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中小河流水污染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对此本文简要阐述了造成中小河流水污染的原因,并从统筹规划、循环经济、生态理念以及梯级化循环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治理路径,以供参考。
中小河流主要与农田相邻,因此中小河流水质直接影响着农田的质量及产量。有效治理中小河流水污染问题,能够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与城乡建设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中小河流出现水污染的原因
(一)养殖污染
养殖污染主要包含养殖场养殖废水以及家禽家畜粪便的污染。因为大多数的养殖场及养殖户处理家禽家畜粪便的能力有限,处理意识较低,因此将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和粪便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从而造成了一定的水污染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小河流水质。
(二)生活污水污染
生活污水是指人们生活中所产生的污水。其主要来源于公共场所及居民,如学校、饭店等内的洗手间、厨房等地。因为生活污水中包含泥沙、人类排泄物等,因此生活废水的浓度相对较低,污水水质也就相对稳定。
(三)农田径流污染
农田径流污染指的是农田中喷洒的农药及肥料,没有被土地吸收的部分会被雨水冲刷到径流内,从而造成水污染,其主要是氮、磷等元素的污染。
(四)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指的是工业生产中的排水,其主要来自工厂车间及厂矿,通常具有一定的浓度及毒性。因为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及设备用水条件等均存在差异,工业废水所产生的污染也有一定的差别。
二、中小河流治理的主要路径
(一)做好治理的统筹规划
合理制定中小河流治理方案,秉持区域服从流域,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处理好中小河流与上下游之间的关系。首先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合理规划中小河流治理方案,切实根据中小河流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及当地的实际环境,从而考虑好治理工作的细节,统筹协调好治理标准。其次是统筹整体的治理能力。重点治理人口密集处等重点区域,保证用水安全,合理确定治理环节,并协调好跨境河流之间的治理标准,防止将风险转移到他处,从而充分发挥从根本上治理作用。最后是统筹协调好区域发展,将治理河段与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统一,确定好适当的建设标准。
(二)根据新农村建设实施治理
根据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分清轻重缓急,有效实施治理工作。首先应突出重点河流河段。根据实际情况出发,精准的找出重点河流河段、关键及薄弱区域,对有大量农田的河段优先进行建设和治理,从而使治理效益实现有效提升。其次是突出与江河衔接的部分。与正在实施的项目进行重点规划,共同作用,治理主要河流,从而提高流域的整体能力。最后是突出专项河流整治作用。对损毁严重以及需要修复的河流河段,进行优先考虑及治理,从而使河段达到治理标准,从而有效保护区域经济发展。
(三)通过循环经济有效治理养殖污染
根据对综合效益的分析,合理制定中小河流的治理方案。将生态环境保护及供水等作为基础,合理制定治理计划,保证综合效益。首先应考虑河流特征。山丘区河流容易产生洪水暴涨及暴落情况,做好护岸建设工作,重点降低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破坏。平原河段,则应加强清除河道内的淤泥,有效疏通河道,保持水流畅通,從而有效保护生态湿地。其次是做好统筹兼顾工作。对于城镇区域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在保证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有效整合建设资金,建立亲水走廊,使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充分发挥作用,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对于农村区域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主要目的是保护河流区域内的农田及村镇安全,安排拦蓄工程,提高中小河流的水资源利用率,为农业灌溉提供充足的用水,从而使农田实现增产增收,改善农村传统的水生态环境。最后是选择合理的方案。结合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几种不同的方案,根据可行性、先进性以及效益收益等内容进行比较,选择出最为合理的方案,使治理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四)宣传生态理念有效治理城乡生活
要了解“金山银山都不如绿水青山”,在保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应重视保护生态环境,配合国家工作,全面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在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遵循生态发展的重要理念。大自然才是最好的治理卫士,充分利用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治理工作自然会得到保障,从而实现城乡生活的有效治理。相关部门和人们应重视生态发展,发挥自身力量保护好大自然,合理利用大自然,从而有效治理城乡生活。
(五)加强治理工作,有效治理工业污染
相关部门应对工业企业加强监督,特别是工业企业生产废水的处理及排放。相关部门应严格规定处理及排放工业废水的标准,加大监督执行力度,规范企业行为,禁止其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放到中小河流中,防止污染环境。同时广大群众在发现企业违规的情况下,积极向相关部门举报。
(六)发展梯级化循环治理农田径流污染
向农户宣传梯级化循环,从而有效治理农田径流污染。农田径流污染是造成中小河流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实施梯级化循环,能够有效降低农田径流污染,从而实现对中小河流水污染的有效治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河流中出现水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养殖污染、生活污水、农田径流污染、工业污染等,因此在治理过程中,应做好以上污染源的治理工作,从而保证中小河流的水质,为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基础。(作者单位: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昌黎县分局)
中小河流主要与农田相邻,因此中小河流水质直接影响着农田的质量及产量。有效治理中小河流水污染问题,能够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与城乡建设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中小河流出现水污染的原因
(一)养殖污染
养殖污染主要包含养殖场养殖废水以及家禽家畜粪便的污染。因为大多数的养殖场及养殖户处理家禽家畜粪便的能力有限,处理意识较低,因此将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和粪便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从而造成了一定的水污染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小河流水质。
(二)生活污水污染
生活污水是指人们生活中所产生的污水。其主要来源于公共场所及居民,如学校、饭店等内的洗手间、厨房等地。因为生活污水中包含泥沙、人类排泄物等,因此生活废水的浓度相对较低,污水水质也就相对稳定。
(三)农田径流污染
农田径流污染指的是农田中喷洒的农药及肥料,没有被土地吸收的部分会被雨水冲刷到径流内,从而造成水污染,其主要是氮、磷等元素的污染。
(四)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指的是工业生产中的排水,其主要来自工厂车间及厂矿,通常具有一定的浓度及毒性。因为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及设备用水条件等均存在差异,工业废水所产生的污染也有一定的差别。
二、中小河流治理的主要路径
(一)做好治理的统筹规划
合理制定中小河流治理方案,秉持区域服从流域,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处理好中小河流与上下游之间的关系。首先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合理规划中小河流治理方案,切实根据中小河流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及当地的实际环境,从而考虑好治理工作的细节,统筹协调好治理标准。其次是统筹整体的治理能力。重点治理人口密集处等重点区域,保证用水安全,合理确定治理环节,并协调好跨境河流之间的治理标准,防止将风险转移到他处,从而充分发挥从根本上治理作用。最后是统筹协调好区域发展,将治理河段与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统一,确定好适当的建设标准。
(二)根据新农村建设实施治理
根据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分清轻重缓急,有效实施治理工作。首先应突出重点河流河段。根据实际情况出发,精准的找出重点河流河段、关键及薄弱区域,对有大量农田的河段优先进行建设和治理,从而使治理效益实现有效提升。其次是突出与江河衔接的部分。与正在实施的项目进行重点规划,共同作用,治理主要河流,从而提高流域的整体能力。最后是突出专项河流整治作用。对损毁严重以及需要修复的河流河段,进行优先考虑及治理,从而使河段达到治理标准,从而有效保护区域经济发展。
(三)通过循环经济有效治理养殖污染
根据对综合效益的分析,合理制定中小河流的治理方案。将生态环境保护及供水等作为基础,合理制定治理计划,保证综合效益。首先应考虑河流特征。山丘区河流容易产生洪水暴涨及暴落情况,做好护岸建设工作,重点降低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破坏。平原河段,则应加强清除河道内的淤泥,有效疏通河道,保持水流畅通,從而有效保护生态湿地。其次是做好统筹兼顾工作。对于城镇区域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在保证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有效整合建设资金,建立亲水走廊,使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充分发挥作用,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对于农村区域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主要目的是保护河流区域内的农田及村镇安全,安排拦蓄工程,提高中小河流的水资源利用率,为农业灌溉提供充足的用水,从而使农田实现增产增收,改善农村传统的水生态环境。最后是选择合理的方案。结合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几种不同的方案,根据可行性、先进性以及效益收益等内容进行比较,选择出最为合理的方案,使治理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四)宣传生态理念有效治理城乡生活
要了解“金山银山都不如绿水青山”,在保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应重视保护生态环境,配合国家工作,全面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在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遵循生态发展的重要理念。大自然才是最好的治理卫士,充分利用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治理工作自然会得到保障,从而实现城乡生活的有效治理。相关部门和人们应重视生态发展,发挥自身力量保护好大自然,合理利用大自然,从而有效治理城乡生活。
(五)加强治理工作,有效治理工业污染
相关部门应对工业企业加强监督,特别是工业企业生产废水的处理及排放。相关部门应严格规定处理及排放工业废水的标准,加大监督执行力度,规范企业行为,禁止其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放到中小河流中,防止污染环境。同时广大群众在发现企业违规的情况下,积极向相关部门举报。
(六)发展梯级化循环治理农田径流污染
向农户宣传梯级化循环,从而有效治理农田径流污染。农田径流污染是造成中小河流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实施梯级化循环,能够有效降低农田径流污染,从而实现对中小河流水污染的有效治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河流中出现水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养殖污染、生活污水、农田径流污染、工业污染等,因此在治理过程中,应做好以上污染源的治理工作,从而保证中小河流的水质,为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基础。(作者单位: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昌黎县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