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这一论断强调,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指的是社会生活和状态的和谐、安定,也包括社会成员心理的和谐和安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说过,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起点也是终点。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要注重人的心理和谐的培养与建设。
1、心理和谐的内涵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和谐可理解为人们处理与协调各种各样关系时的平衡状态;心理和谐则是指人的基本心理过程和内容彼此之间,或者各部分与整体之间保持动态的均衡、完整、协调一致的自在轻松状态,即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和行为以及人格的完整与协调,同时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有效沟通,较少内部或外部冲突。
心理和谐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心理构成要素上的协凋性。主要指知情意上的协调、人格上的协调以及心理过程与人格之间的协调。
(2)为人处世上的理智性。
(3)心理体验上的愉悦性。心理和谐的人对于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人、事、物,在情绪情感上也有喜怒哀乐,触景生情且能情随意动。
(4)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心理和谐的人也有心理矛盾、冲突的时候,心理的某些成份之间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和谐,但他能将这样的冲突和矛盾控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和尽可能小的范围。
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和谐的重要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Diener等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性评价,反映了个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心理和谐是人的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态度和生存状态。因此,主观幸福感作为一个综合的心理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的心理和谐程度。主观幸福指数已经逐渐成为了评价一个国家国民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标。
2、心理和谐的构成
心理和谐是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从结构上看,它包括三个层面: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人与社会和谐。
2.1、自我和谐是心理和谐的基础
自我和谐,也可称为自我意识的和谐。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是心理的调节系统。自我和谐的人能够客观的认识自我,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恰当的调控自我,延伸自我并发展自我。其核心是自我认同,对自己的认识不为财富、外貌、出身、权力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其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力量主要源于其内心的和谐,以及自我修养的准则。
一个自我和谐的人善于平衡心理,理性、乐观、豁达,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能够善于调节自我,以坚忍不拔、知难而进的态度对待困难,以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对待挫折。因此,自我和谐是心理和谐的基础。
2.2、人际和谐是心理和谐的核心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包括朋友、同事、亲子、师生、上下级等关系,人际关系便是在这种人际交往过程中实现的。人际和谐是个体与他人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条件。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里的人,人的本质只能在人与人的各种交往关系中得到充分体现。人际和谐决定着人的本质,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方向。人际和谐的特点包括人与人之间能够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能够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2.3、人与社会和谐是心理和谐的重要特征
一个与社会和谐的人能正确面对自己与各种群体或团体、民族或国家之间的关系,把自己视为社会的一分子,有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因此,相对于社会的旁观者,其更乐意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坦然接受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和承担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基本技能,掌握社会规范,确立生活目标,形成社会技能,发展社会关系,实现适应社会的发展目标。人的社会化是心理和谐的必然产物。
3、关于心理和谐的几点认识
3.1、心理和谐是一个动态过程
心理和谐和其他事物一样,是会发展变化的,没有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和谐,它是一种持续变化的动态过程。人就是在心理和谐——不和谐——再和谐这样循环往复中成长进步的。当心理和谐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变化,会出现新的不和谐,个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不和谐问题,消除不和谐因素,以达到新的心理和谐。心理和谐还具有时空特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心理和谐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人更多的时间处于和谐与不和谐之间。
3.2、心理和谐是一种理想状态
心理和谐是比较而言的,绝对的心理和谐是不存在的,人们都处在较和谐与极不和谐的两端连续线中间的某一点上。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行为和心理,并不意味着心理不和谐。心理和谐指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状态,而不能只看一时性的偶然现象。心理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状态,为人们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和参照的标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10.19.
[2]余国良.浅释“心理和谐”.前线,2007,50(3):59-60.
[3]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95(3):542一557.
[4]林崇德.“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1):1-5.
[5]吴大佑.心理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求实,2007,20(2):87.
[6]阳泽,张向葵.现代中国人心理健康和谐观的理论构念.心理科学,2007,30(3).
1、心理和谐的内涵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和谐可理解为人们处理与协调各种各样关系时的平衡状态;心理和谐则是指人的基本心理过程和内容彼此之间,或者各部分与整体之间保持动态的均衡、完整、协调一致的自在轻松状态,即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和行为以及人格的完整与协调,同时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有效沟通,较少内部或外部冲突。
心理和谐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心理构成要素上的协凋性。主要指知情意上的协调、人格上的协调以及心理过程与人格之间的协调。
(2)为人处世上的理智性。
(3)心理体验上的愉悦性。心理和谐的人对于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人、事、物,在情绪情感上也有喜怒哀乐,触景生情且能情随意动。
(4)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心理和谐的人也有心理矛盾、冲突的时候,心理的某些成份之间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和谐,但他能将这样的冲突和矛盾控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和尽可能小的范围。
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和谐的重要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Diener等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性评价,反映了个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心理和谐是人的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态度和生存状态。因此,主观幸福感作为一个综合的心理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的心理和谐程度。主观幸福指数已经逐渐成为了评价一个国家国民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标。
2、心理和谐的构成
心理和谐是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从结构上看,它包括三个层面: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人与社会和谐。
2.1、自我和谐是心理和谐的基础
自我和谐,也可称为自我意识的和谐。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是心理的调节系统。自我和谐的人能够客观的认识自我,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恰当的调控自我,延伸自我并发展自我。其核心是自我认同,对自己的认识不为财富、外貌、出身、权力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其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力量主要源于其内心的和谐,以及自我修养的准则。
一个自我和谐的人善于平衡心理,理性、乐观、豁达,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能够善于调节自我,以坚忍不拔、知难而进的态度对待困难,以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对待挫折。因此,自我和谐是心理和谐的基础。
2.2、人际和谐是心理和谐的核心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包括朋友、同事、亲子、师生、上下级等关系,人际关系便是在这种人际交往过程中实现的。人际和谐是个体与他人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条件。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里的人,人的本质只能在人与人的各种交往关系中得到充分体现。人际和谐决定着人的本质,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方向。人际和谐的特点包括人与人之间能够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能够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2.3、人与社会和谐是心理和谐的重要特征
一个与社会和谐的人能正确面对自己与各种群体或团体、民族或国家之间的关系,把自己视为社会的一分子,有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因此,相对于社会的旁观者,其更乐意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坦然接受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和承担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基本技能,掌握社会规范,确立生活目标,形成社会技能,发展社会关系,实现适应社会的发展目标。人的社会化是心理和谐的必然产物。
3、关于心理和谐的几点认识
3.1、心理和谐是一个动态过程
心理和谐和其他事物一样,是会发展变化的,没有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和谐,它是一种持续变化的动态过程。人就是在心理和谐——不和谐——再和谐这样循环往复中成长进步的。当心理和谐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变化,会出现新的不和谐,个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不和谐问题,消除不和谐因素,以达到新的心理和谐。心理和谐还具有时空特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心理和谐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人更多的时间处于和谐与不和谐之间。
3.2、心理和谐是一种理想状态
心理和谐是比较而言的,绝对的心理和谐是不存在的,人们都处在较和谐与极不和谐的两端连续线中间的某一点上。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行为和心理,并不意味着心理不和谐。心理和谐指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状态,而不能只看一时性的偶然现象。心理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状态,为人们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和参照的标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10.19.
[2]余国良.浅释“心理和谐”.前线,2007,50(3):59-60.
[3]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95(3):542一557.
[4]林崇德.“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1):1-5.
[5]吴大佑.心理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求实,2007,20(2):87.
[6]阳泽,张向葵.现代中国人心理健康和谐观的理论构念.心理科学,2007,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