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品味”是如何生成的?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549654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场回放】
  初二的学生正在上《与朱元思书》。教师以一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导入了新课学习;继而发动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共同解决;接着以问题引领,进入了以下环节。
  (一)
  师:我们已经明确了这篇课文是总分关系,大家也知道了第二段写的“水异”,第三段写的“山奇”,现在看看水异在哪儿,山奇在哪儿。
  生①:“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句写出了水很清。
  师:哦,侧面表现水清。
  生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表明水很清澈。
  师:千丈,用了什么手法?
  生③:夸张的修辞手法。
  师:水在什么状态下?
  生④:很急的状态下,“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师:哪两字用得好?
  生:猛、奔。
  (后面继续看“山奇”,略。)
  教师在学生找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完成了板书,让学生对着板书及屏幕上的课文尝试半背诵;接着引导学生探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两句的深意,并相机介绍了背景材料。课堂进入了以下环节。
  (二)
  师:这篇课文美不美呀?美在哪里?请从修辞手法、句中词语、写作特点等方面找找。讨论一下,一分钟。
  师:你说说。
  生⑤:“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哪两个词用得好?
  生⑤:猛、奔。
  生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千丈,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生⑦:“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描写,表现水很清。
  师:还有吗?
  生⑧:“泠泠作响”,“嘤嘤成韵”两句好,给文章加了声音,给了我们听觉感受。
  师:还有吗,你来说一下。
  生⑨:“鸢飞戾天者……”,用了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生一个个被点起,“被品味”,教师最后总结。)
  【细节解码】
  听课时,耳边传来两个老师的窃窃私语:一分钟怎么够,难怪学生不起来;写作特点不是就包括了修辞、语言吗。这说明老师们是用“心”在听同伴的课。确如他们所言,最后一个环节的合作学习显然是虚化的,不仅时间匆忙,无过程,且无绩效检查,因为被点起来发言的仍旧是个人意见;在任务布置中也确如听课者指出的逻辑概念不清,“写作特点”误与“修辞”等概念并列。
  应该说,这节课的设计还是比较完整的,有通读把握,有内容梳理,有难点探究,有语言品味。既如此,为什么学生最后仍不能“全卷入”呢?是否仍要归结为“学生素质差”呢?除了刚才听课者的意见外,让我们对回放的细节进行解码,探寻遗憾之源吧。
  第一,教学环节重复纠缠,过程不清晰,难以达到持续刺激兴趣的功效。请看回放的两个细节,你会惊奇地发现生⑤与生④、生⑥与生②生③、生⑦与生①(加上老师)的答案几乎一样,而且如果“看山”的细节不略去,你还会找到与生⑧生⑨相同或相似的答案。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不仅包含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而且还首次提出了过程和方法,即要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建构知识、习得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中就应该体现过程性,让文本的解读、品味、赏析、探究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步步前行、层层攀爬的轨迹,让师生成为前行、攀爬中的帮扶者;让帮扶者在前行、攀爬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惊喜,不断产生兴奋。而本节课的执教者未能明确每个教学环节应达到的标高,未能理清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在梳理“写的是什么”时,就迫不及待地追问什么修辞手法、哪几个词用得好等,所以到最后一环节时,学生感到要说的内容早已回答过,已无“发现”的新鲜感;而耳边传来的又是同一种问话“还有吗?”“还有吗,你说说”,当然会产生审美疲劳,从而出现细节中的“被品味”。再者,学生已登上了探究平台,文本的难点核心句(“鸢飞戾天者……”)已经破解,破解的方法除了引进背景材料外,更主要的仍然是语句修辞的赏析。此时,再回头进行语言品味,与学习者的心理逻辑必然相左,造成“为品味语言”而品味语言,这也是学生学习欲望不能激起的原因之一。
  第二,缺失了文学作品的想象功能,学生的创造才能无处施展。本课是一篇精巧、精致的山水小品,作者用隽永、鲜活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有形、有势、有态、有状、有色、有声的山水画卷。而在本节课中,虽然教者已突破了“古汉语词典式的文言文教学”的藩篱,向文言文语言赏析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遗憾的是,读者还仅停留在“它用了什么手法”的鉴定上,尚未走入文本,与语言磨合交融,展开想象,深入画面。试想,若能在教学中撩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这一画卷定能在学生创造性的描述中更生动,更丰满。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在持续的刺激中不断提升,创造的火花自然也会不断点燃。
  【学长赘言】
  新课程的课堂应该成为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舞台,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攀登知能高山、攀登思维高山、攀登情感高山、攀登人格高山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又要理解学生的生成性,要关注过程,导而弗牵;智慧地为学生搭建情智并生的层层平台,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情感的闸门不断开启,新知的建构不断生成,智慧的泉水不断涌出,创造的火花不断点燃。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既包括“教”,也包括“学”,二者相辅相成。其实,“衡量一堂语文课是否是好课,关键是看学生活动是否有效,而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与否,取决于课堂上是否涌动着学生的思想,取决于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否有足够的学生思想的空间。”然而,以往教学总是强调和重视教师的教法,从备课到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设计,主要都是考虑教师如何教,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法,忽略了学生的学法指导,忽略了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忽略了站在学
期刊
以“专题”形式作为教材中的一部分,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大特点。《专题·荷》是七年级(下册)中的内容,教材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从生物的荷、文学的荷、艺术的荷再到佛教中的荷,可谓包罗万象。教师如何筛选、整理、整合这些“资料”,把《专题》课既上得有别于一般的文学作品课,又能上出“语文味”来,需要一定的驾驭能力。    鉴赏中学习    中国的文人有着独特的“荷”情结,从古至今写荷、咏荷、诵荷的诗文举
期刊
在实践中,“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阅”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习作兴趣的激发、习作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独立自主人格的培养。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在作文批改这一环节作了一些探索。概括起来说,就是教师在一旁做一位智慧的“指挥家”,而把作文评改的权力交给学生。通过这一形式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通过作文评改培养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水平,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求知精神
期刊
教语文的老师都熟悉苏教版教材中《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课文,讲的是平常我们都是竖着切苹果,从来不知道果核还可以是五角星的形状;如果换一个角度切苹果,横切苹果,苹果里显示的果核就是五角星的形状。这一点给我们的教学设计带来启发,你突破一下常规思维,找到一个运行教学流程合适的切点,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近我有幸参与了一位老师作文展示课的前期准备,亲历了修改完善的过程,感受到苹果横式切法在教学中的作用。
期刊
“自主教育”其实并不是一个新的提法,它一直为历代中外教育家和学者所倡导。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今中外的学习成功者都是自主教育的结果,只是在现代学校教学中,它被人为地削弱了。我走上语文教学讲台的年代,还是所谓的“传统教育”的时代,教师一味地讲,学生单纯地听。虽然耳畔响着教改的春雷,然而语文教学到底怎样改,又往哪里改,大家却很茫然。我也在苦苦地追寻,默默地探索,同时我心中的语文梦想也在悄悄启航。    一
期刊
【案例背景】    “以生为本”是新课程一直倡导的理念。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呢?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彻底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多换位思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来进行教学。笔者根据自身的一堂公开课的教学体验,认为在“课堂提问”这一教学设计上,一定要树立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思想,多揣摩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一种情绪活跃、精神饱满
期刊
喜欢语文,喜欢学生,我做了语文教师。  为了让学生喜欢我,更喜欢语文,我做了快乐的学长。  我的生活和教学经历由喜欢和快乐编织。小时候,大眼睛,卷头发,爱笑,有礼貌,很讨同乡人喜欢;读小学、中学,功课好,又勤快,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不到21岁就走出了大学门,当了中学语文教师,同组的老师和前辈,喜欢我的朴实和勤奋;只比我小几岁的学生们,喜欢我的幽默和机智。喜欢,免不了赞扬和赏识,所以,幸福和快乐,总
期刊
“自主教育”一词,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还是一个烙有时代印迹的新概念,而今早已成为一线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作为早期“本真语文”的探寻者和“自主教育”的默默耕耘者,黄振宇老师二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心中那份本真语文的自主教育追求。随着语文教学实践的深入与自主教育探索的积累,黄振宇老师本真语文自主教育的踪迹也逐渐清晰。    一、追寻本真语文的自主教育观    黄振宇老师走上高中语文教学的讲台,是在上个世
期刊
2010年10月23日至24日,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艺术分会第三届年会在新纪元教育集团下属的重庆市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圆满召开。本次年会由该校和云阳县教委承办,主题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课堂更精彩。”来自上海、四川、贵州、山东等多个省市的语文教研员及一线教师代表400余人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钱梦龙老师作了《“双主”让课堂教学更精彩》的主题学术报告。钱老再次阐述“双主”的内涵和“学生
期刊
秦文君是当今最受少年儿童读者欢迎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从1982年发表处女作,迄今已出版了数十部作品。她以特有的审美视角切入了这个时代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以清丽脱俗的文字刻画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童心情感的孩子形象。一群天真、稚幼、真诚、善良、可亲可爱的中学生,活灵活现地跳跃在我们身边,洋溢着明朗健康、蓬勃向上的气息。她的作品展示了当今社会孩子们的生存状态、心灵追求和心路历程,风靡校园,多次获奖,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