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帧时代》带我们回到那个时代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n395924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李志铭出版处女作《半世纪旧书回味》,梳理台湾过去半个世纪的旧书业发展史,调查踏实、资料丰富、情致有味,一时轰动台湾读书界,荣获当年“中国时报开卷年度十大好书”大奖。我拜读后获益匪浅,得以增长许多关于旧书的知识,遂引颈期待他的下一本书。
  大约一年半载之前,于闲谈中得知他正着手撰写一本与台湾早期书衣封面有关的书,闻讯大喜!我很关心进度,进入编辑阶段后,几乎每次见面都要问他何时出版,他总是回答“还要加些东西”或“还要再修正一下”。慢工细活,态度十分谨慎,终于,这本《装帧时代》在2010年10月中旬上市。
  要谈论《装帧时代》,首先,可以从我个人收藏旧书的历程来看这本书出版的意义。
  虽然在书友们的印象里,我似乎还算是个旧书收藏“家”,然而,追溯当初收藏旧书的起点,只是因经济拮据、贪图二手书的便宜罢了,对于二手书,只在乎书的内容文字合意否,以最新、最正确、最完整者为佳,不在乎书况脏污、划线、写字,未注意版本流变、珍稀与否。
  但是书买多了,不知不觉买到一些很古旧的书、很奇怪的书、甚至快掉页的烂书,直到与诸位书友交流,潜移默化,东偷西学,才知道我家的藏书里竟然有所谓的“初版本”、“绝版本”、“珍本”,这才知道此中是有一门学问在的,遂关心起版本问题,开始走上所谓“藏书”的道路,但是这阶段还没进入主干线,只是刚刚开上匝道而已。
  因为我欠缺美学素养,故一向不懂欣赏花花绿绿的书籍封面,不知其奥妙之处;对于封面设计者不甚留意,即使看到大名,也不认识这些美术家、画家、摄影家,如果书上没注明,我更不知道谁是谁了。但是一些老书、旧书的封面设计实在很难令爱书人忽视它的存在。有的美,有的怪,有的像调色盘,有的只有色块,参考他人藏书心得,并于旧书店观摩各种旧书老书,才跳出对书本“文字”内容的在意,也放下追求“版本”的执念,把视线移转到书籍封面设计这个领域。
  虽然有这样的领悟,然而得到的资讯都是破碎、零落的。想了解书衣封面这题目,却无从学起。台湾出版过不少书评书、书介书、读书心得的书,也出过一些书话、极少量的出版史,但几乎没有让藏书新手可以掌握台湾往昔出版品“书衣设计”与其演变历史的入门书或工具书。虽然书市确曾出现过几本以教学为目的的装帧设计书,例如曾尧生于1998年出版的《封面设计》,但此书系纳于商业设计丛书中,偏向实用的操作技术,主要讲解今时现代的作品,并未针对前人作品进行系统化解析。这缺失的一块,如今由《装帧时代》补上了。
  《装帧时代》就是这样一本适合设计界、美术界、书界从业人员等内行人及我这外行人共赏的书。内行看门道,温故以知新;外行看热闹,看书封面的花花草草足矣!我这不懂美术更不懂书的门外汉,总算也能够按图索骥,藉由这本书,回头翻翻我家藏书,看看隐藏了哪些艺术家的作品及他们的书衣人生。
  这本书也把我带回上世纪50~70年代的台湾,书中打印的书衣封面,有些根本是我小时候买的书,不但读过了,甚至如今仍完整地保存在我的书架上。即使陌生的,也好像初识而投契的朋友,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直想浮一大白。把这些各有风采的书衣封面集结起来,就是一段设计艺术史,一段书籍出版史,也是诸位设计家半生辛劳的生活史,这正是书名“时代”的意义。
  《装帧时代》书写书籍封面及其设计者的历史,它本身也创造了历史。在此书之前,台湾没有出版过这类书,此书诞生之后,势必将引起学界及社会大众对于书籍装帧的兴趣,进而进行更有系统、更具深度广度的整理研究。说不定将来会出现“黄华成评传”或“台湾木刻版画书籍封面史”或“书衣符号学”这样的书。也可能有志之士会接手继续探讨吴璧人、曾尧生、凌明声几位大师的书衣作品,写出另一本“装帧时代”。
  同时,此书可能在无意中也给藏书人指出一条收藏书籍的新方向。将来或许会有人专以书衣为目标,甚至以某一书衣设计者、装帧家作品为主题来收藏。藏书家的书架上可能会特辟一个“廖未林”专区或“黄华成”专柜,甚至出现“版画封面区”、“人像封面区”或“设计摄影封面区”也说不定。
  据说志铭兄对于封面研究还有成果尚未发表,我将持续密切关注,希望早日看到《装帧时代》的姐妹篇问世。
其他文献
对官方或学界公布的某些研究调查,我常有“不知其所云”的反骨倾向。尤其学界为了显示严谨,总要在研究案中先构筑研究方法和评量指标,然后据以调查,形成结论。  在某些硬科学领域,这样的方法都暗藏偏见与谬误;在人文学科里,问题只会更大,对自己的假设永远抱持更大的怀疑——这是被外界视为权威的学术界,为了在多元化的社会挣得更大的信用,应有的“谦逊”。  否则所谓的报告一旦公布,媒体冷落就罢了,若予以重视大加报
期刊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描述2010年的电视屏幕,这种颜色或许是粉色。粉是女人的颜色,也是暧昧的颜色。一栏叫做《非诚勿扰》的相亲综艺节目一度成为了收视率的无冕之王,与此同时,略显疲软的图书市场也迎来了一支异军突起的粉红军团——遍地开花的情感书,迅速击败了各路新书的成绩,构成了2010年书市的独特风景。    让人记住你的书名    说起来非常巧合,在接手曾子航《女人不“狠”,地位不稳》的营销之前,我曾经在
期刊
有些故事是会让人耽溺的,它们有强大的感染力,一股与己同在的真实感,带你到那个现场。在吴念真最新著作《这些人,那些事》的书腰上有这样一句话:他笔下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部电影。在看过他的小说、散文和剧本后,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宣传语而已。  睽违12年的文字作品,除了一篇以外,都是杂志专栏文章的结集,他写家人、写乡邻、写当兵时遇到的朋友、写自己看到和别人转述的故事,在专栏的最后一篇《告别》中,他这样作结:“
期刊
9月,开学的季节,重归校园的学子们,让空荡的书店平添了几分寂寥。8月的开卷综合指数为344.86,较之上月减少了68.63点,环比下降16.60%,同比下降0.24%,而全国五大地区、9个主要细分市场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刚走出暑期黄金档,出版商们已觉寒意逼人。稍觉欣慰的是一年一度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8月31日~9月4日)如期开幕,规模更创新高。据统计,本届BIBF以“开阔的风景,开阔的图书”为
期刊
4月,春暖花开,与纸质图书市场的平静相比,本月最震撼的消息莫过于月底汉王发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财报,前三个月汉王营业收入同比下滑50.13%,净利润为 -4618万元,同比下降210.29%。而根据易观国际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电子阅读器的销量下滑至30.42万台,首次出现负增长。去年3月,随着汉王科技登陆中小板,股价大涨,电子书如救世主般降临图书市场,瞬间成为出版界的焦点。时隔一年,新的
期刊
先前重庆老妇因拥挤跌倒,初中男生出手扶,却被当成推倒她的正犯告上法庭,判赔巨款。新闻一出,此后再没人敢扶陌生老人。甚至有位老伯受人一扶,立刻自清:“别怕,我不告你。”这项判例,原无立法之意,却行严刑峻法之实,一夕改变了几千年敬老的风俗习惯。  谁是谁非?规则该怎么立?哈佛教授迈可·桑德尔的《正义:一场思辩之旅》透过新闻时事的正反意见,像法庭戏针锋相对的激辩将观众抛掷于两难之间,辩证前进,一览伦理思
期刊
“我是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聂华苓如此自况。五月是文学的月份,聂华苓是五月文坛的焦点。  焦点之一,联经出版了她的文学自传《三辈子》,这是由2003年未完成的《三生三世》扩充而成。《三生三世》写到1991年,那年聂华苓夫婿保罗安格尔在旅途中倒下,天翻地覆,聂华苓自己也倒下了。十二年后她挣扎着写下《三生三世》,又七年多过去,聂华苓86岁,这本写个人也写时代,写了一辈子的书终告完成
期刊
身为新闻工作者,“追查并报导真相”是其工作内容中无比重要的核心。  问题是,新闻工作者为了“追查并报导真相”,完成自己的报导作品,是否可以欺骗接受采访的当事人?特别是在面对具有反社会人格或暴力犯罪等当事人,如果不欺骗对方,就无法让对方继续坦诚地自我揭露,而采访者也就拿不到“真相”的情况下。  珍妮·玛康姆女士在《新闻记者与谋杀犯》一书中,便以某个谋杀案件的当事人亨利·麦克唐纳,以及对针对他的故事进
期刊
抗战结束后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国民党的“肃清”政策带来种种压抑,促使台湾本省知识青年为避免“惹是生非”而忌讳提笔为文,也让本土画家们心底蒙上了一层阴影,乃至放弃了耕耘和开拓,从而不敢再直接面对眼前的社会现实。  继之,台湾六十年代推行现代绘画运动期间,有志献身于艺术革命的画家们通常是身为国民党“忠烈”之后,以及所谓的“军中画家”——例如 “五月画会”的刘国松(“烈士遗族”)、冯锺睿(“政工干校”)、
期刊
真想不通约翰·欧文是如何做到在复杂叙事里埋设那么多细节却有条不紊的?他近年抛出的每一部著作,都执着于用传统写实主义手法来讲述简单的故事。这些作品当中,在国内大受欢迎的有《苹果酒屋的规则》及《寡居的一年》,一方面也是因改编成电影的缘故,不过我个人并不太喜欢电影,缺乏了欧文式绵密的笔触,两小时的剧情省略了许多趣味,直抵主题。  《为欧文·米尼祈祷》是他上世纪80年代末的作品,在他几部受欢迎的大作引入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