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十三个王朝的都城,西安文化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如西周文采,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宋明理学等,时风不同,世俗各异。但是作为一支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当然会有它一以贯之的特征沉淀于西安父老的头脑和生活中,表现出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特征,或曰文化性格。对于千年古都的文化性格,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使其得到“创造性转化”。
关键词:西安文化;文化性格;时代跨越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3-027-02
近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由于西安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国际上的知名度,西安文化遂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和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学界对西安文化这一概念尚众说纷纭。本文拟对西安文化及其文化特征谈几点自己的看法,最后简要地谈谈我们对西安文化应采取的态度,以就教于各位方家。
一、西安文化的界定
有人认为西安文化只能从有了“西安”这个名称时算起,还有人认为,西安文化只是一种特殊的地方文化。笔者认为,所谓西安文化,应该是自古以来发生在今天称之为“西安”的这块地方及其附近地区的历朝历代各种文化的总称。它绝不仅限于被称为“西安”及其以后那些时期。就像一个人,早年有小名或者乳名,长大后有大名、学名,还可能有字号和别名,甚至改名,但是无论如何,说到底还是这一个人。估计没人会将“毛泽东”与“毛润之”误认为两个人,否则就会出洋相,闹笑话了。至于“西安”这块地方所涉及的范围,显然也不能仅仅局限在其城区、郊区的狭小范围之内,而且应该包括其周边地理环境与其相似的地区在内。大而言之,它可以包括周秦内史地区或者说汉代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地区,即所谓关中地区;至少也不宜小于汉代及其以后的京兆尹、京兆府辖区的范围。再就西安文化的构成而言,由于西安曾是13个王朝的都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其文化构成的多重性,即,既有下层民间的地方文化,又有上层官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还吸纳和荟萃了各地文化乃至外来文化的成分。因此,所谓西安文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方文化,也绝不仅限于地方文化的层面。简而言之,西安文化就是自古以来以“西安”为标志性符号的这一地域内形成的多种多重文化的概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曾是华夏文化的代表。
二、西安文化的特征
一是以人文为主导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天人合一”。其中,南方的楚文化是明显的重自然的天人合一,而西部的秦文化和东方的鲁文化都是重人文的天人合一。早在先秦时期,周人就创立了受天命之说,并形成了以周天子为天下大宗的宗法制度。秦统治者更是以天之子自居,宣扬其“受命于天”。关中地区政治中心的特殊地位从客观上强化了这种人文为主导的天人合一思想,使西安文化长期沿着伦理—政治型的轨道运行:统治者追求如何打天下,治天下,实现以皇帝位中心的大一统,从而形成了比较发达的政治学说和国家学说;文人学者则考虑如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1],因之史学、文学相当发达;对于人民大众,这种文化思想提供的则是一种顺民的文化意识。
其二是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西安地区不甚丰饶的生活条件和有限的生存空间,迫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与天地抗争,顽强生息,锻造出了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无论在物质文明还是在精神文明方面都做出了划时代的巨大贡献。发祥于关中西部的姬周和嬴秦,一步步沿着渭河向东发展,最终冲出函谷关,走向东方,实现了中国早期社会的两次大一统,奠定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框架及版图基础;西汉时的外交家张骞,历经艰辛,横穿西域,架起了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在学术文化方面,北宋理学家张载创立的“关学”,别开生面地把儒家哲理文化发展至一个新水平,也把西安文化提高到了哲理性层面。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既抒发了他济世安民的抱负,也概括出了西安人开拓进取的文化性格。
其三是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关中平原是我国自然景观上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的交叉过渡地带,也是各种文化交流融合的坐标轴心。在其文化本体的历史层面上,南方的稻作文化,北方的草原文化,东部的农业文化和西部的游牧文化,很早就在这里交流融合,对西安地域文化的生成定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发展壮大的汉唐时期,西安更是敞开宽阔的胸膛,接受来自更大范围的异域文化,处于一种“坐集千古之智”,“人耕我获”的佳境,在容纳与吸收异质文化的过程中走向成熟。
其四是重农务实的文化传统。西安位于中纬度地带,大自然没有给这里过多的恩赐,温和的气候,深厚的土层,只适宜于农业生产。所以,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关中父老没有东部海岸民族的幻想,也缺乏南方水泽之乡民族的浪漫,除了在现实的土地上播种自己的希望,通过实实在在的耕种去获取收成外,别无选择,故很早就养成了耕稼之长,注重功利,讲究实用,世代相沿“尊先王遗风以务农为本”。
其五是尚礼怀古的淳朴民风。周公制礼作乐,建构的德行文化范式,是维系中国封建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更是西安地域文化的精髓。作为一个内陆农业区域,人们所追求的是从事周而复始自产自销的农业经济所必须的安宁和稳定,期望用伦理道德规范来调整各方面的关系,因而宗法制度、宗法意识在这里有着深厚的社会土壤。故这里的民众历来具有酷爱传统文化的怀古趋向。
西安地域文化的上述特质与个性,使它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其地位江河日下,黯然失色。尽管如此,它所具有的巨大历史惯性,还将长期制约西安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三、文化传承与时代的跨越
西安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有过光彩夺目的辉煌,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总是以古为荣,说不完的秦皇汉武,夸不厌的隋唐盛世,听不厌的秦腔陕调,始终背负着历史的凝重,走不出昔日辉煌的圈子。
西安人过于怀古追幽的情节,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僵滞现象。自西周开始,西安就建立其比较成熟的耕作制度,农耕成为该地区最基本的生产方式,数千年没有改变。与农耕生产相适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3]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一直保持下来,在延续数千年的农耕生产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共同作用下,西安人在行为特征、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等方面形成了厚重务实,安分守己,小富即安,重土恋家,怕冒风险的特征。这些文化特征,过深地打下了农业社会的烙印,使人们在商品经济大潮迅猛而起的今天,依然对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留恋不舍,对自己所处的已经变化了的地理环境的优劣势缺乏新的认识,仍然陶醉于昔日的辉煌。陈旧的文化观念已成为影响西安社会经济发展的无形阻力。因此,不少有识之士认为,古文明中心能否重新崛起,首要的因素就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跨越历史的凝重,改变文化僵滞的状况。
注释:
[1]司马迁:《史记·报任安书》
[2]张载:《宋元学案·横渠学案上》
[3][先秦]无名氏:《击壤歌》
关键词:西安文化;文化性格;时代跨越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3-027-02
近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由于西安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国际上的知名度,西安文化遂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和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学界对西安文化这一概念尚众说纷纭。本文拟对西安文化及其文化特征谈几点自己的看法,最后简要地谈谈我们对西安文化应采取的态度,以就教于各位方家。
一、西安文化的界定
有人认为西安文化只能从有了“西安”这个名称时算起,还有人认为,西安文化只是一种特殊的地方文化。笔者认为,所谓西安文化,应该是自古以来发生在今天称之为“西安”的这块地方及其附近地区的历朝历代各种文化的总称。它绝不仅限于被称为“西安”及其以后那些时期。就像一个人,早年有小名或者乳名,长大后有大名、学名,还可能有字号和别名,甚至改名,但是无论如何,说到底还是这一个人。估计没人会将“毛泽东”与“毛润之”误认为两个人,否则就会出洋相,闹笑话了。至于“西安”这块地方所涉及的范围,显然也不能仅仅局限在其城区、郊区的狭小范围之内,而且应该包括其周边地理环境与其相似的地区在内。大而言之,它可以包括周秦内史地区或者说汉代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地区,即所谓关中地区;至少也不宜小于汉代及其以后的京兆尹、京兆府辖区的范围。再就西安文化的构成而言,由于西安曾是13个王朝的都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其文化构成的多重性,即,既有下层民间的地方文化,又有上层官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还吸纳和荟萃了各地文化乃至外来文化的成分。因此,所谓西安文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方文化,也绝不仅限于地方文化的层面。简而言之,西安文化就是自古以来以“西安”为标志性符号的这一地域内形成的多种多重文化的概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曾是华夏文化的代表。
二、西安文化的特征
一是以人文为主导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天人合一”。其中,南方的楚文化是明显的重自然的天人合一,而西部的秦文化和东方的鲁文化都是重人文的天人合一。早在先秦时期,周人就创立了受天命之说,并形成了以周天子为天下大宗的宗法制度。秦统治者更是以天之子自居,宣扬其“受命于天”。关中地区政治中心的特殊地位从客观上强化了这种人文为主导的天人合一思想,使西安文化长期沿着伦理—政治型的轨道运行:统治者追求如何打天下,治天下,实现以皇帝位中心的大一统,从而形成了比较发达的政治学说和国家学说;文人学者则考虑如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1],因之史学、文学相当发达;对于人民大众,这种文化思想提供的则是一种顺民的文化意识。
其二是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西安地区不甚丰饶的生活条件和有限的生存空间,迫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与天地抗争,顽强生息,锻造出了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无论在物质文明还是在精神文明方面都做出了划时代的巨大贡献。发祥于关中西部的姬周和嬴秦,一步步沿着渭河向东发展,最终冲出函谷关,走向东方,实现了中国早期社会的两次大一统,奠定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框架及版图基础;西汉时的外交家张骞,历经艰辛,横穿西域,架起了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在学术文化方面,北宋理学家张载创立的“关学”,别开生面地把儒家哲理文化发展至一个新水平,也把西安文化提高到了哲理性层面。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既抒发了他济世安民的抱负,也概括出了西安人开拓进取的文化性格。
其三是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关中平原是我国自然景观上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的交叉过渡地带,也是各种文化交流融合的坐标轴心。在其文化本体的历史层面上,南方的稻作文化,北方的草原文化,东部的农业文化和西部的游牧文化,很早就在这里交流融合,对西安地域文化的生成定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发展壮大的汉唐时期,西安更是敞开宽阔的胸膛,接受来自更大范围的异域文化,处于一种“坐集千古之智”,“人耕我获”的佳境,在容纳与吸收异质文化的过程中走向成熟。
其四是重农务实的文化传统。西安位于中纬度地带,大自然没有给这里过多的恩赐,温和的气候,深厚的土层,只适宜于农业生产。所以,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关中父老没有东部海岸民族的幻想,也缺乏南方水泽之乡民族的浪漫,除了在现实的土地上播种自己的希望,通过实实在在的耕种去获取收成外,别无选择,故很早就养成了耕稼之长,注重功利,讲究实用,世代相沿“尊先王遗风以务农为本”。
其五是尚礼怀古的淳朴民风。周公制礼作乐,建构的德行文化范式,是维系中国封建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更是西安地域文化的精髓。作为一个内陆农业区域,人们所追求的是从事周而复始自产自销的农业经济所必须的安宁和稳定,期望用伦理道德规范来调整各方面的关系,因而宗法制度、宗法意识在这里有着深厚的社会土壤。故这里的民众历来具有酷爱传统文化的怀古趋向。
西安地域文化的上述特质与个性,使它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其地位江河日下,黯然失色。尽管如此,它所具有的巨大历史惯性,还将长期制约西安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三、文化传承与时代的跨越
西安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有过光彩夺目的辉煌,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总是以古为荣,说不完的秦皇汉武,夸不厌的隋唐盛世,听不厌的秦腔陕调,始终背负着历史的凝重,走不出昔日辉煌的圈子。
西安人过于怀古追幽的情节,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僵滞现象。自西周开始,西安就建立其比较成熟的耕作制度,农耕成为该地区最基本的生产方式,数千年没有改变。与农耕生产相适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3]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一直保持下来,在延续数千年的农耕生产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共同作用下,西安人在行为特征、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等方面形成了厚重务实,安分守己,小富即安,重土恋家,怕冒风险的特征。这些文化特征,过深地打下了农业社会的烙印,使人们在商品经济大潮迅猛而起的今天,依然对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留恋不舍,对自己所处的已经变化了的地理环境的优劣势缺乏新的认识,仍然陶醉于昔日的辉煌。陈旧的文化观念已成为影响西安社会经济发展的无形阻力。因此,不少有识之士认为,古文明中心能否重新崛起,首要的因素就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跨越历史的凝重,改变文化僵滞的状况。
注释:
[1]司马迁:《史记·报任安书》
[2]张载:《宋元学案·横渠学案上》
[3][先秦]无名氏:《击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