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商场策划艺术展在目前的阶段并不容易,所谓艺术与生活的结合是“无界”的,也只是一种较为乌托邦的愿景。
在一个消费至上的商业社会中,随着各大集团对资源整合与品牌塑造的重视,集团旗下的各大购物中心已不满足仅仅作为一个购物的场所,而开始尝试搭建跨界平台,以呈现多元的消费体验,并借以阐释品位的文化理念。而把艺术展搬入商场是时下新兴的这种对品位诠释的途径,并已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已经风靡开来。
6月13日晚,上海静安嘉里中心举办了题为“无界”的艺术展,该展览是家居设计杂志《安邸AD》中国创刊三周年所举办的艺术活动,展览力邀艺术家周铁海与国际知名策展人马修联袂执掌,参展艺术家有丁乙、方璐、海蒂·芙欧特、蒋鹏奕、林明弘、欧阳春、石青、张恩利、政治纯形式办公室(简称政纯办)、周啸虎,通过探寻那些大胆非凡且超乎寻常的可能性,打破界限,突破自我,呈现艺术与设计跨界交融的感官之旅。展览之名“无界”正是主办方的初衷所在,作为一家家居设计杂志,一直致力于将设计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打破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通过这个展览,《安邸AD》进一步实践着这种理念。而这种尝试将艺术打造成一种所谓新型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态的理念,也是如今时髦的做法,看看时下各种跨界、各种联名,似乎“设计”是一件挺容易的事儿,拍个脑袋就能“人人艺术”。那么,在像商场这么一个亲民的空间中展示艺术品,是否真正达到了所谓的“打破界限”的目的?
在本次展览中,对“无边界”阐释得最到位的应属政治纯形式办公室的装置行为作品《豆腐》。政治纯形式办公室是由艺术家洪浩、萧昱、宋冬、刘建华和策展人及评论家冷林在2005 年成立的艺术小组,为中国最活跃的当代艺术团组之一。 豆腐,这个柔滑的物质在政纯办小组的手中被演绎为一个石膏立方体房间,受到猛烈的敲打的四壁残破不堪,兀自作为一个独立展厅作品占据了一楼商场的主厅。政纯办的很多作品也都以豆腐为灵感,借此得以在全球文化背景下建构起一个独具中国时代特色的空间。在此,《豆腐》隐喻了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建设,经济发展的多变历程及其内外的张力。在与策展人之一马修的交流中,他流露出对这件装置作品的赞赏,认为作品本身就营造了一种语境,艺术家从墙内打破壁垒,而展区外的观众又有向内窥视的欲望,达成一种有趣的互动。
每一个初衷都是美好的,而美好的愿景与实际操作中的情况又是两码事。在笔者以媒体身份与主办方接触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一些能以小窥大的不足之处。包括策展人马修也认为商场与艺术结合的道路,似乎目前还只是“看上去很美”。
马修坦言在搭建《豆腐》这组作品的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这个问题也是不同于传统美术馆、画廊等展览场所的商场所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当笔者向马修抛出两者差别这个问题时,马修果断回答“非常不一样”:美术馆场地都是已预设好的规划空间,只要把东西放在那边就好,比较机械;而商场各种干扰因素较多,首先就是作品的展板高度要求,既要注意不能过高遮住周边品牌店的Logo从而影响到它们的客流,还要和商场的整体氛围相匹配;其次,在艺术品的摆放过程中,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比如在嘉里中心户外广场特地搭建的展览大棚中欧阳春的作品《无穷柱》,作品呈现的面貌已根据现场的布展要求作出相应的调整,因为公共空间对于摆放的物件(不管是不是艺术品)都是有严格的标准。最后,便是商场给予展览空间的局促性。因为此番“无界”展因参与艺术家较多而展出面积相对有限,因此整个展览被分为3个主要展区,从现场的展出效果来看许多艺术家的作品都堆在一处,非常拥挤,简言之这里的展览空间并未能充分展现艺术品本该有的样貌。
展览的受众不同则是另一个存在巨大差异的地方。相对传统美术馆、画廊的观众多为业内人士、艺术院校师生或者是艺术爱好者(包括有兴趣去了解、学习艺术的人),来商场的观众则大多是消费者,用马修的话说,很多人“可能并不把这些艺术品当艺术看”——在商业社会,似乎艺术衍生出来的一个功能就是成为消费商品。虽说古往今来的艺术史背后也是一部艺术赞助史,但艺术品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也逐渐成为过度消费的对象。这或许就是如今的作品愈加强调“设计感”的原因之一。设计,从最本质的层面来说,就是把一件东西包装得好看,吸引人,也是一种眼球经济。这,当然也是当今文化的一部分。
尽管遇到不少的问题马修对商场与艺术结合的方式还是看好的。马修在去年为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Shanghai)策划的MOCA八周年特展“陶醉”上曾向笔者表达过他对上海当代艺术的看法,“对于这样一个有着2300多万人口的城市来说,当代艺术发展的空间却相当受限制。这可能是因为过去的30年中国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中,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精神财富是多么重要。当然,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上海近些年在商业资本赞助下出现的美术馆、博物馆很多,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见2013年7月刊《且醉且醒》一文)因此,在商场、媒体尝试将艺术与商业结合的努力中,马修想必也是会出份力的。在此番“无界”展采访最后,我请马修简单谈了一下关于“当代艺术是否需要文本解读”的问题,毕竟在商场这样的公共空间,公众对艺术鉴赏与接受是很大的一个挑战,马修认为是否能看懂艺术品并不重要,他希望观众先看作品再去看文字解读;这样的一个开放的空间,艺术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哪怕它目前是作为消费的附属品出现。
这样看来,在商场策划艺术展在目前的阶段并不容易。所谓艺术与生活的结合是“无界”的,也只是一种较为乌托邦的愿景。因为现在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就是将艺术品从展览馆内拿出来堆在商场里,并没有带来新的什么,何谈“打破界限”?就拿商场来说,若在策展阶段就遇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那么这些艺术品,又怎能避免“作为消费的附属品”的地位呢?对观众来说,无非就是“换换风景”。由此,不由想到法国著名思想家居伊·德波提出的“景观社会”理论:他认为“景观”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消费社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新的统治形式,景观通过视觉的呈现把现实社会展现为一个光鲜、富有、快乐的幸福天堂,让人们在虚假的景观幻象中忘记了自身的真实需求而一味追求消费,从而维护了现存的社会秩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景观”之界反而是愈发明显。
不过,这样的努力还是应有的。而对于目前这样的阶段来说,专业的策展团队的建立是首要之需。在上海,目前在商场艺术展模式的经营中,最成功的当属K11购物艺术中心。这个位于K11商场地下三层的空间,直接借鉴集团在香港的成功经验。首家K11购物艺术中心于2009年在香港尖沙咀头顶“全球首个购物艺术馆”的光环开幕,基于对当地地域特色的了解与占据优越的地理交通位置,一炮打响知名度。4年后在上海开设了该集团在中国大陆的首家购物艺术中心,也即现在的K11。足够大的展厅面积,专业的策展团队与公关,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可即便如此,K11为时3个月的莫奈大展的布展质量依旧为业内人士所诟病,并拿之与同时期中华艺术宫所举办的弗兰德斯画派大展作对比——言外之意还是那么一个观点,高质量的精品艺术展,还是应该由传统而专业的官方美术馆、博物馆来举办。
在一个消费至上的商业社会中,随着各大集团对资源整合与品牌塑造的重视,集团旗下的各大购物中心已不满足仅仅作为一个购物的场所,而开始尝试搭建跨界平台,以呈现多元的消费体验,并借以阐释品位的文化理念。而把艺术展搬入商场是时下新兴的这种对品位诠释的途径,并已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已经风靡开来。
6月13日晚,上海静安嘉里中心举办了题为“无界”的艺术展,该展览是家居设计杂志《安邸AD》中国创刊三周年所举办的艺术活动,展览力邀艺术家周铁海与国际知名策展人马修联袂执掌,参展艺术家有丁乙、方璐、海蒂·芙欧特、蒋鹏奕、林明弘、欧阳春、石青、张恩利、政治纯形式办公室(简称政纯办)、周啸虎,通过探寻那些大胆非凡且超乎寻常的可能性,打破界限,突破自我,呈现艺术与设计跨界交融的感官之旅。展览之名“无界”正是主办方的初衷所在,作为一家家居设计杂志,一直致力于将设计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打破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通过这个展览,《安邸AD》进一步实践着这种理念。而这种尝试将艺术打造成一种所谓新型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态的理念,也是如今时髦的做法,看看时下各种跨界、各种联名,似乎“设计”是一件挺容易的事儿,拍个脑袋就能“人人艺术”。那么,在像商场这么一个亲民的空间中展示艺术品,是否真正达到了所谓的“打破界限”的目的?
在本次展览中,对“无边界”阐释得最到位的应属政治纯形式办公室的装置行为作品《豆腐》。政治纯形式办公室是由艺术家洪浩、萧昱、宋冬、刘建华和策展人及评论家冷林在2005 年成立的艺术小组,为中国最活跃的当代艺术团组之一。 豆腐,这个柔滑的物质在政纯办小组的手中被演绎为一个石膏立方体房间,受到猛烈的敲打的四壁残破不堪,兀自作为一个独立展厅作品占据了一楼商场的主厅。政纯办的很多作品也都以豆腐为灵感,借此得以在全球文化背景下建构起一个独具中国时代特色的空间。在此,《豆腐》隐喻了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建设,经济发展的多变历程及其内外的张力。在与策展人之一马修的交流中,他流露出对这件装置作品的赞赏,认为作品本身就营造了一种语境,艺术家从墙内打破壁垒,而展区外的观众又有向内窥视的欲望,达成一种有趣的互动。
每一个初衷都是美好的,而美好的愿景与实际操作中的情况又是两码事。在笔者以媒体身份与主办方接触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一些能以小窥大的不足之处。包括策展人马修也认为商场与艺术结合的道路,似乎目前还只是“看上去很美”。
马修坦言在搭建《豆腐》这组作品的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这个问题也是不同于传统美术馆、画廊等展览场所的商场所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当笔者向马修抛出两者差别这个问题时,马修果断回答“非常不一样”:美术馆场地都是已预设好的规划空间,只要把东西放在那边就好,比较机械;而商场各种干扰因素较多,首先就是作品的展板高度要求,既要注意不能过高遮住周边品牌店的Logo从而影响到它们的客流,还要和商场的整体氛围相匹配;其次,在艺术品的摆放过程中,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比如在嘉里中心户外广场特地搭建的展览大棚中欧阳春的作品《无穷柱》,作品呈现的面貌已根据现场的布展要求作出相应的调整,因为公共空间对于摆放的物件(不管是不是艺术品)都是有严格的标准。最后,便是商场给予展览空间的局促性。因为此番“无界”展因参与艺术家较多而展出面积相对有限,因此整个展览被分为3个主要展区,从现场的展出效果来看许多艺术家的作品都堆在一处,非常拥挤,简言之这里的展览空间并未能充分展现艺术品本该有的样貌。
展览的受众不同则是另一个存在巨大差异的地方。相对传统美术馆、画廊的观众多为业内人士、艺术院校师生或者是艺术爱好者(包括有兴趣去了解、学习艺术的人),来商场的观众则大多是消费者,用马修的话说,很多人“可能并不把这些艺术品当艺术看”——在商业社会,似乎艺术衍生出来的一个功能就是成为消费商品。虽说古往今来的艺术史背后也是一部艺术赞助史,但艺术品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也逐渐成为过度消费的对象。这或许就是如今的作品愈加强调“设计感”的原因之一。设计,从最本质的层面来说,就是把一件东西包装得好看,吸引人,也是一种眼球经济。这,当然也是当今文化的一部分。
尽管遇到不少的问题马修对商场与艺术结合的方式还是看好的。马修在去年为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Shanghai)策划的MOCA八周年特展“陶醉”上曾向笔者表达过他对上海当代艺术的看法,“对于这样一个有着2300多万人口的城市来说,当代艺术发展的空间却相当受限制。这可能是因为过去的30年中国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中,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精神财富是多么重要。当然,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上海近些年在商业资本赞助下出现的美术馆、博物馆很多,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见2013年7月刊《且醉且醒》一文)因此,在商场、媒体尝试将艺术与商业结合的努力中,马修想必也是会出份力的。在此番“无界”展采访最后,我请马修简单谈了一下关于“当代艺术是否需要文本解读”的问题,毕竟在商场这样的公共空间,公众对艺术鉴赏与接受是很大的一个挑战,马修认为是否能看懂艺术品并不重要,他希望观众先看作品再去看文字解读;这样的一个开放的空间,艺术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哪怕它目前是作为消费的附属品出现。
这样看来,在商场策划艺术展在目前的阶段并不容易。所谓艺术与生活的结合是“无界”的,也只是一种较为乌托邦的愿景。因为现在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就是将艺术品从展览馆内拿出来堆在商场里,并没有带来新的什么,何谈“打破界限”?就拿商场来说,若在策展阶段就遇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那么这些艺术品,又怎能避免“作为消费的附属品”的地位呢?对观众来说,无非就是“换换风景”。由此,不由想到法国著名思想家居伊·德波提出的“景观社会”理论:他认为“景观”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消费社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新的统治形式,景观通过视觉的呈现把现实社会展现为一个光鲜、富有、快乐的幸福天堂,让人们在虚假的景观幻象中忘记了自身的真实需求而一味追求消费,从而维护了现存的社会秩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景观”之界反而是愈发明显。
不过,这样的努力还是应有的。而对于目前这样的阶段来说,专业的策展团队的建立是首要之需。在上海,目前在商场艺术展模式的经营中,最成功的当属K11购物艺术中心。这个位于K11商场地下三层的空间,直接借鉴集团在香港的成功经验。首家K11购物艺术中心于2009年在香港尖沙咀头顶“全球首个购物艺术馆”的光环开幕,基于对当地地域特色的了解与占据优越的地理交通位置,一炮打响知名度。4年后在上海开设了该集团在中国大陆的首家购物艺术中心,也即现在的K11。足够大的展厅面积,专业的策展团队与公关,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可即便如此,K11为时3个月的莫奈大展的布展质量依旧为业内人士所诟病,并拿之与同时期中华艺术宫所举办的弗兰德斯画派大展作对比——言外之意还是那么一个观点,高质量的精品艺术展,还是应该由传统而专业的官方美术馆、博物馆来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