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寻找思想政治课难教难学的原因,介绍故事在思想政治课中的优势以及怎样在教学中使用故事等,从而说明用故事增强思想政治课吸引力可行性。
关键词:故事思想政治课 吸引力
中学思想政治课(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等)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公民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也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感到课难教,学生感到课难学,师生都感到政治课让人头疼。如何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继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引导教育作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故事,以此来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从而完成思想政治课的任务。
一、找准问题症结是增强吸引力的基础
“学好政治课,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思维,学会做事,学会生活,还可以教会我们做人。”这是许多政治老师在讲思想政治课时的开场白,目的还是想告诉学生,政治很重要,大家要好好学。但是,由于课程自身的特点、学生学习习惯和师生的实践等原因,从而使涵盖经济、文化、社会和历史等知识,内容丰富多彩,与人生活关系密切的课变得难教、难学了。
1.思想政治课抽象、概括,有难度。虽然,教材一再告诉学生“思想政治课并不神秘,它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实践中认识的升华,它植根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玄学。”但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而经济常识也是从形形色色商品交换活动中总结概括经济活动规律。从具体生活中抽象概括使思想政治课有了一定的难度。
2.学生的学习习惯还不适应。现在学生在小学、初中学习主要凭背诵记忆,而中学阶段的知识学习主要靠理解。从过去老师给答案到现在自己找结果,学生当然感到吃力。
3.师生缺乏实践是课程难教难学的又一个原因。理论来源于实践,还必须要回到实践,接受实践检验并指导实践,这是人们提高认识掌握知识的规律。而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学校的实际,使师生能够实践的机会不是太多。“紧紧围着课本转”其结果是把师生转怕了,把教学转难了。
二、了解故事的优势是增强吸引力的关键
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文学艺术(诗歌、小说、寓言故事等)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精神活动的产物,它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和社会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和与自然斗争中创造并流传下来。故事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内容极其丰富,雅俗共赏。
1.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方面,故事有独特的优势。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等都是思想政治课中的重要内容。而像《吕氏春秋》中的《宋王与使者》,《列子》中的《疑邻窃斧》,《庄子》中的《庖丁解牛》、《鲁侯养鸟》,《孟子》中的《揠苗助长》等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要正确认识世界,就必须承认和尊重事物的客观存在,坚持从实际出发;《吕氏春秋》中的《刻舟求剑》、《相马术》,《韩非子》中的《守株待兔》,《战国策》中的《惊弓之鸟》,《淮南子》中的《塞翁失马》等故事还告诉人们要正确认识世界,就必须用辩证的观点观察事物,特别要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看到事物的各个方面,努力克服片面性和局限性。这些都能让人在了解故事内容后,比较容易理解相关理论。
2.生动有趣、活泼幽默、吸引学生是故事的另一优势。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样式,故事具有比较完整的情节,甚至有生动的人物形象刻画,有戏剧性的细节描写。如《列子》中的《疑邻窃斧》,这个故事虽然仅有六十多个字,但既有事件发生的原因,又有事件发生的经过和结果,还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主观主义者的心理状态,揭露了唯心主义的荒谬可笑。这对拥有好奇心的青年学生来讲,吸引力是相当大。
3.故事能更好地促进讲述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讲述法是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事实经过,阐明某种理论观点、概念的一种教学方法。故事能把深奥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情节之中,教师讲给学生,有情节,有内容,有理论,听起来不枯燥,还蕴含知识,便于记忆、理解和运用。
三、学会运用是增强吸引力的根本
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很多,有文字记载的,有口头流传的,用的得当,会给课堂教学增光添彩;用不好,可能会喧宾夺主。所以,教师要认真甄别,用好故事这种“佐料”,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记得在讲哲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时,有这么一条“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讲述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疑邻窃斧》:“齐国有一个人,失落了一把斧头,他便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去了。于是,他看邻居儿子走路的姿势,说话的神态,一举一动都像是偷了斧头。后来,他找到了斧头,再看邻居的儿子,一举一动,面目表情又一点不像是偷斧头的样子。”学生听了都笑了,“齐国这个人太愚蠢了!”我趁机让大家思考:这个人的愚蠢表现在哪儿?在学生的回答中我们总结出“主观认识必须符合客观情况,决不能用猜想代替实际。”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一致?”有学生讲要大量掌握材料,也有学生说还要进行认真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我又告诉学生:“在生活中,大家决不能坐在那里空想,以感想代替现实。那样,就会和齐人一样让人笑话!”学生们又笑了,在笑声中又掌握了一个道理。
在运用故事时,一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紧扣主题和教学目的。因为教师讲述的内容多是具体的过程、人物、事件和丰富多彩的情景,而且往往要从众多故事中选材。究竟取什么、取多少,只能以教学目的为准绳,紧扣主题,防止课堂变为故事会。
第二,必须针对重点、难点,选取典型材料。由于故事比较具体、细腻,费时较多。因而,宜在重点、难点部分使用。
第三,必须情节清晰,条理清楚。教师要讲清故事的来龙去脉,描绘景象更要眉目清楚。
第四,讲究语言艺术。教师对所讲故事要把握住轻重缓急,讲起来绘声绘色,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感染学生、吸引学生。
第五,选择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借身边事来学习政治,这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提高吸引力。
第六,批判地加以接受和利用。许多故事已是多少年前的东西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和现代完全不同,作者的立场、观点也决不会和我们相同。因此,我们引用这些故事,只能批判地加以吸收,取其积极的一面。
借用故事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目的在于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的教师应该积极去探讨、去运用。
参考文献:
[1]华中师范学院政治系中学政治课教学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3.
[2]周大璞.中国历代寓言小品[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3]中学思想政治教材编委会.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故事思想政治课 吸引力
中学思想政治课(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等)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公民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也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感到课难教,学生感到课难学,师生都感到政治课让人头疼。如何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继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引导教育作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故事,以此来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从而完成思想政治课的任务。
一、找准问题症结是增强吸引力的基础
“学好政治课,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思维,学会做事,学会生活,还可以教会我们做人。”这是许多政治老师在讲思想政治课时的开场白,目的还是想告诉学生,政治很重要,大家要好好学。但是,由于课程自身的特点、学生学习习惯和师生的实践等原因,从而使涵盖经济、文化、社会和历史等知识,内容丰富多彩,与人生活关系密切的课变得难教、难学了。
1.思想政治课抽象、概括,有难度。虽然,教材一再告诉学生“思想政治课并不神秘,它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实践中认识的升华,它植根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玄学。”但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而经济常识也是从形形色色商品交换活动中总结概括经济活动规律。从具体生活中抽象概括使思想政治课有了一定的难度。
2.学生的学习习惯还不适应。现在学生在小学、初中学习主要凭背诵记忆,而中学阶段的知识学习主要靠理解。从过去老师给答案到现在自己找结果,学生当然感到吃力。
3.师生缺乏实践是课程难教难学的又一个原因。理论来源于实践,还必须要回到实践,接受实践检验并指导实践,这是人们提高认识掌握知识的规律。而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学校的实际,使师生能够实践的机会不是太多。“紧紧围着课本转”其结果是把师生转怕了,把教学转难了。
二、了解故事的优势是增强吸引力的关键
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文学艺术(诗歌、小说、寓言故事等)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精神活动的产物,它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和社会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和与自然斗争中创造并流传下来。故事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内容极其丰富,雅俗共赏。
1.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方面,故事有独特的优势。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等都是思想政治课中的重要内容。而像《吕氏春秋》中的《宋王与使者》,《列子》中的《疑邻窃斧》,《庄子》中的《庖丁解牛》、《鲁侯养鸟》,《孟子》中的《揠苗助长》等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要正确认识世界,就必须承认和尊重事物的客观存在,坚持从实际出发;《吕氏春秋》中的《刻舟求剑》、《相马术》,《韩非子》中的《守株待兔》,《战国策》中的《惊弓之鸟》,《淮南子》中的《塞翁失马》等故事还告诉人们要正确认识世界,就必须用辩证的观点观察事物,特别要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看到事物的各个方面,努力克服片面性和局限性。这些都能让人在了解故事内容后,比较容易理解相关理论。
2.生动有趣、活泼幽默、吸引学生是故事的另一优势。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样式,故事具有比较完整的情节,甚至有生动的人物形象刻画,有戏剧性的细节描写。如《列子》中的《疑邻窃斧》,这个故事虽然仅有六十多个字,但既有事件发生的原因,又有事件发生的经过和结果,还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主观主义者的心理状态,揭露了唯心主义的荒谬可笑。这对拥有好奇心的青年学生来讲,吸引力是相当大。
3.故事能更好地促进讲述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讲述法是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事实经过,阐明某种理论观点、概念的一种教学方法。故事能把深奥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情节之中,教师讲给学生,有情节,有内容,有理论,听起来不枯燥,还蕴含知识,便于记忆、理解和运用。
三、学会运用是增强吸引力的根本
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很多,有文字记载的,有口头流传的,用的得当,会给课堂教学增光添彩;用不好,可能会喧宾夺主。所以,教师要认真甄别,用好故事这种“佐料”,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记得在讲哲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时,有这么一条“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讲述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疑邻窃斧》:“齐国有一个人,失落了一把斧头,他便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去了。于是,他看邻居儿子走路的姿势,说话的神态,一举一动都像是偷了斧头。后来,他找到了斧头,再看邻居的儿子,一举一动,面目表情又一点不像是偷斧头的样子。”学生听了都笑了,“齐国这个人太愚蠢了!”我趁机让大家思考:这个人的愚蠢表现在哪儿?在学生的回答中我们总结出“主观认识必须符合客观情况,决不能用猜想代替实际。”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一致?”有学生讲要大量掌握材料,也有学生说还要进行认真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我又告诉学生:“在生活中,大家决不能坐在那里空想,以感想代替现实。那样,就会和齐人一样让人笑话!”学生们又笑了,在笑声中又掌握了一个道理。
在运用故事时,一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紧扣主题和教学目的。因为教师讲述的内容多是具体的过程、人物、事件和丰富多彩的情景,而且往往要从众多故事中选材。究竟取什么、取多少,只能以教学目的为准绳,紧扣主题,防止课堂变为故事会。
第二,必须针对重点、难点,选取典型材料。由于故事比较具体、细腻,费时较多。因而,宜在重点、难点部分使用。
第三,必须情节清晰,条理清楚。教师要讲清故事的来龙去脉,描绘景象更要眉目清楚。
第四,讲究语言艺术。教师对所讲故事要把握住轻重缓急,讲起来绘声绘色,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感染学生、吸引学生。
第五,选择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借身边事来学习政治,这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提高吸引力。
第六,批判地加以接受和利用。许多故事已是多少年前的东西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和现代完全不同,作者的立场、观点也决不会和我们相同。因此,我们引用这些故事,只能批判地加以吸收,取其积极的一面。
借用故事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目的在于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的教师应该积极去探讨、去运用。
参考文献:
[1]华中师范学院政治系中学政治课教学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3.
[2]周大璞.中国历代寓言小品[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3]中学思想政治教材编委会.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