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月八,拜菩萨。指农历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的诞辰日。汉字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界限,需要告诉大家:本门研究汉字,是尽量以东汉前为视域的,极少量涉及魏晋。也可以说是研究佛教未入天朝前的汉字。佛学入中土,最大变化是音学凸显,形学、名学随之暗淡。
  今天谈的“禅”,定非禅宗之禅。而是谈禅字原型来源及其意义。如果我说“蝉”是“禅”的原型,您或许会觉得这是一个天方夜谭。
  禅,《说文》:“祭天也。”段注:凡封土为坛,除地为墠。古封禅字盖只作墠……后改墠曰禅,神之矣。服虔曰:封者,增天之高,归功于天。禅者,广土地。应劭亦云:封为增高,禅为祀地。墠,《说文》:“野土也。”段注:野者,郊外也。总之,封者高祭天,墠于野者祀地。再者,古代之神在天称神,在地称祇。《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说文》:“祇,地祇,提出万物者也。”一引一提,皆为万物之生灵。圣人要给引万物之天神及提万物之地祇,找一个共同的原型或象征物。大家要知道,在这个模式中,此物一定不在海里,但此物又必须既可入地为祇,又可升天为神。其实这也是圣人或君主期待于超越的位置。有哪个神奇者会入选呢?最后,一定是发现了蝉的生命秘密,并将其选为神物。
  那蝉又有何德何能?
  《夏小正》:“寒蝉鸣。”《说文》:“蝉,以旁鸣者。”蝉之叫声蝉联,因仿其叫声,又俗称“知了”,是雄蝉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蝉虽不能发声,但在腹部仍有听音器。雌蝉是通过针状产卵器将卵产于树的枝叶中,等小幼虫生出后又要钻进地下,如此幼虫是生活在土里的,并吸食植物的根液。蝉在地下生活或二三年或十几年,最长者在地下潜伏十七年,故称十七年蝉,当然这种蝉不在故国。出来后能飞能鸣,又只饮不食。故葛洪《抱朴子》才有“玄蝉之洁饥,不愿为蜣螂之秽饱”之叹!这神物从卵而虫,从天而地,又从地而天,从蜕而飞……如此往复循环,古人怎能不觉神奇,不崇拜它呢?
  近年在文化时期中,已发现大量各式玉蝉。周代考古也发现了死后含在口中的玉蝉,汉代八刀玉蝉更是盛行。因蝉之幼虫能从地下破土返还世间,故又称复育或蝮蜟、复蜟。王充《论衡·论死》云:“蝉之未蜕,为蝮育。”《广韵》:“复蜟,蝉未蜕者。”人死后埋于地下,皆乞求死而复育升天。生不如蝉之纯之响,但愿在死后能如蝉一样潜伏、修行,并再重返世间。这恐怕是每个古人的不变信仰。
  另外,商周青铜器中的蝉纹更多。这说明中国文化中的蝉崇拜甚早、甚深、甚广。让我们一起看看庄子是怎么说禅的呢,或许你就会更了然了。《寓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至乐》:“种有几,得水则为继……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状若脱,其名为鹏掇。鸲掇于日为鸟……羊奚比乎不笋,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此机与几同。也是《韩非子》“善禅其主,以集精微”的精微之几。由最初之几,经物至人,而后又返回几或机,便形成一个始卒若环的循环圈。庄子还提到“知其禅”。《山木》:“何谓无始而非卒?”仲尼曰:“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之者,天化生万物,日新不穷,而不知谁为禅代之者。焉知其所终?焉知其所始?故无始非卒。正而待之而已耳。”哦,这待之而已的禅,不始不终,无始无终,藏于万物之种,游于万物之几,此禅乃华夏本几也!
其他文献
古希腊历史上有一次载入史册的跑步。公元前490年雅典与波斯在马拉松海边进行了一场战役,史称“希波战争”。雅典人取胜后,一位名叫菲迪皮茨的士兵被派回雅典传递胜利的消息。他一路奔跑回到雅典,将胜利的消息告诉了雅典人,却因过度劳累而去世了。在1896年希腊举行首届现代奥运会时,为了纪念菲迪皮茨,设立了“马拉松”这一比赛项目,跑步就这样被写入竞技比赛的历史。在出土的古希腊文物中,有多幅人们在跑步的图案。古
期刊
纵观伍廷芳一生,几乎可以串联起大半部中国近代法律史。他少年志学,敢发新声;他青年别家,留洋习律;他壮年北上,襄办洋务;他老年革命,奠基共和;他暮年护法,长图法治。他精通西律,学贯中西,创造了无数个中国近代法律史上的“第一”,他促使了中国传承几千年的封建法制的瓦解,促成了中国法律体系的近代化的开启。  公元1922年6月23日子时,时任孙中山护法军政府中华民国外交总长兼财政部长的伍廷芳溘然长逝,享年
期刊
亚瑟·韦尔斯利(ArthurWellesley),即惠灵顿公爵(DukeofWellington,1769~1852年)是莫宁顿伯爵(EarlofMornington)的小儿子,出生于都柏林,是盎格鲁–爱尔兰后裔。不过惠灵顿常常否认他是爱尔兰人:“先生,一个人并不会因为在马厩里出生就成为一匹马。”  缄默节制的将领  惠灵顿在伊顿公学上学,但毫不起眼。他从未说过“滑铁卢战役是在伊顿的操场上打赢的”
期刊
清顺治初年,远在江南抗清的张煌言(号苍水,1620-1664年)写了一首名为《建夷宫词》的诗,里面有这样的诗句:“上寿觞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大意是:慈宁宫成了太后大婚的新房,礼部尚书制订了隆重的大婚典礼。典礼非常隆重,到慈宁宫敬酒祝贺的人非常之多,把门槛都给踩烂了。诗文所记,即是清初著名的历史谜案之一“太后下嫁”——皇太极遗孀孝庄太后“下嫁”给小叔子多尔衮。
期刊
在战争需求中催生出的“战壕风衣”,从风靡军营到走向民间,成为独行侠、硬汉、社会精英的必备衣着,一步一步从时尚走向经典。  如今,人们几乎不会将风衣与战壕联系在一起,但风衣确实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留给世界的时尚遗产。在一战时,风衣是英国军官衣橱里的必备物品。风衣既是战争时期的产物,也是战争时代的标志。它是科学创新、技术进步以及大规模生产的结果,它的历史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故事。  风衣前史  早期的风衣在
期刊
北京有个收藏了许多军用飞机的博物馆,即位于北航校园内的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藏品不少,飞机有三十余架,其中最夺人眼球者是一架绰号为“黑寡妇”的战斗机。通体黑色、个头巨大的它,常与“全球仅存两架”的描述联系在一起,异常珍贵,乃是北航镇馆之宝。  另一架仅存的“黑寡妇”在美国俄亥俄州空军国家博物馆,同样是属于镇馆级别的宝物。  战机“黑寡妇”从哪儿来,曾到哪儿去?为何最终仅余两架,有一架留在了中国?  
期刊
明朝万历年间的《汾州府志》描述:“(平遥县)地瘠薄,气刚劲,人多耕织少”。然而,正因为“人多耕织少”,却意外地促成了平遥乃至整个山西的转型。平遥人仅仅以颜料、干果、茶叶、丝绸等杂货便敢行走各地,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走西口”。这让山西商贩遍布全国各地,而“晋商”的名头也由此而来。到了明代,得益于朝廷实行的“开中制”与“开中折色”这一经济政策,晋商迅速崛起,成为明清商人中的重要势力。平遥也因此受益匪浅
期刊
朋友去青岛,造访了康有为故居,也翻阅了南海先生的著述。言道,康南海瞧不起刘邦,也对于汉初萧何、曹参那一班功臣完全不屑。我笑着说,这是自然;若非如此,康做事就不会如此操切,戊戌变法也不会“诏书日下”那样地荒腔走板了。  康有为才极高、气极大,因此有办法引领一时风骚,也影响得了一代青年。正因有这等本事,他的书法才能不斤斤于笔墨点画,“游龙翔舞于天”,一迳地雄阔开张。可是,康有为终究才太高、气太大,不免
期刊
民国年间的大佬们对“吃”都有几分讲究。无论是军阀首领,还是国民党首脑,在腥风血雨的斗争之余,大多会以美食犒劳自己。  如果要拍一部民国版的《舌尖上的中国》,很有必要请袁世凯当个顾问。他可算作当时最有名“吃家”代表人物。  袁世凯对“吃”甚有心得,当了“大总统”后对美食更是十分讲究。坊间传言,“袁家私房菜”做工之细腻,非常人所能想象,其府中的“总统鸭”名气很大,堪比蔡京的“相府包子”和年羹尧的“大将
期刊
您在美国寻找中国远征军的资料、在云南做关于远征军的田野调查,为什么对这段历史这么执着?  章东磐:我哪里称得上执着,我只是一个对真相充满好奇的人。在我认识的历史打捞者中,印象最深的是戈叔亚、余戈和晏欢。戈叔亚是用双脚去穷尽真相,其中滇缅公路“二十四拐”的照片拍摄地点寻找,给当时初进这个领域的我上了一课。戈叔亚对于真相的追寻告诉我们:真相比光荣更重要。他是指引我走进这段历史的导师。  晏欢是我们复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