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行和发展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中获得发展。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有所裨益。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处发展,初中数学的教学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知识掌握和形成的过程,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相比较传统的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教师创设的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可以自由地碰撞和驰骋。数学作为人类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人类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是学生学习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一、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能问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教师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数学情境中提出问题,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数学情境可以是生活化情境,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也可以是悬疑情境,提高学生探索的欲望;还可以是实践操作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探索知识等等。
例如,在学习《设计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时,笔者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操作情境:同桌两人一组,选择一个长方体物品,然后为它制作一个包装纸盒。学生们纷纷动起手来,首先测量物品的长、宽、高,然后在平面的纸上画出长方体的平面示意图,接着进行裁剪和组合,并对包装纸进行设计,最后完成包装纸的制作和设计。但是在最终对物品的包装环节,部分学生发现并提出疑问:为什么制作完成的包装纸包不住物品?然后学生从实用性的方面思考并得出了结论:在设计物品的包装纸时的尺寸不能完全按照物品的尺寸进行设计,因为要保证包装纸比物品的体积大,这样才能够完全包住物品,所以在设计包装纸时,要使得它的长、宽、高比物品的长、宽、高的数值要大一点,留有余地,这样才能够设计出合适的包装纸。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数学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同时让学生在情境中质疑和提问,最终在情境中解决,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二、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会问
在数学的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师生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目标或者获得正确答案上,还应该对教学过程和解题过程进行有效地反思,包括对题目所给条件的分析的反思、解题方法的反思以及所用数学思想的反思等。学生反思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在脑海中不断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做的过程。所以反思的过程也是质疑的过程,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那么其问题意识也会有增强。
例如,在“y=mx2-6x+2的图像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求m的值。”这道题的解答完毕之后,笔者发现有很多学生的答案并不全面,学生们纷纷不解,并提出自己的疑问。为此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首先从审题上,由于x2的出现很多学生就会误认为这是二次函数,而忽略了m=0的情况,导致了错误。其次在数学思想上,我们运用的是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分别对m=0和m≠0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进而求出m的值。由此可见,在学生的反思过程中,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提问,使得学生的提问更加有效,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善于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善用鼓励性评价,让学生乐问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学是一个双向的活动,学生要及时对教师進行反馈,同时,教师对于学生质疑和提问也要保持鼓励和支持的态度,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有效提问的意识。
例如,为了鼓励学生提问,笔者在班级中设置了一个问题档案,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记一分,如果问题有价值记两分,并且鼓励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并进行相应的记分。这个档案的最终成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依据。这样学生的提问积极性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一时间,初中数学课堂变成了学生的主场,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当学生体会到提问的快乐与满足时,就会激发学生不断地发现与创造。
综上所述,学生是一个自由发展的人,他们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令其产生疑问的事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在质疑状态下,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有明显的增强。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敬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探讨[J].科技展望,2016,26(06):224.
[2] 任慧东.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09):80.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处发展,初中数学的教学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知识掌握和形成的过程,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相比较传统的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教师创设的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可以自由地碰撞和驰骋。数学作为人类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人类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是学生学习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一、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能问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教师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数学情境中提出问题,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数学情境可以是生活化情境,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也可以是悬疑情境,提高学生探索的欲望;还可以是实践操作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探索知识等等。
例如,在学习《设计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时,笔者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操作情境:同桌两人一组,选择一个长方体物品,然后为它制作一个包装纸盒。学生们纷纷动起手来,首先测量物品的长、宽、高,然后在平面的纸上画出长方体的平面示意图,接着进行裁剪和组合,并对包装纸进行设计,最后完成包装纸的制作和设计。但是在最终对物品的包装环节,部分学生发现并提出疑问:为什么制作完成的包装纸包不住物品?然后学生从实用性的方面思考并得出了结论:在设计物品的包装纸时的尺寸不能完全按照物品的尺寸进行设计,因为要保证包装纸比物品的体积大,这样才能够完全包住物品,所以在设计包装纸时,要使得它的长、宽、高比物品的长、宽、高的数值要大一点,留有余地,这样才能够设计出合适的包装纸。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数学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同时让学生在情境中质疑和提问,最终在情境中解决,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二、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会问
在数学的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师生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目标或者获得正确答案上,还应该对教学过程和解题过程进行有效地反思,包括对题目所给条件的分析的反思、解题方法的反思以及所用数学思想的反思等。学生反思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在脑海中不断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做的过程。所以反思的过程也是质疑的过程,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那么其问题意识也会有增强。
例如,在“y=mx2-6x+2的图像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求m的值。”这道题的解答完毕之后,笔者发现有很多学生的答案并不全面,学生们纷纷不解,并提出自己的疑问。为此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首先从审题上,由于x2的出现很多学生就会误认为这是二次函数,而忽略了m=0的情况,导致了错误。其次在数学思想上,我们运用的是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分别对m=0和m≠0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进而求出m的值。由此可见,在学生的反思过程中,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提问,使得学生的提问更加有效,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善于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善用鼓励性评价,让学生乐问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学是一个双向的活动,学生要及时对教师進行反馈,同时,教师对于学生质疑和提问也要保持鼓励和支持的态度,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有效提问的意识。
例如,为了鼓励学生提问,笔者在班级中设置了一个问题档案,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记一分,如果问题有价值记两分,并且鼓励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并进行相应的记分。这个档案的最终成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依据。这样学生的提问积极性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一时间,初中数学课堂变成了学生的主场,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当学生体会到提问的快乐与满足时,就会激发学生不断地发现与创造。
综上所述,学生是一个自由发展的人,他们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令其产生疑问的事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在质疑状态下,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有明显的增强。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敬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探讨[J].科技展望,2016,26(06):224.
[2] 任慧东.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0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