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及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找准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方位,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文章通过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容等方面进行概述,并对其现实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更好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指导下,进行生产时间,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
引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当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科学地定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历史阶段,并认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必然的和优于资本主义的这一现实,有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
1.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邓小平根据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可见,经过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
1984年,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基于国际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并经过反复的理论论证,到了1992年初,邓小平从对社会主义历史的动态的角度,科学地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述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带有目标性质的。其原因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建立在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贫瘠土壤上,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我国的经济和各方面的发展才能赶超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相对于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确实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不可逾越的经济形式。但要明确的是,我们所要发展的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的、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市场经济。其原因在于,虽然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着相应的社会福利制度,但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承认剥削的必要和两极分化的事实的,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相去甚远。剥削和两极分化都反应了私有制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邓小平历史地直面了剥削和两极分化的客观存在,提出了消灭剥削和消灭两极分化的目标,并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但是,共同富裕这个目标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和完善,带动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生产关系逐渐完善的最终结果。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精准表述,成为了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且不断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大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2.1明确提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有利于克服和防止对我国现阶段社会性质的认识上犯右的或“左”的错误。
2.2论述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依据,当前在我国,基本的客观情况时人口基数较大,底子较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处于落后的地位,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相对来说还比较低下,在商品经济以及国内市场方面,还不是很发达,仍然处于自然经济与半自然经济的状态,并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还不是很成熟。
2.3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即“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4说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时间上的起点和终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这个时期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终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
这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现在看来,这个时间也可能会更长。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结束,不仅取决于本国的情况,而且取决于整个国际情况。
2.5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虽然在一定的范围内,依然还存在着阶级斗争,但是这已不是社会此阶段的主要矛盾了。
2.6说明了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性。指出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并且确定了“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以安定团结为前提,努力建设民主政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精神文明”六项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
2.7全面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现实意义
有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产生一个飞跃,进一步对社会主义划分阶段的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问题、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等,做更深入的研究,认识这些方面的规律,更好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防止发生“左”的或右的偏差。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决定了我国的所有制结只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构成部分实质上是让多种私有制经济与多种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样就肯定了多种私有制经济与多种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样就肯定了多种私有制经济在初级阶段的地位与作用。十五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要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结合起来。”
近2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成为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从整个时期平均水平看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率的国家和地区之一。总体上来说,国民经济的实例明显的得到了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共同发展,尤其是在农业经济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此外还有乡镇企业的快速增长,对于提高农村经济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导下,我国的社会发展在逐渐的深化,不断的向前迈进。
4.结束语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改革方案逐渐落实到实践当中,我们要坚信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必然性,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尽快实现科学发展、持续推进民主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梁柱.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研究[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02:33-41.
[2]胡磊.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劳资关系的理论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04:67-70.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
引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当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科学地定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历史阶段,并认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必然的和优于资本主义的这一现实,有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
1.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邓小平根据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可见,经过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
1984年,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基于国际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并经过反复的理论论证,到了1992年初,邓小平从对社会主义历史的动态的角度,科学地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述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带有目标性质的。其原因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建立在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贫瘠土壤上,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我国的经济和各方面的发展才能赶超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相对于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确实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不可逾越的经济形式。但要明确的是,我们所要发展的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的、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市场经济。其原因在于,虽然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着相应的社会福利制度,但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承认剥削的必要和两极分化的事实的,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相去甚远。剥削和两极分化都反应了私有制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邓小平历史地直面了剥削和两极分化的客观存在,提出了消灭剥削和消灭两极分化的目标,并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但是,共同富裕这个目标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和完善,带动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生产关系逐渐完善的最终结果。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精准表述,成为了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且不断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大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2.1明确提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有利于克服和防止对我国现阶段社会性质的认识上犯右的或“左”的错误。
2.2论述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依据,当前在我国,基本的客观情况时人口基数较大,底子较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处于落后的地位,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相对来说还比较低下,在商品经济以及国内市场方面,还不是很发达,仍然处于自然经济与半自然经济的状态,并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还不是很成熟。
2.3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即“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4说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时间上的起点和终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这个时期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终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
这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现在看来,这个时间也可能会更长。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结束,不仅取决于本国的情况,而且取决于整个国际情况。
2.5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虽然在一定的范围内,依然还存在着阶级斗争,但是这已不是社会此阶段的主要矛盾了。
2.6说明了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性。指出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并且确定了“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以安定团结为前提,努力建设民主政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精神文明”六项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
2.7全面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现实意义
有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产生一个飞跃,进一步对社会主义划分阶段的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问题、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等,做更深入的研究,认识这些方面的规律,更好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防止发生“左”的或右的偏差。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决定了我国的所有制结只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构成部分实质上是让多种私有制经济与多种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样就肯定了多种私有制经济与多种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样就肯定了多种私有制经济在初级阶段的地位与作用。十五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要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结合起来。”
近2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成为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从整个时期平均水平看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率的国家和地区之一。总体上来说,国民经济的实例明显的得到了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共同发展,尤其是在农业经济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此外还有乡镇企业的快速增长,对于提高农村经济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导下,我国的社会发展在逐渐的深化,不断的向前迈进。
4.结束语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改革方案逐渐落实到实践当中,我们要坚信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必然性,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尽快实现科学发展、持续推进民主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梁柱.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研究[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02:33-41.
[2]胡磊.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劳资关系的理论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04: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