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梦中景悟浓浓情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ingqiang6268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了解作者,读题导入
  师:请看黑板(板书:吴冠中),一起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了解吴冠中吗?
  生1:我知道他是《父爱之舟》这篇课文的作者。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在预习时读到的。
  师:这正是预习的重要性。还有了解他的吗?(生不语)吴冠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看屏幕。
  (屏幕显示:吴冠中,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笔下的一篇散文——《父爱之舟》。(板书:父爱之舟)
  (生2读课题)
  师:我想问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2:我想表达一种浓浓的父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大家说怪不怪,汪老师第一遍读完这篇课文,就觉得整篇文章的构思跟我读小学时写过的一篇文章很相似。你们相信吗?
  (生摇头或点头)
  师:我们先来看看《父爱之舟》这篇课文的整体构思。
  [屏幕:
  是昨夜梦中的經历吧,我刚刚梦醒!(首段)
  ……(梦中场景)
  ……醒来,枕边一片湿。(末段)]
  师:大家看看,从这篇文章的整体构思中,你能读懂什么?
  生1:从首段和末段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的应该是作者一夜的梦。
  生2:从末段的语言可以看出作者在梦里可能很感动,也可能很伤心。
  生3:从“梦中场景”可以看出课文的中间部分就是写作者在梦里见到的一个个具体的场景。
  师:是的。正如你们所说的那样,这篇课文叙述的是作者做了一夜的梦,在梦里见到了一个个具体场景。请再看看汪老师小时候写过的一篇习作的构思。
  [屏幕:
  不知不觉地,我的眼前变得模糊了。(首段)
  ……(梦中场景)
  “咚——”我重重地摔在床下。当我缓过神来,发现是一场梦。(末段)]
  师:同学们发现了相似的地方吗?
  生1:老师的这篇作文写的也是自己一夜的梦。
  生2:老师的这篇作文写的也是梦里的一个个具体场景。
  师:我想问问,你们有没有写过这样类似的文章。
  (生点头)
  师:看来,汪老师和你们一样,从小就有作家的天赋。吴冠中《父爱之舟》叙述的是作者做了一夜的梦,在梦里见到了一个个具体的场景(板书:梦中场景)。那么,在“我”的梦中到底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呢?请同学们以较快的速度把课文完完整整地读一遍。读完后想一想,文中讲了“我”的梦中有哪些难忘的场景?
  (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跟学生交流、指导,了解并掌握具体学情。)
  师:汇报交流前,我们先来学习文中的四个词语。
  [屏幕:茶房、粜(tiào)稻、初小、高小]
  (生齐读、个别读)
  师:谁能猜猜“茶房”的意思?
  生1:喝茶的房间。
  生2:服务员。
  师:请找出这个词在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生3: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掀开席子让他看满床乱爬的臭虫和我身上的疙瘩。
  师:好的。我们先来看看字典里对“茶房”的解释。
  (屏幕:旧时称在旅馆、茶馆、轮船、火车、剧场等处从事供应茶水等杂务的人。)
  师:知道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吗?
  生4:在旅馆里从事供应茶水等杂务的人。
  师:同学们要记住,猜不是乱猜,而要有理据地猜测,可以联系具体的语境来猜测。谁来猜猜“粜稻”是什么意思?
  生5:粜稻就是买稻的意思。
  师:你为什么说是买稻呢?
  (生沉默不语)
  师:请你读读文中的句子。
  生5: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
  师:为了凑一笔不少的钱,父亲应该是把家里的稻和猪怎么样?
  生5:卖了。
  师:对,父亲只有把家里的稻子卖了,把家里的猪卖了,才能为“我”凑一笔不少的钱。知道“粜稻”的意思了吧。再看看这个“粜”字的字形,你更能猜出它的意思。
  生4:上面是一个出字,下面是一个米字。意思是把米卖出去。
  师:就是这个意思。按照这个意思,你再看看“籴”(dí)是什么意思?
  生3:把米买进来的意思。
  师:对的。粜就是卖的意思;籴就是买的意思。发现了没有,有的字从字形就能猜出它大概的意思。谁能继续猜猜“初小”和“高小”的意思?
  (生进行着多种猜测,猜测的结果都是错的)
  师:请看屏幕。
  (屏幕:旧制小学为六年制。一至四年级为初小,五、六年级为高小。)
  师:理解了文中这四个词语的意思,就更容易读懂课文的内容。谁来说说课文中讲了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
  (学生汇报文中先后讲到的八个场景。)
  三、研读场景,体悟感情
  师:当老师再一次对文中八个场景细细研读后,发现作者介绍的第一、第二个场景写得很简略,只在第二自然段中各用了一句话介绍。(师将这两个场景的字体改成浅蓝色)
  师:第五、第七个场景给我的印象较深。(将这两个场景的字体改成浅绿色,注明“印象较深”)
  师:第三、第四、第六、第八,这四个场景给我的印象很深。(注明“印象很深”)
  [屏幕:父母亲半夜给蚕宝宝添桑叶。(简略)   父亲卖了茧子,给“我”买枇杷吃。(简略)
  父亲和“我”住旅店,半夜被臭虫咬。(印象很深)
  父亲和“我”逛庙会。(印象很深)
  读初小时,父亲曾冒雨冒雪背“我”去上学。(印象较深)
  读高小时,父亲为“我”凑钱,供“我”读书。(印象很深)
  父亲和姑爹摇船送“我”去无锡考师范。(印象较深)
  父亲和姑爹摇船送“我”去无锡读师范。(印象很深)]
  师:同学们,在这四个给我印象很深的场景中,有一个场景给我的印象最深。到底是哪一个呢?我想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地研读这四个场景,思考思考,说说给我印象最深的场景会是哪一个,理由是什么。要学会抓住场景描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说理由,理由要充分。
  (学生默读文中四个老师印象很深的场景,教师相机跟学生进行交流)
  师:谁来猜猜给老师印象最深的场景会是哪一个?理由是什么?
  生1:我觉得是“父亲和‘我’住旅店,半夜被臭虫咬”的场景给老师的印象最深。
  师:说说理由。
  生1:这个场景中让“我”觉得父亲非常疼爱“我”。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场景里关键的句子是如何描写的。请你来读一读。
  (屏幕: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儿钱换个较好的房间。父亲动心了,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就不肯再加钱换房子。)
  师:知道父亲为什么动心了?
  生1:见“我”被臭虫咬成的样子。
  师:父亲动心了,是说父亲要干吗?
  生1:加点儿钱换成较好的房间。
  师:加钱换房间,是因为父亲有钱了吗?
  生1:不是的。
  师:请找出理据。
  生1: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
  师:你从这样的语言中读懂了什么?
  生1:父亲之所以动心了,打算加钱为“我”换个较好的房间,不是因为他真有钱了,而是心疼“我”。
  師:是的,这样的语言告诉我们,父亲是多么心疼“我”。请你再读读句子。
  (生1读)
  师:同学们从这些句子里除了读到父亲对“我”的心疼,还能读到什么吗?
  生2:读到“我”对父亲的理解。
  师:说说理据。
  生2:从“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就不肯再加钱换房子”一句中看出来的。
  师:“我”之所以不肯再加钱换房子,是因为“我”明白父亲挣钱的艰难。同学们,在这一个场景中,我们既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心疼,也体会到“我”对父亲的理解。了不起!但我告诉你们,这个场景的确是给我印象很深的,却不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谁能继续猜猜?
  生3:我觉得“父亲和‘我’逛庙会”这个场景应该给老师留下的印象最深。
  师:理由是什么?
  生3:父亲挣钱非常的艰难,但为了不委屈“我”,还是给“我”买了碗热豆腐脑。
  师:你从这个场景中再次读到了父亲对“我”的深深的爱,对吧?请你读读这个场景中相关的句子。
  (屏幕: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师:我想问问同学们,这个句子的最后讲到“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是父亲真的不想吃吗?谁能分析分析原因?
  生3:不是的。是父亲心疼“我”,希望“我”多吃点。这就是一位父亲对子女的爱。同时,也可以看出,如此馋的“我”,还不忘叫父亲也吃,这也看出“我”对父亲的爱。
  师:从这个场景中,我们再次体会到了父子之间的浓浓的亲情。请你来读读。
  (生3读)
  师:你们看,文中讲到“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同学们,这“不敢”是指“我”害怕吗?
  生4:不是害怕,而是不忍心,因为父亲挣钱很艰难。
  师:既然不是害怕,请大家大胆假设一下,假如“我”开口叫父亲买,结果又可能会怎样?
  生4:父亲可能会迟疑,毕竟没有钱呀。
  生5:父亲一定会给“我”买东西,因为父亲很爱“我”。
  师:事实上,“我”不敢,不忍心叫父亲买,这足以看出“我”对父亲的理解与爱。在这个场景中,我们透过语言再次体会着一位父亲对他的孩子深深的爱,也体会着一个孩子对父亲的理解与深爱。请齐读这一段。
  (生齐读)
  师:这个场景确实是我印象深刻的,但不是我印象最深的。请继续交流。
  生5:我认为“读高小时,父亲为‘我’凑钱,供‘我’读书”这个场景是老师印象最深的。
  师:具体说说理由。
  生5:为了“我”读书,父亲把家里的稻子、猪,都卖掉了。
  师:是的,“我”开学要的钱数量不少,而这笔不少的钱是父亲一点一点凑起来的。除了粜稻、卖猪,父亲还有可能怎样凑钱?
  生5:卖鸡。
  生2:卖鸭。
  师:所有能卖的都卖了,就是为了给“我”凑足学费。请你来读读这个场景中的句子。
  (屏幕: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生5读)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我”有着一种心酸的滋味吗?   生5:“我”体会到父亲为了凑足学费的不容易。但是,为了“我”读书,父亲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哪怕这钱是家里粜稻、卖猪,一分一分地凑起来的。
  师:听得出来,此刻的你真正懂“我”的心思,懂“我”的心情。请你给大家读读这些句子。
  (生5读)
  师:谁来说说自己是如何理解“新滋味”的?
  生6:这次父亲为“我”凑钱,供“我”读书,让“我”体会到父亲为了“我”能读书,愿意付出所有。
  生3:这次父亲为“我”凑钱,供“我”读书,“我”对父亲也越来越理解了。
  师:发现了吧?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同样既体会着父亲对“我”的深爱,也体会着“我”对父亲的理解与深爱。一起读。
  (齐读)
  师:“我”之所以体会到了新滋味,说明“我”长大了,能真正感受到父亲的那份浓浓的爱了。同学们,此时此刻,我还不得不说,这个场景是我印象很深的,但不是给我印象最深的。现在,你们应该不用猜给我印象最深的场景是哪个了。知道答案不算什么,说出充足的理据才是最了不起的。一起读。
  (屏幕: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但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
  师:谁来给大家细细地说说原因?
  生1:父亲不摇橹时,就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是一刻也不闲着。
  师:父亲是既当爹,又当妈,可见父亲对“我”的爱也是很细腻的。你再读读这一句。
  生1: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
  师:从这个场景中,你还能体会到什么吗?
  生1:从第二句中,我能体会到“我”对父亲的爱也是很深很深的。
  师:怎么看出来的?给大家分析分析。
  生1:父亲为“我”付出一切,“我”时刻记在心中。“我”将牢牢记住父亲的爱,就像父亲的背影一样,在“我”心中永难磨灭。
  师:此处表面上说的是父亲的背景让“我”永难磨灭,其实是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爱是永恒的,是永难磨灭的。请你再读读第二句。
  生1: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但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
  师:知道为什么这个场景给我的印象最深了吧。因为这个场景不仅写出父亲和“我”之间浓厚的感情,最关键的是在表达“我”对父亲浓厚的爱时,没有直说,而是含蓄地进行了表达,实在太巧妙了。
  四、再读课题,回归主题
  师:课文中的一个个场景让我们真真切切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心疼与爱,也体会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与爱。让我们再读课题。
  (生齐读)
  师:课文学得差不多了,我想再问问同学们,课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
  生1:“我”曾经去无锡师范报考和上学,都是父亲和姑爹摇船送“我”去的,一路上,父亲和“我”在船上吃,在船上住。
  生2:“父爱之舟”在文中指的就是父亲向姑爹借的小船。
  师:是的,表面上指的是姑爹家的小船,实际上是指载着父爱的小船。难怪课文倒数第二段这样写着——
  (屏幕: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生齐读)
  【评析】
  吴冠中的《父爱之舟》通过梦中的回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温馨美好的感人场景,让人读来不禁潸然泪下。教学这一课时,汪智星老师就紧紧抓住这一个个梦中场景,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感其趣,悟其情,得其法,展现了一个梦幻般美好的语文世界。
  一、自信构建,让语文变得温柔可亲
  学习是需要自信的。吴冠中是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个人文集有十余种之多。面对这样一位大师,学生似乎只有膜拜的份。因此,当汪智星老师问学生“汪老师第一遍读完这篇课文,就觉得整篇文章的构思跟我读小学时写过的一篇文章很相似。你们相信吗”时,有许多孩子摇头了。是啊,一个教师怎么敢和一位大画家相提并论呢?不信不要紧,汪老师紧接着出示了吴冠中《父爱之舟》的整体构思和自己小时候习作的整体构思。一比较,学生恍然发现:原来大师吴冠中的文章也就是以梦始,以梦终,向我们描绘了一个个梦中的场景。这样的文章,在我们的笔下不也曾经出现过吗?原来自己也挺有写作天赋的。吴冠中这样一个高大上的形象就这样被请下了神坛,语文学习的自信,写作的自信,就这样在学生心中悄然樹立起来了。
  二、情趣营造,让课堂变得魅力十足
  《父爱之舟》是一篇充满着浓浓父子情的文章。教学这样的文章,抓住关键词、关键句,让学生圈圈画画、读读悟悟就成了很多教师不约而同的选择。在这节课中,汪老师同样也让学生抓关键词、关键句,圈圈画画、读读悟悟。但有一点,他却和一般的教学大相径庭。汪老师没有一上来就让学生圈圈画画、读读悟悟,而是对学生说:“在这四个给我印象很深的场景中,有一个场景给我的印象最深。到底是哪一个呢?我想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地研读这四个场景,思考思考,说说给我印象最深的场景会是哪一个,理由是什么。”同样是体会文本的情感,为什么汪老师要大费周章地加上这样一个环节呢?因为在汪老师的眼中,情趣性就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所在,语文课不仅要教得扎扎实实,更要教得生趣盎然,让学生学得乐在其中。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教研中心 江西省婺源县紫阳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9页例6的教学一直是教师们头疼的一个问题。不少教师抱怨:这教材编排得也太离谱了。一年级的学生字不认识几个,连句话都表达不清楚,却要求他们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不是为难学生,拔苗助长吗?事实真是这样吗?请看例题:  不难看出,例6的编排是为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创造机会的。教材编排的意图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對基数和序数含义的
期刊
【教学内容】  这节内容可安排在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从算式到方程”内容之前,也可安排在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之前,可作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起始课。本节课由“陈莉红阳光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付敏老师和胡德才老师参与设计并进行教学实验。  【设计理念】  方程模型是初中阶段代数思维的第一个模型,通过方程的学习实现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转化,这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过程
期刊
散文是中小语文教学的主导文体,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散文所占比例极大。在写作时,作者往往在特定的情境中用看似矛盾的表达隐含着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与思量。所以在解读散文时,聚焦文本内容的矛盾,追寻作者的独特感受,往往可以更深入地触及作者与读者的性灵,获得意外的效果。  一、凝视词语能指与所指的矛盾  在散文里,有些词语具有超越了常规性的工具含义,即常规的“能指”,但在特殊的语境中带有瞬时的语义,即此刻
期刊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5~56页。  【教材分析】  运算律是小学数学中唯一以定律方式呈现的数学内容,运算律是数学运算中的规律,是数学运算的通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在前,运算律教学在后,计算方法不从运算律推出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年龄与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不过,在教学运算律以后,如果再认识计算法则,学生反而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本课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中不
期刊
旴水拖蓝生华彩,琴湖曳绿漾清波。一所承载着曾巩故里教育梦想的学校——南丰县子固小学,掩映在广阔的橘林之中。学校于2006年9月建成使用,14年来,全体子固人兢兢业业,砥砺前行。子固小学之所以能在不长的时间内,蜕变为本地教育的佼佼者,是因为其秉承科研强校、教研兴教的理念,以“激发内力”“借助外力”“形成合力”这“三力”为一体,推动教研由单体走向集成,显现出勃勃生机。  一、由单体教学走向合力教研  
期刊
起初,综合实践课堂是教师特别发“愁”、学生特别期待的课堂。“愁”在课前要做特别充分的准备,主要是教学内容的选取、材料的准备、课件的制作等方面。年轻教师忙着语文、数学、英语教学,不愿意接综合实践课。快退休的教师认为综合实践课用处不大,统统上成自习课。学生期待变成了等待,等待着老师一次次的承诺。  自从我校综合实践课题组教师成功申报省级基础课题“利用农村小学校园植物进行项目化管理的实验研究”,内容之一
期刊
己亥之末、庚子伊始,新型冠状病毒突袭中国,我们被日本各界捐赠中国抗疫物资上的诗句温暖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多美!多有力量的诗句啊!在灾难中,这些美好的古诗句给予了人们力量,同时也唤醒了每位中国人深藏骨子里的古诗情。诗词来源于现实,又可升华现实。教师应立足当下新冠疫情的背景,推动学生学习中国古代诗词,让学生了解时事,将语文课堂扩展到现实
期刊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想象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培养有想象力、思考力、创造力的孩子,是我们今天教育的新方向。想象力是孩子思维的翅膀,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拥有丰富、大胆的想象力,才能有更多的创新。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下面以特级教师顾文艳执教的《问号里的诗》一课为例,看看顾老师是如何在“问”中
期刊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脚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他们都在为打赢这场战“疫”全力以赴。在这场灾难面前,涌现出许多鼓舞人心、赞颂“逆行者”的音乐作品。本项目化学习,从音乐的角度引导学生去关注、发现、探究、感悟疫情之下音乐的作用,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  一、项目化学习任务导入  项目化学习具有以下3个核心要素:一是围绕学科知识开展,二是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下解决问题
期刊
导 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巧妙地运用比较策略,可以更鲜明地呈现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让数学学习更直观、更简单,从而让学生感觉数学不难学。在“乘、除法的简便计算”网课中作者精心设计了5个比较场景,分别是在梳理中比较、在拆分中比较、在计算中比较、在数形中比较、在列举中比较。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多比较呢?有何用意?请看下文解读。  比较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