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在高校的教育,是人生发展中十分重要阶段,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正处在形成、提高、发展的关键期。无论从教育改革、终身体育而言,高校教育都应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造就合格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创新意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素质教育
“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对未来社会发展走势及未来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十分准确的把握,也是教育自身发展到今天提出的必然课题。体育活动大部分是在实践中进行的,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地观察、思维、发现、合作、实践的表现机会,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判断力上,使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宽阔的视野,聪敏的悟性。那么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体育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观念意识。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观念的更新是使教育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根本,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 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5月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998年11月在新西伯利亚科學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在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每一所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在精心培养人才方面负有特殊责任,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平等待人,更要善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创造性品质”。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为学生的健康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创新方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造就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创造教学模式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探索式,合作式,平等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探索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性学习的程度,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诱发学生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在交流学习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动手操作,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作为教师,其教学不应当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有意识地调动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动眼的积极性。在可解可不解处,让学生去解,在可说可不说处,让学生去说。对于学生理解不正确或不完善的地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补充问题或意见,点拨学生深入思考。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学而思,思而疑,疑而究;于无中生有,有中生创,创中生新。在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中,通过多层次、多层面、多形式的探讨,培养学生的科学求实精神。使学生以全新的自我形象,积极投入到各项学习活动之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的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不管是情景创设法、兴趣教学法、微格教学法,目标导学法,还是快乐式教学法,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它们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其实质是对传统教育思想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扬弃或超越。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结合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
要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科教学为载体和主渠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找准学科教学与创新教学的结合点、切入点。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新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中着重给学生创造自由展示的课堂时空;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必须体现以知识为载体,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发现、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如在体育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观察、模仿、练习、动作分析等实践活动的能力,侧重于具有多样性、可变性和多种可能性的内容,给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大胆探索,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可采用对话、角色扮演、小组表演、游戏、教学比赛、讲故事、讨论会、展览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树立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必须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由于学生智力水平、知识水平、学习动机、学习要求、接受能力等有差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等有可能不同,故要注意分类,分层次教学,给不同秉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展示空间,提供开发其潜能,勇于创新的机会,让学生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发。
4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给人们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它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对前人已有的体育理论和技战术,要大胆质疑,勇于发现。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如当学生学习篮球比赛有关规则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自己设计战术,并通过演示让大家一起讨论,或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配合时,教师设定一些变化以使学生能灵活的运用种各种基础配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尝试不同的练习方法,减少:你这样不对,应该怎样怎样……。从而剥夺学生的创造欲望。
5 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和必然要求,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源泉。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事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培养有创新型特性的人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近年来,各国纷纷以此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根本目的,创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知识经济逐步到来的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作者简介:张全亭,(1969—)男,河南舞钢人,郑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创新意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素质教育
“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对未来社会发展走势及未来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十分准确的把握,也是教育自身发展到今天提出的必然课题。体育活动大部分是在实践中进行的,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地观察、思维、发现、合作、实践的表现机会,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判断力上,使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宽阔的视野,聪敏的悟性。那么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体育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观念意识。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观念的更新是使教育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根本,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 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5月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998年11月在新西伯利亚科學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在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每一所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在精心培养人才方面负有特殊责任,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平等待人,更要善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创造性品质”。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为学生的健康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创新方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造就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创造教学模式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探索式,合作式,平等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探索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性学习的程度,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诱发学生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在交流学习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动手操作,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作为教师,其教学不应当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有意识地调动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动眼的积极性。在可解可不解处,让学生去解,在可说可不说处,让学生去说。对于学生理解不正确或不完善的地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补充问题或意见,点拨学生深入思考。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学而思,思而疑,疑而究;于无中生有,有中生创,创中生新。在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中,通过多层次、多层面、多形式的探讨,培养学生的科学求实精神。使学生以全新的自我形象,积极投入到各项学习活动之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的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不管是情景创设法、兴趣教学法、微格教学法,目标导学法,还是快乐式教学法,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它们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其实质是对传统教育思想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扬弃或超越。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结合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
要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科教学为载体和主渠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找准学科教学与创新教学的结合点、切入点。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新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中着重给学生创造自由展示的课堂时空;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必须体现以知识为载体,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发现、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如在体育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观察、模仿、练习、动作分析等实践活动的能力,侧重于具有多样性、可变性和多种可能性的内容,给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大胆探索,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可采用对话、角色扮演、小组表演、游戏、教学比赛、讲故事、讨论会、展览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树立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必须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由于学生智力水平、知识水平、学习动机、学习要求、接受能力等有差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等有可能不同,故要注意分类,分层次教学,给不同秉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展示空间,提供开发其潜能,勇于创新的机会,让学生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发。
4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给人们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它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对前人已有的体育理论和技战术,要大胆质疑,勇于发现。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如当学生学习篮球比赛有关规则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自己设计战术,并通过演示让大家一起讨论,或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配合时,教师设定一些变化以使学生能灵活的运用种各种基础配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尝试不同的练习方法,减少:你这样不对,应该怎样怎样……。从而剥夺学生的创造欲望。
5 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和必然要求,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源泉。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事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培养有创新型特性的人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近年来,各国纷纷以此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根本目的,创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知识经济逐步到来的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作者简介:张全亭,(1969—)男,河南舞钢人,郑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