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绘本教学悄然无声地进入到幼儿园的教学中,它与老式的教学“看图说话”有些类似,而要提高绘本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注重提问的设计和组织。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绘本教学 有效性
绘本教学是近几年渗透到幼儿园中的,这种新颖的教学要完全掌握是很困难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绘本教学呢?如何在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教学呢?
一、认识绘本教学的重要性
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图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幼儿读物,与一般的“小人书”、卡通图书或其他有图有字的幼儿读物相比,更强调视觉传达的效果,图画版面大而精彩,不仅具有辅助文字传达的功能,更具有独立的价值:绘本中的图画往往飞扬着想象,能刺激学生在梦想与现实之间自由驰骋;绘本的图画往往用诗的笔触,细腻、含蓄、优美地表现着文字所无法表现的意蕴与感觉,引领幼儿到诗的意境之中,唤醒幼儿与生俱来的诗意与浪漫;绘本中的图画往往连细节都有故事,绘本的文字不仅具有故事性,而且具有自然美妙的旋律。
因而绘本运用于教学中,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欢迎与重视。幼儿园教师都会利用绘本来进行不同领域的教学活动,那是因为绘本有其独特的魅力。绘本阅读对幼儿知识的积累、思维的激活、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健全等方面的作用,让幼儿通过广博的快乐阅读不仅喜爱阅读,学会阅读,而且从阅读中感受到学习、创造和成长的快乐,在快乐绘本阅读中健康发展。绘本阅读可以与大师对话,能尽情体验童年的乐趣,分享和陶醉穿越时空跨越文化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最终爱看书、乐看书、会看书。往往我们让幼儿阅读时,都是老师提出问题,幼儿思考回答,然后请幼儿讲述图意;或幼儿看图,教师边讲述图意,边让幼儿听着。其实,这不是幼儿在阅读,而是老师在讲故事。
二、绘本教学要注重提问的设计和组织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那么,如何在绘本阅读中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呢?应该从绘本阅读的提问着手,改变绘本阅读活动中提问教学的现状,使提问更具魅力与艺术,更能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一)提问的设计
1.紧扣目标点——“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抓住其中的关键设计问题。
2.找准连接点——“巧”。在设计问题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处提问。大多数的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的,而对于教学环节而言,应该是环环相扣的,因此在提问上就要体现由此及彼,承上启下。
3.突出疑难点——“精”。提问并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解读教材,围绕教学目标找准教学中的重难点,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精心设计问题。
4.抓住发散点——“活”。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幼儿发散思维的发散点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给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以更多的思维空间。这对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如针对图画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提问:第一层次——观察画面,描述画面;第二层次——理解画面,进行画面外的想象,引导幼儿发现前后画面的联系;第三层次——不仅对画面进行详细连贯描述,而且注重对其中的因果关系做出判断与分析。根据故事特点设计提问,如以故事、人物情节为发展线索的,可以设计一些推理性提问,着重培养幼儿通过观图画和认识画面各种事物的变化与联系来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当出现故事发展的高潮时,可以设计一些假设性、创造性的提问,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问的组织
有了精心设计的提问还不够,关键在于在组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否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1.提问应面向全体幼儿。教师应在调动全体幼儿集中注意力后紧接着提出问题,以便全体幼儿都认真思考。应根据幼儿的认知心理特点,指导幼儿抓住画面的整体特征,让幼儿从整体上感知、了解画意,然后再引导幼儿抓住重点特征仔细地观察图画,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图画中每件事物之间、每幅图画之间的关系及图中事物与全图之间、单幅图画与整幅图画之间的联系。此外,在引导幼儿观察图画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幼儿的想象,使其思维活跃起来。
2.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要由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来回答。如描述性提问一般采用集体回答或是由发展水平居下的幼儿回答。当幼儿回答得较为发散时,老师可以用手势提示幼儿举手一个一个地来表达。分析性的提问一般由发展水平居中的幼儿回答,综合、评价性的问题则由发展水平居上的幼儿回答。
3.对幼儿的回答给予积极引导和总结评价。教师提问后,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表情“反馈”幼儿的回答,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总结评价时,则应注意肯定或否定性评价用语的恰当运用:否定时不应全盘否定,要注意给幼儿以鼓励;肯定和表扬时则要注意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激发幼儿往下学习的欲望。
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提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由于新旧认知的剧烈冲突而造成心理平衡被打破,从而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失衡的心理状态即愤怒状态驱使幼儿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充分抓住孩子的这个心理特点,矛盾冲突越激烈的作品越能引起幼儿的兴趣,随之幼儿的阅读欲望就被调动,幼儿自然就会进入绘本的世界,想要和教师一起感受绘本的魅力。提问技能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观念进行反思、分析,教师的提问技能就能不断提高,就能增强问题的有效性,就能科学地组织绘本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绘本教学 有效性
绘本教学是近几年渗透到幼儿园中的,这种新颖的教学要完全掌握是很困难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绘本教学呢?如何在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教学呢?
一、认识绘本教学的重要性
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图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幼儿读物,与一般的“小人书”、卡通图书或其他有图有字的幼儿读物相比,更强调视觉传达的效果,图画版面大而精彩,不仅具有辅助文字传达的功能,更具有独立的价值:绘本中的图画往往飞扬着想象,能刺激学生在梦想与现实之间自由驰骋;绘本的图画往往用诗的笔触,细腻、含蓄、优美地表现着文字所无法表现的意蕴与感觉,引领幼儿到诗的意境之中,唤醒幼儿与生俱来的诗意与浪漫;绘本中的图画往往连细节都有故事,绘本的文字不仅具有故事性,而且具有自然美妙的旋律。
因而绘本运用于教学中,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欢迎与重视。幼儿园教师都会利用绘本来进行不同领域的教学活动,那是因为绘本有其独特的魅力。绘本阅读对幼儿知识的积累、思维的激活、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健全等方面的作用,让幼儿通过广博的快乐阅读不仅喜爱阅读,学会阅读,而且从阅读中感受到学习、创造和成长的快乐,在快乐绘本阅读中健康发展。绘本阅读可以与大师对话,能尽情体验童年的乐趣,分享和陶醉穿越时空跨越文化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最终爱看书、乐看书、会看书。往往我们让幼儿阅读时,都是老师提出问题,幼儿思考回答,然后请幼儿讲述图意;或幼儿看图,教师边讲述图意,边让幼儿听着。其实,这不是幼儿在阅读,而是老师在讲故事。
二、绘本教学要注重提问的设计和组织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那么,如何在绘本阅读中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呢?应该从绘本阅读的提问着手,改变绘本阅读活动中提问教学的现状,使提问更具魅力与艺术,更能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一)提问的设计
1.紧扣目标点——“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抓住其中的关键设计问题。
2.找准连接点——“巧”。在设计问题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处提问。大多数的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的,而对于教学环节而言,应该是环环相扣的,因此在提问上就要体现由此及彼,承上启下。
3.突出疑难点——“精”。提问并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解读教材,围绕教学目标找准教学中的重难点,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精心设计问题。
4.抓住发散点——“活”。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幼儿发散思维的发散点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给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以更多的思维空间。这对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如针对图画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提问:第一层次——观察画面,描述画面;第二层次——理解画面,进行画面外的想象,引导幼儿发现前后画面的联系;第三层次——不仅对画面进行详细连贯描述,而且注重对其中的因果关系做出判断与分析。根据故事特点设计提问,如以故事、人物情节为发展线索的,可以设计一些推理性提问,着重培养幼儿通过观图画和认识画面各种事物的变化与联系来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当出现故事发展的高潮时,可以设计一些假设性、创造性的提问,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问的组织
有了精心设计的提问还不够,关键在于在组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否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1.提问应面向全体幼儿。教师应在调动全体幼儿集中注意力后紧接着提出问题,以便全体幼儿都认真思考。应根据幼儿的认知心理特点,指导幼儿抓住画面的整体特征,让幼儿从整体上感知、了解画意,然后再引导幼儿抓住重点特征仔细地观察图画,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图画中每件事物之间、每幅图画之间的关系及图中事物与全图之间、单幅图画与整幅图画之间的联系。此外,在引导幼儿观察图画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幼儿的想象,使其思维活跃起来。
2.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要由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来回答。如描述性提问一般采用集体回答或是由发展水平居下的幼儿回答。当幼儿回答得较为发散时,老师可以用手势提示幼儿举手一个一个地来表达。分析性的提问一般由发展水平居中的幼儿回答,综合、评价性的问题则由发展水平居上的幼儿回答。
3.对幼儿的回答给予积极引导和总结评价。教师提问后,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表情“反馈”幼儿的回答,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总结评价时,则应注意肯定或否定性评价用语的恰当运用:否定时不应全盘否定,要注意给幼儿以鼓励;肯定和表扬时则要注意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激发幼儿往下学习的欲望。
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提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由于新旧认知的剧烈冲突而造成心理平衡被打破,从而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失衡的心理状态即愤怒状态驱使幼儿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充分抓住孩子的这个心理特点,矛盾冲突越激烈的作品越能引起幼儿的兴趣,随之幼儿的阅读欲望就被调动,幼儿自然就会进入绘本的世界,想要和教师一起感受绘本的魅力。提问技能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观念进行反思、分析,教师的提问技能就能不断提高,就能增强问题的有效性,就能科学地组织绘本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