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 者:铁流 纪红建
出 版 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6月
他们就是这样的人,生活在基层、过着最普通百姓的生活,但是他们内心有着与众不同的信仰,有着与众不一样的力量,因为他们永远铭记着自己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民中间的革命种子。
读铁流、纪红建的长篇报告文学《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让人想起毛泽东说过的话:“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于我们的人民而言,共产党人就是革命的种子,在战争年代,共产党人的“种子”作用,就是点燃革命火焰,去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参与消灭敌人的战斗,直至全中国解放。
过去,我们一写共产党人的形象,一写战争,往往就是那些战斗在战场上的英雄,往往就是那些指挥千军万马的领袖和将帅,很少写到那些生活和战斗在人民中间的普通共产党人。《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可以说是在这方面的一个重要弥补,是对中共历史和共产党人形象的全新展示,因为它重重地补上了基层共产党人的那份像泰山一样份量的历史性贡献,它展示了那些来自人民群众、自己就是人民群众一员的普通中国共产党人。
地处沂蒙革命老区的山东莒县和周边县,都是名不经传的小县,但却是红色种子盛开异常鲜艳的地方。中共一大代表、常被毛泽东念及的革命先烈王尽美就诞生于这片热土,而正是王尽美当年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播下的革命火种,才使得他的那些穷兄弟、穷姐妹们豪情满怀、义无反顾地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加入了组织,红色种子由此遍地开花,且形成蔚然壮观之势。莒县北杏村的宋寿田因为认识了王尽美,走上了革命道路,宋寿田又把妻子和年方9岁的弟弟宋延平(即后来成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宋平同志)帶到革命队伍。1938年宋寿田不幸被敌逮捕,最后牺牲。另外两位同族同乡农民宋延琴和葛醒家,则受王尽美的影响与引路,在南昌起义失败之后的1928年,冒死回到家乡莒县大罗庄村,在一间农舍里,点燃油灯,带着5个同村农民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
革命的火种就是这样一人传一村,一村传一乡,一乡传全县。
正处解放战争转折关头的1947年,莒县一带的参军支前工作热火朝天。女青年党员田树荣身为石井村庄庄长,整天在村前村后给男青年们作参军动员。不知谁将带头参军的矛头指向了村里那位个子矮、脸上又长了一堆麻子的木匠刘纪坤。“田树荣,你能把刘纪坤动员去参军,我们就都报名。”不知谁跟田树荣抬扛,“刘纪坤,你能不能像个男人样?”田树荣果然去动员刘纪坤。“不是我不敢,我是怕俺年纪大了,家里又穷,当兵去了以后找不到媳妇……”比刘纪坤小八岁的田树荣一听就来气,当众说:“刘纪坤你听着,你要带头报名参军去,我就嫁给你!”长得花一般的田树荣这样以身相许,感动了刘纪坤,也感动了全村那些适龄青年,纷纷报名参军。几年后,刘纪坤从部队复员回到村子,田树荣如约嫁给了他。在别人看来田树荣是“鲜花插在牛粪上”,可她自己则说:“能看到自己的男人和村里的青年上战场,还带回立功奖状,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解放后,田树荣在村上当妇女主任,一直干到1986年。
在子弹贴着头皮飞的战争年代,当个共产党员,就是要生在后,死在前,去用身子挡敌人的刺刀,去用肩膀扛塌下来的天。而有的时候,默默做了一辈子好事,还可能由于一些特殊历史原因终被埋没。模山村的崔立芬大娘就是这样一位当了几十年的“事实党员”。1943年,老实巴交的农家妇女崔立芬刚生下大女儿,就是这当口,县上一位领导干部找到她,将一个小婴儿托付给了崔立芬。血腥的战争年代,八路军将士随时会牺牲,人民群众就是他们的后盾。崔立芬在抚养革命后代的日子里,也单线入了党。一个农家妇女对革命的理解,就是要把“革命后代抚养好,绝不出差错”。她这样做了,做这样的事随时有杀头的危险。崔立芬的头没有被敌人砍下,但她的心伤得比头被砍了还痛——为了那位“革命后代”,她自己的女儿却因为没有奶水喝和长期缺营养而夭折了……解放后,长大成人的“革命后代”回到了京城工作的父母身边,崔立芬却因为“无法证实入党手续”而只能当个在组织名册上的“事实党员”。“因为介绍我入党的同志都牺牲了,俺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是党员。能不能过组织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党员的事。”
在沂蒙老区,像马骅、田树荣、崔立芬这样的农村共产党员,有数以万计。他们有的牺牲了,有的参加革命后至今仍然不知下落,更多的人在革命战争中,跟着八路军、解放军或冲锋陷阵,或推着小车飞步在送军粮的路上,或在打土豪分田地的一线。他们有的英名被刻在烈士陵园的丰碑上,更多的则在胜利后回到了乡亲中间,继续干着“背顶青天,面朝黄土”的庄稼人的活计。
掩卷《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一群这样的人:他们的衣着、他们的脸庞,甚至弯驼的后背,与普通的庄稼人没有两样,然而面对困苦和艰难时,他们又走到了别人前面。当需要送完自己家中最后一粒粮、送走最后一个儿女时,他们义无反顾;甚至需要牺牲生命时,他们毫无畏惧地走在了别人前面,甚至用自己的身躯去挡住敌人的子弹和刺刀……他们就是这样的人,生活在基层、过着最普通百姓的生活,但是他们内心有着与众不同的信仰,有着与众不一样的力量,因为他们永远铭记着自己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民中间的革命种子。
出 版 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6月
他们就是这样的人,生活在基层、过着最普通百姓的生活,但是他们内心有着与众不同的信仰,有着与众不一样的力量,因为他们永远铭记着自己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民中间的革命种子。
读铁流、纪红建的长篇报告文学《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让人想起毛泽东说过的话:“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于我们的人民而言,共产党人就是革命的种子,在战争年代,共产党人的“种子”作用,就是点燃革命火焰,去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参与消灭敌人的战斗,直至全中国解放。
过去,我们一写共产党人的形象,一写战争,往往就是那些战斗在战场上的英雄,往往就是那些指挥千军万马的领袖和将帅,很少写到那些生活和战斗在人民中间的普通共产党人。《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可以说是在这方面的一个重要弥补,是对中共历史和共产党人形象的全新展示,因为它重重地补上了基层共产党人的那份像泰山一样份量的历史性贡献,它展示了那些来自人民群众、自己就是人民群众一员的普通中国共产党人。
地处沂蒙革命老区的山东莒县和周边县,都是名不经传的小县,但却是红色种子盛开异常鲜艳的地方。中共一大代表、常被毛泽东念及的革命先烈王尽美就诞生于这片热土,而正是王尽美当年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播下的革命火种,才使得他的那些穷兄弟、穷姐妹们豪情满怀、义无反顾地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加入了组织,红色种子由此遍地开花,且形成蔚然壮观之势。莒县北杏村的宋寿田因为认识了王尽美,走上了革命道路,宋寿田又把妻子和年方9岁的弟弟宋延平(即后来成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宋平同志)帶到革命队伍。1938年宋寿田不幸被敌逮捕,最后牺牲。另外两位同族同乡农民宋延琴和葛醒家,则受王尽美的影响与引路,在南昌起义失败之后的1928年,冒死回到家乡莒县大罗庄村,在一间农舍里,点燃油灯,带着5个同村农民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
革命的火种就是这样一人传一村,一村传一乡,一乡传全县。
正处解放战争转折关头的1947年,莒县一带的参军支前工作热火朝天。女青年党员田树荣身为石井村庄庄长,整天在村前村后给男青年们作参军动员。不知谁将带头参军的矛头指向了村里那位个子矮、脸上又长了一堆麻子的木匠刘纪坤。“田树荣,你能把刘纪坤动员去参军,我们就都报名。”不知谁跟田树荣抬扛,“刘纪坤,你能不能像个男人样?”田树荣果然去动员刘纪坤。“不是我不敢,我是怕俺年纪大了,家里又穷,当兵去了以后找不到媳妇……”比刘纪坤小八岁的田树荣一听就来气,当众说:“刘纪坤你听着,你要带头报名参军去,我就嫁给你!”长得花一般的田树荣这样以身相许,感动了刘纪坤,也感动了全村那些适龄青年,纷纷报名参军。几年后,刘纪坤从部队复员回到村子,田树荣如约嫁给了他。在别人看来田树荣是“鲜花插在牛粪上”,可她自己则说:“能看到自己的男人和村里的青年上战场,还带回立功奖状,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解放后,田树荣在村上当妇女主任,一直干到1986年。
在子弹贴着头皮飞的战争年代,当个共产党员,就是要生在后,死在前,去用身子挡敌人的刺刀,去用肩膀扛塌下来的天。而有的时候,默默做了一辈子好事,还可能由于一些特殊历史原因终被埋没。模山村的崔立芬大娘就是这样一位当了几十年的“事实党员”。1943年,老实巴交的农家妇女崔立芬刚生下大女儿,就是这当口,县上一位领导干部找到她,将一个小婴儿托付给了崔立芬。血腥的战争年代,八路军将士随时会牺牲,人民群众就是他们的后盾。崔立芬在抚养革命后代的日子里,也单线入了党。一个农家妇女对革命的理解,就是要把“革命后代抚养好,绝不出差错”。她这样做了,做这样的事随时有杀头的危险。崔立芬的头没有被敌人砍下,但她的心伤得比头被砍了还痛——为了那位“革命后代”,她自己的女儿却因为没有奶水喝和长期缺营养而夭折了……解放后,长大成人的“革命后代”回到了京城工作的父母身边,崔立芬却因为“无法证实入党手续”而只能当个在组织名册上的“事实党员”。“因为介绍我入党的同志都牺牲了,俺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是党员。能不能过组织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党员的事。”
在沂蒙老区,像马骅、田树荣、崔立芬这样的农村共产党员,有数以万计。他们有的牺牲了,有的参加革命后至今仍然不知下落,更多的人在革命战争中,跟着八路军、解放军或冲锋陷阵,或推着小车飞步在送军粮的路上,或在打土豪分田地的一线。他们有的英名被刻在烈士陵园的丰碑上,更多的则在胜利后回到了乡亲中间,继续干着“背顶青天,面朝黄土”的庄稼人的活计。
掩卷《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一群这样的人:他们的衣着、他们的脸庞,甚至弯驼的后背,与普通的庄稼人没有两样,然而面对困苦和艰难时,他们又走到了别人前面。当需要送完自己家中最后一粒粮、送走最后一个儿女时,他们义无反顾;甚至需要牺牲生命时,他们毫无畏惧地走在了别人前面,甚至用自己的身躯去挡住敌人的子弹和刺刀……他们就是这样的人,生活在基层、过着最普通百姓的生活,但是他们内心有着与众不同的信仰,有着与众不一样的力量,因为他们永远铭记着自己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民中间的革命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