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的语文教育把实利主义落实到生命上,把不可以“物化”的加以“物化”,把机械和投机的目光既投射给自己,也投射给学生时,我们就忽略甚至抛弃了一个更为深度的任务:唤醒学生美好的善根。
语文天生是养心的妙药
“心养”何为?养育“爱”和“善良”的灵魂,养育挺立的人格,养育浩然之气,养育诗意的敏感和健康的情趣。
在人性迷失的时代,人们心中有没有爱和善意,能不能及时地、公开地表诉心中的爱和善意?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却常常被我们所忽视。当“勋章”和“头衔”能使人在倾轧中免遭挨打的时候,当权威和“大棒”向你举起的时候,你是否像得了“软骨症”一样只有跪着的人格。同时,你能不能懂得欣赏大自然中的生命现象,用它们的千姿百态来丰富你的心胸。从每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到一头羚羊,一只瓢虫,一棵飞蓬草,你都能从心底里产生万物同源的亲近感。于是,你便会怀有一种敬畏之心,敬畏生命,也敬畏创造生命的造物主,不管人们把它称作神还是大自然。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这些道理似乎说远了,与语文没有关系。其实,不然,绝对不然。
我曾经看过一档电视节目,说的是一位记者暗访一家“特色餐馆”的情景。当时,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只颈套铁链子的幼猴,猴子骨碌着眼睛面对冷森森的铁砧板,吓得惊恐万状,拼命往后挣扎逃生。此情此景,我特别注意到演播室的现场观众中,最先动容的是儿童,表情最痛苦的是儿童,最先失声啜泣的也还是儿童。于是,我想到:在良知判定上,成年人或许已经失聪、迟滞和麻木不仁。一些由儿童脱口而出的常识,在成年人那里,可能已经嗫嚅不清,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了。更何况,曾经的国人,就有过赏鉴“人肉盛宴”的嗜好,就当个“俄国人杀戮中国人”的看客。尽管,电视屏幕上成为刀俎之物的不是人而是幼猴,血腥其实是差不多的。我无意于评判这档节目的真实用意何在,但是成年人昧着良心欺上瞒下,言不由衷,对罪恶熟视无睹,对丑行隔岸观火,儿童在保持清醒的看法,做出善恶美丑的判别方面却要比成年人健正得多,也纯粹得多。他们不懂得世故、诳骗、遮蔽、虚与委蛇,他们对弱小者的同情以及出于生命本能的救援之慷慨、施舍之大方是最令人感动的。孟子有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庄子一再强调“不失其性命之情”,“任其性命之情”。同情是道德的根源,由此产生两种美德,即正义和仁爱。泰戈尔说:“我的主,你的世界,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
上述道理其实是不言而喻的。当社会中的人对生命尊严、爱和善意阙如或得不到支持,推己及人,推人及物都会落空的,人文精神也会成为一句掩盖人性之恶的遮羞布。当今社会上相当普遍的对生命的冷漠甚至冷酷的态度,不能不令人忧愁不已。随便翻翻报纸杂志,你会心里发堵:医院里得交保证金才会救死扶伤,拆迁户被打死,帮助老人反而被污赖,矿主靠工人的小命拼搏“血色经济”,“三聚氰胺”毒奶粉,用“瘦肉精”饲养“健美猪”,在运输途中不等宰杀,催生的猪常常尖叫一声一命呜呼,甚至素质低劣的执法人员玩“躲猫猫”般地草菅人命。当然,还有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药家鑫向被撞伤的女子捅刀事件……形形色色的暴力、软暴力,其理由渺小得与一条生命的价值大不相称。生命在权势面前等于零,也极容易变成生命在金钱和欲望面前也等于零。
时间久了,看得多了,我也害怕了,我在内心逼迫自己不要去了解了,我害怕自己知道得越多,越仔细,就越失望,甚至随着微漠的血痕褪去,我的心也会麻木起来。在这些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是社会最基本的正义、公平、公正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人间的友爱、善良和宽容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不愿看这样的新闻,是因为对于文化和人性的绝望会侵蚀我的信心和勇气。
德国作家凯斯特纳在捍卫儿童的宣言《开学致词》中说:“只有长大成人并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但教育的问题就在于:有过童真岁月的儿童在经历了教育之后又变得怎样了呢?他们的爱和善意,他们的生命情怀不会逐渐消弭,他们的美德开始钻进父辈们的躯壳里,他们就像被“克隆”的一样:一样的世俗,一样的龌龊,一样的实利。儿童的“成熟”,看上去是一种“增殖”,但从生命美学的角度看,实际上成了一种可怕的“减法”过程。他们不断地交出生命中天然的美好元素和纯洁品质,换取成人世界的某种经验,某种生存策略和实用技能,你不见到书市上充斥着的所谓励志书籍,满眼是“经营自我”“爱拼才赢”“致富圣经”“厚黑原理”,这是一种文化堕落的悲哀!你不见到我们的中小学生被老师鼓励着去竞争、去抢夺、去防范、去敌视,让学生的心灵在这种“丛林法则”中熏陶,还能有尊重、关怀和仁爱吗?这种“成人成才的交易”就像一个单纯的天使,不断掏出衣兜里的珍珠,去换取巫婆手中的玻璃球。
曾读到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暴风骤雨后的早晨,一位男士在海边散步,注意到沙滩上的浅水洼里,有许多昨夜暴风雨卷上岸边的小鱼。被困的小鱼尽管近在海边,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然而要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小鱼就会干涸而死。这位男士突然发现海边有一个男孩不停地从浅水洼里捡起小鱼扔回大海。男士禁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回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呢?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小鱼扔回大海。这就是存在于还没有被世俗污染的孩童身上的“爱”和“善意”!
2010年1月8日,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生了枪击民主党议员的事件。五天后,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向全国的父母们发出一封公开信,希望父母给孩子讲述这起枪击案时,教他们学会宽容:“我们要教他们宽容的价值观……要教给他们,在证据不足的时候,宁愿相信别人说的是实话,特别是那些和我们看法不一致的人。”米歇尔还说,孩子们可能问,该如何帮助遇难者,“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们,在危急时刻,我们要互相拥抱,互相支持。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无论是用一封信,还是一个祈祷。”这让我们自惭形秽。反躬自问:我们给了学生怎样的文化环境和教育?
语文是养心的事业,是滋养柔弱生命的事业
我们是不是该从养心开始,传递生命的气息,使人性向善,使人胸怀旷达,唤起人身上美好的善根?语言作为生命的酒,语言作为“存在的家园”“心灵的寓所”,是不是该负有更为凝重而沧桑的生命主题呢?是不是该防止学生生命“增殖”过程中产生“成长的丢失”呢?有教师倡导“生命语文”的理念,尽管我不是很赞同在“语文”之前冠之以“生命”,甚至冠之以“诗意”、冠之以“人格”、冠之以“文化”,以树立起“××语文”的旗帜,来窄化语文本身的功能和价值,但是,他们倡导的“生命语文”也好,“人格语文”也好,“文化语文”也好,至少标示了语文不是实利的负累,不是分数的算计。
当下,我们的语文教育面临着双重危机:
一是外部世界的破坏,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无论是军备竞争,局部强权与动荡,无论是贫穷与疾病,也无论是道德伪善,价值飘移,乃至于社会腐败者的饕餮,都直接地或者间接地销蚀、剥落着人的生命感。
二是内部教育的失重。学生像“背着很多书的驴子”,在“知识至上”,在“上大学就是为了娶美女”的功利观下,你还能保证学生的人性情怀不锈迹斑斑?
当然,笔者并不排斥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人的语言化的过程就是人社会化的过程。但是人是凭藉精神属性愈来愈成其为人的。
因为,人有两只耳朵,一只耳朵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耳朵听到魔鬼的声音。
丑存在于美的旁边,畸形接近着优美。
人性中有鲜花也有毒草,就看我们选择浇灌哪一棵。
所以,语文教育要担当起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生命情怀之责任。让《归去来兮辞》成为自然与生命的和谐,让《边城》成为纯朴向善的人性展示,让《我与地坛》轻轻地诉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让《西西弗神话》预言生命的反复劳作,其实也是一种创造。让马克·吐温《生命的五个恩赐》所显示的死亡观更折射出人性与生命的复杂……
视小鱼如草芥,摘鲜花而蹂躏,即使你的语文判分再高,也失去了你的善良和爱。对生命的尊重,对宇宙的敬畏,最本真的东西,就是不可剥夺生命,即使是非常低级的生命。当一个人对低级植物或动物毫无怜爱之心时,你能指望他对高级的生命尊重吗?反之,当一个人充满了对小草、小鱼生命的关怀时,他能对高级的人的生命不尊重吗?
道理就是这样,语言是生命的灯,语文教育是关乎人的更圆满发展的教育。语文之“养人”当从“养心”开始!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副校长,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
语文天生是养心的妙药
“心养”何为?养育“爱”和“善良”的灵魂,养育挺立的人格,养育浩然之气,养育诗意的敏感和健康的情趣。
在人性迷失的时代,人们心中有没有爱和善意,能不能及时地、公开地表诉心中的爱和善意?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却常常被我们所忽视。当“勋章”和“头衔”能使人在倾轧中免遭挨打的时候,当权威和“大棒”向你举起的时候,你是否像得了“软骨症”一样只有跪着的人格。同时,你能不能懂得欣赏大自然中的生命现象,用它们的千姿百态来丰富你的心胸。从每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到一头羚羊,一只瓢虫,一棵飞蓬草,你都能从心底里产生万物同源的亲近感。于是,你便会怀有一种敬畏之心,敬畏生命,也敬畏创造生命的造物主,不管人们把它称作神还是大自然。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这些道理似乎说远了,与语文没有关系。其实,不然,绝对不然。
我曾经看过一档电视节目,说的是一位记者暗访一家“特色餐馆”的情景。当时,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只颈套铁链子的幼猴,猴子骨碌着眼睛面对冷森森的铁砧板,吓得惊恐万状,拼命往后挣扎逃生。此情此景,我特别注意到演播室的现场观众中,最先动容的是儿童,表情最痛苦的是儿童,最先失声啜泣的也还是儿童。于是,我想到:在良知判定上,成年人或许已经失聪、迟滞和麻木不仁。一些由儿童脱口而出的常识,在成年人那里,可能已经嗫嚅不清,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了。更何况,曾经的国人,就有过赏鉴“人肉盛宴”的嗜好,就当个“俄国人杀戮中国人”的看客。尽管,电视屏幕上成为刀俎之物的不是人而是幼猴,血腥其实是差不多的。我无意于评判这档节目的真实用意何在,但是成年人昧着良心欺上瞒下,言不由衷,对罪恶熟视无睹,对丑行隔岸观火,儿童在保持清醒的看法,做出善恶美丑的判别方面却要比成年人健正得多,也纯粹得多。他们不懂得世故、诳骗、遮蔽、虚与委蛇,他们对弱小者的同情以及出于生命本能的救援之慷慨、施舍之大方是最令人感动的。孟子有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庄子一再强调“不失其性命之情”,“任其性命之情”。同情是道德的根源,由此产生两种美德,即正义和仁爱。泰戈尔说:“我的主,你的世界,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
上述道理其实是不言而喻的。当社会中的人对生命尊严、爱和善意阙如或得不到支持,推己及人,推人及物都会落空的,人文精神也会成为一句掩盖人性之恶的遮羞布。当今社会上相当普遍的对生命的冷漠甚至冷酷的态度,不能不令人忧愁不已。随便翻翻报纸杂志,你会心里发堵:医院里得交保证金才会救死扶伤,拆迁户被打死,帮助老人反而被污赖,矿主靠工人的小命拼搏“血色经济”,“三聚氰胺”毒奶粉,用“瘦肉精”饲养“健美猪”,在运输途中不等宰杀,催生的猪常常尖叫一声一命呜呼,甚至素质低劣的执法人员玩“躲猫猫”般地草菅人命。当然,还有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药家鑫向被撞伤的女子捅刀事件……形形色色的暴力、软暴力,其理由渺小得与一条生命的价值大不相称。生命在权势面前等于零,也极容易变成生命在金钱和欲望面前也等于零。
时间久了,看得多了,我也害怕了,我在内心逼迫自己不要去了解了,我害怕自己知道得越多,越仔细,就越失望,甚至随着微漠的血痕褪去,我的心也会麻木起来。在这些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是社会最基本的正义、公平、公正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人间的友爱、善良和宽容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不愿看这样的新闻,是因为对于文化和人性的绝望会侵蚀我的信心和勇气。
德国作家凯斯特纳在捍卫儿童的宣言《开学致词》中说:“只有长大成人并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但教育的问题就在于:有过童真岁月的儿童在经历了教育之后又变得怎样了呢?他们的爱和善意,他们的生命情怀不会逐渐消弭,他们的美德开始钻进父辈们的躯壳里,他们就像被“克隆”的一样:一样的世俗,一样的龌龊,一样的实利。儿童的“成熟”,看上去是一种“增殖”,但从生命美学的角度看,实际上成了一种可怕的“减法”过程。他们不断地交出生命中天然的美好元素和纯洁品质,换取成人世界的某种经验,某种生存策略和实用技能,你不见到书市上充斥着的所谓励志书籍,满眼是“经营自我”“爱拼才赢”“致富圣经”“厚黑原理”,这是一种文化堕落的悲哀!你不见到我们的中小学生被老师鼓励着去竞争、去抢夺、去防范、去敌视,让学生的心灵在这种“丛林法则”中熏陶,还能有尊重、关怀和仁爱吗?这种“成人成才的交易”就像一个单纯的天使,不断掏出衣兜里的珍珠,去换取巫婆手中的玻璃球。
曾读到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暴风骤雨后的早晨,一位男士在海边散步,注意到沙滩上的浅水洼里,有许多昨夜暴风雨卷上岸边的小鱼。被困的小鱼尽管近在海边,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然而要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小鱼就会干涸而死。这位男士突然发现海边有一个男孩不停地从浅水洼里捡起小鱼扔回大海。男士禁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回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呢?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小鱼扔回大海。这就是存在于还没有被世俗污染的孩童身上的“爱”和“善意”!
2010年1月8日,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生了枪击民主党议员的事件。五天后,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向全国的父母们发出一封公开信,希望父母给孩子讲述这起枪击案时,教他们学会宽容:“我们要教他们宽容的价值观……要教给他们,在证据不足的时候,宁愿相信别人说的是实话,特别是那些和我们看法不一致的人。”米歇尔还说,孩子们可能问,该如何帮助遇难者,“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们,在危急时刻,我们要互相拥抱,互相支持。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无论是用一封信,还是一个祈祷。”这让我们自惭形秽。反躬自问:我们给了学生怎样的文化环境和教育?
语文是养心的事业,是滋养柔弱生命的事业
我们是不是该从养心开始,传递生命的气息,使人性向善,使人胸怀旷达,唤起人身上美好的善根?语言作为生命的酒,语言作为“存在的家园”“心灵的寓所”,是不是该负有更为凝重而沧桑的生命主题呢?是不是该防止学生生命“增殖”过程中产生“成长的丢失”呢?有教师倡导“生命语文”的理念,尽管我不是很赞同在“语文”之前冠之以“生命”,甚至冠之以“诗意”、冠之以“人格”、冠之以“文化”,以树立起“××语文”的旗帜,来窄化语文本身的功能和价值,但是,他们倡导的“生命语文”也好,“人格语文”也好,“文化语文”也好,至少标示了语文不是实利的负累,不是分数的算计。
当下,我们的语文教育面临着双重危机:
一是外部世界的破坏,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无论是军备竞争,局部强权与动荡,无论是贫穷与疾病,也无论是道德伪善,价值飘移,乃至于社会腐败者的饕餮,都直接地或者间接地销蚀、剥落着人的生命感。
二是内部教育的失重。学生像“背着很多书的驴子”,在“知识至上”,在“上大学就是为了娶美女”的功利观下,你还能保证学生的人性情怀不锈迹斑斑?
当然,笔者并不排斥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人的语言化的过程就是人社会化的过程。但是人是凭藉精神属性愈来愈成其为人的。
因为,人有两只耳朵,一只耳朵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耳朵听到魔鬼的声音。
丑存在于美的旁边,畸形接近着优美。
人性中有鲜花也有毒草,就看我们选择浇灌哪一棵。
所以,语文教育要担当起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生命情怀之责任。让《归去来兮辞》成为自然与生命的和谐,让《边城》成为纯朴向善的人性展示,让《我与地坛》轻轻地诉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让《西西弗神话》预言生命的反复劳作,其实也是一种创造。让马克·吐温《生命的五个恩赐》所显示的死亡观更折射出人性与生命的复杂……
视小鱼如草芥,摘鲜花而蹂躏,即使你的语文判分再高,也失去了你的善良和爱。对生命的尊重,对宇宙的敬畏,最本真的东西,就是不可剥夺生命,即使是非常低级的生命。当一个人对低级植物或动物毫无怜爱之心时,你能指望他对高级的生命尊重吗?反之,当一个人充满了对小草、小鱼生命的关怀时,他能对高级的人的生命不尊重吗?
道理就是这样,语言是生命的灯,语文教育是关乎人的更圆满发展的教育。语文之“养人”当从“养心”开始!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副校长,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