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笔谈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weaw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搞好创新教育,笔者认为:一、注意创新思想意识的养成;二、注意创新氛围的营造;三、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思想意识的养成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向。当今世界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和科技的高低。科教兴国已是我国基本国策。创新教育发展不上去,创新意识在社会上难以普及,无法适应未来国家高科技作先导的各行各业发展。而创新教育第一个问题是创新思想意识的养成问题。
  创新思想意识的养成应先教师,后学生。没有创新思想意识的教师,难出创新思想意识的学生。而教师创新思想意识的养成在我国还是一个相当艰巨的历史任务。安于现状、循规蹈矩的思想体系在我国国民心中依然有市场,这是几千年来传统思想意识的延续,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教育上来。一些教师桎梏于常规教学之中,安于学生听话,守规矩的现状,对于学生创新思想行为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和传统教育思想决裂,建立和养成创新思想意识是当今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创新教育理念。
  近些年来,国家各级教育报刊、书籍和各电视台教育栏目与节目已陆陆续续将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体系、新的教育方法等新的教育信息介绍了不少。中小学校长结合本地、本校教育实际能不断学习、借鉴,变革学校陈旧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学结构及教学措施的带头人已呈现雨后春笋之势,但从国内普通中小学整体(尤其是乡镇中小学)来看数量还是很少。而教师之中能够自觉阅读教育报刊、书籍和观看电视教育节目、钻研教育、教学,勇于创新的开拓者也有待扩展。学校和教师群体教育、教学创新意识的动力和影响力跟教育先进国家相比还远远不够。笔者认为今后学校应该:
  
  1、强化校长负责制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将创新意识纳入议事日程中来,做到持久化和求实化。持久化是指创新思想的渗透与创新精神的建立非一劳永逸之举,它不能朝花夕拾,短时间内是不能可见效的,这是个长期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针政策。求实化是指创新意识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建立和培养要实事求是,决不能流于形式,建国后我国一直深受形式主义之害,教育也不例外。不能上面抓了就狠抓,上面松了就轻抓,甚至走走过场就结束了,贻害无穷。
  
  2、提高教师主动性
  教师建立创新意识一个是靠学校集体组织学习,提高对教育、教学创新的正确认识,另一个是靠教师自己主动捕捉多方面教育信息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实践尝试破旧立新的成功与失败,从实践中不断增强个人在创新方面的领悟与体验,从中得到创新思想觉悟的提高。而提高教师主动性是教师建立创新意识的高效途径之一。
  
  二、创新环境氛围的营造
  
  没有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想意识,也很难产生教育与教学创新的好效果。学校创新环境氛围的营造责在校长,没有创新思想意识的校长,难有创新思想意识的教师群,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环境氛围的营造任在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难有创新思想意识的学生群。营造创新氛围笔者认为:
  
  1、教育、教学环境要突出生动活泼的氛围
  死气沉沉、封闭式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氛围不可能造就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群。只有宽松、活跃、激人兴奋的环境才能使学生敢想、敢说、敢为;才能保护学生的主动、自觉与冲动,适时转化为创新的内动务,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身潜在的想象力。一些学校抓纪律多以安静、整齐为主,温顺听话者多受老师欣赏,有悖老师意愿的言语和行为多要受到不同形式的“制裁”。学生压抑感较重,这种沉闷的教育、教学环境氛围严重束缚学生创新思路与创造能力的产生与发展。而一些发达国家的课堂教学表面松散、混乱,但学生的参与精神与创新意识却很强,创新思想和创造潜力从小培养,到中学、大学创新氛围越来越浓,就很值得我们结合中国借鉴学习。
  
  2、充公发挥学生个性与想象力
  教学的标准统一答案与不能有异议的授课方式,以及教育要求一律性、一致性都压抑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不利于学生个性和想象力的发展。学生的不同个性因势利导向有益方向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利用多种途径给以鼓励和弘扬,是营造创新氛围不可忽视的两个方面。教学答案不一定非标准不可,不同的想法可以发表,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给学生自由发表个人见解的时空,这些都是发挥学生个性与想象力的积极条件。
  
  3、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不断积累创新资本
  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建立创新环境氛围需要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具人创新意识下积累多种基本功:如较强的责任感,较广的知识面,对教材娴熟并能发掘拓宽,对学生熟悉能因材施教发展,能创设一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为创设创新环境氛围,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不断教育实践中积累创新教育的经验教训与资本,为拓宽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创造有利条件。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的渗透与养成可以化为学生创新的内动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可以化为学生创新的外动力;二者之合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呢?笔者粗见如下:
  
  1、培养学生勤动脑、会动脑
  社会的发展不断需要创新,对动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发明创新离不开动脑。无论学校和班级管理,还是科任课堂授课,引导、激发学生勤动脑、会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之一。“勤动脑”,是要多置疑,多激趣;“会动脑”,则要求多鼓励、多引导。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少人云亦云,勇于各抒己见,学会善于动脑。多引导学生学会置疑、探疑、解疑,多培养学生灵活思维的能力与钻研能力,学会科学用脑。
  
  2、培养学生勤动手、会动手
  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一个人不仅能科学用脑、善于用脑,同时又能勤于动手;不仅要善于研究探索,又能勇于实践;不仅有知识创新,还有技术方法的创新。动手动脑是紧密相连的,应从小开始注重培养。科技发展证明,凡在科技文明创造上有建树立的,大都是勤于动脑,勇于实践。我国中小学物理、化学、生物、劳技、自然、手工等课都是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实际能力的好园地。这些学科在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创新能力方面教师是大有用武之地的,相关科任教师在鼓励学生动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创新可以快速获得成功的乐趣,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孕在其中了。
  
  3、培养学生会调查、会观察
  学会调查和观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两条重要途径。调查中分析,观察中思考,是世界无数大小优秀科研成果研究过程中的基本程序。据资料介绍,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很重视调查,特别是观察能力的养成教育。我国中小学很多学科教学都涉及到调查,尤其观察能力的培养;班、校活动同样也有不少锤炼学生调查与观察能力的机会。关键是在于科任教师和班主任能否真正地将这两项能力有意识、有计划、有效果地有机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调查和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动脑动手去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过程。
  
  4、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有人探索出“兴趣爱好→引导培养→个性特长→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兴趣是培养个人特色的基础与向导,有了爱好,学生自动、自主发展自己爱好,自我挖掘潜能大。个性特长的形成、巩固,实现了“人无我有”,这就拥有了创新“强项”,这种强项由于情感因素和智力因素相吻合,再加上教师的外因积极诱导,创新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的。社会要不断前进,前进就需要不断创新。创新课题是一个长时期的历史研究课题。本文作为诸多同仁在攀缘创新教育研究高峰中一枚铺路石,聊以慰藉。
其他文献
新课程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即“评价体系不仅要学生的成绩,而且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样的评价体系要包括多元的评价指标,多元的评价方式,多元的评价主体几个方面。现行的学生评价体系往往过分关注学生成绩而忽视了评价的激励功能。这就要求改革现行过分关注选拔功能的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评语评价就是发展性评价的一个环节。  评语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为适应新课改形势的要求,必须深化课堂改革,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为此,我从2003年加入了学校课题组,承担了邹城市研究课题,在历史课上进行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验研究,经过3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收获和体会。    一、研究依据    理论依据:以“三个面向”重要
期刊
一堂成功的课应该有三个特点:活动性、主动性、互动性。何谓活动性?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也就是说变传授式教学为活动式教学,让学生自学自悟,淡化教师的讲解分析,强化学生活动。  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活动起来就必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我确定学习目标,自我参与学习活动,自我掌握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自我反馈、组织调控学习,自我激励、总结,评价学习。教学时要把教师指令性学习活动转变为学生主动
期刊
教学朱自清的《匆匆》一课,学生感受到了时间的来去匆匆、时间的短暂,萌发了珍惜时间、用功读书、将来能像作者一样干一番大事业的决心和愿望。  课尾,我为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学了这篇文章,同学们心中产生了很多的感受,下面我们来个仿写名言,看看能不能像作者一样写出对时间感悟的名言,大家有信心吗?”在我的鼓励下,同学们都埋头写起来。  生1:青蛙冬眠了,有再睡醒的时候;潮水退了,有再涨
期刊
时常在办公室中听到有人抱怨,某些题目讲过很多次,但仍然有很多学生不理解。通过谈话发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其中有学生的原因,但教师没有营造好上课的气氛,没有调动起学生情绪是主要的原因。没有良好的课堂气氛就没有良好的课堂收益。作为一名教师,若要上好一堂课必须营造好良好的课堂气氛。从教育学的角度讲,良好的课堂气氛具有良好的感召力,容易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行动中,在感情上得到满足、愉悦、陶
期刊
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5年,对外贸易额达到1422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外汇储备余额为8189亿美元,同比增长34.3%。国际贸易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扩大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越来越复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纠纷日益严重,对国贸人才又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而目前外贸人才无论在数量上和素质上离现实要求均有
期刊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教师从教育观念、课程资源的选择、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可喜变化。如多媒体教学的开展,远程教育课堂的开发,网络课件的应用等等一系列变革使得当前的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但从实施过程中也显露出了许多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继而引发了课堂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出现了一些形式化
期刊
一、不良行为及其成因    学生经常产生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称之为不良行为。通常表现为损坏公物、不诚实、小偷小摸、聚众赌博、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考试作弊、无礼貌、爱骂人等。  正是由于学生的不良行为得不及时的纠正,任其发展,则容易产生道德品质败坏,甚至使少数人走上犯罪道路。    1、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客观原因如下:  (1)庭环境中的不良影响  ①许多学生的不良行为的表现,并不是智商差,
期刊
新课程实施后,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式纳入了学校课程计划,成为新一轮课改的一个亮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教育观念的改变,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方式呈现日益多样化的趋势。但是,从目前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践看,仍然以开放式问题研究为主。因此,及时总结与反思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经验与问题,对促进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深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程序    由于
期刊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安慰莫过于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而教师的品行、学识、教学能力、气质修养以及人格魅力等等,对学生影响很大,因此,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在全国第3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向全党,全国人民,特别是全国的教育工作者,发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员令,实施素质教育必然带来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改变。这种更新与改变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结合本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