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区域活动是幼儿独立学习、探索、发现的活动,有利于幼儿个体充分发展。但区域活动是以幼儿自主活动为主,作为发展着的、能动的、个体的幼儿,他们存在年龄小,心理特点具有有意性,水平低、操作探索的坚持性较差等特点,教师的指导又无法面面俱到,因此培养幼儿区域活动的自我管理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它能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以下是我们的几点做法:
一、 创设安全有序的区域环境,为幼儿自我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内在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区域活动要达到促进孩子的发展,首先要为其创设一个自由、宽松、安全、有序的环境。孩子们可以充分自由地选择游戏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时间,教师以表扬、鼓励和帮助为主,以商量的口吻提出想法和建议。同时要确保孩子的安全,应避免活动材料中不安全因素的存在。教师的精力可以大部分用于对幼儿的观察和指导上,而不是维持区域活动的秩序,告诉幼儿你该做些什么。教师在划分區域时要注意动静分明、可降低各活动幼儿之间的消极影响,让幼儿都能尽量将注意力放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上。每个区有足够的空间让幼儿活动、各区域的界限分割要明显等,最重要的是各区域的材料摆放应有序,应让孩子一目了然,取放方便。总之,教师应充分发挥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主动学习,进行自我管理。
二、 与幼儿共同制定图文并茂的区域规则,帮助幼儿构建自我管理的经验
区域活动是具有自选性、自主性的小组活动,这决定了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更多的只能是以间接的方式来进行。因而,抓好区域活动规则的建设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活动规则在活动中起到组织、约束、调整幼儿活动行为和相互关系的作用,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幼儿的活动权利;有利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增强幼儿的自控能力;同时,活动规则还能有机地承载与体现我们的教育意图,让幼儿在玩中学。可以说没有规则,区域活动的质量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以往是由老师制定区域规则,大多以文字的形式展示,然后让幼儿遵守。可不管是晓之以理还是动之以情,收效甚微。孩子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矛盾、有什么问题,最清楚的是孩子自己,尤其是大班的孩子,是非辨别能力已经很强了,他们迫切需要一套合理的规则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和幼儿一起制定规则,结果比教师制定的更详细,更有针对性。如阅读区中幼儿除了考虑到保护图书,安静看书等,幼儿还想到了一个人一次只能拿一本书,不能一个人一次拿了很多书占着。幼儿把这些规则都用生动形象的图画出来,如阅读区要保持安静,就画了一个嘴巴,再在嘴巴上打个叉。孩子在制定区域规则的过程中,通过眼看、耳听、动口、动手、动脑和互相交流讨论,充分理解并掌握活动规则,然后在实践中迁移已有的经验,实施自我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的教育作用。
三、 让幼儿参与区域的管理,挖掘幼儿自我管理的潜能
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给幼儿充分的参与权、选择权和决定权。教育应当“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幼儿有了参与权,他们的内在动机、责任感、独立性、自主性就会明显增强。
(一) 让幼儿参与创设适宜的区域
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幼儿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做到尊重幼儿的需要。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幼儿才是主体,因此在创设区域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商量,在教师创设的基础上,哪些区需要调整,可以增加或减少哪些区等等,如幼儿提出增加一个可以让暂时不想玩区域的小朋友休息聊天的地方。于是我根据幼儿的需要增加了聊天室,幼儿很高兴,也更愿意和教师一起交流自己的新想法了。
(二) 让幼儿参与区域材料的管理
区域活动中丰富的材料能吸引幼儿与之互动、积极探索,但在材料的整理上,如何让幼儿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整理好材料呢?我们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大班的孩子,我们给每个区设定了“小区长”,首先让小区长熟悉每个区每种材料的摆放,还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统计,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到自己负责的区域中检查,这样一来,教师就不必凡事都亲力亲为,找“小区长”就行了。“小区长”可以让幼儿轮流当,这样对幼儿起到促进的作用。通过幼儿的自我管理,幼儿的任务意识提高了,主人翁的意识也增强了。
四、 创新幼儿自我评价方式,提升幼儿自我管理的经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道: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纲要》的指导下,我们尝试将大班区域活动的评价与幼儿的活动,协调成为一个统一的过程。把活动后的总结性的评价变为过程性的评价,这样可以让教师将关注点从活动的结果转移到关注幼儿在活动中如何获得知识经验的,让幼儿学会自主地评价和自我奖励,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不断向上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根据材料的层次性创新设计了幼儿自我评价的方法。如在美工区,将手工剪贴、主题绘画等设为第一层次材料,在材料上贴上一颗小金星;将看图折纸、剪纸设为第二层次材料,在其上贴上两颗小金星;能运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材料进行废物制作等设为第三层次材料,贴上三颗小金星。幼儿完成哪个层次的活动,就给自己贴上几颗小金星。这样幼儿就能自动、自发地朝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努力,教师也可以根据幼儿活动的情况及时调整材料,从而真正地将每一个幼儿的潜力发挥出来,促进其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培养大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幼儿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创造性工作的过程,教师应积极地培养幼儿这方面的能力,帮助每一位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为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
曾蔚,福建省三明市,三明市梅列区实验幼儿园贵溪洋第一分园。
关键词: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以下是我们的几点做法:
一、 创设安全有序的区域环境,为幼儿自我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内在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区域活动要达到促进孩子的发展,首先要为其创设一个自由、宽松、安全、有序的环境。孩子们可以充分自由地选择游戏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时间,教师以表扬、鼓励和帮助为主,以商量的口吻提出想法和建议。同时要确保孩子的安全,应避免活动材料中不安全因素的存在。教师的精力可以大部分用于对幼儿的观察和指导上,而不是维持区域活动的秩序,告诉幼儿你该做些什么。教师在划分區域时要注意动静分明、可降低各活动幼儿之间的消极影响,让幼儿都能尽量将注意力放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上。每个区有足够的空间让幼儿活动、各区域的界限分割要明显等,最重要的是各区域的材料摆放应有序,应让孩子一目了然,取放方便。总之,教师应充分发挥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主动学习,进行自我管理。
二、 与幼儿共同制定图文并茂的区域规则,帮助幼儿构建自我管理的经验
区域活动是具有自选性、自主性的小组活动,这决定了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更多的只能是以间接的方式来进行。因而,抓好区域活动规则的建设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活动规则在活动中起到组织、约束、调整幼儿活动行为和相互关系的作用,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幼儿的活动权利;有利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增强幼儿的自控能力;同时,活动规则还能有机地承载与体现我们的教育意图,让幼儿在玩中学。可以说没有规则,区域活动的质量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以往是由老师制定区域规则,大多以文字的形式展示,然后让幼儿遵守。可不管是晓之以理还是动之以情,收效甚微。孩子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矛盾、有什么问题,最清楚的是孩子自己,尤其是大班的孩子,是非辨别能力已经很强了,他们迫切需要一套合理的规则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和幼儿一起制定规则,结果比教师制定的更详细,更有针对性。如阅读区中幼儿除了考虑到保护图书,安静看书等,幼儿还想到了一个人一次只能拿一本书,不能一个人一次拿了很多书占着。幼儿把这些规则都用生动形象的图画出来,如阅读区要保持安静,就画了一个嘴巴,再在嘴巴上打个叉。孩子在制定区域规则的过程中,通过眼看、耳听、动口、动手、动脑和互相交流讨论,充分理解并掌握活动规则,然后在实践中迁移已有的经验,实施自我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的教育作用。
三、 让幼儿参与区域的管理,挖掘幼儿自我管理的潜能
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给幼儿充分的参与权、选择权和决定权。教育应当“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幼儿有了参与权,他们的内在动机、责任感、独立性、自主性就会明显增强。
(一) 让幼儿参与创设适宜的区域
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幼儿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做到尊重幼儿的需要。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幼儿才是主体,因此在创设区域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商量,在教师创设的基础上,哪些区需要调整,可以增加或减少哪些区等等,如幼儿提出增加一个可以让暂时不想玩区域的小朋友休息聊天的地方。于是我根据幼儿的需要增加了聊天室,幼儿很高兴,也更愿意和教师一起交流自己的新想法了。
(二) 让幼儿参与区域材料的管理
区域活动中丰富的材料能吸引幼儿与之互动、积极探索,但在材料的整理上,如何让幼儿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整理好材料呢?我们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大班的孩子,我们给每个区设定了“小区长”,首先让小区长熟悉每个区每种材料的摆放,还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统计,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到自己负责的区域中检查,这样一来,教师就不必凡事都亲力亲为,找“小区长”就行了。“小区长”可以让幼儿轮流当,这样对幼儿起到促进的作用。通过幼儿的自我管理,幼儿的任务意识提高了,主人翁的意识也增强了。
四、 创新幼儿自我评价方式,提升幼儿自我管理的经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道: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纲要》的指导下,我们尝试将大班区域活动的评价与幼儿的活动,协调成为一个统一的过程。把活动后的总结性的评价变为过程性的评价,这样可以让教师将关注点从活动的结果转移到关注幼儿在活动中如何获得知识经验的,让幼儿学会自主地评价和自我奖励,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不断向上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根据材料的层次性创新设计了幼儿自我评价的方法。如在美工区,将手工剪贴、主题绘画等设为第一层次材料,在材料上贴上一颗小金星;将看图折纸、剪纸设为第二层次材料,在其上贴上两颗小金星;能运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材料进行废物制作等设为第三层次材料,贴上三颗小金星。幼儿完成哪个层次的活动,就给自己贴上几颗小金星。这样幼儿就能自动、自发地朝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努力,教师也可以根据幼儿活动的情况及时调整材料,从而真正地将每一个幼儿的潜力发挥出来,促进其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培养大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幼儿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创造性工作的过程,教师应积极地培养幼儿这方面的能力,帮助每一位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为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
曾蔚,福建省三明市,三明市梅列区实验幼儿园贵溪洋第一分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