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场回放】
初二的学生正在上《与朱元思书》。教师以一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导入了新课学习;继而发动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共同解决;接着以问题引领,进入了以下环节。
(一)
师:我们已经明确了这篇课文是总分关系,大家也知道了第二段写的“水异”,第三段写的“山奇”,现在看看水异在哪儿,山奇在哪儿。
生①:“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句写出了水很清。
师:哦,侧面表现水清。
生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表明水很清澈。
师:千丈,用了什么手法?
生③:夸张的修辞手法。
师:水在什么状态下?
生④:很急的状态下,“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师:哪两字用得好?
生:猛、奔。
(后面继续看“山奇”,略。)
教师在学生找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完成了板书,让学生对着板书及屏幕上的课文尝试半背诵;接着引导学生探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两句的深意,并相机介绍了背景材料。课堂进入了以下环节。
(二)
师:这篇课文美不美呀?美在哪里?请从修辞手法、句中词语、写作特点等方面找找。讨论一下,一分钟。
师:你说说。
生⑤:“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哪两个词用得好?
生⑤:猛、奔。
生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千丈,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生⑦:“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描写,表现水很清。
师:还有吗?
生⑧:“泠泠作响”,“嘤嘤成韵”两句好,给文章加了声音,给了我们听觉感受。
师:还有吗,你来说一下。
生⑨:“鸢飞戾天者……”,用了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生一个个被点起,“被品味”,教师最后总结。)
【细节解码】
听课时,耳边传来两个老师的窃窃私语:一分钟怎么够,难怪学生不起来;写作特点不是就包括了修辞、语言吗。这说明老师们是用“心”在听同伴的课。确如他们所言,最后一个环节的合作学习显然是虚化的,不仅时间匆忙,无过程,且无绩效检查,因为被点起来发言的仍旧是个人意见;在任务布置中也确如听课者指出的逻辑概念不清,“写作特点”误与“修辞”等概念并列。
应该说,这节课的设计还是比较完整的,有通读把握,有内容梳理,有难点探究,有语言品味。既如此,为什么学生最后仍不能“全卷入”呢?是否仍要归结为“学生素质差”呢?除了刚才听课者的意见外,让我们对回放的细节进行解码,探寻遗憾之源吧。
第一,教学环节重复纠缠,过程不清晰,难以达到持续刺激兴趣的功效。请看回放的两个细节,你会惊奇地发现生⑤与生④、生⑥与生②生③、生⑦与生①(加上老师)的答案几乎一样,而且如果“看山”的细节不略去,你还会找到与生⑧生⑨相同或相似的答案。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不仅包含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而且还首次提出了过程和方法,即要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建构知识、习得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中就应该体现过程性,让文本的解读、品味、赏析、探究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步步前行、层层攀爬的轨迹,让师生成为前行、攀爬中的帮扶者;让帮扶者在前行、攀爬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惊喜,不断产生兴奋。而本节课的执教者未能明确每个教学环节应达到的标高,未能理清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在梳理“写的是什么”时,就迫不及待地追问什么修辞手法、哪几个词用得好等,所以到最后一环节时,学生感到要说的内容早已回答过,已无“发现”的新鲜感;而耳边传来的又是同一种问话“还有吗?”“还有吗,你说说”,当然会产生审美疲劳,从而出现细节中的“被品味”。再者,学生已登上了探究平台,文本的难点核心句(“鸢飞戾天者……”)已经破解,破解的方法除了引进背景材料外,更主要的仍然是语句修辞的赏析。此时,再回头进行语言品味,与学习者的心理逻辑必然相左,造成“为品味语言”而品味语言,这也是学生学习欲望不能激起的原因之一。
第二,缺失了文学作品的想象功能,学生的创造才能无处施展。本课是一篇精巧、精致的山水小品,作者用隽永、鲜活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有形、有势、有态、有状、有色、有声的山水画卷。而在本节课中,虽然教者已突破了“古汉语词典式的文言文教学”的藩篱,向文言文语言赏析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遗憾的是,读者还仅停留在“它用了什么手法”的鉴定上,尚未走入文本,与语言磨合交融,展开想象,深入画面。试想,若能在教学中撩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这一画卷定能在学生创造性的描述中更生动,更丰满。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在持续的刺激中不断提升,创造的火花自然也会不断点燃。
【学长赘言】
新课程的课堂应该成为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舞台,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攀登知能高山、攀登思维高山、攀登情感高山、攀登人格高山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又要理解学生的生成性,要关注过程,导而弗牵;智慧地为学生搭建情智并生的层层平台,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情感的闸门不断开启,新知的建构不断生成,智慧的泉水不断涌出,创造的火花不断点燃。
初二的学生正在上《与朱元思书》。教师以一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导入了新课学习;继而发动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共同解决;接着以问题引领,进入了以下环节。
(一)
师:我们已经明确了这篇课文是总分关系,大家也知道了第二段写的“水异”,第三段写的“山奇”,现在看看水异在哪儿,山奇在哪儿。
生①:“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句写出了水很清。
师:哦,侧面表现水清。
生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表明水很清澈。
师:千丈,用了什么手法?
生③:夸张的修辞手法。
师:水在什么状态下?
生④:很急的状态下,“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师:哪两字用得好?
生:猛、奔。
(后面继续看“山奇”,略。)
教师在学生找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完成了板书,让学生对着板书及屏幕上的课文尝试半背诵;接着引导学生探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两句的深意,并相机介绍了背景材料。课堂进入了以下环节。
(二)
师:这篇课文美不美呀?美在哪里?请从修辞手法、句中词语、写作特点等方面找找。讨论一下,一分钟。
师:你说说。
生⑤:“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哪两个词用得好?
生⑤:猛、奔。
生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千丈,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生⑦:“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描写,表现水很清。
师:还有吗?
生⑧:“泠泠作响”,“嘤嘤成韵”两句好,给文章加了声音,给了我们听觉感受。
师:还有吗,你来说一下。
生⑨:“鸢飞戾天者……”,用了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生一个个被点起,“被品味”,教师最后总结。)
【细节解码】
听课时,耳边传来两个老师的窃窃私语:一分钟怎么够,难怪学生不起来;写作特点不是就包括了修辞、语言吗。这说明老师们是用“心”在听同伴的课。确如他们所言,最后一个环节的合作学习显然是虚化的,不仅时间匆忙,无过程,且无绩效检查,因为被点起来发言的仍旧是个人意见;在任务布置中也确如听课者指出的逻辑概念不清,“写作特点”误与“修辞”等概念并列。
应该说,这节课的设计还是比较完整的,有通读把握,有内容梳理,有难点探究,有语言品味。既如此,为什么学生最后仍不能“全卷入”呢?是否仍要归结为“学生素质差”呢?除了刚才听课者的意见外,让我们对回放的细节进行解码,探寻遗憾之源吧。
第一,教学环节重复纠缠,过程不清晰,难以达到持续刺激兴趣的功效。请看回放的两个细节,你会惊奇地发现生⑤与生④、生⑥与生②生③、生⑦与生①(加上老师)的答案几乎一样,而且如果“看山”的细节不略去,你还会找到与生⑧生⑨相同或相似的答案。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不仅包含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而且还首次提出了过程和方法,即要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建构知识、习得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中就应该体现过程性,让文本的解读、品味、赏析、探究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步步前行、层层攀爬的轨迹,让师生成为前行、攀爬中的帮扶者;让帮扶者在前行、攀爬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惊喜,不断产生兴奋。而本节课的执教者未能明确每个教学环节应达到的标高,未能理清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在梳理“写的是什么”时,就迫不及待地追问什么修辞手法、哪几个词用得好等,所以到最后一环节时,学生感到要说的内容早已回答过,已无“发现”的新鲜感;而耳边传来的又是同一种问话“还有吗?”“还有吗,你说说”,当然会产生审美疲劳,从而出现细节中的“被品味”。再者,学生已登上了探究平台,文本的难点核心句(“鸢飞戾天者……”)已经破解,破解的方法除了引进背景材料外,更主要的仍然是语句修辞的赏析。此时,再回头进行语言品味,与学习者的心理逻辑必然相左,造成“为品味语言”而品味语言,这也是学生学习欲望不能激起的原因之一。
第二,缺失了文学作品的想象功能,学生的创造才能无处施展。本课是一篇精巧、精致的山水小品,作者用隽永、鲜活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有形、有势、有态、有状、有色、有声的山水画卷。而在本节课中,虽然教者已突破了“古汉语词典式的文言文教学”的藩篱,向文言文语言赏析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遗憾的是,读者还仅停留在“它用了什么手法”的鉴定上,尚未走入文本,与语言磨合交融,展开想象,深入画面。试想,若能在教学中撩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这一画卷定能在学生创造性的描述中更生动,更丰满。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在持续的刺激中不断提升,创造的火花自然也会不断点燃。
【学长赘言】
新课程的课堂应该成为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舞台,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攀登知能高山、攀登思维高山、攀登情感高山、攀登人格高山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又要理解学生的生成性,要关注过程,导而弗牵;智慧地为学生搭建情智并生的层层平台,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情感的闸门不断开启,新知的建构不断生成,智慧的泉水不断涌出,创造的火花不断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