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留下来的老北京歌谣,除了在语言上体现了老北京特有的文化特色,另外在内容中也留下了老北京人的生活与乐天向上的北京精神。如这首流传广泛的《过年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眼看就到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坐一宵,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歌谣不仅概括了老北京人从腊月初八到过年时的整套民俗,而且还使用了数板的形式,透出了浓浓年味显得那么的喜庆祥和。直到今天,不少北京人进入腊月后仍然照这套习俗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像这种岁时节令的歌谣,还遗留不少,但其中有的习俗已经永久地消失了,像这首《紫不紫》的歌谣就是描写当年老北京人过八月节的场景:“紫不紫大海茄,八月里供的是兔儿爷,自来白自来红,月光码儿供当中,毛豆枝儿乱哄哄,鸡冠子花儿红里个红,圆月儿的西瓜皮儿青,月亮爷吃的哈哈笑,今夜的光儿分外明。”如今在京城再也看不到这种“祭月大典”了,除了这两年在八月节前后出现的兔儿爷外,其余的只能留在上了年纪的老北京人的记忆当中了。
在老北京,端午、中秋、除夕都属于大节,尤其是这个举家团圆的中秋节,是除了春节外最被北京人看重的节日之一。面部贴金泥,身穿甲胄背插彩绸纛旗,胯下骑一只大老虎威风飒飒的兔儿爷,不但是北京独有的尊神,也是孩子们最心爱的玩具;广寒宫中美丽多愁的嫦娥也成为闺阁少女们寄托倾诉心事的对象。八月十五这一天,老北京家家户户都设坛拜月,供 “月光码儿”,这“月光码儿”就是印有“太阴星君”、“月光遍照菩萨”神像的纸张,如今这种物件在京城早就绝迹了。兔儿爷,自来红、自来白的月饼,葡萄,沙果,鸡冠花与切成莲瓣的西瓜都是必备之物,另外还要供毛豆枝,可能是玉兔爱吃毛豆,所以祭月时必备毛豆枝。当一切布置就绪后,家中女主人就要主持拜月了。自古就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女人与小孩就成了这场祭典中的绝对主角。上香、许愿、烧黄表纸、磕头、作揖,礼成。此后,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坐在一起分享月饼赏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花常鲜,月常圆,人常聚”,才是这一节日的真正意思。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生活节奏的加速,这一景象在今天早已消失不见,但其内容却永远地留在了这首童谣中,给人以无限的回味。
除了以上那首,还有一首是将老北京全年中每个月的节令都数一遍的歌谣《正月正》:“正月正,大街小巷挂红灯。二月二,家家摆席接女儿。三月三,蟠桃宫里去游玩。四月四,男女老幼逛塔寺。五月五,白糖粽子送姑母。六月六,阴天下雨煮白肉。七月七,坐在院中看织女。八月八,穿上白袜走白塔。九月九,大家喝杯重阳酒。十月十,穷人着急没饭吃。冬月冬,北海公园去溜冰。腊月腊,买猪买羊过年啦。”在这首歌谣里,像腊月的新春,正月的灯节、五月的端午节、七月的乞巧节、九月的重阳节依然还沿袭着传统的习俗,而二月、三月、四月、六月、八月的民俗已经逐渐走向衰亡。以下笔者就简单地作一下介绍:
二月二,龙抬头,除了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剪头、吃春饼外,这一日还是接“姑奶奶”(出嫁的闺女)回家的日子。“二月二,接宝贝,接不来,掉眼泪”就是一首描写母亲思念女儿的歌谣。
三月三,是西王母的寿诞之日,恰巧北京城崇文门外供奉王母娘娘的蟠桃宫在此期间开庙,因此每年的这个时候蟠桃宫里都热闹非凡。这里还有一个描写三月三的歌谣:“年年有个三月三,王母娘娘庆寿诞。各洞神仙来上寿,蟠桃美酒会神仙”。
四月四,指的是白塔寺的庙会,清末的《旧京琐记》载:“有期集者,逢三之土地庙,四、五之白塔寺,七、八之护国寺,九、十之隆福寺,谓之四大庙市,皆以期集”。
六月六,煮白肉,吃煮白肉是满族人的习俗,现今还流传着“冬不白煮,夏不熬”的说法,真正的吃主儿都是到夏天才吃这一口美食。百年老店沙锅居饭庄就是以煮白肉为特色而誉满京城的老字号。
八月八,走妙应寺的白塔是京城金秋八月的民俗之一。据说这一天满族妇女可以脱下花盆底鞋改穿汉族妇女的平底鞋去白塔寺逛庙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一独特的民俗。
除了以上这两首有节令民俗的歌谣外,还有许多描写清明节、端午节、春节等节令的歌谣,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编辑/韩 旭
[email protected]
像这种岁时节令的歌谣,还遗留不少,但其中有的习俗已经永久地消失了,像这首《紫不紫》的歌谣就是描写当年老北京人过八月节的场景:“紫不紫大海茄,八月里供的是兔儿爷,自来白自来红,月光码儿供当中,毛豆枝儿乱哄哄,鸡冠子花儿红里个红,圆月儿的西瓜皮儿青,月亮爷吃的哈哈笑,今夜的光儿分外明。”如今在京城再也看不到这种“祭月大典”了,除了这两年在八月节前后出现的兔儿爷外,其余的只能留在上了年纪的老北京人的记忆当中了。
在老北京,端午、中秋、除夕都属于大节,尤其是这个举家团圆的中秋节,是除了春节外最被北京人看重的节日之一。面部贴金泥,身穿甲胄背插彩绸纛旗,胯下骑一只大老虎威风飒飒的兔儿爷,不但是北京独有的尊神,也是孩子们最心爱的玩具;广寒宫中美丽多愁的嫦娥也成为闺阁少女们寄托倾诉心事的对象。八月十五这一天,老北京家家户户都设坛拜月,供 “月光码儿”,这“月光码儿”就是印有“太阴星君”、“月光遍照菩萨”神像的纸张,如今这种物件在京城早就绝迹了。兔儿爷,自来红、自来白的月饼,葡萄,沙果,鸡冠花与切成莲瓣的西瓜都是必备之物,另外还要供毛豆枝,可能是玉兔爱吃毛豆,所以祭月时必备毛豆枝。当一切布置就绪后,家中女主人就要主持拜月了。自古就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女人与小孩就成了这场祭典中的绝对主角。上香、许愿、烧黄表纸、磕头、作揖,礼成。此后,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坐在一起分享月饼赏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花常鲜,月常圆,人常聚”,才是这一节日的真正意思。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生活节奏的加速,这一景象在今天早已消失不见,但其内容却永远地留在了这首童谣中,给人以无限的回味。
除了以上那首,还有一首是将老北京全年中每个月的节令都数一遍的歌谣《正月正》:“正月正,大街小巷挂红灯。二月二,家家摆席接女儿。三月三,蟠桃宫里去游玩。四月四,男女老幼逛塔寺。五月五,白糖粽子送姑母。六月六,阴天下雨煮白肉。七月七,坐在院中看织女。八月八,穿上白袜走白塔。九月九,大家喝杯重阳酒。十月十,穷人着急没饭吃。冬月冬,北海公园去溜冰。腊月腊,买猪买羊过年啦。”在这首歌谣里,像腊月的新春,正月的灯节、五月的端午节、七月的乞巧节、九月的重阳节依然还沿袭着传统的习俗,而二月、三月、四月、六月、八月的民俗已经逐渐走向衰亡。以下笔者就简单地作一下介绍:
二月二,龙抬头,除了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剪头、吃春饼外,这一日还是接“姑奶奶”(出嫁的闺女)回家的日子。“二月二,接宝贝,接不来,掉眼泪”就是一首描写母亲思念女儿的歌谣。
三月三,是西王母的寿诞之日,恰巧北京城崇文门外供奉王母娘娘的蟠桃宫在此期间开庙,因此每年的这个时候蟠桃宫里都热闹非凡。这里还有一个描写三月三的歌谣:“年年有个三月三,王母娘娘庆寿诞。各洞神仙来上寿,蟠桃美酒会神仙”。
四月四,指的是白塔寺的庙会,清末的《旧京琐记》载:“有期集者,逢三之土地庙,四、五之白塔寺,七、八之护国寺,九、十之隆福寺,谓之四大庙市,皆以期集”。
六月六,煮白肉,吃煮白肉是满族人的习俗,现今还流传着“冬不白煮,夏不熬”的说法,真正的吃主儿都是到夏天才吃这一口美食。百年老店沙锅居饭庄就是以煮白肉为特色而誉满京城的老字号。
八月八,走妙应寺的白塔是京城金秋八月的民俗之一。据说这一天满族妇女可以脱下花盆底鞋改穿汉族妇女的平底鞋去白塔寺逛庙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一独特的民俗。
除了以上这两首有节令民俗的歌谣外,还有许多描写清明节、端午节、春节等节令的歌谣,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编辑/韩 旭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