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为了达到教学文本与课外阅读一体化的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可以采用“课前阅读,做好铺垫;课中阅读,丰富内涵;课后阅读,拓展延伸;比较阅读,同中求异”这几种方法,把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课内课外结合推动课堂高效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既要注重课内阅读能力的培养,又离不开广泛的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大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的“教科书”只是语文教学的的例子,语文学习应从语文教材出发,发掘其有效资源,有机的将教科书与课外阅读链接起来,实现课外阅读的推荐和导读的目标。这样,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拓宽视野,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一、课前阅读,做好铺垫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前老师布置学生阅读与教材相关的时代背景、人物故事,或读一些与教材文本主题相关的课外资料,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如教学《负荆请罪》一文,学生预习课文,只知道蔺相如是一个不愿与人发生冲突、顾全大局的人,至于他机智勇敢的另一面,不甚了解。对于书中提到的“想当年,秦王那么历害,您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地跟他斗,唇槍舌剑,寸步不让,多解气”这些文本内容不能深入地理解。所以上课前,应先让学生阅读《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两个故事。上课时,学生通过交流课前阅读的材料,了解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的原因,就会对蔺相如的性格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对《负荆请罪》中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的做法有个更深刻的理解。
课前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但有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准确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加深对主题的理解,而且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生活,扩大了知识面,同时为文本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知识链接。
二、课中阅读,丰富内涵
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内涵比较丰富,为了使学生能更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感悟文本的过程中适当地渗透课外内容,能扩大阅读数量,提高文本教学的质量。如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时,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指的是:邓小平爷爷临终前,再三叮嘱,死后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这是邓小平爷爷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的遗愿。另外,为了让学生了解邓小平的丰功伟绩以及影响之深远,教师引导学生把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及成功收复香港、澳门的相关资料加于补充,邓小平的光辉形象就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为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的四个“也许”和“送往”这段话的学习丰富了内涵。
另外有些课文的教学,为了突破阅读的难点,深化感悟文本内涵,课堂上可以出示相关资料和小故事,进行对比阅读,这样更容易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领悟文本的内涵。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本课教学的难点是体会樟树与宋庆龄共同的“精神”。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宋庆龄的相关资料和小故事,或出示宋庆龄的生平简介等,让学生边听边想:宋庆龄和樟树有哪些相似之处?然后展开小组讨论。通过课内外的阅读补充,让学生体会到樟树的香气,令虫子害怕,而宋庆龄的一身正气令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鬼子望而生畏;樟树身上的拒虫香气能永久保持,这就像宋庆龄一样她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宋庆龄虽然去逝了,但人们一看到樟树就会想到宋庆龄,她永远会留在我们心中……这样的阅读教学,把
文本、课外知识有机整合,有效突破教学的难点,对文本“借物喻人”的写法有了各自深浅不一的解读。
三、课后阅读,拓展延伸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许多古典名著中的章节,编者的目的是让学生窥一斑而见全豹,激发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点带面,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如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后,让学生阅读“林冲遭受高太尉陷害”和“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故事,了解林冲这个人物的英雄形象。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水浒传》,在班级中开展水浒故事的擂台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又如学习了《三顾茅庐》后,引导学生讲讲《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其它故事,像“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这些内容都是对诸葛亮的精彩描写,学生读后就能进一步理解课文,对诸葛亮这一人物也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没有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课后迫不及待地要去读一读。
四、比较阅读,同中求异
小学语文教材,有的写作背景很相似,甚至是相同的;有的文章主题相同。教学时,根据所学的文本内容选择与之相关或相似的佳作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同中求异,加深理解。如《七律·长征》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都是以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一历史壮举为创作背景。教学时,可适当讲一些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感人事例,以帮助学生了解长征的艰难,感受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然后推荐一些阅读书目,如《草地夜行》《金色的鱼钩》《飞夺泸定桥》等,学生通过这些红色经典文章的阅读,对红军藐视困难,一往无前的革命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精神有更真切的感受,对教材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又如教学《蝉和狐狸》这则寓言故事,与《狐狸和乌鸦》进行比较阅读,了解蝉为什么不上当受骗,而狐狸上当受骗的原因,进而领悟这两则寓言故事揭示的道理。
以上列举的种种方法,都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把课内外阅读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本好比一把钥匙,学生拿了它去开其他的书库。”语文教材实际上是通向更多课外阅读的桥梁,教师利用课内阅读延伸拓展到课外,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和推荐,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是提高语文教学、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内课外结合推动课堂高效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既要注重课内阅读能力的培养,又离不开广泛的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大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的“教科书”只是语文教学的的例子,语文学习应从语文教材出发,发掘其有效资源,有机的将教科书与课外阅读链接起来,实现课外阅读的推荐和导读的目标。这样,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拓宽视野,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一、课前阅读,做好铺垫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前老师布置学生阅读与教材相关的时代背景、人物故事,或读一些与教材文本主题相关的课外资料,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如教学《负荆请罪》一文,学生预习课文,只知道蔺相如是一个不愿与人发生冲突、顾全大局的人,至于他机智勇敢的另一面,不甚了解。对于书中提到的“想当年,秦王那么历害,您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地跟他斗,唇槍舌剑,寸步不让,多解气”这些文本内容不能深入地理解。所以上课前,应先让学生阅读《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两个故事。上课时,学生通过交流课前阅读的材料,了解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的原因,就会对蔺相如的性格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对《负荆请罪》中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的做法有个更深刻的理解。
课前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但有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准确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加深对主题的理解,而且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生活,扩大了知识面,同时为文本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知识链接。
二、课中阅读,丰富内涵
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内涵比较丰富,为了使学生能更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感悟文本的过程中适当地渗透课外内容,能扩大阅读数量,提高文本教学的质量。如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时,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指的是:邓小平爷爷临终前,再三叮嘱,死后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这是邓小平爷爷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的遗愿。另外,为了让学生了解邓小平的丰功伟绩以及影响之深远,教师引导学生把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及成功收复香港、澳门的相关资料加于补充,邓小平的光辉形象就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为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的四个“也许”和“送往”这段话的学习丰富了内涵。
另外有些课文的教学,为了突破阅读的难点,深化感悟文本内涵,课堂上可以出示相关资料和小故事,进行对比阅读,这样更容易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领悟文本的内涵。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本课教学的难点是体会樟树与宋庆龄共同的“精神”。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宋庆龄的相关资料和小故事,或出示宋庆龄的生平简介等,让学生边听边想:宋庆龄和樟树有哪些相似之处?然后展开小组讨论。通过课内外的阅读补充,让学生体会到樟树的香气,令虫子害怕,而宋庆龄的一身正气令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鬼子望而生畏;樟树身上的拒虫香气能永久保持,这就像宋庆龄一样她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宋庆龄虽然去逝了,但人们一看到樟树就会想到宋庆龄,她永远会留在我们心中……这样的阅读教学,把
文本、课外知识有机整合,有效突破教学的难点,对文本“借物喻人”的写法有了各自深浅不一的解读。
三、课后阅读,拓展延伸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许多古典名著中的章节,编者的目的是让学生窥一斑而见全豹,激发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点带面,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如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后,让学生阅读“林冲遭受高太尉陷害”和“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故事,了解林冲这个人物的英雄形象。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水浒传》,在班级中开展水浒故事的擂台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又如学习了《三顾茅庐》后,引导学生讲讲《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其它故事,像“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这些内容都是对诸葛亮的精彩描写,学生读后就能进一步理解课文,对诸葛亮这一人物也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没有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课后迫不及待地要去读一读。
四、比较阅读,同中求异
小学语文教材,有的写作背景很相似,甚至是相同的;有的文章主题相同。教学时,根据所学的文本内容选择与之相关或相似的佳作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同中求异,加深理解。如《七律·长征》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都是以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一历史壮举为创作背景。教学时,可适当讲一些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感人事例,以帮助学生了解长征的艰难,感受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然后推荐一些阅读书目,如《草地夜行》《金色的鱼钩》《飞夺泸定桥》等,学生通过这些红色经典文章的阅读,对红军藐视困难,一往无前的革命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精神有更真切的感受,对教材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又如教学《蝉和狐狸》这则寓言故事,与《狐狸和乌鸦》进行比较阅读,了解蝉为什么不上当受骗,而狐狸上当受骗的原因,进而领悟这两则寓言故事揭示的道理。
以上列举的种种方法,都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把课内外阅读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本好比一把钥匙,学生拿了它去开其他的书库。”语文教材实际上是通向更多课外阅读的桥梁,教师利用课内阅读延伸拓展到课外,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和推荐,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是提高语文教学、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