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管理队伍松散、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创新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至关重要,是我国高职院校相关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就针对高职业院校学生管理水平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管理水平
1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中职生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他们追求成人感,有独立意向。但这些心理与他们的心理发展出现矛盾。他们只要求权利却不愿尽义务,只要求被爱而又不懂得爱别人。他们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对自己要求宽松,但对他人却是严格要求,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虚荣心,自负、自大,做事鲁莽、易冲动,全凭一时“热血”,情绪不稳定。他们遇到一丁点事情,就有可能爆发,而且难以控制自己,表现为同龄人之间发生小摩擦、小冲突,很容易就上升为打架事件,课堂上则容易发生师生冲突。虽然学生管理部门给参与打架的同学以警告处分等,且在大会上再三向全体学生强调纪律、有事找老师,强调勿冲动,但还是时不时有打架事件发生,不论男生与女生,均有打架事件,且相当频繁。
1.2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班级集体活动是班级生命的依托。班级集体活动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提高其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可以使同学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增进学生间的友谊,拓宽学生的视野,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同时亦增进师生感情。可以说,集体活动不管是对于班主任还是对于学生,都是益处多多。
1.3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强
随着职业院校招生条件越来越宽松,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础知识也更加参差不齐,使得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整体动力下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部分学生学习没有目标,得过且过混日子,学习动力明显不足。虽然在入学时填报有专业,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对老师的教导顶撞、争吵,上课“趴睡一族”、“手机一族”加入者越来越多,面对老师几次三番催交作业置若罔闻,看着期末试卷上的不及格成绩无动于衷;到了新的学期,依然是这种状态,甚至更加恶化。
2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
2.1以科学理念为主导,创新学生教育管理理念
在新形势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要将科学发展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宗旨。科学的发展观念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尊重人与塑造人为最终目标。科学教育管理理念是以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为核心,以人性化教育管理为宗旨,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积极主动的了解学生的就业中、生活中、学习中的问题与难点,并给予合理的帮助措施。想要为学生营造正能量的教育环境,教师就应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自我服务活动、自我管理活动、自我教育活动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做一个正能量的人。
2.2增加学生法律意识,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以社会市场经济角度出发,高职院校与学生之间也属于教育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学生也是教育界消费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高职院校有义务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平台。针对这一现象,为了迎合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生管理机制与高职院校学生教育改革现状,教师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教育理念,实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从传统的“制约化”向着“服务化”与“市场化”方向持续稳定的发展。在学生教育过程中,高校与学生之间有着各自的权利与义务。高校的权利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去约束学生服从学校的管理,义务则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学生的权利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接受教育,义务则是要服从学校合理的制度管理。双方在法律关系中处于平等位置,高校要认清这层法律关系,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始终保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实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法治化。
2.3培养创新教育管理队伍,营造创新教育环境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人员是科研活動与教学的执行者与指引者,对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有着决定性作用,教育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性与规范性直接影响到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因此,必须加强对培养创新教育管理队伍,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创新教育环境。教育管理队伍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高职称、高学历以及高素质,将各教育管理人员都培养成专业的骨干教师,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始终予以尊重学术、尊重人才的理念,创造和谐、轻松的优质教育环境,制定奖励制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上激励创新,为教师提供进修平台,为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础,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2.4培养学生骨干,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管理模式。学生会、班委会、团支部是学校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组织机构。学生骨干是学生管理所依靠的主要力量。要在学生骨干的选拨和培养上做大量而细致的工作。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方法。在工作中既明确任务大胆使用,又在具体工作时教给方法,使学生干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成长,大大提高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现在,学生管理的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学生干部完成的。基本上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管理模式,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学生干部在抓管理的同时,其本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提升了个人的素质水平。
2.5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是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实施者,代表学校对班级行使组织和管理的职责。班主任个人素质的高低和人格魅力,将直接影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班级管理的效果。所以认真挑选好班主任为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班主任确认后,还得用制度来约束班主任,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全面考核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考核内容包括班主任表现,对班上同学的思想状况的了解、掌握程度,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以及班级日常管理和教育的效果等方面。学生管理部门每天安排一个领导、干事率若干名班主任轮流值班相互考核,既考核班主任当天的工作情况,又考核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以便及时发现、处理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始终坚持把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纪律竞赛效果作为考核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依据,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条件,并将考核结果与班主任津贴或工资挂钩。通过这些措施和方法,改进班主任的工作作风,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发挥班主任工作的最大潜能。
结束语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与综合性,应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禁锢,完善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流程、丰富教学内容,再结合各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与教育环境,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性管理人员与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丽萍.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园建设机制创新研究[J].市场论坛,2018,01:86-88+95.
[2]邹钱秀.浅谈职业院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J].人力资源管理,2018,03:119-120.
[3]尹雪芹.以学生为本,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管理效果[J].现代经济信息,2018,04:423.
[4]尹伟.职业院校建筑专业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外企业家,2018,01:72.
[5]彭英.将职业素养教育引入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中的新尝试[J].知识文库,2018,02:217+226.
(作者单位:莱芜市高新区莱芜技师学院)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管理水平
1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中职生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他们追求成人感,有独立意向。但这些心理与他们的心理发展出现矛盾。他们只要求权利却不愿尽义务,只要求被爱而又不懂得爱别人。他们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对自己要求宽松,但对他人却是严格要求,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虚荣心,自负、自大,做事鲁莽、易冲动,全凭一时“热血”,情绪不稳定。他们遇到一丁点事情,就有可能爆发,而且难以控制自己,表现为同龄人之间发生小摩擦、小冲突,很容易就上升为打架事件,课堂上则容易发生师生冲突。虽然学生管理部门给参与打架的同学以警告处分等,且在大会上再三向全体学生强调纪律、有事找老师,强调勿冲动,但还是时不时有打架事件发生,不论男生与女生,均有打架事件,且相当频繁。
1.2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班级集体活动是班级生命的依托。班级集体活动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提高其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可以使同学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增进学生间的友谊,拓宽学生的视野,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同时亦增进师生感情。可以说,集体活动不管是对于班主任还是对于学生,都是益处多多。
1.3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强
随着职业院校招生条件越来越宽松,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础知识也更加参差不齐,使得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整体动力下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部分学生学习没有目标,得过且过混日子,学习动力明显不足。虽然在入学时填报有专业,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对老师的教导顶撞、争吵,上课“趴睡一族”、“手机一族”加入者越来越多,面对老师几次三番催交作业置若罔闻,看着期末试卷上的不及格成绩无动于衷;到了新的学期,依然是这种状态,甚至更加恶化。
2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
2.1以科学理念为主导,创新学生教育管理理念
在新形势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要将科学发展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宗旨。科学的发展观念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尊重人与塑造人为最终目标。科学教育管理理念是以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为核心,以人性化教育管理为宗旨,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积极主动的了解学生的就业中、生活中、学习中的问题与难点,并给予合理的帮助措施。想要为学生营造正能量的教育环境,教师就应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自我服务活动、自我管理活动、自我教育活动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做一个正能量的人。
2.2增加学生法律意识,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以社会市场经济角度出发,高职院校与学生之间也属于教育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学生也是教育界消费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高职院校有义务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平台。针对这一现象,为了迎合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生管理机制与高职院校学生教育改革现状,教师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教育理念,实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从传统的“制约化”向着“服务化”与“市场化”方向持续稳定的发展。在学生教育过程中,高校与学生之间有着各自的权利与义务。高校的权利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去约束学生服从学校的管理,义务则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学生的权利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接受教育,义务则是要服从学校合理的制度管理。双方在法律关系中处于平等位置,高校要认清这层法律关系,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始终保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实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法治化。
2.3培养创新教育管理队伍,营造创新教育环境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人员是科研活動与教学的执行者与指引者,对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有着决定性作用,教育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性与规范性直接影响到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因此,必须加强对培养创新教育管理队伍,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创新教育环境。教育管理队伍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高职称、高学历以及高素质,将各教育管理人员都培养成专业的骨干教师,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始终予以尊重学术、尊重人才的理念,创造和谐、轻松的优质教育环境,制定奖励制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上激励创新,为教师提供进修平台,为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础,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2.4培养学生骨干,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管理模式。学生会、班委会、团支部是学校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组织机构。学生骨干是学生管理所依靠的主要力量。要在学生骨干的选拨和培养上做大量而细致的工作。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方法。在工作中既明确任务大胆使用,又在具体工作时教给方法,使学生干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成长,大大提高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现在,学生管理的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学生干部完成的。基本上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管理模式,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学生干部在抓管理的同时,其本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提升了个人的素质水平。
2.5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是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实施者,代表学校对班级行使组织和管理的职责。班主任个人素质的高低和人格魅力,将直接影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班级管理的效果。所以认真挑选好班主任为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班主任确认后,还得用制度来约束班主任,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全面考核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考核内容包括班主任表现,对班上同学的思想状况的了解、掌握程度,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以及班级日常管理和教育的效果等方面。学生管理部门每天安排一个领导、干事率若干名班主任轮流值班相互考核,既考核班主任当天的工作情况,又考核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以便及时发现、处理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始终坚持把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纪律竞赛效果作为考核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依据,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条件,并将考核结果与班主任津贴或工资挂钩。通过这些措施和方法,改进班主任的工作作风,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发挥班主任工作的最大潜能。
结束语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与综合性,应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禁锢,完善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流程、丰富教学内容,再结合各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与教育环境,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性管理人员与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丽萍.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园建设机制创新研究[J].市场论坛,2018,01:86-88+95.
[2]邹钱秀.浅谈职业院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J].人力资源管理,2018,03:119-120.
[3]尹雪芹.以学生为本,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管理效果[J].现代经济信息,2018,04:423.
[4]尹伟.职业院校建筑专业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外企业家,2018,01:72.
[5]彭英.将职业素养教育引入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中的新尝试[J].知识文库,2018,02:217+226.
(作者单位:莱芜市高新区莱芜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