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职高《语文》第四册开篇选了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可以说此文“借《伊索寓言》里的九个寓言故事连类引申,洞烛世相”,的确“化陈腐而为神奇,开生面而破余地”。然而在分析课文第四小节时,我发现教参说法值得商榷。
教参16页说:《蝙蝠的故事》在伊索原文是《蝙蟠和黄鼠狼》,寓意为“我们遇事不要一成不变,随机应变往往可以躲过大灾难”,第6页还特别注明:“‘蝙蝠的故事’原来阐明寓意的议论是:‘世人卒遇险情,不必过于拘执,倘能随机应变,自可转危为安。’蝙蝠本来是让人们学习的正面形象’。”
翻到21页却又说“刺善变者”。查阅词典,这里的“刺”显然只能作“讽刺”讲,那就应该是讽刺骑墙者。一肯一否,为什么同一本教参出现截然相反的观点呢?我们到底该依据哪种说法进行教学?
《读(伊索寓言)》中有关蝙蝠的故事原句如下:
例如蝙蝠的故事: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人比蝙蝠就聪明多了。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超出世……
作者是在借“蝙蝠”说事。而“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在《伊索寓言》原文中究竟是如何表述的,成了我们解决疑惑的关键。翻阅九卷的《伊索寓言》(白山译,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笔者发现第二卷中《鸟、兽和蝙蝠》《蝙蝠与黄鼠狼》和引文的关系最为密切,那到底钱先生用的是哪个故事呢?我们来分别看这两则寓言:
鸟、兽和蝙蝠
鸟与兽展开了一场战争,双方互有输赢。但是战争的结果如何蝙蝠不知道。它十分害怕自己会倒霉,总是哪边胜利了就靠到哪一边。后来鸟与兽宣告停战,它的谎言被双方揭穿了。因此,鸟兽双方都因为它不守信用而责备它。惩罚它不许在白天出现。从那以后,蝙蝠白天只能躲在阴暗处,总是在黑夜里才出来孤独地飞行。(《伊索寓言》第二卷,第25页)
这故事是说那些两面三刀的人,最终不会有好下场。
蝙蝠与黄鼠狼
蝙蝠跌到地上。让一只黄鼠狼给逮住了。它哀求饶命。黄鼠狼不同意,说自己生来就是鸟类的敌人。蝙蝠对它说:“不,我根本就不是鸟,我是老鼠。”黄鼠狼说:“是吗?让我来看看。”它于是就把蝙蝠给放了。没过多久,这只蝙蝠又跌到地上,被另一只黄鼠狼逮住了,它同样哀求不要伤害它。黄鼠狼说:“我特别痛恨老鼠。”蝙蝠向它证明,它并不是老鼠,而是一只蝙蝠。于是它第二次也逃脱了。(《伊索寓言》第二卷,第27页)
这故事说明,我们遇事要随机应变方能避免危险。也就是说,教参21页“讽刺说”是就《鸟、兽和蝙蝠》而言的。到底哪种分析更接近先生的原意?我认为,取21页的说法更恰当些。
首先,先生原文“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照字面理解即蝙蝠遇见鸟就冒充鸟,遇见兽就冒充兽,这就接近《鸟、兽和蝙蝠》的故事了。鸟与兽宣战,双方各有胜负。蝙蝠总是依附强的一方。稍加想象,不难理解,鸟和兽交战时,遇到鸟胜利,蝙蝠就说自己是鸟,遇到兽胜利,蝙蝠就说自己是兽。如果按照《蝙蝠与黄鼠狼》的故事,我们虽然可以认为老鼠是兽类,那么蝙蝠碰到第一只“生来就是鸟类的敌人”的黄鼠狼时,它说自己不是鸟,是兽;碰到第二只“特别痛恨老鼠”的黄鼠狼时,它又改口说自己不是老鼠。如此应该是蝙蝠碰到“是鸟”的情况“非鸟”,碰见“是兽”的情况“非兽”才对,如何是“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
其次,按照先生在《读(伊索寓言)》里教给我们“不拘泥于故事本旨”的读书方法,他写“蝙蝠的故事”是讽刺“比蝙蝠聪明多了”的人,说“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超出世”。把蝙蝠方法反过来用的“人”碰见鸟充兽,碰见兽充鸟,岂不恰恰是《蝙蝠和黄鼠狼》的情形?当然,蝙蝠为了保命,人是为了显示自己“卓尔不群”。
那似乎又出现一个问题,如果说先生是用了《鸟、兽和蝙蝠》的蝙蝠的故事,如何理解“反过来用”呢?“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是说蝙蝠碰到鸟就当鸟,碰见兽就做兽,是冒充同类,而“在鸟类里偏要充兽”,“在兽类里偏要充鸟”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冒充了异类?那的确是反过来用了。
因此,我以为《读(伊索寓言)》中“蝙蝠的故事”指《鸟、兽和蝙蝠》中的“蝙蝠”,其寓意是讽刺两面三刀的人。而持此观点的还有安徽省宣城代盛江老师,她在博客中提供的一份微型教案里说“蝙蝠的故事原意:讽刺蝙蝠式的狡猾,抨击那些丧失了独立人格的人,他们趋炎附势,毫无原则可言”;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中学成用军老师在该校“成长杯”大赛中执教本课时直接给学生提供的是《鸟、兽和蝙蝠》原文。“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教学时大可不必迷信教参,不妨也给它挑挑刺。
教参16页说:《蝙蝠的故事》在伊索原文是《蝙蟠和黄鼠狼》,寓意为“我们遇事不要一成不变,随机应变往往可以躲过大灾难”,第6页还特别注明:“‘蝙蝠的故事’原来阐明寓意的议论是:‘世人卒遇险情,不必过于拘执,倘能随机应变,自可转危为安。’蝙蝠本来是让人们学习的正面形象’。”
翻到21页却又说“刺善变者”。查阅词典,这里的“刺”显然只能作“讽刺”讲,那就应该是讽刺骑墙者。一肯一否,为什么同一本教参出现截然相反的观点呢?我们到底该依据哪种说法进行教学?
《读(伊索寓言)》中有关蝙蝠的故事原句如下:
例如蝙蝠的故事: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人比蝙蝠就聪明多了。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超出世……
作者是在借“蝙蝠”说事。而“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在《伊索寓言》原文中究竟是如何表述的,成了我们解决疑惑的关键。翻阅九卷的《伊索寓言》(白山译,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笔者发现第二卷中《鸟、兽和蝙蝠》《蝙蝠与黄鼠狼》和引文的关系最为密切,那到底钱先生用的是哪个故事呢?我们来分别看这两则寓言:
鸟、兽和蝙蝠
鸟与兽展开了一场战争,双方互有输赢。但是战争的结果如何蝙蝠不知道。它十分害怕自己会倒霉,总是哪边胜利了就靠到哪一边。后来鸟与兽宣告停战,它的谎言被双方揭穿了。因此,鸟兽双方都因为它不守信用而责备它。惩罚它不许在白天出现。从那以后,蝙蝠白天只能躲在阴暗处,总是在黑夜里才出来孤独地飞行。(《伊索寓言》第二卷,第25页)
这故事是说那些两面三刀的人,最终不会有好下场。
蝙蝠与黄鼠狼
蝙蝠跌到地上。让一只黄鼠狼给逮住了。它哀求饶命。黄鼠狼不同意,说自己生来就是鸟类的敌人。蝙蝠对它说:“不,我根本就不是鸟,我是老鼠。”黄鼠狼说:“是吗?让我来看看。”它于是就把蝙蝠给放了。没过多久,这只蝙蝠又跌到地上,被另一只黄鼠狼逮住了,它同样哀求不要伤害它。黄鼠狼说:“我特别痛恨老鼠。”蝙蝠向它证明,它并不是老鼠,而是一只蝙蝠。于是它第二次也逃脱了。(《伊索寓言》第二卷,第27页)
这故事说明,我们遇事要随机应变方能避免危险。也就是说,教参21页“讽刺说”是就《鸟、兽和蝙蝠》而言的。到底哪种分析更接近先生的原意?我认为,取21页的说法更恰当些。
首先,先生原文“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照字面理解即蝙蝠遇见鸟就冒充鸟,遇见兽就冒充兽,这就接近《鸟、兽和蝙蝠》的故事了。鸟与兽宣战,双方各有胜负。蝙蝠总是依附强的一方。稍加想象,不难理解,鸟和兽交战时,遇到鸟胜利,蝙蝠就说自己是鸟,遇到兽胜利,蝙蝠就说自己是兽。如果按照《蝙蝠与黄鼠狼》的故事,我们虽然可以认为老鼠是兽类,那么蝙蝠碰到第一只“生来就是鸟类的敌人”的黄鼠狼时,它说自己不是鸟,是兽;碰到第二只“特别痛恨老鼠”的黄鼠狼时,它又改口说自己不是老鼠。如此应该是蝙蝠碰到“是鸟”的情况“非鸟”,碰见“是兽”的情况“非兽”才对,如何是“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
其次,按照先生在《读(伊索寓言)》里教给我们“不拘泥于故事本旨”的读书方法,他写“蝙蝠的故事”是讽刺“比蝙蝠聪明多了”的人,说“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超出世”。把蝙蝠方法反过来用的“人”碰见鸟充兽,碰见兽充鸟,岂不恰恰是《蝙蝠和黄鼠狼》的情形?当然,蝙蝠为了保命,人是为了显示自己“卓尔不群”。
那似乎又出现一个问题,如果说先生是用了《鸟、兽和蝙蝠》的蝙蝠的故事,如何理解“反过来用”呢?“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是说蝙蝠碰到鸟就当鸟,碰见兽就做兽,是冒充同类,而“在鸟类里偏要充兽”,“在兽类里偏要充鸟”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冒充了异类?那的确是反过来用了。
因此,我以为《读(伊索寓言)》中“蝙蝠的故事”指《鸟、兽和蝙蝠》中的“蝙蝠”,其寓意是讽刺两面三刀的人。而持此观点的还有安徽省宣城代盛江老师,她在博客中提供的一份微型教案里说“蝙蝠的故事原意:讽刺蝙蝠式的狡猾,抨击那些丧失了独立人格的人,他们趋炎附势,毫无原则可言”;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中学成用军老师在该校“成长杯”大赛中执教本课时直接给学生提供的是《鸟、兽和蝙蝠》原文。“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教学时大可不必迷信教参,不妨也给它挑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