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大陆上的社区建设相比,海岛社区的建设,尤其如三沙市这种具有海洋地理位置与政治军事背景的海岛社区建设,更是需要考虑其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文化教育、社区管理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殊之处。这样的海岛社区建设,面临着很多问题。本文依托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大背景,借鉴”海绵城市“理论,对三沙市的社区建设提出人口“海绵”社区构想。
三沙市于2007年由我国国务院首次批准成立为县级行政市,后于2012年由我国政府正式了三沙市级行政市,并将市政府定于南海诸岛中最大岛屿-永兴岛。三沙市包括西沙、中沙、南沙三个群岛共260多个岛、礁、沙、滩等,东西距离900千米,南北相差1800千米,是中国总面积最大而陆地面积最小的城市,是海南省管辖下的4个地级市之一。根据2015年三沙市统计数据,三沙市管辖共4个行政管理区,10个社区(9个居民社区与1个部队家属社区),常住人口2500余人(不含驻地军警),户籍人口448人。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的稀少,常住人口仅2500余人,流动人口(包括旅游及调查者)更是因南海局势等因素,少之又少。因此,对三沙市海岛社区建设,对人口的管理是第一步。
一、人口“海绵”社区理论依据
(一)“海绵”城市与人口“海绵”社区
澳大利亚学者早在十几年前,就已使用“海绵”城市理论来隐喻城市对周边乡村人口的吸附效应,如澳大利亚人口研究学者Budge应用海绵来比喻城市对人口的吸附现象。
“海绵”城市理论同样适用于城市人口管理与城市子系统的社区建设,尤其是三沙这种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常住人口少但需求高,社区建设处于初步阶段,并且社区间地理位置分散的海岛城市社区建设。
(二)人口“海绵”社区功能定义
“海绵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Low impact design or development(低影响开发)”,作为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其功能为在下雨时吸水、储水、渗水、净水,并在需要时“释放”所存水并加以利用。
在三亚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与三亚市旅游协会协同发布的《2016年三亚市旅游人才发展白皮书》中,提出了对“旅游人才海绵城市”建设的构想及方案。针对三亚市旅游人才管理与建设的痛点,结合“海绵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将其主要功能转化为:“吸水”之吸纳人才、“净水”之培育人才、“渗水”之善用人才、“蓄水”之留存人才,并且提出十大建设措施。发挥政府各部门与企业间的协作,对三亚旅游人才进行“治理”,深度剖析主要问题,找到对口负责方,分级解决,逐步打造三亚市旅游人才良好的“生态环境”。
依据“海绵城市”功能,将人口“海绵”社区的功能依次定义为吸收人口、储备人口、辐射海岛、建立社区以及释放国防作用。
二、三沙市人口“海绵”社区建设构想
(一)三沙市社区建设现状
截止2015年,三沙市共成立9个岛礁渔民社区党支部与1个工委营区社区居委会。根据行政划分这些社区为,①西沙群岛的永兴镇行政管理区管理永兴社区(管辖永兴岛、石岛)及营区社区(管辖西沙水警等部队营区);七连屿行政管理区管理赵述社区(管辖宣德群岛七连屿4岛6洲)及北岛社区(管理北岛);永乐群岛行政管理区管理晋卿社区(管辖晋卿岛、广金岛、筐仔沙洲)、鸭公社区(管辖鸭公岛、全富岛、咸舍屿、石屿)、羚羊社区(管辖羚羊礁、金银岛、珊瑚岛)、银屿社区(管辖银屿),以及甘泉社区(管辖甘泉岛);②中沙群岛因完全由我国实际管辖,未成立单独社区;③南沙群岛的南沙行政管理区管理美济社区,驻地美济礁并管辖美济礁。然而,我国三沙市所属的更多岛、礁、沙洲、滩等均未有社区管辖,长期疏于管理与监察,给予周边国家非法占领的可乘之机。
(二)三沙市人口“海绵”社区建设规划构想
1.吸收人口
政府主导,制定移民利好政策,鼓励海南岛或大陆南部沿海地区渔民移居至三沙各岛礁并落户入编。根据居住条件的优劣,设立不同程度的补助项目。越南就曾使用吸收人口的方式,让人民移居到边远海岛或无人岛屿上,再建设校舍、住宅、医疗机构、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划分行政区域,并加以户籍编入在册,以此宣誓主权。
增设学校、诊所、研究所、通信站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社区事业,吸引教育、医疗、海洋科学、电子通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上岛就业,并给予补助。日本在针对其边远海岛建设的《离岛振兴法》中,明确提出边远海岛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具体法律法规,强调了医疗保障、养老保障、教育保障、就业保障、文化发展和区域交流等方面的建设。
2.储备人口
除了现有常住人口及吸收的海南岛及大陆临近地区人口外,驻岛军队及其家属也是储备人口的一部分。我国学者冯建章便提出过我国南海实施“军渔”制的可行性非常高的观点,并且其申请的《在我国南海实施军渔的可行性研究》(13XGL024)项目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组认可立项。冯建章指出,在“军渔”这种海洋制度文化下,在南海有争议海域的军队中,实施的国防服务于渔业生产并存的制度。“军渔”部队在有国防需求时参与战斗,在无军事问题时成为渔民。在捕鱼期同渔民一样外出捕鱼、振兴渔业;在休渔期如军人一般进行军训、出海巡航。因此,三沙市各个岛礁现有驻扎部队及其家属,便是现成的储备人口。在此基础上,根据三沙市人口“海绵”社区建设规划,着力于规划所需岛礁,加驻部队及军属,逐步储备三沙市人口,并进行人口迁入登记,扩大人口基数。
3.辐射海岛
以目前人口最多、基础设施建设最完善的海岛为中心,进行辐射式社区建设。中心海岛的人口起到“海绵”作用,吸附周边岛礁人口,岛礁间功能协作,稳定现有人口。当下已设立的三沙社区,一定程度形成了辐射式海岛社区的雏形。例如,七连屿行政管理区管理赵述社区,以赵述岛为中心,辐射式管辖宣德群岛七连屿4岛6洲);再如鸭公社区,是以鸭公岛为中心,管辖周边的鸭公岛、全富岛、咸舍屿、石屿。在此基础上,可扩大已有社区的辐射范围,同时增设新的辐射式社区。
4.建立社区
在社区的建立上,要重点发展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基础设施。包括上文中提及的通信网络建设、交通设施建设(陆海空方面)、住房基地建设等。保障陆岛之间、社区之间、辐射岛礁之间的人员及物资流通。
(2)开发特色产业。三沙市特色产业主要为渔业、旅游业及海岛文化产业。在保证岛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基础上,发展水产业,开发社区特产,配合旅游业的发展。发展辐射式海岛旅游,以社区中心海岛为基点,设立社区辐射岛礁一日游等特色线路。目前东南亚国家中泰国、菲律宾、越南对此类旅游线路开发已经非常成熟,也十分吸引观光者。三沙渔民的海岛文化十分有当地特色,将其文化特色发挥作用,开发文化周边产品,在辅助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宣传特色海岛文化。
(3)保护自然环境。只有保障了三沙市的海洋生态环境,才可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社区可持续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常驻及流动人口。同时加强岛礁生态的维护,防止沙土流失、礁屿滩消失。
只有社区建设好,才会吸引、储存更多人口。人口“海绵”社区的建设,亦是一个闭环良性循环系统。
三、三沙建设人口“海绵”社区的意义
人口“海绵”社区的建设可促进其发挥“海绵”主要功能,加快三沙建设进程。通过人口“海绵”社区的“吸收人口“、”储备人口“、”辐射海岛“、”建立社区“ 4大主要功能,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层面保障了三沙市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社会事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以及制度保障方面。
同时人口“海绵”社区可达到“海绵释放“功能,服務于南海国防。人口“海绵“社区从建设初期开始,便可逐步发挥其国防作用,释放其附加功能。我国在该岛礁上有一定基础设施建设,有常住人口,或者有定期较频繁的经济活动,如旅游观光和渔期捕鱼等,即拥有对该岛礁的领土主权。因此,三沙市人口”海绵“社区的建设大力服务南海地区国防,不仅可以防止他国侵占我国岛礁,甚至可以保障南海部队的补给与稳定。(作者单位:三亚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南海海岛社区发展研究——以三沙市为例》(编号:HNSK(QN)17-72)阶段性成果。
三沙市于2007年由我国国务院首次批准成立为县级行政市,后于2012年由我国政府正式了三沙市级行政市,并将市政府定于南海诸岛中最大岛屿-永兴岛。三沙市包括西沙、中沙、南沙三个群岛共260多个岛、礁、沙、滩等,东西距离900千米,南北相差1800千米,是中国总面积最大而陆地面积最小的城市,是海南省管辖下的4个地级市之一。根据2015年三沙市统计数据,三沙市管辖共4个行政管理区,10个社区(9个居民社区与1个部队家属社区),常住人口2500余人(不含驻地军警),户籍人口448人。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的稀少,常住人口仅2500余人,流动人口(包括旅游及调查者)更是因南海局势等因素,少之又少。因此,对三沙市海岛社区建设,对人口的管理是第一步。
一、人口“海绵”社区理论依据
(一)“海绵”城市与人口“海绵”社区
澳大利亚学者早在十几年前,就已使用“海绵”城市理论来隐喻城市对周边乡村人口的吸附效应,如澳大利亚人口研究学者Budge应用海绵来比喻城市对人口的吸附现象。
“海绵”城市理论同样适用于城市人口管理与城市子系统的社区建设,尤其是三沙这种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常住人口少但需求高,社区建设处于初步阶段,并且社区间地理位置分散的海岛城市社区建设。
(二)人口“海绵”社区功能定义
“海绵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Low impact design or development(低影响开发)”,作为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其功能为在下雨时吸水、储水、渗水、净水,并在需要时“释放”所存水并加以利用。
在三亚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与三亚市旅游协会协同发布的《2016年三亚市旅游人才发展白皮书》中,提出了对“旅游人才海绵城市”建设的构想及方案。针对三亚市旅游人才管理与建设的痛点,结合“海绵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将其主要功能转化为:“吸水”之吸纳人才、“净水”之培育人才、“渗水”之善用人才、“蓄水”之留存人才,并且提出十大建设措施。发挥政府各部门与企业间的协作,对三亚旅游人才进行“治理”,深度剖析主要问题,找到对口负责方,分级解决,逐步打造三亚市旅游人才良好的“生态环境”。
依据“海绵城市”功能,将人口“海绵”社区的功能依次定义为吸收人口、储备人口、辐射海岛、建立社区以及释放国防作用。
二、三沙市人口“海绵”社区建设构想
(一)三沙市社区建设现状
截止2015年,三沙市共成立9个岛礁渔民社区党支部与1个工委营区社区居委会。根据行政划分这些社区为,①西沙群岛的永兴镇行政管理区管理永兴社区(管辖永兴岛、石岛)及营区社区(管辖西沙水警等部队营区);七连屿行政管理区管理赵述社区(管辖宣德群岛七连屿4岛6洲)及北岛社区(管理北岛);永乐群岛行政管理区管理晋卿社区(管辖晋卿岛、广金岛、筐仔沙洲)、鸭公社区(管辖鸭公岛、全富岛、咸舍屿、石屿)、羚羊社区(管辖羚羊礁、金银岛、珊瑚岛)、银屿社区(管辖银屿),以及甘泉社区(管辖甘泉岛);②中沙群岛因完全由我国实际管辖,未成立单独社区;③南沙群岛的南沙行政管理区管理美济社区,驻地美济礁并管辖美济礁。然而,我国三沙市所属的更多岛、礁、沙洲、滩等均未有社区管辖,长期疏于管理与监察,给予周边国家非法占领的可乘之机。
(二)三沙市人口“海绵”社区建设规划构想
1.吸收人口
政府主导,制定移民利好政策,鼓励海南岛或大陆南部沿海地区渔民移居至三沙各岛礁并落户入编。根据居住条件的优劣,设立不同程度的补助项目。越南就曾使用吸收人口的方式,让人民移居到边远海岛或无人岛屿上,再建设校舍、住宅、医疗机构、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划分行政区域,并加以户籍编入在册,以此宣誓主权。
增设学校、诊所、研究所、通信站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社区事业,吸引教育、医疗、海洋科学、电子通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上岛就业,并给予补助。日本在针对其边远海岛建设的《离岛振兴法》中,明确提出边远海岛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具体法律法规,强调了医疗保障、养老保障、教育保障、就业保障、文化发展和区域交流等方面的建设。
2.储备人口
除了现有常住人口及吸收的海南岛及大陆临近地区人口外,驻岛军队及其家属也是储备人口的一部分。我国学者冯建章便提出过我国南海实施“军渔”制的可行性非常高的观点,并且其申请的《在我国南海实施军渔的可行性研究》(13XGL024)项目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组认可立项。冯建章指出,在“军渔”这种海洋制度文化下,在南海有争议海域的军队中,实施的国防服务于渔业生产并存的制度。“军渔”部队在有国防需求时参与战斗,在无军事问题时成为渔民。在捕鱼期同渔民一样外出捕鱼、振兴渔业;在休渔期如军人一般进行军训、出海巡航。因此,三沙市各个岛礁现有驻扎部队及其家属,便是现成的储备人口。在此基础上,根据三沙市人口“海绵”社区建设规划,着力于规划所需岛礁,加驻部队及军属,逐步储备三沙市人口,并进行人口迁入登记,扩大人口基数。
3.辐射海岛
以目前人口最多、基础设施建设最完善的海岛为中心,进行辐射式社区建设。中心海岛的人口起到“海绵”作用,吸附周边岛礁人口,岛礁间功能协作,稳定现有人口。当下已设立的三沙社区,一定程度形成了辐射式海岛社区的雏形。例如,七连屿行政管理区管理赵述社区,以赵述岛为中心,辐射式管辖宣德群岛七连屿4岛6洲);再如鸭公社区,是以鸭公岛为中心,管辖周边的鸭公岛、全富岛、咸舍屿、石屿。在此基础上,可扩大已有社区的辐射范围,同时增设新的辐射式社区。
4.建立社区
在社区的建立上,要重点发展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基础设施。包括上文中提及的通信网络建设、交通设施建设(陆海空方面)、住房基地建设等。保障陆岛之间、社区之间、辐射岛礁之间的人员及物资流通。
(2)开发特色产业。三沙市特色产业主要为渔业、旅游业及海岛文化产业。在保证岛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基础上,发展水产业,开发社区特产,配合旅游业的发展。发展辐射式海岛旅游,以社区中心海岛为基点,设立社区辐射岛礁一日游等特色线路。目前东南亚国家中泰国、菲律宾、越南对此类旅游线路开发已经非常成熟,也十分吸引观光者。三沙渔民的海岛文化十分有当地特色,将其文化特色发挥作用,开发文化周边产品,在辅助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宣传特色海岛文化。
(3)保护自然环境。只有保障了三沙市的海洋生态环境,才可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社区可持续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常驻及流动人口。同时加强岛礁生态的维护,防止沙土流失、礁屿滩消失。
只有社区建设好,才会吸引、储存更多人口。人口“海绵”社区的建设,亦是一个闭环良性循环系统。
三、三沙建设人口“海绵”社区的意义
人口“海绵”社区的建设可促进其发挥“海绵”主要功能,加快三沙建设进程。通过人口“海绵”社区的“吸收人口“、”储备人口“、”辐射海岛“、”建立社区“ 4大主要功能,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层面保障了三沙市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社会事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以及制度保障方面。
同时人口“海绵”社区可达到“海绵释放“功能,服務于南海国防。人口“海绵“社区从建设初期开始,便可逐步发挥其国防作用,释放其附加功能。我国在该岛礁上有一定基础设施建设,有常住人口,或者有定期较频繁的经济活动,如旅游观光和渔期捕鱼等,即拥有对该岛礁的领土主权。因此,三沙市人口”海绵“社区的建设大力服务南海地区国防,不仅可以防止他国侵占我国岛礁,甚至可以保障南海部队的补给与稳定。(作者单位:三亚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南海海岛社区发展研究——以三沙市为例》(编号:HNSK(QN)17-7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