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职业技工类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长,然而当前中职类院校的处境普遍十分困难,社会认可度较低,生源多为贫困、学困、德困的“三困生”,如何在培养学生过硬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好地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修养,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中职院校 德育教育 三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职业技工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为此国家大力加强了对中职教育的扶持力度。然而当前中职类院校的处境普遍十分困难,社会认可度较低,学校招生每年分数线一降再降,学生生源只有最高线,没有最低线,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没有分数,大多为贫困、学困、德困的“三困生”。他们自卑心理严重,缺乏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心理不够成熟,容易诱发许多不良行为,因此,中职院校不仅要培养他们过硬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具备良好的品德和修养。那么我们如何抓好中职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应把握好中职教育的三个时期。
一、入学期教育的塑造
中职院校学生在入学初期,都会对学校环境有一种陌生感,心理上不自觉地会产生拘束,行为上也会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同时会有一种告别过去,开始新生的感觉,人人都有美好的愿望、积极向上的打算。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此时学生的可塑心理,努力将做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内心最深处,使之成为个人的自觉修养和习惯养成。
在思想道德教育和管理方面,学校首先要建立一整套严格而科学的规章制度,具体可行的措施办法,完整有序的学习生活秩序,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细化、完善;其次要对照规章制度坚持反复抓,抓反复,重培养,促养成。在宣传教育上要不怕重复,不怕老调重弹,形式方法上要有创新,生动活泼。注重对学生的落实践行,督促检查,切忌言而不行,行而不果。通过反复的教育训练,经常的督促检查,定时的评比表彰,全员的互动铸塑,驱动学生自我约束,自我完善,使学生良好的品行得到定势和巩固;还要加强对校规校纪的严格执行。对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注重示范效应,以一儆百,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文明、有序、正气的和谐校园环境,才能弘扬正气,顺利实施德育教育。
二、培养期教育的默化
随着中职院校学生对学校环境的不断熟悉,扩大人际交往、学会做人处世的求知欲也将不断增强,学校及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段在校长时间的培养期,重点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内容的灌输,使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正确理念。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学校要积极为学生搭建各种活动平台。一要大力开展各种主题意识教育活动。如,每周一早晨升国旗,在国旗下演讲;每周三下午开展“道德讲堂”;清明节组织学生烈士陵园扫墓;开展党史知识竞赛,等等,积极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怀。二要充分利用传统佳节和法定纪念日,开展师生联欢会、诵经典、传孝道、运动会等活动,通过组织这些活动既丰富了中职院校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使他们在活动中体会人间温情。三要结合中职院校自身特点定期组织开展技能大赛,如“校园歌手大赛”、“校园模特大赛”、导游、服装设计、电工、钳工等技能大比拼,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活动,更是他们树立信心,实现人生价值的华丽转身。四要不定期开展学雷锋、做好事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培养中职院校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公共服务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五要加强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使他们在学习中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学会保护自己。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完善,重新唤起他们处世立身的正能量。
三、就业期教育的引导
在中职院校学习后期,学生即将步入社会,他们的心理将发生很大变化,都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了解社会,渴望就业,渴望成功,这个阶段,学校和教师应将德育教育的重点放在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上,加强对他们的国家形势教育,艰苦创业教育,吃苦耐劳教育,竞争与合作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个人、对待家庭、对待社会,不能因一时挫折而自暴自弃,也不能因一时成功忘记要承担的责任。
在这里,学校要组织学生提前到实习(实训)基地或合作办学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践中,让学生主动积极推荐自己,自己找合适的工作,使其体验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过渡,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感受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锻炼他们的个人意志。同时,学校要不定期地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到学校为学生做有关他们艰苦创业及成功后更多承担社会责任的讲座。用学生熟知的人、身边的人的故事触动学生灵魂,使他们充分做好融入现实社会的准备,让他们在面对生存困难的时候,脸上更多的是一份生活的“淡定”。
总之,中职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需按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而开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教育宗旨,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中职院校 德育教育 三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职业技工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为此国家大力加强了对中职教育的扶持力度。然而当前中职类院校的处境普遍十分困难,社会认可度较低,学校招生每年分数线一降再降,学生生源只有最高线,没有最低线,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没有分数,大多为贫困、学困、德困的“三困生”。他们自卑心理严重,缺乏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心理不够成熟,容易诱发许多不良行为,因此,中职院校不仅要培养他们过硬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具备良好的品德和修养。那么我们如何抓好中职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应把握好中职教育的三个时期。
一、入学期教育的塑造
中职院校学生在入学初期,都会对学校环境有一种陌生感,心理上不自觉地会产生拘束,行为上也会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同时会有一种告别过去,开始新生的感觉,人人都有美好的愿望、积极向上的打算。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此时学生的可塑心理,努力将做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内心最深处,使之成为个人的自觉修养和习惯养成。
在思想道德教育和管理方面,学校首先要建立一整套严格而科学的规章制度,具体可行的措施办法,完整有序的学习生活秩序,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细化、完善;其次要对照规章制度坚持反复抓,抓反复,重培养,促养成。在宣传教育上要不怕重复,不怕老调重弹,形式方法上要有创新,生动活泼。注重对学生的落实践行,督促检查,切忌言而不行,行而不果。通过反复的教育训练,经常的督促检查,定时的评比表彰,全员的互动铸塑,驱动学生自我约束,自我完善,使学生良好的品行得到定势和巩固;还要加强对校规校纪的严格执行。对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注重示范效应,以一儆百,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文明、有序、正气的和谐校园环境,才能弘扬正气,顺利实施德育教育。
二、培养期教育的默化
随着中职院校学生对学校环境的不断熟悉,扩大人际交往、学会做人处世的求知欲也将不断增强,学校及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段在校长时间的培养期,重点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内容的灌输,使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正确理念。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学校要积极为学生搭建各种活动平台。一要大力开展各种主题意识教育活动。如,每周一早晨升国旗,在国旗下演讲;每周三下午开展“道德讲堂”;清明节组织学生烈士陵园扫墓;开展党史知识竞赛,等等,积极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怀。二要充分利用传统佳节和法定纪念日,开展师生联欢会、诵经典、传孝道、运动会等活动,通过组织这些活动既丰富了中职院校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使他们在活动中体会人间温情。三要结合中职院校自身特点定期组织开展技能大赛,如“校园歌手大赛”、“校园模特大赛”、导游、服装设计、电工、钳工等技能大比拼,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活动,更是他们树立信心,实现人生价值的华丽转身。四要不定期开展学雷锋、做好事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培养中职院校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公共服务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五要加强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使他们在学习中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学会保护自己。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完善,重新唤起他们处世立身的正能量。
三、就业期教育的引导
在中职院校学习后期,学生即将步入社会,他们的心理将发生很大变化,都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了解社会,渴望就业,渴望成功,这个阶段,学校和教师应将德育教育的重点放在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上,加强对他们的国家形势教育,艰苦创业教育,吃苦耐劳教育,竞争与合作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个人、对待家庭、对待社会,不能因一时挫折而自暴自弃,也不能因一时成功忘记要承担的责任。
在这里,学校要组织学生提前到实习(实训)基地或合作办学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践中,让学生主动积极推荐自己,自己找合适的工作,使其体验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过渡,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感受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锻炼他们的个人意志。同时,学校要不定期地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到学校为学生做有关他们艰苦创业及成功后更多承担社会责任的讲座。用学生熟知的人、身边的人的故事触动学生灵魂,使他们充分做好融入现实社会的准备,让他们在面对生存困难的时候,脸上更多的是一份生活的“淡定”。
总之,中职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需按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而开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教育宗旨,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