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古剧研究的空间视野和方法

来源 :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古剧主要指先秦至两宋时期的各种戏剧形态,以及与戏剧形成、戏曲形成有直接联系的杂戏、乐舞和讲唱艺术。就目前掌握的史料而言,古剧尚有较大的研究空间,若能搜集到更多的古剧史料(包括文献史料和文物图像史料),完善古剧研究的具体方法,开拓古剧研究的学术视野,将有可能大幅推动中国早期戏剧史研究的发展,进而全面改写中国古代戏剧史。
  关键词:古剧;史料;方法;视野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民族艺术》总编廖明君先生邀我做了一个关于中国早期戏剧史的学术访谈,这次访谈的内容后来刊登在《民族艺术》2012年3期(第41-44页),题为《古剧研究的空间视野和方法》(以下简称《访谈》),那是十余年来我研究“古剧”的一个阶段性小结,也包含着自己对未来学术发展的若干设想。在《访谈》中,我阐述了以下几个主要观点:其一,明确提出“古剧”的概念,并大体划定了古剧的研究范围;其二,指出与古剧相关的史料相当丰富,可惜学界对此关注不足,因而探索空间乃相当大;其三,指出史料编年是做好古剧研究的基础,而文献考证则是最基本的研究方式;其四,指出古剧研究者的视野必须开阔,建议适当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但同时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利与弊;其五,指出古剧研究在整个中国古代戏剧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多年过去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积累的增多,以上观点颇有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的必要,下面拟谈七点,希望方家批评指正!
  第一点,“古剧”的定义应更加简练和周全。《访谈》曾指出:古剧包括了先秦至两宋时期的傩仪傩戏、傀儡戏、参军戏、假面戏、杂剧、院本、百戏、部分乐舞和讲唱艺术;此外,与之密不可分的演员、音乐、剧场、管理、信仰、民俗、历史事件等也应纳入研究范围。[1]41-44虽然,《访谈》将“傩仪傩戏、傀儡戏、参军戏、假面戏、杂剧、院本、百戏”这些重要的戏剧、杂戏都罗列出来了,但明显尚有遗漏。比如“目连戏”,早在北宋时期就能够连演十五天(参见《东京梦华录》卷八),至今在全国多个地方仍有遗存,没有理由不列进去;又如山西上党地区的“队戏”,从上党古赛写卷的记载和当代乐户的表演来看,约在宋金时期已开始发展,堪称中原古戏剧的“活化石”,所以也应列入;另如“皮影戏”,其起始未必能追溯到汉代,但唐代必已有之,两宋时期开始盛行,并流传于全国各地,自然是要列入的。不过,这样一项项列起来,有点过于繁琐,也难免会有遗漏,所以不妨将“古剧”的定义改进如下:“先秦至两宋时期的各种戏剧形态,以及与戏剧形成、戏曲形成有直接联系的杂戏、乐舞和讲唱艺术。”这样一来,既比原定义简练,又不致出现大的遗漏。至此,有必要解释一下“戏剧”这个概念;在中国,它一般是指“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情节、显示情境的艺术”(参见《辞海》“戏剧”条);在国外,它一般是指“A模仿B表演一个行动,而C在观看”(参见马文·卡尔森著,赵晓寰译《戏剧》,译林出版社2019年版)。这类定义,将“扮演”(或模仿、或表演)“情节”(或情境、或行动)“观众”(包括舞台)等“戏剧”要素都包括进去了,我认为可以直接运用于古剧研究;因此,古剧定义中“各种戏剧形态”的“戏剧”,即以这些“要素”作为判断依据。至于“与戏剧形成、戏曲形成有直接联系的杂戏、乐舞和讲唱艺术”,则包括“优语、马戏、猴戏之类的杂戏,大曲、部伎、舞队之类的乐舞,变文、词文、唱赚、诸宫调之类的讲唱艺术”,很多时候它们未必符合上述的“戏剧”概念,却对戏剧甚至戏曲的出现产生过直接影响,所以均不能摒除出古剧研究范畴之外。此外,尚有“戏弄”一词,虽古已有之,但被用作戏剧史上的学术概念,却始于任半塘先生的《唐戏弄》,书中第一章《总说·正名》指出:“‘戏弄’乃由‘百戏’和‘戏剧’两个部分组成。”这一界定似乎不够准确,因为汉唐时期的百戏(在不同朝代又有“角觝戏”“散乐”等称谓)已包含多种戏剧形态,如《东海黄公》《公莫舞》(近来有人否认这是戏剧)“鱼龙幻化”“参军戏”“唐教坊四大歌舞戏”,等等;因此,不宜将百戏和戏剧这两个概念对立起来,并统属于“戏弄”。所以笔者研究古剧时,不打算继续使用“戏弄”这一概念。
  第二点,古剧史料的搜集应更加完备。所谓“古剧史料”,乃指与古剧发展密切相关,并且较具研究价值的历史材料。《访谈》曾指出:“古剧史料有限只是一种假象,我自2003年起有意识地搜集这方面的史料,现在手头上可以较为准确系年或断代的‘文献史料’已有1300余条。此外,暂无法断代的文献史料若干条,‘考古和文物方面的史料’又有若干条--后二项总数还未作正式统计。”[1]41-44多年过去了,这些数据都在不断地增长。比如,现在搜集到的可以较为准确系年或断代的古剧文献史料(学界通常称为“第一重证据”)已不下3000条(项),增長一倍有余,更加肯定了《访谈》中“古剧研究仍有广阔空间”这一论断。与此同时,作为“第二重证据”的“考古和文物史料”(包括图像史料)的搜集也更加完备,粗略估计算不会少于1800条(项)。值得注意的是,写作《访谈》时,我有点过分强调文献史料的价值和文献考证的重要性,现在却渐渐明白到第二重证据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多数情况下,年代越早文献史料相对越少,考古和文物史料的研究价值相对也越大;如果能和文献参证,作深入解读并提出新见,就更有意义了。在此,可以举山东沂南北寨村将军冢出土“东汉乐舞百戏画像石”及山东安丘县董家庄东汉墓出土“乐舞百戏画像石”为例。前石全长370厘米、纵 60厘米,整个画面主要表现人间宴乐百戏内容,从左至右可细分为四组,其中第三组展现了“鱼龙幻化”的演出场景;后石纵103厘米、上横126厘米、下横204厘米,同样刻画百戏内容,其左下角也有“鱼龙幻化”的演出场景。这种表演,在《汉书·西域传》《西京赋》《平乐观赋》《汉官典职仪式选用》《谷永疏》等汉代文献中均见记载,但不及沂南画像石和安丘画像石具体直观,画像石还告诉我们文献史料所未记载的重要信息:“鱼龙幻化”运用了幻术、杂伎、舞蹈等手段,由艺人套着鱼状假形及骏马套着龙状假形进行表演,这是一种带有扮演性质的早期戏剧形态(参见拙文《“鱼龙幻化”新考及其戏剧史意义发微》,载《文学遗产》2017年4期,第132-150页)。将这些重要信息和更多的古文献结合起来考察,又会发现“鱼龙幻化”对于中国龙舞渊源的研究,对于古代西域诸国龙神信仰的研究,对于“百戏性质、以物为戏、胡戏入华”等重要戏剧史问题的研究,都有全新的启示和文物参考价值。   第三点,古剧研究的方法应更加多样。《访谈》曾指出:“古剧研究与成熟形态的戏曲研究颇有不同,因为基本没有剧本可据,所以要将眼光放在剧本以外的大量古籍上面。至于第二重、第三重证据也很重要,其如何运用则往往视研究对象而定,而且和研究者的性格喜好似乎也有一定关系,像我这种比较喜欢呆在书斋闭门造车的人,田野调查的方法和证据就使用得比较少。”[1]41-44这段话讲的是如何在古剧研究中运用“三重证据”的问题;很明显,当时我对于通过田野调查方法获取的“第三重证据”并不够重视。这不奇怪,作为古典戏曲研究重镇的中山大学中文系一向注重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方法是极少采用的(多数人甚至完全不用),我因长期受此学风熏陶,便形成了这种学术取向和固定思维。但随着研究深入,我漸渐明白到田野调查方法的重要性,因为有些问题是第一重证据和第二重证据难以解决的,兹举山西上党地区迎神赛社过程中演出的“队戏”为例。有关这种中原戏曲的“活化石”,不少文献均有记载,比如20世纪80年代陆续发现了《礼节传簿》《曲目文范》《赛上杂用神前本(甲)》《赛上杂用神前本(乙)》《告白文书本(甲)》《告白文书本(乙)》《告白文书本(丙)》《告白文书本(丁)》《告白文书本(戊)》《赛乐食杂集(甲)》《赛乐食杂集(乙)》《赛场古赞(甲)》《赛场古赞(乙)》《赛场古赞(丙)》《唐乐星行早七晚八图卷》《唐乐星图》等十几种民间抄本(多数抄立于清代,少数抄立于明代和民国,学界统称为“上党古赛写卷”),里面就有不少地方提及队戏。表面上看,凭借这批文献史料已足够学界展开研究,但事实却非如此;因为这批抄本虽保存了大量队戏剧目,却甚少反映队戏的演出细节,根据这些史料并不足以复原队戏的完整面貌。因此,想在队戏问题上有所突破,必须深入上党村落迎神赛社的现场,实地观摹和调查当地乐户的表演。前些年,我撰写《上党古赛写卷新探--队戏考》一文(载《文学遗产》2016年2期,第113-129页)时,提出了“正队戏源出宋代宫廷队舞、流队戏源出宋金城乡舞队”的新观点,就是综合运用第一重证据和第三重证据的结果,这也扭转了我对田野调查方法的偏见。换言之,读书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亦有走出书斋的必要。
  第四点,古剧研究者的视野应更加开阔。《访谈》曾指出:“古剧研究确实须要具备较为宽广的学术视野。……研究者首先要对文学史和戏剧史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其次则是对一些近缘学科要有所认识,渐次再将视野扩展到其他的学科上去;……近缘学科中的音乐史、舞蹈史常识我们必须要有,尤其是先秦至两宋时期的‘古乐’知识。”[1]41-44尽管那时候我已经意识到“视野”的问题,但对于近缘学科(如音乐史、舞蹈史)的理解是比较偏狭的,仍局限在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上面。近几年,由于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重大项目《广东地区传统舞蹈研究》(2015-2018年,已结项),对岭南传统舞蹈作了一次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田野调查,看到了一批活态的傩仪傩舞、狮子舞、龙舞、凤舞、竹马舞、春牛舞、貔貅舞、鳌鱼舞、火狗舞、蜈蚣舞(甚至有类似于“药发傀儡”的舞蹈伎艺),不少是宋代或宋以前伎艺在广东地区的遗存,由此开阔了我的视野,增进了我对古乐、古舞、古剧的了解,对于“剧出于乐”“剧出于舞”等命题也有了新的认知。可以说,视野的开阔对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也能提供帮助。至于“渐次扩展的学科”,我觉得宗教学和民俗学的理论知识尤为重要,特别在研究傩仪傩戏、目连戏、队戏这些“仪式戏剧”的时候。当然,在《访谈》中我还提到,随着视野的开阔,必然要展开“跨学科研究”,但这是一把“双刃剑”,至今仍须谨慎处理这类问题。
  第五点,作为古剧研究基础之一的“史料编年工作”应更加审慎和精确。《访谈》曾指出:“我在研究古剧时主要使用了三种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方法也就是搜集原始史料,并予以系年、断代。……对古剧史料进行搜集和编年,方法和道理与编作家年谱几乎是一样的。当然,有人可能觉得这种方法会比较笨。”[1]41-44时至今日,这种“笨方法”仍在践行之中,而我坚持认为,方法虽笨,却是有效的,只有细致编年,才能够令先秦至两宋的“戏剧史脉络”更清晰、客观地浮现出来。当然,编年工作若有一个环节出了错,整个历史序列就有可能被打乱,所以必须更加审慎和精确,我们可以举“唯以杂剧为正色”的年代考证为例作出说明。在一些宋人书籍中,有“散乐传学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的记载;由此可见,时至宋代,杂剧已经成为教坊诸种伎艺中的正色,而且是唯一的正色,堪称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然而,这个“时间点”在哪里,却未有人仔细考证过,从而令宋金元杂剧的形成和发展存在着历史缺环。如果考虑到宋教坊“十三部色制”的形成时间,则杂剧成为“正色”必在徽宗崇宁二年(1103)之后;如果考虑到宋教坊杂剧逐渐摆脱其对宫廷大曲队舞的依附,进而成为独立表演形态的时间,则其成为“正色”的年代上限应在孝宗乾道元年(1165)之后;如果再考虑到南宋教坊罢撤而导致民间艺人对教坊伎艺的“传学”,以及南宋乾、淳以来杂剧演出内容和演出形态的大幅发展,还有《都城纪胜》《梦粱录》《武林旧事》《西湖老人繁胜录》《四朝闻见录》《桯史》《宋史》所载史料和成书时间等情况,大致可将“唯以杂剧为正色”的出现限定在南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至理宗绍定元年(1228)这二十余年之内,大概是经过两到三代杂剧艺人的努力而最后完成的(参见拙文《“唯以杂剧为正色”年代考》,载《中华戏曲》第59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19年版,第70-90页)。尽管“二十余年”看起来有点长,但比起以往学界笼统地说“宋代”,却已精确得多(二十余年还不及两宋时期的十分之一);此外,尚须考虑“唯以杂剧为正色”的特殊性,因为它是一个过程,不可能在三五年内完成;再者,从“中国戏剧史发展长河”的角度来讲,也可以将二十余年视为一个“时间点”。约而言之,在古剧史料编年工作中需要更审慎的考证,每找到一个类似的重要的“点”,几乎就可以清除早期戏剧史上的一个缺环。   第六点,在编年工作的基础上,可适当开展古剧分期的探讨。先秦至两宋是古剧时代,时间很长,为了便于日后戏剧通史的书写,理应划分时期。我目前的看法是可以分成三个较大的阶段:(一)戏剧史前阶段,(二)仪式戏剧阶段,(三)娱人戏剧阶段;以下解释一下这样划分的原因和依据。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史》第一章《上古至五代之戏剧》提出过一个著名观点:“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其中巫又远早于优,换言之,远古巫师的出现乃古代戏剧史的原点,从那时候起到“中国戏剧”的产生,可称之为“戏剧史前阶段”。随着郭沫若先生在甲骨文中发现了“魌”字(参见《卜辞通纂考释》六《征伐》),于省吾先生在甲骨文中发现了“”字(参见《甲骨文字释林》之《释》);均可印证《周礼·夏官》所载的“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说明商周时期盛行戴面具而舞的傩仪,实为后世傩戏之前身。此外,苏轼指出“八蜡,三代之戏礼也”(参见《东坡志林》卷三);王守仁、阮元等指出《大武》一类“颂乐”仿佛元代以来之“戏子”(参见《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传习录下》,《研经室集》卷一《释颂》);均说明傩仪傩戏之外,商周时期还存在着“蜡礼、颂乐”等表演形态。它们都含有“戏剧扮演因素”,都与特定的祭祀仪式或巫术仪式结合在一起,不妨统称为“仪式戏剧”。因此,从甲骨文产生的商代后期开始,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可视作古剧发展史上的“仪式戏剧阶段”。到了西汉时期,从“角觝妙戏”(亦即“百戏”“散乐”)中产生了《东海王公》《公莫舞》“鱼龙幻化”“嘉会傀儡”等戏剧形态,它们以“娱人”为主要目的,宗教色彩大大减弱,与各种礼仪的结合也比较散漫,所以和“仪式戏剧”存在较大区别,由此开启了古剧发展史上的“娱人戏剧阶段”,并对六朝时期盛行的“参军戏、优戏”、唐五代時期盛行的“歌舞戏”、辽宋金时期盛行的“杂剧、院本、傀儡戏、影戏”等产生了深远影响。约而言之,我暂拟将整个古剧发展史分成三个大段:远古至商周为戏剧史前阶段,商周至西汉为仪式戏剧阶段,西汉至宋金为娱人戏剧阶段。
  第七点,古剧研究对于重构中国古代戏剧史的意义还须继续强调。《访谈》曾指出:张庚、郭汉城先生的《中国戏曲通史》共1190页,有关古剧者仅75页,这种比例很不合理。针对这一现象,《访谈》提出了新的分配方案:如果一部全新的十卷本的《中国古代戏剧通史》问世,那么“古剧”部分应当占据三至四卷。现在看来,这一分配方案还要修改,即改为:如果一部新的《中国古代戏剧通史》共有十卷,那么“古剧”部分应该占据四卷(案,过往有些戏剧通史、戏曲通史也让古剧占据较大的比例,但能提供的古剧史料甚为有限,均不足以反映古剧的发展面貌)。道理不难解释,因为先秦至两宋时期的戏剧、杂戏等可以统称为“古剧”;而现存最早的汉文剧本《张协状元》大致产生于南宋后期,其后直至清末,续有大量杂剧、南戏、传奇、花部戏曲出现,它们大致就是成熟的“新剧”(亦即王国维先生所讲的“后世戏剧”);在时间上,“新剧”与“古剧”基本相接而有短期重叠,这样就区分出中国古代戏剧史上两个不同的大类。[1]41-44既然只有两个大类,四、六分账就比较平衡了。此外,还要考虑到古剧是新剧的源头,古剧时代比新剧时代要长得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也不会比后者少,所以十卷中安排四卷是不过分的。无疑,新的分配方案意味着对古剧地位的重视,对古剧研究意义的强调,并进一步要求中国古代戏剧史研究者应该具备“全史观念”,否则《通史》是不可能写好的。
  参考文献:
  [1]廖明君,黎国韬.古剧研究的空间、视野和方法——黎国韬博士访谈录[J].民族艺术,2012(3).
  (责任编辑:万书荣)
其他文献
通过传感器防护性、功能性方向专利标准化实践,以技术效果为节点,技术水平标准分级为手段,增强专利保护力度,重新定义新产品、新技术,区分技术等级以体现技术创新不同梯度的
摘 要: 文学在“读图时代”遭遇危机,需重新思考语言与图像的关系。中国古代相关的语图资源也有待发掘。以含有图文因素的汉字与中国古典文论中的图文来思考、论述“语-图”互文的成因;以中国经典互文文本《详注聊斋志异图咏》为载体,探究“因文生图”和“以图溢文”的“语-图”互文关系,可以发现图文转换的“最扼要处”。这些是中国语境对语图符号学的回应。  关键词:《详注聊斋志异图咏》;因文生图;以图溢文;语图符
洗衣机的传动系统是实现洗涤功能的前提条件,需要将全自动洗衣机电机提供的转速和动能通过适当结构实现减速和能量传递。本文釆用的2K-H型周转轮系设计的洗衣机传动系统结构
目前国内外的电路板焊接技术正处在飞速发展阶段。贴片机是用来实现高速、高精度贴放元器件的关键的设备,但贴片机对不同器件的识别能力亟待提高。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识别方法,旨在提高贴片的速率、精度和稳定性。经过大量测试得出,本文提出的这种包含卷积计算且具有深度结构的前馈神经网络识别方法得到的识别精度远高于现在工业化
摘 要: 医学成像的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审美对象、新的技术、新的展示形式以及新的观念。文章基于医学影像和以医学影像为媒介创作的艺术作品进行整理和分类,运用图像学的分析方法,从成像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医学影像作品中艺术语言的分析、医学影像作品中的艺术观念三个方面对相关艺术作品展开了深入的解读。艺术和医学影像的交叉研究为新媒体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医学影像;艺术作品;跨学科;
摘 要: 立足于江西民间艺术面临的失落史,进行民间艺术的当代进路摸索。在技术赋能的时代背景中找到技术与艺术的融通性,在诸神遁走的人文环境中追寻民间信仰的原初归途,在博物馆化严重的传播现状中创新民族叙事形式。从客观角度的技术统治到主体层面的信仰缺失,江西民间艺术的当代进路在艺术与技术的矛盾和解和民间信仰的找寻过程中,最后上升为民族叙事的文化传播运作。  关键词:技术;信仰;叙事;江西民间艺术  中图
家电行业中,空调产品注塑外观件颜色控制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针对注塑件色差、色差概念、色差判定提出了相应方法,分析某款柜机空调外观注塑件色差产生的原因,并
摘 要: 丁西林和王尔德各自开辟了中西饶有风情的喜剧乐园,在一片智趣横生和哲理思辨的氤氲下,两人剧作暗合的深层原因在于世态喜剧的“机智”特征,同时这种“机智”又暗藏相异之趣,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貌。如果说王尔德以游戏人间的姿态来张扬早已蠢蠢欲动的玩世不恭与肆意洒脱,尽显风流才子的放荡不羁之美,那么相较而言丁西林的智性书写则在捕捉人心微妙的变化层次上秉持知识分子所特有的高度敏感与细腻,蕴蓄着理性温和之
摘 要: 明代宫廷存在着傀儡戏、院本、打稻戏、过锦戏和杂耍百戏等诸多杂戏,在明代200余年间该表演系统的大致发展脉络为:洪武时发展受限,但奠定了此后各朝的基本演出格局;永乐时控制渐松,在其基础上洪熙、宣德二朝的演出之风悄然滋长;正统、天顺年间形势急转而下,演出活动颇为消沉;成化、弘治二朝的发展有复兴之势,爆发之态见于正德一朝;嘉靖时有所整顿但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至隆庆时其演出仍盛;万历前十年遭受压制
文章以“催眠”题材悬疑犯罪类型片《催眠·裁决》为研究对象,指出其为悬疑犯罪片开掘出新颖创作手法。其一,其与诸多经典悬疑电影存在强烈互文关系,在拉康提出的“双重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