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随着资讯、传媒的不断发达和普及,少儿对于诸如“我是从哪儿来的?”“亲嘴真的会生小孩吗?”之类的性问题,无论是采取避讳式的传统回答“你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或“从马路上捡回来的”,还是采取如今“逗比”而通俗的回答“充话费送的”等等,都是不科学的、不负责任的。科学而理想的做法,父母应该根据自己一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方式,以及孩子对性问题的熟知或好奇程度,做适当调整。孩子问到什么程度,就透彻地回答到什么程度。而如果我们采取传统的遮遮掩掩、左躲右闪,甚至是善意蒙骗的回答方式,同样可能贻害无穷。要知道,孩子所问的,往往也是他们好奇的、感到神秘的、理解力所及而想知道的。所以,对于孩子的性问题,父母还是运用科学的方式回答为好。
老问题场景之一:
晚上9点,妈妈拿了一盒牛奶对儿子说:“把这盒牛奶喝了吧,等我洗完澡再叫你进去洗啊。”儿子很乖地答应了。不一会儿,妈妈叫他进去。妈妈赤裸着身体帮儿子脱衣服,儿子突然说:“妈妈,我问你一个问题。我和你的身体长得咋不一样?”
1. 避讳式的传统回答
妈妈:“你还太小,说了你也不懂。”儿子追问:“你没说,咋知道我不懂啊?”妈妈为难了,说:“嗯,这不是你现在应该知道的事,等你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或者“这个嘛,嗯,呵……”支吾过去。
简评:孩子虽然还小,可他已经学会了观察与发现。他只要发现妈妈有什么地方与自己不同都会随时发问。你应付也好、搪塞也好,他得不到满意的答案就会继续追问。可是,无论是妈妈有意避讳不回答,还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对孩子那颗充满好奇的心都是一种不负责任。
2. 启发式的科学回答
妈妈说:“那你说说,你和妈妈的身体哪些地方长的不一样?”“嗯,妈妈这儿(用手指妈妈的胸部)有两个软软的包,我咋没有呀?”妈妈可以再启发着问:“还有什么不同的呀?”孩子想了想,吞吞吐吐地说:“我的下面有‘小鸡鸡’……妈妈下边没有……”这时,妈妈可以说:“人类分为男人和女人两种,男人和女人的身体是不一样的。妈妈胸前两个软软的包叫乳房,是女人特有的,乳房可以产生好多好多奶水,这是因为妈妈要给宝宝喂奶,让他快快长大,而男人没有。男人和女人虽然身体构造不同,但都是平等的,谁也不比对方优越。”
简评:引导孩子提问,既是培养他从小爱动脑筋的习惯,也是锻炼他的智力,更是向他灌输正确的性教育知识。父母告诉他的这些性基本知识,他有可能一时半会儿还不全懂,但他能感受到父母不避讳、不隐瞒,从而对性会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性,像所有他不懂的知识一样,都是科学知识。
老问题场景之二:
小萝莉回到家,没有往日的高兴,嘟着嘴不说话。妈妈抱着她问:“宝贝儿,谁惹你生气了?”小萝莉没有回答。妈妈逗她:“是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欺负你了?告诉妈妈,妈妈给你撑腰。”小萝莉忍不住了:“我们幼儿园的一个男生嘲笑我没有‘小鸡鸡’。”
1. 避讳式的传统回答
妈妈一听来气了:“他这是耍流氓,我明天找你们老师教训他。”妈妈见小萝莉露出笑容,接着说:“宝贝儿,以后别跟这样的坏孩子玩。”
简评: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的情绪在妈妈这儿得到释放,可是,她对自己没有“小鸡鸡”的事依然不明白,而且将来还有可能会受到其他男孩子的同样嘲笑。所以,妈妈以帮孩子撑腰来避讳这样的性问题,迟早还会让孩子受到伤害。
2. 启发式的科学回答
妈妈哄小萝莉说:“宝贝儿,别生气了。知道吗,那个小朋友是错误的,他不懂科学知识。你明天见到他,就对他说,因为我是女孩,所以没有‘小鸡鸡’,但女孩有子宫,男孩却没有,所以男人和女人是平等的。”这时,如果小萝莉似懂非懂地再问:“什么是子宫?”不妨接着告诉她:“子宫就是宝宝待在妈妈身体里的房子。”
简评:妈妈能对小萝莉说这些已经很不错了,首先她肯定了两个孩子之间关于有没有“小鸡鸡”的对与错,之后接着将正确的性知识传输给小萝莉,让她消除因为没有“小鸡鸡”而产生的自卑心理。
老问题场景之三:
儿子5岁了,晚上爸爸将儿子抱进浴室一起洗澡。儿子调皮地跟爸爸挤在蓬头下淋浴,这时,儿子幽幽地说:“爸爸,我们都是男人,可我的‘小鸡鸡’和你的咋不一样啊?”
1. 避讳式的传统回答
爸爸难为情地训斥道:“小屁孩,这是你应该问的问题吗?”或者干脆说:“去,少问这些没用的问题。”稍微开明点的爸爸会说:“咱们现在不谈这个问题,等你长大了就一样了。”
简评:训斥也好,敷衍也罢,孩子发现自己的“小鸡鸡”跟爸爸的不一样,他会为此感到纠结:“到底为什么?”爸爸不告诉他,并不意味着孩子不去想。
2. 启发式的科学回答
爸爸乐哈哈地反问儿子:“儿子,你还发现爸爸哪里跟你不一样啊?”然后再对他说:“你和爸爸不一样,是因为你还是个孩子,等你长大了,就会像我一样的,这是正常的生理变化,就像你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长高,胳膊和腿都要长长一样。而且,你的腋下也会长出腋毛来。你说,这是不是因为年龄增长的原因呀?”
简评:爸爸知性、爽朗的态度不仅对儿子喜欢观察问题、探究问题的好习惯是一种鼓励,而且通俗易懂的解释也会让儿子消除性的神秘,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增长性的知识。
老问题场景之四:
儿子做完作业,妈妈催了几次都不肯到自己房间睡觉,爸爸板着面孔说:“咋不听妈妈的话呢?”儿子磨磨蹭蹭到爸爸身边说:“爸爸陪我一起到房间,好吗?”爸爸照做了。这时,只听儿子小声说:“爸爸,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说了你不能骂我啊。”爸爸逗了一下儿子,算是鼓励儿子。儿子说:“今天,我在厕所尿尿,我发现我的‘小鸡鸡’比同学的大,怎么回事?”
1. 避讳式的传统回答
爸爸有些严肃地说:“在学校不用心学习,琢磨这些干什么?”如果遇到不负责任的爸爸,则会大大咧咧地回答:“大就大呗,怕什么。”如果遇到愚蠢的爸爸回答得更是奇葩:“大好啊,说明你厉害。” 简评:爸爸没有告诉儿子“小鸡鸡”为什么比同学大,反而把儿子训斥一顿,儿子要么会认为这是个不好的问题,要么会认为“小鸡鸡”大是因为自己身体出了问题,让爸爸不知所措了。当然,后面的两种回答,更会在孩子心中埋下一连串的疑问,甚至影响到学习。
2. 启发式的科学回答
爸爸轻轻地抚摸着儿子的头说:“儿子,你是不是担心自己的‘小鸡鸡’出了问题?”儿子也许会怯怯地说:“也不全是啊,反正我想知道为什么不一样。”爸爸可以慢慢告诉他:“这些呢,都是一个人生理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对身体不会有任何的影响。就像花盆里种的花,同是一株花枝上的花,有的长得大、有的长得小、有的开得浓、有的开得淡。所以,在你成长过程中,每个年龄段‘小鸡鸡’的大小都是不一样的。”
简评:爸爸很会教育儿子,用轻轻地抚摸这种很亲切的肢体语言暗示儿子:你的问题问得好。尤其是运用一株花枝上的花的大小、浓淡做比喻,形象、生动、易懂,既消除了儿子的疑虑,又告诉了儿子正确的性知识。
老问题场景之五:
小萝莉第一天上幼儿园,虽然开始去的时候很不情愿,可等妈妈到幼儿园接她回家时,全然像换了一个人,那个高兴样就像小鸟飞进了森林,走在路上一个劲儿地向妈妈讲述幼儿园小朋友的事,然后问妈妈:“有的小朋友说自己是妈妈在马路上捡来的,有的说是猴子变的,还有的说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啊?”
1. 避讳式的传统回答
妈妈被这些小朋友的回答逗得哈哈笑了起来。她告诉小萝莉:“你呀,跟他们不一样,你是妈妈在淘宝网上淘的。”小萝莉瞪着不解的眼神说:“真的吗?那你再给我淘一个弟弟呗。”
简评:这位妈妈够时尚的。她竟然打破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说法,可还是向孩子灌输了错误的性知识。
2. 启发式的科学回答
妈妈把小萝莉抱在腿上,亲切地说:“小朋友们说的都是错的。你们呀,都是妈妈生出来的。”这样明确地告诉小萝莉,可能她还是不大懂:“妈妈,我们是怎么生出来的啊?”这时,妈妈可以从怀孕之始告诉小萝莉:“你小的时候待在妈妈的肚子里,那里有一个叫子宫的地方,也就是‘孩子的宫殿’的意思。你就住在那宫殿里,一点点长大,待了10个月,然后就生了出来。妈妈为了生你非常辛苦,所以你应该关心体贴妈妈,爱妈妈哦。”
简评:妈妈不仅纠正了小朋友们从小接受的错误性知识,而且告诉了小萝莉一个小生命在哪儿成长、成长多久,最后才由妈妈生出来。她向孩子传输的不仅仅是正确的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血脉亲情的认同和感恩教育。
【编辑:花洁】
老问题场景之一:
晚上9点,妈妈拿了一盒牛奶对儿子说:“把这盒牛奶喝了吧,等我洗完澡再叫你进去洗啊。”儿子很乖地答应了。不一会儿,妈妈叫他进去。妈妈赤裸着身体帮儿子脱衣服,儿子突然说:“妈妈,我问你一个问题。我和你的身体长得咋不一样?”
1. 避讳式的传统回答
妈妈:“你还太小,说了你也不懂。”儿子追问:“你没说,咋知道我不懂啊?”妈妈为难了,说:“嗯,这不是你现在应该知道的事,等你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或者“这个嘛,嗯,呵……”支吾过去。
简评:孩子虽然还小,可他已经学会了观察与发现。他只要发现妈妈有什么地方与自己不同都会随时发问。你应付也好、搪塞也好,他得不到满意的答案就会继续追问。可是,无论是妈妈有意避讳不回答,还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对孩子那颗充满好奇的心都是一种不负责任。
2. 启发式的科学回答
妈妈说:“那你说说,你和妈妈的身体哪些地方长的不一样?”“嗯,妈妈这儿(用手指妈妈的胸部)有两个软软的包,我咋没有呀?”妈妈可以再启发着问:“还有什么不同的呀?”孩子想了想,吞吞吐吐地说:“我的下面有‘小鸡鸡’……妈妈下边没有……”这时,妈妈可以说:“人类分为男人和女人两种,男人和女人的身体是不一样的。妈妈胸前两个软软的包叫乳房,是女人特有的,乳房可以产生好多好多奶水,这是因为妈妈要给宝宝喂奶,让他快快长大,而男人没有。男人和女人虽然身体构造不同,但都是平等的,谁也不比对方优越。”
简评:引导孩子提问,既是培养他从小爱动脑筋的习惯,也是锻炼他的智力,更是向他灌输正确的性教育知识。父母告诉他的这些性基本知识,他有可能一时半会儿还不全懂,但他能感受到父母不避讳、不隐瞒,从而对性会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性,像所有他不懂的知识一样,都是科学知识。
老问题场景之二:
小萝莉回到家,没有往日的高兴,嘟着嘴不说话。妈妈抱着她问:“宝贝儿,谁惹你生气了?”小萝莉没有回答。妈妈逗她:“是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欺负你了?告诉妈妈,妈妈给你撑腰。”小萝莉忍不住了:“我们幼儿园的一个男生嘲笑我没有‘小鸡鸡’。”
1. 避讳式的传统回答
妈妈一听来气了:“他这是耍流氓,我明天找你们老师教训他。”妈妈见小萝莉露出笑容,接着说:“宝贝儿,以后别跟这样的坏孩子玩。”
简评: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的情绪在妈妈这儿得到释放,可是,她对自己没有“小鸡鸡”的事依然不明白,而且将来还有可能会受到其他男孩子的同样嘲笑。所以,妈妈以帮孩子撑腰来避讳这样的性问题,迟早还会让孩子受到伤害。
2. 启发式的科学回答
妈妈哄小萝莉说:“宝贝儿,别生气了。知道吗,那个小朋友是错误的,他不懂科学知识。你明天见到他,就对他说,因为我是女孩,所以没有‘小鸡鸡’,但女孩有子宫,男孩却没有,所以男人和女人是平等的。”这时,如果小萝莉似懂非懂地再问:“什么是子宫?”不妨接着告诉她:“子宫就是宝宝待在妈妈身体里的房子。”
简评:妈妈能对小萝莉说这些已经很不错了,首先她肯定了两个孩子之间关于有没有“小鸡鸡”的对与错,之后接着将正确的性知识传输给小萝莉,让她消除因为没有“小鸡鸡”而产生的自卑心理。
老问题场景之三:
儿子5岁了,晚上爸爸将儿子抱进浴室一起洗澡。儿子调皮地跟爸爸挤在蓬头下淋浴,这时,儿子幽幽地说:“爸爸,我们都是男人,可我的‘小鸡鸡’和你的咋不一样啊?”
1. 避讳式的传统回答
爸爸难为情地训斥道:“小屁孩,这是你应该问的问题吗?”或者干脆说:“去,少问这些没用的问题。”稍微开明点的爸爸会说:“咱们现在不谈这个问题,等你长大了就一样了。”
简评:训斥也好,敷衍也罢,孩子发现自己的“小鸡鸡”跟爸爸的不一样,他会为此感到纠结:“到底为什么?”爸爸不告诉他,并不意味着孩子不去想。
2. 启发式的科学回答
爸爸乐哈哈地反问儿子:“儿子,你还发现爸爸哪里跟你不一样啊?”然后再对他说:“你和爸爸不一样,是因为你还是个孩子,等你长大了,就会像我一样的,这是正常的生理变化,就像你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长高,胳膊和腿都要长长一样。而且,你的腋下也会长出腋毛来。你说,这是不是因为年龄增长的原因呀?”
简评:爸爸知性、爽朗的态度不仅对儿子喜欢观察问题、探究问题的好习惯是一种鼓励,而且通俗易懂的解释也会让儿子消除性的神秘,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增长性的知识。
老问题场景之四:
儿子做完作业,妈妈催了几次都不肯到自己房间睡觉,爸爸板着面孔说:“咋不听妈妈的话呢?”儿子磨磨蹭蹭到爸爸身边说:“爸爸陪我一起到房间,好吗?”爸爸照做了。这时,只听儿子小声说:“爸爸,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说了你不能骂我啊。”爸爸逗了一下儿子,算是鼓励儿子。儿子说:“今天,我在厕所尿尿,我发现我的‘小鸡鸡’比同学的大,怎么回事?”
1. 避讳式的传统回答
爸爸有些严肃地说:“在学校不用心学习,琢磨这些干什么?”如果遇到不负责任的爸爸,则会大大咧咧地回答:“大就大呗,怕什么。”如果遇到愚蠢的爸爸回答得更是奇葩:“大好啊,说明你厉害。” 简评:爸爸没有告诉儿子“小鸡鸡”为什么比同学大,反而把儿子训斥一顿,儿子要么会认为这是个不好的问题,要么会认为“小鸡鸡”大是因为自己身体出了问题,让爸爸不知所措了。当然,后面的两种回答,更会在孩子心中埋下一连串的疑问,甚至影响到学习。
2. 启发式的科学回答
爸爸轻轻地抚摸着儿子的头说:“儿子,你是不是担心自己的‘小鸡鸡’出了问题?”儿子也许会怯怯地说:“也不全是啊,反正我想知道为什么不一样。”爸爸可以慢慢告诉他:“这些呢,都是一个人生理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对身体不会有任何的影响。就像花盆里种的花,同是一株花枝上的花,有的长得大、有的长得小、有的开得浓、有的开得淡。所以,在你成长过程中,每个年龄段‘小鸡鸡’的大小都是不一样的。”
简评:爸爸很会教育儿子,用轻轻地抚摸这种很亲切的肢体语言暗示儿子:你的问题问得好。尤其是运用一株花枝上的花的大小、浓淡做比喻,形象、生动、易懂,既消除了儿子的疑虑,又告诉了儿子正确的性知识。
老问题场景之五:
小萝莉第一天上幼儿园,虽然开始去的时候很不情愿,可等妈妈到幼儿园接她回家时,全然像换了一个人,那个高兴样就像小鸟飞进了森林,走在路上一个劲儿地向妈妈讲述幼儿园小朋友的事,然后问妈妈:“有的小朋友说自己是妈妈在马路上捡来的,有的说是猴子变的,还有的说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啊?”
1. 避讳式的传统回答
妈妈被这些小朋友的回答逗得哈哈笑了起来。她告诉小萝莉:“你呀,跟他们不一样,你是妈妈在淘宝网上淘的。”小萝莉瞪着不解的眼神说:“真的吗?那你再给我淘一个弟弟呗。”
简评:这位妈妈够时尚的。她竟然打破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说法,可还是向孩子灌输了错误的性知识。
2. 启发式的科学回答
妈妈把小萝莉抱在腿上,亲切地说:“小朋友们说的都是错的。你们呀,都是妈妈生出来的。”这样明确地告诉小萝莉,可能她还是不大懂:“妈妈,我们是怎么生出来的啊?”这时,妈妈可以从怀孕之始告诉小萝莉:“你小的时候待在妈妈的肚子里,那里有一个叫子宫的地方,也就是‘孩子的宫殿’的意思。你就住在那宫殿里,一点点长大,待了10个月,然后就生了出来。妈妈为了生你非常辛苦,所以你应该关心体贴妈妈,爱妈妈哦。”
简评:妈妈不仅纠正了小朋友们从小接受的错误性知识,而且告诉了小萝莉一个小生命在哪儿成长、成长多久,最后才由妈妈生出来。她向孩子传输的不仅仅是正确的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血脉亲情的认同和感恩教育。
【编辑:花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