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尽铅华,回归本真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kai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语文课堂的返璞归真和阅读教学走向本真,语文课愈来愈呼唤“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味 读味 品味 写味
  “繁华落尽见真醇,铅华洗却见本真”,随着语文课堂的返璞归真,随着阅读教学走向本真,弥漫着“语文味”的语文课愈来愈成为人们心中强烈的呼唤,大有“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的兴叹!然则,何为“语文味”?程王崧舟在《好课三味》中细说道:“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程少堂先生在《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一文中也提出了语文味主要包含三个要素:第一,要教出文体美和语体美;第二,要教出情感美;第三,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之美。概言之,语文味教学就是“美”的教学。
  下面,笔者就如何使课堂飘溢醇香的“语文味”提出几点教学技巧,以供交流探讨:
  一、书声琅琅有“读味”
  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古老、最根本,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俗话说:“教学千法,读为本”。因此,教师应把“读”作为开启语言宝库的钥匙,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情演读,创造性美读,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升华情感,从而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笔者在教学郭沫若的《雷电颂》时,就对学生的朗读作了精心指导: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屈原,戴着刑具,身着玄衣,目含怒火,独立寒江,满腔悲愤地开始诵读课文吧!读至第9至11段时要读得痛彻心扉,呼天抢地的恨;读“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这部分语段时,要读出“生之呐喊,灵之颤动”的强烈渴望;当读到“婵娟她也被人押进了龙门”时要有欲哭的调子,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演读时切记配合上相应的语调、表情、动作。
  在深情诵读中,学生把握住了身受囚禁却刚正不阿的屈原形象,声音由先前的平和变得时而忧愤、时而高昂起来,而且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读完后学生们脸上已满是泪水。
  二、咬文嚼字有“品味”
  朱熹说过:“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嚼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昧。”语文课的美就潜伏在语言文字的深处,教师应引导学生咀嚼语言,推敲语言,品味语言,带领学生走进语言文字精微隐秘的深处,反复体验文本的丰厚内涵和艺术表现力,特别是对一些“牵一发”而足以“动全身”的关键词、句、段,要细读细品,读出文本的精气神,品出文本的底蕴和过人处,才能使之真正品出语文味,感受语文美。
  例如,执教《记承天寺夜游》时,我以“闲”字设疑,让学生“咬文嚼字”,感悟隐藏其中的深刻内涵和众多信息,苏轼的旷达本色便显露无遗,跃然纸上。
  “含英咀华品真味,吟咏体悟吸精髓”。语文课堂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咬文嚼字,语文的味儿才透过纸张的缝隙,弥散在孩子的心灵。
  三、扎实练笔有“写味”
  语文学习,说到底其实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读,另一条腿是写。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读书若不评点,不批注,不摘抄,只算得是泛泛的读书,难有深刻的独特的领悟。我们在阅读课上,要经常训练学生把圈点批注的独特感悟写出来,把自己喜欢的文段摘抄整理下来,逐渐让精炼、优美的表达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例如,在学习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后,我曾设计了这样一道写作训练:读了这篇课文后,假想你就是那棵奄奄一息、不愿倒下的胡杨,你伸出求救之手在诉说着什么,请写出此刻你最想说的话。有学生写道:人类啊!清醒一点吧!你们今日所做的一切,终有一日,大自然会一分不少的返还给你们!你们必将承受自己亲手屠戮所酿造的恶果,那茫茫沙漠即将成为你们通往地狱的黄泉路;还有学生写道:救救我们吧!救救大自然,救救我们共同生存的家园吧,更救救你们那一颗颗早已盲目的心啊……
  写作环节的训练中,学生们一个个感同身受,有感而发,感情强烈,又富有启迪,在训练中不知不觉地提升了语文素养。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写结合中语文味才显得真真切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语文味”的最终本质是“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诗意美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回归,“自由境界”是语文味教学的生命指向,是生命的最高形态。因此,“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富有“语文味”的学习,将引导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馨香,感悟言语世界的奥秘和真善美的真谛。
  让“语文味”在我们的课堂诗意地飘荡吧,那样定将创造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优美意境!
  【参考文献】
  [1] 程少堂.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J]. 语文教学通讯,2001(8).
  [2] 王崧舟.《好课三味》.
  [3] 王爱华、曹春华. 国内“语文味”十年研究综述[J].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1(11).
  [4] 程少堂. 程少堂讲语文[M]. 语文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初中音乐这门教学也属于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初中音乐教师一定要不断的更新、创新教学方式与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但是目前我国初中音乐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探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的健康发展之路。  【关键词】初中音乐 教学 问题 方法  初中音乐这门课程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工具,所以学校一定要加强对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视,但是很多学
【内容摘要】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社会发展影响之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人们及社会对于教育发展也开始相当的关注,作为学生,高中是我们学习生活最紧张的时期,也是我们改变命运最重要的时期,所以此时的学习态度及方法非常重要。数学经历了小学时思维的训练,初中时的承上启下,到了高中数学就成为了许多学生的难题,想要保证自己在进行高中数学的学习时,能够得心应手就要充分体会其中的快乐,积极进行数学知识的理解
【内容摘要】初中音乐教学是我国音乐教育体制改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教学质量高度影响着初中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积极性。在初中阶段通过良好的音乐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更早地具备一定的人文修养和人格魅力,并通过音乐流露自己的情感,从而塑造学生更为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对流行音乐背景下的中学音乐教学进行相应的探究,通过指出引入流行音乐教学对教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
【内容摘要】生物教学本身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为一体的教学内容,在这门课程当中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主要对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我国的高中生物教学开展提供更多的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策略  前言  我国的教育改革近年来在不断的深入发展,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更加的重视。但传统教学是无法满足这
曾有参加过高考作文阅卷的专家在高考交流会上说,在高考作文阅卷时,因为任务大,时间紧,很多作文阅卷老师都在用“三眼阅卷法”阅卷。即第一眼看开头立意是否准确,结尾深化是否到位;第二眼看文章结构是否完整,内容是否充实;第三眼看文章的亮点和创新之处。这句话可能并不能完全代表高考阅卷的真实情况,但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高考作文阅卷老师在六月骄阳下近乎枯燥机械的阅卷时,如何能让他们关注这“第三眼”,是考生能否在
【内容摘要】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探讨,让学生爱上阅读,并愿意主动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学生阅读能力 培养策略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学生缺乏阅读兴趣,或者阅读不仔细,导致阅读以后也根本不知道文章具体写了什么,表达了哪种情感。而要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策略,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一、 学生阅读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因为阅读教学涵盖了基础的字、词、句教学,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认为阅读学习是枯燥的,所以他们很难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为了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趣味阅读教学法应运而生。本文主要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对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法进行检验分析,提出提高趣味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和
【内容摘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反思的契机,让学生自己通过反思来接受思品理论知识。现说明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反思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教学 思想品德 反思  在开展思品教学时,教师如果一味的给学生讲述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思品知识全是一些“站着说话不腰疼”,没有实践操作性的大道理,从而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  一、应用一则案例引导学
【内容摘要】许多高中同学一提到解答数学题就会有厌倦的情绪,笔者也听到过许多同学的抱怨,数学题解答起来又难又复杂,一些太复杂的题目干脆就放弃了,这种心理不仅会对解答数学题的兴趣越来越弱,还会影响到高考数学成绩,数学成绩在高考中占较大比例。那么如何去解答数学题,才能让我们高中学生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能高效运用到解题当中还能提升数学解题能力呢?掌握数学解题方法就是它的答案。当掌握了数学方法后就可以巧妙运用
【内容摘要】薛法根老师用教学实践证明了简约的教学结构能够承载教学的丰富性,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的丰富、多样和精彩。以最为真实、最为传统且每个人都能使用的方式,教出语文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正是这节课的经典之处。  【关键词】贴近儿童生活 顺应儿童心理  《“番茄太阳”》(以下简称番茄)是苏教版四下的一篇课文,课文以与学生年龄相仿的“明明”为主人公,以“爸爸、妈妈”这两位极易唤醒学生生活经验的人物为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