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月八,拜菩萨。指农历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的诞辰日。汉字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界限,需要告诉大家:本门研究汉字,是尽量以东汉前为视域的,极少量涉及魏晋。也可以说是研究佛教未入天朝前的汉字。佛学入中土,最大变化是音学凸显,形学、名学随之暗淡。
今天谈的“禅”,定非禅宗之禅。而是谈禅字原型来源及其意义。如果我说“蝉”是“禅”的原型,您或许会觉得这是一个天方夜谭。
禅,《说文》:“祭天也。”段注:凡封土为坛,除地为墠。古封禅字盖只作墠……后改墠曰禅,神之矣。服虔曰:封者,增天之高,归功于天。禅者,广土地。应劭亦云:封为增高,禅为祀地。墠,《说文》:“野土也。”段注:野者,郊外也。总之,封者高祭天,墠于野者祀地。再者,古代之神在天称神,在地称祇。《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说文》:“祇,地祇,提出万物者也。”一引一提,皆为万物之生灵。圣人要给引万物之天神及提万物之地祇,找一个共同的原型或象征物。大家要知道,在这个模式中,此物一定不在海里,但此物又必须既可入地为祇,又可升天为神。其实这也是圣人或君主期待于超越的位置。有哪个神奇者会入选呢?最后,一定是发现了蝉的生命秘密,并将其选为神物。
那蝉又有何德何能?
《夏小正》:“寒蝉鸣。”《说文》:“蝉,以旁鸣者。”蝉之叫声蝉联,因仿其叫声,又俗称“知了”,是雄蝉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蝉虽不能发声,但在腹部仍有听音器。雌蝉是通过针状产卵器将卵产于树的枝叶中,等小幼虫生出后又要钻进地下,如此幼虫是生活在土里的,并吸食植物的根液。蝉在地下生活或二三年或十几年,最长者在地下潜伏十七年,故称十七年蝉,当然这种蝉不在故国。出来后能飞能鸣,又只饮不食。故葛洪《抱朴子》才有“玄蝉之洁饥,不愿为蜣螂之秽饱”之叹!这神物从卵而虫,从天而地,又从地而天,从蜕而飞……如此往复循环,古人怎能不觉神奇,不崇拜它呢?
近年在文化时期中,已发现大量各式玉蝉。周代考古也发现了死后含在口中的玉蝉,汉代八刀玉蝉更是盛行。因蝉之幼虫能从地下破土返还世间,故又称复育或蝮蜟、复蜟。王充《论衡·论死》云:“蝉之未蜕,为蝮育。”《广韵》:“复蜟,蝉未蜕者。”人死后埋于地下,皆乞求死而复育升天。生不如蝉之纯之响,但愿在死后能如蝉一样潜伏、修行,并再重返世间。这恐怕是每个古人的不变信仰。
另外,商周青铜器中的蝉纹更多。这说明中国文化中的蝉崇拜甚早、甚深、甚广。让我们一起看看庄子是怎么说禅的呢,或许你就会更了然了。《寓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至乐》:“种有几,得水则为继……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状若脱,其名为鹏掇。鸲掇于日为鸟……羊奚比乎不笋,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此机与几同。也是《韩非子》“善禅其主,以集精微”的精微之几。由最初之几,经物至人,而后又返回几或机,便形成一个始卒若环的循环圈。庄子还提到“知其禅”。《山木》:“何谓无始而非卒?”仲尼曰:“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之者,天化生万物,日新不穷,而不知谁为禅代之者。焉知其所终?焉知其所始?故无始非卒。正而待之而已耳。”哦,这待之而已的禅,不始不终,无始无终,藏于万物之种,游于万物之几,此禅乃华夏本几也!
今天谈的“禅”,定非禅宗之禅。而是谈禅字原型来源及其意义。如果我说“蝉”是“禅”的原型,您或许会觉得这是一个天方夜谭。
禅,《说文》:“祭天也。”段注:凡封土为坛,除地为墠。古封禅字盖只作墠……后改墠曰禅,神之矣。服虔曰:封者,增天之高,归功于天。禅者,广土地。应劭亦云:封为增高,禅为祀地。墠,《说文》:“野土也。”段注:野者,郊外也。总之,封者高祭天,墠于野者祀地。再者,古代之神在天称神,在地称祇。《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说文》:“祇,地祇,提出万物者也。”一引一提,皆为万物之生灵。圣人要给引万物之天神及提万物之地祇,找一个共同的原型或象征物。大家要知道,在这个模式中,此物一定不在海里,但此物又必须既可入地为祇,又可升天为神。其实这也是圣人或君主期待于超越的位置。有哪个神奇者会入选呢?最后,一定是发现了蝉的生命秘密,并将其选为神物。
那蝉又有何德何能?
《夏小正》:“寒蝉鸣。”《说文》:“蝉,以旁鸣者。”蝉之叫声蝉联,因仿其叫声,又俗称“知了”,是雄蝉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蝉虽不能发声,但在腹部仍有听音器。雌蝉是通过针状产卵器将卵产于树的枝叶中,等小幼虫生出后又要钻进地下,如此幼虫是生活在土里的,并吸食植物的根液。蝉在地下生活或二三年或十几年,最长者在地下潜伏十七年,故称十七年蝉,当然这种蝉不在故国。出来后能飞能鸣,又只饮不食。故葛洪《抱朴子》才有“玄蝉之洁饥,不愿为蜣螂之秽饱”之叹!这神物从卵而虫,从天而地,又从地而天,从蜕而飞……如此往复循环,古人怎能不觉神奇,不崇拜它呢?
近年在文化时期中,已发现大量各式玉蝉。周代考古也发现了死后含在口中的玉蝉,汉代八刀玉蝉更是盛行。因蝉之幼虫能从地下破土返还世间,故又称复育或蝮蜟、复蜟。王充《论衡·论死》云:“蝉之未蜕,为蝮育。”《广韵》:“复蜟,蝉未蜕者。”人死后埋于地下,皆乞求死而复育升天。生不如蝉之纯之响,但愿在死后能如蝉一样潜伏、修行,并再重返世间。这恐怕是每个古人的不变信仰。
另外,商周青铜器中的蝉纹更多。这说明中国文化中的蝉崇拜甚早、甚深、甚广。让我们一起看看庄子是怎么说禅的呢,或许你就会更了然了。《寓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至乐》:“种有几,得水则为继……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状若脱,其名为鹏掇。鸲掇于日为鸟……羊奚比乎不笋,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此机与几同。也是《韩非子》“善禅其主,以集精微”的精微之几。由最初之几,经物至人,而后又返回几或机,便形成一个始卒若环的循环圈。庄子还提到“知其禅”。《山木》:“何谓无始而非卒?”仲尼曰:“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之者,天化生万物,日新不穷,而不知谁为禅代之者。焉知其所终?焉知其所始?故无始非卒。正而待之而已耳。”哦,这待之而已的禅,不始不终,无始无终,藏于万物之种,游于万物之几,此禅乃华夏本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