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藏的手工艺,离我们有多远?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k2203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very year, Crafts Council of the UK designs and organizesa large number of professional exhibitions and events to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raft industry in the UK andthe rest of the world. Among them, "Collect Fair"(Intemational Art Fair for Modern Craft and Design) isundoubtedly the most eye-catching event.
  As suggested by the English meaning of "Collect" , CollectFair, founded in 2003, brings together the worldwide bestcontemporary craftsmen and designers, offer a world-classdemonstration stage for experimental crafts with avantgarde concepts. It is also the one and only craft collectionexposition dedicated to combining contemporary crafts withdesign and art. which is only open for galleries.
  2月底的伦敦正值雨季,却意外天气晴朗。 “你赶上了不可多得的好天气!”见面习惯抱怨天气的英国友人不无骄傲地对受邀前来观展的我说道,还不忘揶揄两句, “听说上海天天在下雨?”
  每年,英国的手工艺协会( Crafts Council)都会组织、策划大量专业展会和活动来推动本土及世界手工艺行业的发展,跻身其中,Collect展无疑是最受瞩目的。正如其英语含义“收藏”一样,创立于2003年的Collect展,汇集了全世界最优秀的当代工艺家和设计师,为具有先锋概念的实验性手工艺品提供了面向世界的展示舞台。它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致力于将当代工艺与设计、艺术领域进行结合,并仅限画廊参展的手工艺收藏品博览会。参展画廊由展会成立的专家评审团严格甄选,同时画廊代理的工艺家们的作品也必须是近五年来创作的,从专业化和市场化运作的角度,深入推广可收藏的手工艺品这一概念。
  正如展会新任总监,有着丰富艺术设计领域展会从业经验,同时拥有3D设计教育背景的lsobel Dennis所言:从大型陶瓷装置类作品到精细的大漆作品,再至当代首饰……Collect正将其当代手工艺的表现领域拓展至方方面面。而具有先锋精神的当代工艺家们,也将碳纤维、3D打印尼龙等高科技材料与先进的制作工艺技术结合,从观念到表达,打破传统手工艺的边界,尝试与当代艺术、设计领域不断融合,生长出新的形态。法国艺术家Claire Lindner无疑是本届展览的热点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也成为展览画册的封面。Claire已参与过多次国际艺术展览,“L'Air est une Racine”系列炻器作品带有鲜明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同时又通过富于变化的曲线形态、柔和的渐变色彩的灵感吸引着人们驻足关注。
  而处于全球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的力量也在推动着手工艺行业从对外传播方式到商业模式进行重新塑造。通过Instagram等图片化移动端社交运用软件,手工艺作品可通过直
  观影像、图片在网络上进行快速传播,从而吸引全球大量设计、工艺爱好者们的关注,为手工艺作品寻找潜在的全球收藏家。
  今年已來到第15届的Collect,于201 9年2月28日至3月3日在伦敦文化艺术氛围浓厚的切尔西区萨奇美术馆(SaatchiGallery)举办。展览期间,萨奇画廊的一、二楼为画廊参展区域,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45家画廊,展出超过400位工艺家和设计师的作品,在画廊和展示作品的数量上均创历史新高。三楼为Collect Open项目,15位独立艺术家受邀参与其中,呈现观念性与精湛技艺兼备的手工艺装置作品。陶艺家Charlotte Park将其对于野生动物的热情和对陶艺创作的痴迷融合在一起,有感于每天有100头野生大象被猎杀,她在24小时内不间断创作了100头瓷塑大象,以此作为一件完整的作品,提醒大家对于自然环境和濒于灭绝的野生动物的关注。
  今年共有11家新参展画廊,其中包含伦敦中国设计中心,该中心本次共呈现了来自万里雅、卞晓东、金贞华、郑志龙、丁吴等10位艺术家的作品,创作领域涵盖陶瓷、木、金工等材质。创办人瞿铮原为专业建筑师背景,在6年的时间里,他持续不懈地做着向海外推广中国当代手工艺的工作。关于本展览甄选艺术家的标准,他说主要基于三个方面:首先在材料工艺的运用上有所突破;其次要根植于中国的精神文化土壤,并用完全当代的理念去呈现;再者表现形式要与当代艺术语言相结合。
  瞿铮希望能通过结合现代语境的工艺作品,让西方世界改变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刻板印象。展览结束后,该中心呈现的年轻艺术家卞晓东的作品“雨滴”系列在英国手工艺协会的Instagram上点击率持续居高不下,伦敦中国设计中心也得到了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潜在买家的询问。
  Ting-Ying画廊已是第二年参与展会,这家致力于推广中国当代德化白瓷的艺术机构,由著名华裔设计师丁念祖和陶瓷史学
  者应健联合创立,去年首次参展,推出了苏献忠、丁念祖等人的作品。其中工艺美术大师、德化百年老字号“蕴玉瓷庄”第四代传人苏献忠的“纸”系列、丁念祖的“花碗”系列,将德化白瓷的材料工艺美感发挥到极致,其细腻流畅的表现形式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德化白瓷的既定印象,展出后作品被V&A博物馆等世界一流美术机构永久收藏。
  今年,Collect展把萨奇画廊的主通道空间拿来展示艺术装置.Ting-Ying与手工艺协会合作,带来旅美年轻艺术家梁婉莹的大型陶瓷装置作品“梦里不知身是客——Gravity in Pray”,同时美国陶艺家Jeffry Mitchell等西方艺术家的加入,不仅在陶瓷材料语言的运用上追求创新,在创作观念的呈现上亦更为丰富多元。Ting-Ying在传统工艺和当代艺术的交汇中,将对陶瓷这一表现材料和创作观念的探索进行得更为大胆,同时也获得了展览唯一的最佳展位奖。
  和笔者一样,当代艺术家宋涛也是应英国手工艺协会之邀今年首次赴伦敦观展。除了身为自造社和Tao画廊的创始人,在积极推广中国当代艺术和设计的同时,宋涛从10年前就开始投入传统工艺再创造领域,参与研究扎染、大漆、木作、苗绣等项目,做田野调查、拍摄纪录片,也推出了一批作品……联系到中国当前的工艺复兴现象,宋涛保持着审慎理性的态度。他指出,“依靠民间工艺自身发展很难走得长远,目前国内慢慢开始有了一些意识,艺术和设计领域都在寻找传统工艺的好处,但从了解到应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久的耐力和智慧,此外当代性思想是我们最缺少的一部分。”
  有确切消息,因为规模的不断扩大,2020年的Collect会移师新的场馆,而今年手工艺协会特别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欧洲的画廊机构和策展人代表团,也表明了Collect将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范围的画廊机构参与。 “可收藏的工艺品”可进艺术殿堂,同时也可以是一门好生意,这一概念如何在国内落地,从Collect展的实际运作上我们或可得到启示。
其他文献
林堡兄弟作为中世纪晚期极具影响力抄本画家之一,其作品《贝里公爵豪华祈祷书》代表了中世纪插图手抄本的最高艺术水准。从社会文化背景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的诞生与其背后的艺术赞助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以抄本中最精彩的部分日历图为出发点,同时在这些插图的表现内容中探寻林堡兄弟与其赞助人的关系。  无关信仰或压抑的时代标签,中世纪艺术都见证了思想与文化的发展。日益流行的、形式上极具美感的手抄本,在羊皮纸上遍
期刊
一、洛克菲勒家族與玫瑰花窗的委托  1954年,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受洛克菲勒家族委托设计了一扇玫瑰花窗,这是马蒂斯生前的最后一份作品。由纳尔逊·奥德里奇·洛克菲勒(Nelson Aldrich Rockefeller)委托,在纽约柏油村的波坎蒂科山联合教堂(Union Church,PocanticoHills,Tarrytown,New York)建造一扇玫瑰花窗,以纪念
期刊
我国于2004年8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已经成为拥有非遗代表作名录最多的国家。2006年我国开始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认证.2018年5月,第五批非遗传承人认证,但就传承人年龄来看,仍然是70岁以上占较大比例,人才断代已然成为我国非遗传承的大问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称“研培计划”)是《国家“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
期刊
在“中国之雕”中,石雕古朴厚重、砖雕清雅素丽,而木雕则以精致细腻见长。紫檀雕是木雕的一个重要分支,早在春秋《诗经》中就有对紫檀雕技艺之描述,“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秦汉时期木雕已登堂入室,魏晋时期木雕佛像大兴于世,至唐宋时木雕技艺更趋精娴,除了圆雕与浮雕,还有混雕、隐雕与线雕,到明清时代,木雕家具与摆件层出不穷,让人叹为观止。中国的木雕艺术分为京雕、粤雕、苏雕、徽雕等八大流派,其中擅长以制作
期刊
在世界各个文明及其工艺美术的发展进程中,其源起大多与祭祀和墓葬相关。艺术表现多是以神仙的形象,亦或是神话故事来呈现的,比如山东嘉祥发现的汉画像石中就描绘了东王公、西王母,而在希腊的帕加马祭坛上,也皆是以希腊神话中的故事作为装饰的内容,可见,东西方于此点并无不同,大抵是为了凸显祭祀的神圣性。然而,在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人们对现世生活的征服态度,亦或是征服了自然,亦或是战胜了敌人,神的形象也是人的形象,
期刊
金银细工作为工艺美术的一个门类和品种,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传统的中国金银细工技艺主要有南、北两大派,北派以北京的掐丝珐琅工艺为主要代表,它的主要特征是以粗细不等的金银丝作为基材,通过掐、绕,缠、堆,垒等多种工艺手法做成首饰及摆饰件等工艺品。南方以海派实镶工艺为主要代表,它的特征是将金银锤打碾压成厚薄不一的片材,通过对片材的锤揲、錾刻、焊接、镶嵌、珐琅、砑光等技艺,做成小至戒指挂坠,大到舟楫楼台等金
期刊
The sea breeze from the South Pacific has been slowlyblowing in the midsummer. "Arts of the Great Ocean:Pacific Art Collections from Muse e du Quai Branly JacquesChirac" is being held at Shanghai Muse
期刊
“西方建筑史”和“近现代美术资源保护与转化”两门上海美术学院的专业课以往由任课教师分别教授,在教学思路创新发展的讨论下,这两门课的任课教师采取了联合教学的新策略,将课程内容及学生合并在同一课堂中,通过交叉知识点和互动来完成整体教学。联合教学,在本文中是将两门针对大学内不同科系但具有较强联系性的课程以课内教学、课外实践和校外专家指导进行整合,并针对所涉及科系、年级的学生特质而开发的教学方式。联合教学
期刊
竹刻即竹雕,是指以竹子为艺术载体并在其上进行各种装饰图形或文字的雕刻。竹刻作为小众的、我国特有的艺术门类,具有传统手工艺特有的中国精神特征,竹刻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紧密相关。而“‘雅’与‘俗’既是深藏在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心底的最为稳定的价值尺度和审美标准,又是影响着中国文化进程和文学发展走向的两股巨大力量。”竹刻的传承与发展受此影响深远,它是一部“雅”、“俗”互动的传统手工艺史。
期刊
一、水墨山水写意绘画的实践  写意在中国绘画中,强调神似和写意者心胸精神的抒写表达,通过抓住对象的本质特征,借物抒情。“写意”作品在形态上往往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处在表现对象似与不似的状态。在表现语言上,具有简短、快速、不求工细而又淋漓尽致的特色。而卢伟孙在其青瓷山水作品中所表现的写意性语言,正是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写意要点融入自身山水主题作品的创作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卢伟孙就读于龙泉陶瓷技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