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是信息主宰的社会,信息无孔不入。担负着未来人才培养重任的大学校园对合格的信息技术人员的教育责无旁贷。根据时代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通过分析目前本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提出全新的分层教学+微课程辅助学习的教学模式,从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到研究特色思考,以期进一步提高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社会的需要打下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和提供必要的自身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的提供基本条件。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 微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236-01
1 引言
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步伐加快,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不断建设和改革才能跟上这快节奏的时代和课程的要求。目前,我校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建設和改革一直在不断进行,并于2006年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起点,进行了第一阶段的分层教学改革,具体实施采取大一新生入学伊始,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摸底,达到合格成绩的学生可允许免修本门课程,并取得本课程相应的学分;同时,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对合格分数以下的同学开展教学并组织考核。分层教学是针对我校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实际情况开展的因材施教,此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一直延续到现在。但随着社会及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适应教学、学习及就业的需求,还需要对我校的两级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补充及改进,以满足我校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要。
2 研究内容
搭建全新“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微教学平台,并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微课程”学习资源包。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首先,对“微课程”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梳理“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内容,然后结合课程内容特点分析研究其“微课程”的可行性。
其次,结合之前的“微课程”理论,以及对“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结果,总结出其设计原则。
再次,在此设计原则基础上,构筑微课程整体框架模型和模式。
最后,开展教学内容设计,知识点的提取,微课程的设计及制作,及最终素材的集成,并提出该“微课程”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方案等。
3 研究目标
提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微课原则和微课模式,利用微课程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对以《大学计算机技术基础教程》、《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程》这两本“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教材为基础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一个全面、具体、有针对性的知识点梳理和讲解,构建一个集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于一体的,并且可以运行在手机、PAD及台式机等平台上的,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点滴时间进行学习的全新的教学辅助学习平台,以支持移动学习、混合学习、碎片化学习及翻转学习等多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4 解决的问题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我校自2006年开展的分层教学,经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确实是解决我校新入学学生由于来源、地域、水平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实际差异的很好的途径,也是开展因材施教教学的好方法。但同时,由于我校教学资源的限制,一直进行的是两级分层,这就造成了分层过粗引起的免修学生的部分知识点欠缺和少数非免修学生又感觉教材的滞后性而“吃不饱”以及现实中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知识更新加快而使部分学生学习吃力等矛盾现象的存在。这些都会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在现有分层教学基础上再进一步改革和补充。
5 主要特色
网络是当今知识学习和补充的最便捷有效的途径。随着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当今“微时代”的特点,在微时代与信息化教育融合下,“微时代”正以微课程的形式进军教育事业。学生可“随时随地,随需随取”利用微课程进行“充电”。因此,在现有两级分层教学的基础上,梳理出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与微课程相结合,利用微课程进行辅助教学与知识点补充,提出分层教学+微课程辅助学习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补充学生某些知识点的欠缺,而且通过这种精彩短小、应用灵活的微课程可以抓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补充学习,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完全吸收所学知识点,更可以达到“随时随地,随需随取”的自主学习状态,使学生对信息化教育资源的使用更为高效,为学生提供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迎合了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有助于提升网络时代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和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创新发展的创新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跟上时代教育步伐。总之,项目特点集微课程设计、随身性、全新的分层教学+微课程辅助学习的教学模式于一身。
6 总结
通过对本校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明确开展该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根据微课程特点深入研究设计手机微信版,搭建出一个以微信为平台的订阅号来为学生提供课程服务;提出全新的分层教学+微课程辅助学习的教学模式,为提高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熊开武,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宁波大学,2014年6月5日.
[2] 黄孟遥,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湖南师范大学,20120 4090092,2014年5月.
[3] 蔡跃,《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 微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236-01
1 引言
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步伐加快,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不断建设和改革才能跟上这快节奏的时代和课程的要求。目前,我校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建設和改革一直在不断进行,并于2006年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起点,进行了第一阶段的分层教学改革,具体实施采取大一新生入学伊始,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摸底,达到合格成绩的学生可允许免修本门课程,并取得本课程相应的学分;同时,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对合格分数以下的同学开展教学并组织考核。分层教学是针对我校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实际情况开展的因材施教,此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一直延续到现在。但随着社会及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适应教学、学习及就业的需求,还需要对我校的两级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补充及改进,以满足我校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要。
2 研究内容
搭建全新“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微教学平台,并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微课程”学习资源包。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首先,对“微课程”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梳理“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内容,然后结合课程内容特点分析研究其“微课程”的可行性。
其次,结合之前的“微课程”理论,以及对“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结果,总结出其设计原则。
再次,在此设计原则基础上,构筑微课程整体框架模型和模式。
最后,开展教学内容设计,知识点的提取,微课程的设计及制作,及最终素材的集成,并提出该“微课程”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方案等。
3 研究目标
提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微课原则和微课模式,利用微课程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对以《大学计算机技术基础教程》、《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程》这两本“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教材为基础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一个全面、具体、有针对性的知识点梳理和讲解,构建一个集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于一体的,并且可以运行在手机、PAD及台式机等平台上的,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点滴时间进行学习的全新的教学辅助学习平台,以支持移动学习、混合学习、碎片化学习及翻转学习等多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4 解决的问题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我校自2006年开展的分层教学,经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确实是解决我校新入学学生由于来源、地域、水平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实际差异的很好的途径,也是开展因材施教教学的好方法。但同时,由于我校教学资源的限制,一直进行的是两级分层,这就造成了分层过粗引起的免修学生的部分知识点欠缺和少数非免修学生又感觉教材的滞后性而“吃不饱”以及现实中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知识更新加快而使部分学生学习吃力等矛盾现象的存在。这些都会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在现有分层教学基础上再进一步改革和补充。
5 主要特色
网络是当今知识学习和补充的最便捷有效的途径。随着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当今“微时代”的特点,在微时代与信息化教育融合下,“微时代”正以微课程的形式进军教育事业。学生可“随时随地,随需随取”利用微课程进行“充电”。因此,在现有两级分层教学的基础上,梳理出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与微课程相结合,利用微课程进行辅助教学与知识点补充,提出分层教学+微课程辅助学习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补充学生某些知识点的欠缺,而且通过这种精彩短小、应用灵活的微课程可以抓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补充学习,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完全吸收所学知识点,更可以达到“随时随地,随需随取”的自主学习状态,使学生对信息化教育资源的使用更为高效,为学生提供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迎合了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有助于提升网络时代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和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创新发展的创新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跟上时代教育步伐。总之,项目特点集微课程设计、随身性、全新的分层教学+微课程辅助学习的教学模式于一身。
6 总结
通过对本校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明确开展该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根据微课程特点深入研究设计手机微信版,搭建出一个以微信为平台的订阅号来为学生提供课程服务;提出全新的分层教学+微课程辅助学习的教学模式,为提高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熊开武,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宁波大学,2014年6月5日.
[2] 黄孟遥,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湖南师范大学,20120 4090092,2014年5月.
[3] 蔡跃,《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