蔓延。
要有延展性
所谓延展性即不满足于对新闻题材作一次性报道,而要以连续报道或系列报道的形式对新闻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对新闻事件进行全过程、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以实现社会效果和社会影响的最大化。像“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拉萨“3·14”事件与达赖集团的分裂本质》(第十九届系列报道二等奖作品)、《“达尔富尔问题”》(第十八届系列报道一等奖作品)、《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第十七届系列报道二等奖作品)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常言道:“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无数新闻实践表明,时政新闻要创新出佳作,绝不是难以跨越的,只要大胆探索,推新出新,遵循新闻价值规律,从新闻内容、新闻形式、新闻方法、新闻手段上,按照“三贴近”的原则,把“领导视角”与“受众视角”相结合,把“政治话语”“百姓话语”相融合,把“俯视”变为“平视”,炼就慧眼识珠、沙里淘金的火眼金睛,尽量从受众感兴趣的角度去捕捉信息,摒弃“多而全,大而空”,就一定能写出清风拂面,让人耳目一新,既让领导满意,又让群众认可的时政新闻佳作来。
参考文献:
[1]黄钦,杨睿.江作苏时政报道特色研究[J].新闻知识,2010(8).
[2]刘俊洋.改革时政新闻中领导活动的报道[J].新闻爱好者,2010(7上).
[3]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播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编校:郑 艳
【关键词】时政新闻;创新出佳作;构建和谐传受关系
时政,时事政治之谓也。时政新闻,古已有之。宋代的邸报是我国可查究的最早涉及时政新闻的报纸,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若对时政新闻的传播进行追溯,则起源更早。时政新闻是我国新闻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的新闻形式。世界传媒研究权威机构最新成果表明,随着读者人文素质的日益提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新闻也将恢复它“消息”的本来面目,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将构成未来新闻的三大支柱,其中,时政新闻在“新闻纸”中所占据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而其担纲的地位主要取决于它的权威性。由此可以看出,新时期时政新闻所承担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它是党报增强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一种重要的实现形式。
何谓时政新闻?关于时政新闻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大家比较多的看法是:时政新闻是关于国家政治活动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有关政党、国家和军队的最新政务活动、政治会议、政策发布以及重大经济、文化、军事事件的报道;或是发生在当地有影响的、涉及全局的重大事件和重要问题的报道,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时政新闻是党报一块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主流媒体权威性、指导性和影响力的体现。时政新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敏感性的特点。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报道多大的规模,口径松紧、时机选择和节奏的控制,都要从党和国家、军队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去考虑,稍有不慎,就会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因此,新闻工作者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坚决维护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这是采写好时政新闻的基础。
由于时政新闻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机关报均十分重视,有些报纸不惜采用大篇幅、大版面进行报道,但常常是连篇累牍、单调枯燥,把开过的会在报纸上又开一遍,出现了会议报道程序化、模式化、材料化、说教化的现象。会议报道常常是出席会议的领导名单一长排,会议议程一大串,会议内容依次罗列,照抄照搬领导讲话,“会议强调”“会议指出”“会议要求”“会议号召”充斥其间,读者说这样的报道是让群众在报纸上开会、听报告。还有领导干部的活动,无论是参加会议、下基层调研,还是参加奠基、剪彩、揭幕、颁奖等,不管有无新闻价值,都要报道登报,而且多是领导干部行动的流水账,这样的态度官僚化,内容空洞贫乏,结构僵化老套,文风八股呆板,语言枯燥无味,新闻性、可读性很差的政务活动报道,拒人于千里之外,门庭冷落,读者寥寥,传多受少,甚至传而不受。这样,党报的这一宝贵新闻资源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发展,政务活动报道就难以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因此,有新闻传播专家指出:“我国的新闻改革事业中时政报道改革意义重大,时政报道不予突破,我国的新闻改革就不能认为是成功的。”
时政新闻如何才能创新出佳作呢?笔者对一些成功的时政新闻及“中国新闻奖”中的时政新闻获奖作品进行研究发现,要使时政新闻创新出佳作,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去努力:
增强新闻性
政务活动既然作为新闻存在就必须充分体现它的新闻性,即应选择、提炼有新闻价值的事和思想,而不是事无巨细地一味报道领导活动、工作总结、会议程序等。目前有相当多的时政新闻是以工作简报、会议文件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带有浓厚的宣传味和说教味,致使很多有价值的新闻淹没在冗长繁杂的内容中,造成可读性和感染力差。可见,时政新闻要创新出佳作,首先就要明确时政新闻也是“新闻”,应将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寓宣传性于新闻性之中。记者要善于捕捉新闻“亮点”,突出政务活动中受众最关心、最感兴趣,而且是最新鲜、最重要的内容,从受众的角度予以报道。时政新闻绝不能有闻必录、有事必记,面面俱到、不分主次,而应认真地研究、分析、比较,沙里淘金、吹糠见米,从大量多样的政务活动信息中过滤、发掘、精选出新鲜信息、非常规信息,抓住事物最新发展变化的闪光点,选取受众对政务应知、欲知而未知的关注点、趣味点、兴奋点强化报道、进行新闻传播,让读者窥斑见豹、一叶知秋,从一滴水中见到太阳、从一朵浪花中见到大海,这样才能使读者爱读、速读,读得懂、消化得快,使政务活动报道别开生面、内涵丰富,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当好社会的守望者。
以会议新闻为例,作为记者,遇到会议抓材料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有必要,但关键是拿到材料后要挖掘其中的精华,有价值的才拿来用,没价值的要坚决舍弃。另外,记者还要关注领导即兴的讲话。抓住那些闪光点,挖掘那些有价值的信息,去掉那些过多的强调、要求之类的官话套话。这样写出来的新闻稿件紧凑而不冗长、简单而不繁杂,才会引起受众的兴趣。像“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向劳模鞠一躬》(第三届消息三等奖作品)、《首都女记协纪念杨刚逝世40周年》(第八届消息三等奖作品)、《中国成为国际反倾销最大受害者》(第十一届消息二等奖作品)、《簰洲湾溃口“淹”出7000人》(第十届消息二等獎作品)等,都是以突出时政新闻的新闻性而取胜的代表作。
注重细节描写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高度和深度。细节是指那些细小的、局部的但又能反映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特点和风貌的环节和情节。注重细节是指要求用细节说话,用事实说话,而不是僵化的新闻八股。眼下的许多时政新闻忽略了细节,多是一种形式套路的平铺直叙报道,使新闻少了动情点,读者读完也没留下什么感觉,因此,时政新闻要争取更多的受众就应注重细节描写。
在时政新闻中,细节无处不在。只要记者留心,就会发现很多虽小但却能反映大问题的细节。只要抓住了这些细节,新闻稿件就会一下子活跃起来。像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一文中“握手”的细节;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一文中“照相”的细节;还有2008年汶川大地震废墟中那个已经僵硬却紧紧握住铅笔的小手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胡锦涛总书记那句“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仍然时时回荡在我们耳旁,让人激情澎湃,热泪盈眶。这就是细节的魅力。 大量的新闻采写实践证明,凡成功的时政新闻佳作,都比较注重细节的描写。第八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张晖在介绍采写经验时说,她非常注重捕捉领导人活动中的细节。有一次普京总统邀请胡锦涛主席做客,张晖就观察到这样一个细节:普京总统拿着鲜花等待胡锦涛主席到来时,忽然跑到俄文翻译那里求证汉语“您好”的发音。胡锦涛夫妇一到,普京总统把鲜花献给胡夫人,然后用不是特别标准的汉语说了句“您好”。这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可以看出普京总统的认真和务实态度。这就是细节的巨大作用。
注重实用性
在浅阅读时代,实用是新闻价值的核心。时政新闻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它的人文情怀,一切从以人为本出发,关注国计民生,关切百姓生活,关爱弱势群体,发布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和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让时政新闻摒弃以往那种假大空的纯粹工作报道,减少自说自话,单向发布新闻,让时效新闻来到读者身边,有用、可读、亲切、具有可触摸的感觉与温度。以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作品《省委书记向官员支招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一稿为例,据“中国新闻奖”参评材料介绍,按照原来的报道计划,记者对海南省宣传工作座谈会的采访只写一篇会议消息,省委书记卫留成在讲话时,突然脱稿讲到官员如何与媒体打好交道,记者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新闻,因为舆论意识已是现代政治文化的重要构成和基本支撑,是政治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多年与媒体打交道的心得体会,卫留成谈得深刻和朴实,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实用性。如果把这一内容糅进会议消息,可能会被淹没在大量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中,无法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记者决定从省委书记向官员支招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的实用性角度上单独成文,写成此篇时政消息。稿件不足600字,文中有现场直接引语,又有充分的背景介绍,主题明确,语言简练,过渡自然,一气呵成。最为可贵的是,记者在写稿中注重实用性,较好地体现了报道主体不打官腔不说套话,诚恳善诱的讲话作风,亲切朴实,晓畅易懂,可学可用。同媒体打交道的实质是做群众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施政能力的重要任务。对我国很多官员来说,这是一个亟待提高的短板。本文见报后被多家网站转载,且成为很多单位的学习读本,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构建和谐的传受关系
传统新闻媒体常常陷入“传者本位”的泥潭,总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决定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传受关系的“不和谐”成了传统媒体传播模式的软肋。人民大学郑兴东教授指出:“受众在接受传播时,可以为之付出必要的经济上、时间上的代价,但是绝不会乐意为之付出人格上的代价。处于不平等地位,是一种屈辱,无疑是对人格的一种伤害。只有当传播者在态度上是与自己平等时,才会感到传播者不是出于自己的目的来传,才会激起愉快的情绪,传播才能有良好的氛围,对受众的引导才能有效地进行。”党委机关的平民化传播思想,让受众和传者处在同等地位,使受众感受到尊重和平等,这就优化了传受关系,为传播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营造了受众乐于阅读时政新闻的氛围。像“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农民女代表顾双燕对话温家宝总理》(第二十届消息一等奖作品)、《胡锦涛考察北京国庆期间安保、交通和旅游工作》(第二十届消息一等奖作品)、《“总书记给我们拜年了”》(第十七届通讯二等奖作品)等,都是这方面的成功之作。
要有故事性
时政报道的故事性体现在时政报道应该有一个好的文本,矛盾、冲突、曲折的情节是提高时政报道可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时下的一些时政新闻一般多是平铺直叙,没有多少悬念和故事性,可读性很差。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平平淡淡的时政报道,让人读来如喝白开水一般,索然无味且令人不忍卒读,而具有穿透力、震撼力的时政报道,则能够吸引广大读者的目光,并能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时政新闻如何写出故事性呢?如果说“人”是故事的骨头、“事”是故事的肉,光靠骨头和肉还无法组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还需要血液,而“情”就是故事的血液。与显而易见的人和事相比,情往往是最难发现和把握的,需要特别灵敏的嗅觉。面对选题,记者一定要多闻闻,不仅要找对人、找对事,还要找到包含甚至是隐藏在人和事中间的情。记者探寻故事的特殊嗅觉,就体现在这些细微深处,好故事往往都是从这些细微深处嗅出来的。判断一个选题有没有故事、故事的成色如何,一定别忘了这个“情”字,有没有情,是虚情还是真情,将直接影响故事的质量。见到人、见到事、见到情,记者就要冲上去、沉下去、钻进去,把生动的故事挖出来,展示给读者。
以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作品《总理为农民追工钱》一稿为例,文中这样写道:
“温总理到我们村子里来了!”正在田里干活的村民们,闻讯纷纷拥进曾家小院。
看着老老少少一院子的村民,温家宝显得十分高兴:“乡亲们,快都坐下,咱们一起聊聊!我很想知道你们村子里的情况。”
家里有几口人?粮食够吃吗?养的猪好卖吗?柑橘多少钱一斤?水库蓄水后土地还够不够种?孩子们都能读上書吗?上学一年要花多少钱?农村电费降了多少?家里有几个人在外面打工?移民补偿拿到没有……
“总理,我想,我想说说我家里打工的事。”一直坐在温家宝左侧的农家妇女熊德明有些腼腆地说。
温家宝总理侧过身对她说:你说吧。
这时,坐在旁边的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也鼓励熊德明:有什么事只管对总理照实说。
熊德明说,现在农民的收入主要靠打工,村里大多数劳力都在云阳新县城搞建筑,一年收入有五六千元左右,但是在修建新县城中心广场阶梯的过程中,包工头拖欠农民的工钱一直不还。她爱人李建明有2000多元钱的工钱已拖欠了一年,影响娃儿们交学费……
听着熊德明的叙述,温家宝神情顿时严峻起来。
“听说政府把修广场阶梯的钱拨下去了,但是包工头们扣着民工的钱不发。”曾祥万接过话头说道。
温家宝双眉紧锁,沉吟片刻后说:“一会儿我到县里去,这事我一定要给县长说,欠农民的钱一定要还!”人群中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 当天夜里11点多,熊德明和丈夫拿到了拖欠的2240元务工工资。
整篇报道有情有景,有矛盾冲突,有曲折的总理行程描述,通过总理为农民追讨拖欠工资这一主题,反映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尤其重视促进农民增收和全力维护农民的权益,它折射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亲民、爱民、为民、务实的作风,向社会各界再次展示了中央领导同志“要时刻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的感人形象,向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榜样。稿件刊发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据统计,海内外有500多家报纸、电视台、电台在显著版面或重要时段刊播了这一报道。一些新闻院校还将这篇生动活泼、故事性强的时政新闻作为“范文”研讨。一位“中国新闻奖”得主在谈采写体会时说:“如今对時政新闻的报道,都强调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情节化,做到有声有色,写活人和事。”这是经验之谈。
要有深度和厚度
当下大量时政新闻缺乏深度和厚度,报道流于表面,浅尝辄止,显得单薄,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受众的知情权。如今是信息膨胀的网络时代,媒体话语权的争夺从对新闻首发权的竞争逐渐转向解释权的竞争。提高媒体竞争力和引导力,就必须在抢抓新闻第一落点的基础上,做透新闻的第二落点,深入调查研究,加大对新闻事件的解读、透析力度,进一步做好分析性、解释性报道,拓展时政新闻报道的增量空间,充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让受众看得更明白。以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作品《“文化包工头”垄断舞台剧制作》一稿为例,据“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申报材料介绍,记者去观摩一台民族舞剧时,听到一位业内人士无意中说起,这台戏的编剧费高达50万元,导演的费用是100万元。记者以其新闻敏感,感觉这里面有新闻可挖。于是,采访了大量业内人士和专家,掌握了大量确凿的材料,同时结合10年采访文艺新闻的积累,一气呵成,写成此文。报道就“文化包工头”现象提出尖锐的批评,很有勇气,引起读者关注。报道列举了充分的事实,文中所述的桩桩件件,事实确凿,令人有触目惊心之感。报道观点鲜明,讲出了改变这类不正之风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报道所批评的现象,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报道刊发后,由于有深度和厚度,在文化演艺界引起较大反响。全国两会期间,“文化包工头”更成为文艺界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2009年2月1日,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中宣部阅评简报上作出批示:“要重视《文汇报》批评的此类现象,要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入手,研究制定引导和规范的具体措施,解决文艺创作领域的不良风气,促进舞台艺术健康发展。”根据这篇报道,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五个一工程奖”等重大文艺奖项的评选规则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对涉及同一主创人员的作品做了限制,明确要求,终评时同一主创人员的作品不得超过两件,从而在制度层面,有效地遏制了“文化包工头”现象的蔓延。
要有延展性
所谓延展性即不满足于对新闻题材作一次性报道,而要以连续报道或系列报道的形式对新闻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对新闻事件进行全过程、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以实现社会效果和社会影响的最大化。像“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拉萨“3·14”事件与达赖集团的分裂本质》(第十九届系列报道二等奖作品)、《“达尔富尔问题”》(第十八届系列报道一等奖作品)、《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第十七届系列报道二等奖作品)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常言道:“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无数新闻实践表明,时政新闻要创新出佳作,绝不是难以跨越的,只要大胆探索,推新出新,遵循新闻价值规律,从新闻内容、新闻形式、新闻方法、新闻手段上,按照“三贴近”的原则,把“领导视角”与“受众视角”相结合,把“政治话语”“百姓话语”相融合,把“俯视”变为“平视”,炼就慧眼识珠、沙里淘金的火眼金睛,尽量从受众感兴趣的角度去捕捉信息,摒弃“多而全,大而空”,就一定能写出清风拂面,让人耳目一新,既让领导满意,又让群众认可的时政新闻佳作来。
参考文献:
[1]黄钦,杨睿.江作苏时政报道特色研究[J].新闻知识,2010(8).
[2]刘俊洋.改革时政新闻中领导活动的报道[J].新闻爱好者,2010(7上).
[3]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播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