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北上》是“70后”杰出作家徐则臣的最新力作,在2019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它被称作是“一条河流与一个民族的秘史”,以世界眼光审视中国,描写纷繁的历史,展现宏伟的气派。“焰火”结构统领全局、人称视角巧妙变换、历史现实双线交织,这部作品在叙事结构上的别出心裁,使得它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因此,本文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窥探这部佳作的奥妙。徐则臣逆流而上,敢于挑战具有世界格局的历史题材故事;打破范式,在叙事方面进行多次探索。他的“野心”与创新对长篇小说进一步发展具有深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使我们对于创作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北上》 徐则臣 叙事结构 世界格局
《北上》是当代重要作家徐则臣的最新长篇小说力作,问世以来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并不负众望在2019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部作品不仅因为宏大的历史建构和世界意识而引得评论界注目,在形式上也令人耳目一新。徐则臣十分重视小说的叙事技巧,在作品中进行多次大胆的尝试和创新。然而他并不是一昧追求形式的新颖而忽略作品的内容,恰恰相反,徐则臣巧妙地运用恰当的叙事结构为作品的内容服务,凸显主题与意义。他在《耶路撒冷》里大胆运用一篇中心人物加一篇专栏文章的1 1结构,连接广泛的社会背景与具体的人物事件。而在创作《北上》时又另辟蹊径,中外兼容,古今交叉,有力地展现了它的世界格局与史诗气质。
一.“焰火”结构统领全局
李壮提到:“在小说结构上,《北上》的形态近似于夜空中的焰火。”“焰火”结构构成了整部《北上》的基本框架,其他的内容情节都在这个基础上延展而来。以小波罗之死为焰火绽放的那一瞬间,所有礼物分散到随行北上的各个人手中,又跟随着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传递下去。由此从一个故事衍生出其他所有独立的小故事,构成整部作品的散点叙事。《1901年,北上》是整部作品的中心故事,小波罗之死是整部作品的一个中心节点。罗盘、相机、运河资料在这一时刻被作为礼物分别送给了邵常来、孙过程和谢平遥,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邵家以后祖祖辈辈跑船,孙家与拍照的“孽缘”,以及谢家对于运河的执念。周义彦虽是未经允许私自带走了小波罗的日记本,但小波罗在得知后默许了他的行为,因此姑且也称它为“送的礼物”,正是因为这本满是意大利语的日记簿,周家留下了世世代代都要学习意大利语的传统。至于马家,马福德(费德尔)本身就是小波罗的弟弟,寻找他正是小波罗来到中国,来到运河上的缘由,因此不论是马思意还是胡念之,本身就是意大利兄弟俩送来的“礼物”。
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以“群”呈现的,每个故事都为我们展现了一部分人。而礼物将他们与大运河紧密相连,同时又在某种神秘力量(缘分)的驱使下使这一群群人相逢,最终通过《大河谭》这一项目重新联系起来。自此,以小波罗一行人出发为起点,以大运河申遗成功为终点形成了一个圈。作者如此精心地谋篇布局,目的是借此突出运河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作品的故事呈现有些分散,正是“焰火”结构使它们有了内在的联系,达到藕断丝连的效果,以此表达共同的主题,使读者看出了徐则臣将大运河作为《北上》真正主人公的这一意图。以中外文化沟通为横轴,以深厚的中国家族继承观念为纵轴,在焰火的四散中实现了文化的传播,在血缘的纽带里实现了文化的继承。徐则臣这别出心裁的结构不仅展示了大运河举足轻重的地位,还成功地呈现出《北上》的世界格局与文化观念,蕴含了他谱写史诗的努力。与此同时,徐则臣在这里未免有些“用力过猛”,太多的巧合使故事的“大团圆式”结局看来不够真实,露雕凿之痕,过分的刻意使作品总体看来有些生硬和呆板,缺乏了几分生活的自然。
二.人称视角巧妙变换
在传统的叙事作品中,叙述人称一般是不变换的,但是视角会根据情节的发展进行适当的变换。在较晚近的叙事作品中,叙述人称和视角的变换都变得更加灵活,不仅叙述视角可以从所叙述的内容看出变换,故事中叙述人称也可以变换。《北上》也没有简单地采用某种单一的叙述,而是灵活性地综合运用了多个人称和视角。在《1901年,北上》、《2012年,鸕鹚与罗盘》、《2014年,小博物馆之歌》和《2014年,在门外等你》中,作品都采用了第三人称叙述,然而局部情节的视角却不断变换。对于谢平遥和小波罗北上的故事,作品以谢平遥视角为主。作者不仅通过他的视角展现了他的形象和一路的所见所闻,更是从谢平遥观察小波罗对于中国的看法,形成一种“看客被看”的状态,使读者在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眼光下去了解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印象。通过谢平遥的身份,读者可以清晰地在小波罗身上看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形成一种比较视野。正是在这种比较视野之下,读者跳出了中国,站在世界的角度反观当时中国的现状。并且,由于谢平遥视角的限制性,读者在刚开始并不知道小波罗此行的真正目的,只是基于对考古报告里遗留信件和小波罗弟弟消失的猜测,直到最后小波罗临终前才真正将事实揭露。这种揭示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给读者以更好的阅读感与体验感。在其他的几个小故事中,作者也主要以邵秉义、周海阔和胡念之为主要叙述视角,将这些主要人物的性格、经历展示在读者面前。
作品在总体上给我们呈现了一种全知全能的视角,使读者能够整体把握事情的过程,不至于感到混乱和不可知。在谢平遥与小波罗的北上过程中,全知视角充分地展现了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风貌,人们的思想心理及在列强侵略中的巨变;而在对于现代社会的描写中,全知视角则向我们展现了21世纪各行各业、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运河对他们的影响。因此,作者能够在小人物的生活变迁中向我们展现出广阔的社会环境,展现时间的流淌,凸显出大运河这一宏大的主题,创造了“一条河流与一个民族的秘史”。
在《1900年—1934年,沉默者说》、《2014年,大河谭》和《2014年6月:一封信》中,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前者是通过意大利人马福德的口吻来叙述,同样产生了一种“他人”视角。如果说在小波罗的眼睛里可以看到巨变中国的社会风俗,在马福德这里就能真正感受战争和侵略的真实模样。作者从马福德的角度写中国,形成了一种因文化间隔而产生的陌生化效果,这里的读者不再是观察小波罗时的“看客”,而是容易在阅读时将自己带入其中,成为事件的亲历者、主人公,从而能够在客观角度更加冷静地审视战争里的中国,世界里的中国。同时,作者在有意无意间将马福德理想化,他毕竟是作为一名侵略者来到了中国的大地上,过分的美化使这一部分缺乏了历史的真实感和厚重感。后两者通过谢望和的视角叙述,由此可见,《北上》虽然很难找到一个中心人物,但是它着重写了谢家和迪马克家族,因此作者选用谢望和以及他的《大河谭》作为让人们重聚于运河之上的归宿。作者削减中心人物在作品中的分量,是为了突出大运河的“主人公”地位,运河见证了历史也见证了现实,一切人物和故事在运河面前都只是昙花一现、沧海一粟。正是这样叙述人称和视角的转化使得《北上》既能展现出广阔的时空延展,具有史诗性的追求,又显得亲切自然、客观有效。
关键词:《北上》 徐则臣 叙事结构 世界格局
《北上》是当代重要作家徐则臣的最新长篇小说力作,问世以来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并不负众望在2019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部作品不仅因为宏大的历史建构和世界意识而引得评论界注目,在形式上也令人耳目一新。徐则臣十分重视小说的叙事技巧,在作品中进行多次大胆的尝试和创新。然而他并不是一昧追求形式的新颖而忽略作品的内容,恰恰相反,徐则臣巧妙地运用恰当的叙事结构为作品的内容服务,凸显主题与意义。他在《耶路撒冷》里大胆运用一篇中心人物加一篇专栏文章的1 1结构,连接广泛的社会背景与具体的人物事件。而在创作《北上》时又另辟蹊径,中外兼容,古今交叉,有力地展现了它的世界格局与史诗气质。
一.“焰火”结构统领全局
李壮提到:“在小说结构上,《北上》的形态近似于夜空中的焰火。”“焰火”结构构成了整部《北上》的基本框架,其他的内容情节都在这个基础上延展而来。以小波罗之死为焰火绽放的那一瞬间,所有礼物分散到随行北上的各个人手中,又跟随着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传递下去。由此从一个故事衍生出其他所有独立的小故事,构成整部作品的散点叙事。《1901年,北上》是整部作品的中心故事,小波罗之死是整部作品的一个中心节点。罗盘、相机、运河资料在这一时刻被作为礼物分别送给了邵常来、孙过程和谢平遥,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邵家以后祖祖辈辈跑船,孙家与拍照的“孽缘”,以及谢家对于运河的执念。周义彦虽是未经允许私自带走了小波罗的日记本,但小波罗在得知后默许了他的行为,因此姑且也称它为“送的礼物”,正是因为这本满是意大利语的日记簿,周家留下了世世代代都要学习意大利语的传统。至于马家,马福德(费德尔)本身就是小波罗的弟弟,寻找他正是小波罗来到中国,来到运河上的缘由,因此不论是马思意还是胡念之,本身就是意大利兄弟俩送来的“礼物”。
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以“群”呈现的,每个故事都为我们展现了一部分人。而礼物将他们与大运河紧密相连,同时又在某种神秘力量(缘分)的驱使下使这一群群人相逢,最终通过《大河谭》这一项目重新联系起来。自此,以小波罗一行人出发为起点,以大运河申遗成功为终点形成了一个圈。作者如此精心地谋篇布局,目的是借此突出运河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作品的故事呈现有些分散,正是“焰火”结构使它们有了内在的联系,达到藕断丝连的效果,以此表达共同的主题,使读者看出了徐则臣将大运河作为《北上》真正主人公的这一意图。以中外文化沟通为横轴,以深厚的中国家族继承观念为纵轴,在焰火的四散中实现了文化的传播,在血缘的纽带里实现了文化的继承。徐则臣这别出心裁的结构不仅展示了大运河举足轻重的地位,还成功地呈现出《北上》的世界格局与文化观念,蕴含了他谱写史诗的努力。与此同时,徐则臣在这里未免有些“用力过猛”,太多的巧合使故事的“大团圆式”结局看来不够真实,露雕凿之痕,过分的刻意使作品总体看来有些生硬和呆板,缺乏了几分生活的自然。
二.人称视角巧妙变换
在传统的叙事作品中,叙述人称一般是不变换的,但是视角会根据情节的发展进行适当的变换。在较晚近的叙事作品中,叙述人称和视角的变换都变得更加灵活,不仅叙述视角可以从所叙述的内容看出变换,故事中叙述人称也可以变换。《北上》也没有简单地采用某种单一的叙述,而是灵活性地综合运用了多个人称和视角。在《1901年,北上》、《2012年,鸕鹚与罗盘》、《2014年,小博物馆之歌》和《2014年,在门外等你》中,作品都采用了第三人称叙述,然而局部情节的视角却不断变换。对于谢平遥和小波罗北上的故事,作品以谢平遥视角为主。作者不仅通过他的视角展现了他的形象和一路的所见所闻,更是从谢平遥观察小波罗对于中国的看法,形成一种“看客被看”的状态,使读者在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眼光下去了解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印象。通过谢平遥的身份,读者可以清晰地在小波罗身上看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形成一种比较视野。正是在这种比较视野之下,读者跳出了中国,站在世界的角度反观当时中国的现状。并且,由于谢平遥视角的限制性,读者在刚开始并不知道小波罗此行的真正目的,只是基于对考古报告里遗留信件和小波罗弟弟消失的猜测,直到最后小波罗临终前才真正将事实揭露。这种揭示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给读者以更好的阅读感与体验感。在其他的几个小故事中,作者也主要以邵秉义、周海阔和胡念之为主要叙述视角,将这些主要人物的性格、经历展示在读者面前。
作品在总体上给我们呈现了一种全知全能的视角,使读者能够整体把握事情的过程,不至于感到混乱和不可知。在谢平遥与小波罗的北上过程中,全知视角充分地展现了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风貌,人们的思想心理及在列强侵略中的巨变;而在对于现代社会的描写中,全知视角则向我们展现了21世纪各行各业、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运河对他们的影响。因此,作者能够在小人物的生活变迁中向我们展现出广阔的社会环境,展现时间的流淌,凸显出大运河这一宏大的主题,创造了“一条河流与一个民族的秘史”。
在《1900年—1934年,沉默者说》、《2014年,大河谭》和《2014年6月:一封信》中,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前者是通过意大利人马福德的口吻来叙述,同样产生了一种“他人”视角。如果说在小波罗的眼睛里可以看到巨变中国的社会风俗,在马福德这里就能真正感受战争和侵略的真实模样。作者从马福德的角度写中国,形成了一种因文化间隔而产生的陌生化效果,这里的读者不再是观察小波罗时的“看客”,而是容易在阅读时将自己带入其中,成为事件的亲历者、主人公,从而能够在客观角度更加冷静地审视战争里的中国,世界里的中国。同时,作者在有意无意间将马福德理想化,他毕竟是作为一名侵略者来到了中国的大地上,过分的美化使这一部分缺乏了历史的真实感和厚重感。后两者通过谢望和的视角叙述,由此可见,《北上》虽然很难找到一个中心人物,但是它着重写了谢家和迪马克家族,因此作者选用谢望和以及他的《大河谭》作为让人们重聚于运河之上的归宿。作者削减中心人物在作品中的分量,是为了突出大运河的“主人公”地位,运河见证了历史也见证了现实,一切人物和故事在运河面前都只是昙花一现、沧海一粟。正是这样叙述人称和视角的转化使得《北上》既能展现出广阔的时空延展,具有史诗性的追求,又显得亲切自然、客观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