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班主任与学生长时间相处,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有直接的影响。小学阶段又是其人生刚开始发展的阶段,此时打下的成长基础对其终身发展有深远影响。因此班主任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工作,采用合适的班级管理与教育方法,做到宽严相济,让爱“导航”,请严“护航”,努力为其创建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文章从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爱”与“严”角度对当下班主任教育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爱而有度;严而不苛;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1-0095-02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不只包括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课堂纪律的单方面教育,同时还应兼顾对其思想、行为、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培养与塑造。因此,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应转变为宽严相济,做到爱而有度、严而不苛、爱严结合,以发展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重视在黄金时期对小学生文化学习、人格塑造、价值观、行为习惯与人生态度等全方位的培养。
一、小学班主任“爱”与“严”教学中的不足
爱的教育是历来备受人们推崇的教育方式,号召要以爱感染和教育学生。但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爱”来开展班主任工作时,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教师将爱理解为溺爱,过于低估了小学生成长的韧性,将其当作温室中脆弱的花朵,过度保护,不断压制其应有的自由、独立成长空间。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锤炼,容易产生过度依赖教师、性格缺乏主见、以自我为中心、自负等问题。长期下去,学生容易变得只知索取而不懂回报,过于依赖他人而缺乏独立思考与面对生活的能力,不利于今后的长远发展。
严格教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人们当作与爱的教育完全对立的一种教育方式,由此衍生的批判教育、棍棒教育更是被许多人所推崇,如“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观点。部分小学班主任也存在对严格教育过度解读的情况。过去习惯使用体罚来惩罚犯错的学生,如今则用过于严苛的批评乃至对小学生身心发展造成严重伤害的方式来管理和教育学生,美其名曰“打是疼骂是爱”。但对小学生来说,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专注力不足、容易分心、好动等特点也受到其客观身体发展因素的影响,即便被教师多次批评,小学生想改正也常常有心无力。在教师推崇批评教育的条件下,小学生便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其在内心不断否定自己的价值,不仅失去学习积极性,还对健康人格的塑造、人生成长途中自信心乃至整个人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都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让爱“导航”
(一)渗透爱
小学班主任平日里与小学生长时间相处,其行为与教学工作本身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从与学生接触的一点一滴中,不断向其渗透爱的教育,让其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与呵护,从与教师的互动中受到爱的感染,在其内心撒下爱与善良的种子。因此,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对目前的一些不恰当的教育行为进行改正与优化,在一点一滴的细节中渗透爱。以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为例,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已经逐渐长大,因而在评价方式上也会逐渐开始使用一些“不客气”的方式,如“你怎么总是……”“我告诉过你们……”“不要……”之类带有否定意味、标签意味的语句。小学中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刚开始觉醒,正是需要借助实现自我价值来增强自信的时候,经常被否定却刚好阻碍其意识与心理健康成长。那么教师就可将其转换为温和、平等、尊重的口吻,如“你这个问题是……老师认为……让我们……”将“不要”转变为“认为”来表现平等,将由“我”与“你们”而无形中塑造的师生对立意识点,转变成“我们”的师生共同体意识,拉近彼此距离,帮助学生转变对教师的敌意,感受到与教师同为一体,是能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从而增强学生作为班级一分子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正如汉武帝采用董仲舒天人三策中的“改正朔,易服色”,统一各民族不同的历法、服饰以潜移默化地增强不同民族对汉民族大一统的认同感一样,看似微小却影响深远。因此教师非常有必要反思和调整自身的一些微小却实际存在的影响教育工作的习惯,发挥其隐性教育优势,从各方面来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认同、班级与师生认同感。
(二)传递爱
对于学生而言,随着学习与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其对于许多基本的生活、做人、学习道理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因此,教师应通过教学工作本身来不断向学生传递爱,让其感受到懵懂隐形的爱的教育,进而让其内心爱的种子在强化教育中开始生根、发芽。首先,在日常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一些意义明确的方式来向学生传递爱,比如,简单的日常关心“XX,今天似乎有点犯困,是不是昨晚没有休息好?”,又比如“XX在XX表现太优秀了,让我们一起给他鼓励!”。其次,在学科教学中,如语文课文《短诗三首》中的三首《繁星》,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爱的教育思想,并联系生活实际,请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强化对于爱的感受,并提出一些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關于爱的教育的问题,引发其内心的情感共鸣来实现爱的渗透。最后,班主任还可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或当地组织的与“尊重”“平等”“信任”“关爱”等有关的讲座与展览活动,从多个角度来向学生传递在学习生活中要用尊重、平等、团结、友爱、信任等态度与亲人、同学、教师交流与沟通。如此将教师对学生的爱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放大和传递,能让学生感受到对生活、学习、他人的爱,通过不断强化来凝聚其内心坚定的生活与学习信念,帮助其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学习态度。
(三)分享爱
班主任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通过沟通分享想法与观点来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如此不仅能够帮助班主任不断构建良好的班级管理方式,还能通过听取与采纳学生的有效建议,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重视与信任。这样通过双方的分享与交流促进爱的教育高水平实现,将师生拧成一股绳,让整个班主任管理工作更高效开展。例如,班主任可以开展以“尊重”“公平”“团结”等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学生畅所欲言,纷纷为构建一个和谐良好的班集体而建言献策。同时,教师也应以诚恳的态度虚心听取学生的建议,然后对于切实有效的建议的提出者给予适度的赞美与评价,促使其更加主动为班集体做贡献,并通过模范作用带动其他学生。同时,教师对其他提出建议的学生也应予以一定的鼓励,让其看见自己的不足与长处,从而继续努力提高自己。 在学习中,教师也应以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例如,结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将传统看待学生“优良中差”的等级划分转变为依照学生各自的能力长处与兴趣爱好的类型划分,模糊后进生与优等生之间的智能差距,切断学生群体中的“鄙视链”(在现实中学生群体内确实存在优等生与后进生相互“鄙视”的情况),将大家都放在同一平台上来对待,引导其互相发现彼此的不足与对方的优点,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生活与学习经验,共同进步,这樣有助于营造和谐良好的班级氛围。
三、请严“护航”
教师要明白严格教育不是严苛教育,是要以爱为目的而在一些特殊时候所需要使用的必要但适度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必须摒弃盲目无目的“严格”教学,要深刻分析严格教育与爱的教育两者之间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关联,改变错误观点,然后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做到理性分析、理性思考,尽可能在明白实情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的采取宽严相济的方式。
以小学生上课说小话、做小动作打扰同学学习的现象为例,学生这样的行为确实也对教学、教师、同学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为了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保证教学效果,适度的批判是必要的。但教师就应尽量保持理性,不要以偏概全、偏听偏信或在个人情绪上头时而采用错误的批评方法。毕竟客观来讲,小学阶段的学生出现这类现象也是受生理与心理因素影响的,并不完全受自己控制。如若因为教师片面看待或采用过分的评价方式,由此导致的后果就如华盛顿在小树上钉下钉子的痕迹一样,对学生终身的心理健康发展都有影响——而这根本不是教师低头向学生道几句歉就能完全抹除的,这也是借助道歉逃避责任的表现。所以在批评之前,教师就要尽量保持理性、全面、客观、公正的状态,并根据学生出现问题的频次、程度,是否具有恶意的主观意愿以及学生性格特点等维度采取不同的批评教育和管理方式。如果学生并非恶意打扰只是不受控制,那么教师就应给予理解,恰当提醒学生这样做将导致的不良后果,并鼓励学生与教师一起以朋友的身份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且每次学生有一点进步时,教师都应用不同的方式鼓励和赞美,以外部激励作为助其深入纠正不良行为习惯的动力。
对于恶意干扰的学生,教师先应明白缘由,是由于学生之前受到被打扰者的霸凌还是由于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养成了恃强凌弱的性格。然后再结合适当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教师既要给予学生同情与理解,也要就事论事用严肃的口吻教育学生,更要主动为其提供帮助。如非必要尽量少用惩罚,教师在主观意识影响下更不应使用,以免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比如,教师对自尊心极强的学生就要尽量避免使用公开批评、公开罚站等方式。
结 语
真正的爱的教育不是以爱之名,而是真正从实际行为与语言中都以尊重小学生发展规律与自身需要为前提,帮助(而不是控制、命令)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获得全面发展,让其快乐、健康成长,成为国家与社会需要的具备综合素养的人才。将严格教育与爱的教育完全对立这一观点,是错误的。爱的教育是核心,而严格教育是形式上的,严格教育对爱的教育起到规范、辅助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正确看待爱的教育与严格教育,将两者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为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苏巧芳.从“严”到“爱”——一个老教师、新班主任的成长经历[J].科普童话,2020(27):173.
[2]刘章贵.班主任如何把控“严”与“爱”[J].高考,2020(23):102.
作者简介:何晓琼(1979— ),女,江西赣州人,中小学一级教师。
关键词:爱而有度;严而不苛;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1-0095-02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不只包括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课堂纪律的单方面教育,同时还应兼顾对其思想、行为、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培养与塑造。因此,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应转变为宽严相济,做到爱而有度、严而不苛、爱严结合,以发展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重视在黄金时期对小学生文化学习、人格塑造、价值观、行为习惯与人生态度等全方位的培养。
一、小学班主任“爱”与“严”教学中的不足
爱的教育是历来备受人们推崇的教育方式,号召要以爱感染和教育学生。但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爱”来开展班主任工作时,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教师将爱理解为溺爱,过于低估了小学生成长的韧性,将其当作温室中脆弱的花朵,过度保护,不断压制其应有的自由、独立成长空间。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锤炼,容易产生过度依赖教师、性格缺乏主见、以自我为中心、自负等问题。长期下去,学生容易变得只知索取而不懂回报,过于依赖他人而缺乏独立思考与面对生活的能力,不利于今后的长远发展。
严格教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人们当作与爱的教育完全对立的一种教育方式,由此衍生的批判教育、棍棒教育更是被许多人所推崇,如“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观点。部分小学班主任也存在对严格教育过度解读的情况。过去习惯使用体罚来惩罚犯错的学生,如今则用过于严苛的批评乃至对小学生身心发展造成严重伤害的方式来管理和教育学生,美其名曰“打是疼骂是爱”。但对小学生来说,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专注力不足、容易分心、好动等特点也受到其客观身体发展因素的影响,即便被教师多次批评,小学生想改正也常常有心无力。在教师推崇批评教育的条件下,小学生便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其在内心不断否定自己的价值,不仅失去学习积极性,还对健康人格的塑造、人生成长途中自信心乃至整个人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都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让爱“导航”
(一)渗透爱
小学班主任平日里与小学生长时间相处,其行为与教学工作本身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从与学生接触的一点一滴中,不断向其渗透爱的教育,让其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与呵护,从与教师的互动中受到爱的感染,在其内心撒下爱与善良的种子。因此,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对目前的一些不恰当的教育行为进行改正与优化,在一点一滴的细节中渗透爱。以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为例,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已经逐渐长大,因而在评价方式上也会逐渐开始使用一些“不客气”的方式,如“你怎么总是……”“我告诉过你们……”“不要……”之类带有否定意味、标签意味的语句。小学中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刚开始觉醒,正是需要借助实现自我价值来增强自信的时候,经常被否定却刚好阻碍其意识与心理健康成长。那么教师就可将其转换为温和、平等、尊重的口吻,如“你这个问题是……老师认为……让我们……”将“不要”转变为“认为”来表现平等,将由“我”与“你们”而无形中塑造的师生对立意识点,转变成“我们”的师生共同体意识,拉近彼此距离,帮助学生转变对教师的敌意,感受到与教师同为一体,是能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从而增强学生作为班级一分子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正如汉武帝采用董仲舒天人三策中的“改正朔,易服色”,统一各民族不同的历法、服饰以潜移默化地增强不同民族对汉民族大一统的认同感一样,看似微小却影响深远。因此教师非常有必要反思和调整自身的一些微小却实际存在的影响教育工作的习惯,发挥其隐性教育优势,从各方面来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认同、班级与师生认同感。
(二)传递爱
对于学生而言,随着学习与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其对于许多基本的生活、做人、学习道理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因此,教师应通过教学工作本身来不断向学生传递爱,让其感受到懵懂隐形的爱的教育,进而让其内心爱的种子在强化教育中开始生根、发芽。首先,在日常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一些意义明确的方式来向学生传递爱,比如,简单的日常关心“XX,今天似乎有点犯困,是不是昨晚没有休息好?”,又比如“XX在XX表现太优秀了,让我们一起给他鼓励!”。其次,在学科教学中,如语文课文《短诗三首》中的三首《繁星》,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爱的教育思想,并联系生活实际,请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强化对于爱的感受,并提出一些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關于爱的教育的问题,引发其内心的情感共鸣来实现爱的渗透。最后,班主任还可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或当地组织的与“尊重”“平等”“信任”“关爱”等有关的讲座与展览活动,从多个角度来向学生传递在学习生活中要用尊重、平等、团结、友爱、信任等态度与亲人、同学、教师交流与沟通。如此将教师对学生的爱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放大和传递,能让学生感受到对生活、学习、他人的爱,通过不断强化来凝聚其内心坚定的生活与学习信念,帮助其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学习态度。
(三)分享爱
班主任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通过沟通分享想法与观点来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如此不仅能够帮助班主任不断构建良好的班级管理方式,还能通过听取与采纳学生的有效建议,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重视与信任。这样通过双方的分享与交流促进爱的教育高水平实现,将师生拧成一股绳,让整个班主任管理工作更高效开展。例如,班主任可以开展以“尊重”“公平”“团结”等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学生畅所欲言,纷纷为构建一个和谐良好的班集体而建言献策。同时,教师也应以诚恳的态度虚心听取学生的建议,然后对于切实有效的建议的提出者给予适度的赞美与评价,促使其更加主动为班集体做贡献,并通过模范作用带动其他学生。同时,教师对其他提出建议的学生也应予以一定的鼓励,让其看见自己的不足与长处,从而继续努力提高自己。 在学习中,教师也应以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例如,结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将传统看待学生“优良中差”的等级划分转变为依照学生各自的能力长处与兴趣爱好的类型划分,模糊后进生与优等生之间的智能差距,切断学生群体中的“鄙视链”(在现实中学生群体内确实存在优等生与后进生相互“鄙视”的情况),将大家都放在同一平台上来对待,引导其互相发现彼此的不足与对方的优点,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生活与学习经验,共同进步,这樣有助于营造和谐良好的班级氛围。
三、请严“护航”
教师要明白严格教育不是严苛教育,是要以爱为目的而在一些特殊时候所需要使用的必要但适度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必须摒弃盲目无目的“严格”教学,要深刻分析严格教育与爱的教育两者之间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关联,改变错误观点,然后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做到理性分析、理性思考,尽可能在明白实情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的采取宽严相济的方式。
以小学生上课说小话、做小动作打扰同学学习的现象为例,学生这样的行为确实也对教学、教师、同学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为了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保证教学效果,适度的批判是必要的。但教师就应尽量保持理性,不要以偏概全、偏听偏信或在个人情绪上头时而采用错误的批评方法。毕竟客观来讲,小学阶段的学生出现这类现象也是受生理与心理因素影响的,并不完全受自己控制。如若因为教师片面看待或采用过分的评价方式,由此导致的后果就如华盛顿在小树上钉下钉子的痕迹一样,对学生终身的心理健康发展都有影响——而这根本不是教师低头向学生道几句歉就能完全抹除的,这也是借助道歉逃避责任的表现。所以在批评之前,教师就要尽量保持理性、全面、客观、公正的状态,并根据学生出现问题的频次、程度,是否具有恶意的主观意愿以及学生性格特点等维度采取不同的批评教育和管理方式。如果学生并非恶意打扰只是不受控制,那么教师就应给予理解,恰当提醒学生这样做将导致的不良后果,并鼓励学生与教师一起以朋友的身份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且每次学生有一点进步时,教师都应用不同的方式鼓励和赞美,以外部激励作为助其深入纠正不良行为习惯的动力。
对于恶意干扰的学生,教师先应明白缘由,是由于学生之前受到被打扰者的霸凌还是由于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养成了恃强凌弱的性格。然后再结合适当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教师既要给予学生同情与理解,也要就事论事用严肃的口吻教育学生,更要主动为其提供帮助。如非必要尽量少用惩罚,教师在主观意识影响下更不应使用,以免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比如,教师对自尊心极强的学生就要尽量避免使用公开批评、公开罚站等方式。
结 语
真正的爱的教育不是以爱之名,而是真正从实际行为与语言中都以尊重小学生发展规律与自身需要为前提,帮助(而不是控制、命令)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获得全面发展,让其快乐、健康成长,成为国家与社会需要的具备综合素养的人才。将严格教育与爱的教育完全对立这一观点,是错误的。爱的教育是核心,而严格教育是形式上的,严格教育对爱的教育起到规范、辅助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正确看待爱的教育与严格教育,将两者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为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苏巧芳.从“严”到“爱”——一个老教师、新班主任的成长经历[J].科普童话,2020(27):173.
[2]刘章贵.班主任如何把控“严”与“爱”[J].高考,2020(23):102.
作者简介:何晓琼(1979— ),女,江西赣州人,中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