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第一次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笔者明白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于“拦路虎”——地名的理解。全诗地名有8处,其中“剑外”“蓟北”“巴峡”“巫峡”“襄阳”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很难,不仅字音、字形、字义难,地理位置关系更难。更别提这么多的地名排列在一起究竟有什么好处。如何另辟蹊径,从学习地名入手,改进教学方案,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地名
作者简介:张国东(1980.12-),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市长城小學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1-0-02
一、前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笔者以前教学这首诗,在理解诗意之后,喜欢直奔主题,扣住诗眼“喜欲狂”来学习,大致环节如下:你觉得那个词最能体现诗人的心情?“喜欲狂”是什么意思?你从诗中哪些诗句体会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他为什么这样高兴?
从学生学习反馈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样学,课堂效果并不好。所以,第二次学习本诗,笔者决定从学生实际难点出发,从地名着眼重新设计。
二、【案例片段】
学生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了解大意后,教师出示一组词:
河南 河北 剑外 蓟北
巴峡 巫峡 襄阳 洛阳
再次请学生朗读后,问:这8个词有一个共同点,谁能看出来?
生:都是地名。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地名大致的位置关系吗?
生:听过河南、河北、洛阳,其它的都没听说过。
师:这不怪你,对你来说是太难了。不过老师带来了一张地图,标注了它们的位置关系。请听好要求,对照地图,再次默读这首诗,看看这次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对诗的意思更明白了一些。诗人一家现在应该住在剑外一带,听到蓟北被官军收复。准备从巴峡出发,经过巫峡到襄阳,向洛阳进发。
师:你很爱思考。那请问,诗人一家在剑门一带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急着赶往洛阳呢?
生:诗人的家乡在洛阳啊。他要回家乡呀。
师:从诗中可以知道这一点吗?
生:我联系“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推测他想回到家乡洛阳。
师:既然诗人的家乡在洛阳,那现在一家老小怎么又会住在远隔万里的剑外呢?
生:应该是为了躲避战乱才来到这里的。
师:哦!何以见得?
生:题目中写得很清楚《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官军”应该指官家的军队,就是国家的军队,收复黄河南北一带。可想而知“河南河北”之前肯定是被土匪叛军占领了。杜甫一家为了活命,没办法逃离到剑外,现在杜甫听说家乡被收复了,所以“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显得非常激动兴奋,高兴地简直要发狂。
师:你真爱思考,会读书,能前勾后联。是的,这场战争发生在唐代宗时期,由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史称“安史之乱”。这场战争持续了7年多时间,生灵涂炭,百姓无家可归,尸横遍野,让国力倒退几十年。杜甫离开故土近8年,8年啊,同学们,将近一代人啊!儿女由孩子变成人,自己由青丝变白发。现在听说国家有望统一,家乡被收复,能回到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家乡了,他能不激动,能不欣喜若狂吗?请大家各自放声朗读,读出诗人的手舞足蹈、欣喜若狂之情。(生各自朗读)
师:老师再给大家补充一段资料,你们结合地图,再读一读最后两句诗,想想看你还会有什么发现?
(李白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四面环山,围得严严实实。陆路崎岖难行,水路险滩重重,自古以来对外交通都极为不便。
诗人所处的剑外距离洛阳大约有2000多公里,回去须水陆周转。要经过一系列峡谷危崖、水流湍急,不利航行。特别是三峡之险,暗礁错杂,阻石林立,航道弯曲狭窄,障碍重重,凶险异常。粗略估算,诗人拖家带口,安全抵达家乡,大约要三个月时间。)
生:归途2000多公里,多么遥远;历时近三个月,时间漫长。可在杜甫看来却相当轻松。
师:你从哪个字看出杜甫轻松的心情,为什么?
生:从“即”可以看出来。刚得到家乡被收复的消息,立即就要出发,一分钟也不想耽搁,可见心情多么急切。
生:我从“穿”读出来的。坐船从三峡到巫峡,十分危险,甚至有生命危险,可诗人却用一个“穿”字带过,显得十分轻松愉快,那是因为恨不得马上就能回到离开很久的故乡。
生:“便”也能表现这种心情。似乎很快就能到达襄阳转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为什么明明要花很长时间艰难跋涉,在杜甫看来却非常快速?就是因为内心激动高兴嘛。只要能回家,再远、再苦、再累都不怕。
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确实是这样,“巴峡”是出发之地,“巫峡”是必经之地,“襄阳”和“洛阳”是诗人的原籍和故乡,通过几个看似轻松的动词串联起来,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让我们好好读一读。
师:四年级时我们还学过李白的一首古诗,嵌入的地名也特别多,谁能想起来?
生:《峨嵋山月歌》: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师:短短28个字中,竟然有5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请思考一下:连用五个地名有什么妙处?
生:诗人离开故乡,路经平羌江,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渝州驶去。渐行渐远,表达对故乡月的恋恋不舍之情。
师:是啊,5个地名快速转换,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既精巧地点出行程,也抒发了江行思友、怀乡之情。 三、【案例反思】
第二次学习本首古诗,笔者以为把握了本首古诗的个性特点,借力非连续性文本,助力古诗学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连题目只有短短64字,可地名就有8个16字,尤其是“即從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诗,用地名的密度非常大,14字中有4组8字,实乃少见。“安史之乱”中,诗人颠沛流离,吃尽人间辛苦,对战乱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有着切肤之痛。如今官军打了胜仗,“安史之乱”平定,国家统一有望,百姓从此可以安居乐业,自己一家也可以结束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诗人怎能不心花怒放、欣喜万分!快速转换的地名,看似诗人假想的回家旅程,实则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内心不可抑止的巨大喜悦。
以前,笔者总是把目光聚焦在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主题上,所以忽略了另一番风景。以为地名枯燥无味,仅仅是交代地点而已,更不会有什么表现力。结合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实际难点研究后,才发现借助非连续性文本(地图)把地名的地理位置厘清,不仅有利于理解诗意,更有利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理解主题。而且学生的思维不再是演绎思维,集中思维。以前,只抓住“喜欲狂”,再问学生哪些地方看出诗人“喜欲狂”,学生的眼中只有一个想法,一种情感,其它的风景很容易被忽略。看似高效地攻破了古诗的重难点,实际上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完全沉浸在诗中,更没有体会到批文入情的快乐,品味到“素读”古诗的痛快。现在学生弄清了“剑外”和“蓟北”的时空关系后,情不自禁地感慨“相隔这么远,离家这么久啊”,后面对文章主题,诗人情感的把握自然水到渠成。尤其是第二次资料的补充,更让学生深切地体悟到回家的路再艰辛、再危险,也不能阻挡诗人似箭的归心,恨不得立马插上双翅,飞回家乡,所以“喜欲狂”。对情感地把握是一步步体会出来,渐渐地推向高潮的。
其实我国古代诗歌作品中,地名入诗不计其数,一经诗人写入诗中,竟然成了表情达意的绝妙好辞,值得我们停留欣赏、驻足把玩,详加探讨。《过零丁洋》中有“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一句。“惶恐滩”“零丁洋”都是文天祥被俘之后经过的地名,同时也映衬了诗人惶恐惭愧、孤独忧愤的复杂心情,简直是天造地设,已臻化境!《题临安邸》中也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杭州”和“汴州”两个地名的错位,深刻揭露了南宋统治者忘却国难,不思进取,骄奢淫逸的丑恶嘴脸。同时也在警告当朝统治者:如果再这样下去,杭州很快就是第二个汴州!
参考文献:
[1]叶嘉莹.叶嘉莹说中晚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8.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地名
作者简介:张国东(1980.12-),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市长城小學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1-0-02
一、前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笔者以前教学这首诗,在理解诗意之后,喜欢直奔主题,扣住诗眼“喜欲狂”来学习,大致环节如下:你觉得那个词最能体现诗人的心情?“喜欲狂”是什么意思?你从诗中哪些诗句体会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他为什么这样高兴?
从学生学习反馈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样学,课堂效果并不好。所以,第二次学习本诗,笔者决定从学生实际难点出发,从地名着眼重新设计。
二、【案例片段】
学生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了解大意后,教师出示一组词:
河南 河北 剑外 蓟北
巴峡 巫峡 襄阳 洛阳
再次请学生朗读后,问:这8个词有一个共同点,谁能看出来?
生:都是地名。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地名大致的位置关系吗?
生:听过河南、河北、洛阳,其它的都没听说过。
师:这不怪你,对你来说是太难了。不过老师带来了一张地图,标注了它们的位置关系。请听好要求,对照地图,再次默读这首诗,看看这次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对诗的意思更明白了一些。诗人一家现在应该住在剑外一带,听到蓟北被官军收复。准备从巴峡出发,经过巫峡到襄阳,向洛阳进发。
师:你很爱思考。那请问,诗人一家在剑门一带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急着赶往洛阳呢?
生:诗人的家乡在洛阳啊。他要回家乡呀。
师:从诗中可以知道这一点吗?
生:我联系“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推测他想回到家乡洛阳。
师:既然诗人的家乡在洛阳,那现在一家老小怎么又会住在远隔万里的剑外呢?
生:应该是为了躲避战乱才来到这里的。
师:哦!何以见得?
生:题目中写得很清楚《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官军”应该指官家的军队,就是国家的军队,收复黄河南北一带。可想而知“河南河北”之前肯定是被土匪叛军占领了。杜甫一家为了活命,没办法逃离到剑外,现在杜甫听说家乡被收复了,所以“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显得非常激动兴奋,高兴地简直要发狂。
师:你真爱思考,会读书,能前勾后联。是的,这场战争发生在唐代宗时期,由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史称“安史之乱”。这场战争持续了7年多时间,生灵涂炭,百姓无家可归,尸横遍野,让国力倒退几十年。杜甫离开故土近8年,8年啊,同学们,将近一代人啊!儿女由孩子变成人,自己由青丝变白发。现在听说国家有望统一,家乡被收复,能回到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家乡了,他能不激动,能不欣喜若狂吗?请大家各自放声朗读,读出诗人的手舞足蹈、欣喜若狂之情。(生各自朗读)
师:老师再给大家补充一段资料,你们结合地图,再读一读最后两句诗,想想看你还会有什么发现?
(李白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四面环山,围得严严实实。陆路崎岖难行,水路险滩重重,自古以来对外交通都极为不便。
诗人所处的剑外距离洛阳大约有2000多公里,回去须水陆周转。要经过一系列峡谷危崖、水流湍急,不利航行。特别是三峡之险,暗礁错杂,阻石林立,航道弯曲狭窄,障碍重重,凶险异常。粗略估算,诗人拖家带口,安全抵达家乡,大约要三个月时间。)
生:归途2000多公里,多么遥远;历时近三个月,时间漫长。可在杜甫看来却相当轻松。
师:你从哪个字看出杜甫轻松的心情,为什么?
生:从“即”可以看出来。刚得到家乡被收复的消息,立即就要出发,一分钟也不想耽搁,可见心情多么急切。
生:我从“穿”读出来的。坐船从三峡到巫峡,十分危险,甚至有生命危险,可诗人却用一个“穿”字带过,显得十分轻松愉快,那是因为恨不得马上就能回到离开很久的故乡。
生:“便”也能表现这种心情。似乎很快就能到达襄阳转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为什么明明要花很长时间艰难跋涉,在杜甫看来却非常快速?就是因为内心激动高兴嘛。只要能回家,再远、再苦、再累都不怕。
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确实是这样,“巴峡”是出发之地,“巫峡”是必经之地,“襄阳”和“洛阳”是诗人的原籍和故乡,通过几个看似轻松的动词串联起来,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让我们好好读一读。
师:四年级时我们还学过李白的一首古诗,嵌入的地名也特别多,谁能想起来?
生:《峨嵋山月歌》: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师:短短28个字中,竟然有5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请思考一下:连用五个地名有什么妙处?
生:诗人离开故乡,路经平羌江,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渝州驶去。渐行渐远,表达对故乡月的恋恋不舍之情。
师:是啊,5个地名快速转换,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既精巧地点出行程,也抒发了江行思友、怀乡之情。 三、【案例反思】
第二次学习本首古诗,笔者以为把握了本首古诗的个性特点,借力非连续性文本,助力古诗学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连题目只有短短64字,可地名就有8个16字,尤其是“即從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诗,用地名的密度非常大,14字中有4组8字,实乃少见。“安史之乱”中,诗人颠沛流离,吃尽人间辛苦,对战乱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有着切肤之痛。如今官军打了胜仗,“安史之乱”平定,国家统一有望,百姓从此可以安居乐业,自己一家也可以结束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诗人怎能不心花怒放、欣喜万分!快速转换的地名,看似诗人假想的回家旅程,实则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内心不可抑止的巨大喜悦。
以前,笔者总是把目光聚焦在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主题上,所以忽略了另一番风景。以为地名枯燥无味,仅仅是交代地点而已,更不会有什么表现力。结合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实际难点研究后,才发现借助非连续性文本(地图)把地名的地理位置厘清,不仅有利于理解诗意,更有利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理解主题。而且学生的思维不再是演绎思维,集中思维。以前,只抓住“喜欲狂”,再问学生哪些地方看出诗人“喜欲狂”,学生的眼中只有一个想法,一种情感,其它的风景很容易被忽略。看似高效地攻破了古诗的重难点,实际上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完全沉浸在诗中,更没有体会到批文入情的快乐,品味到“素读”古诗的痛快。现在学生弄清了“剑外”和“蓟北”的时空关系后,情不自禁地感慨“相隔这么远,离家这么久啊”,后面对文章主题,诗人情感的把握自然水到渠成。尤其是第二次资料的补充,更让学生深切地体悟到回家的路再艰辛、再危险,也不能阻挡诗人似箭的归心,恨不得立马插上双翅,飞回家乡,所以“喜欲狂”。对情感地把握是一步步体会出来,渐渐地推向高潮的。
其实我国古代诗歌作品中,地名入诗不计其数,一经诗人写入诗中,竟然成了表情达意的绝妙好辞,值得我们停留欣赏、驻足把玩,详加探讨。《过零丁洋》中有“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一句。“惶恐滩”“零丁洋”都是文天祥被俘之后经过的地名,同时也映衬了诗人惶恐惭愧、孤独忧愤的复杂心情,简直是天造地设,已臻化境!《题临安邸》中也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杭州”和“汴州”两个地名的错位,深刻揭露了南宋统治者忘却国难,不思进取,骄奢淫逸的丑恶嘴脸。同时也在警告当朝统治者:如果再这样下去,杭州很快就是第二个汴州!
参考文献:
[1]叶嘉莹.叶嘉莹说中晚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