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6月,美国科罗拉多州一个叫Boulder的小镇,迎来了100多位银发老人,他们大多已年过七旬,但都精神矍铄。Boulder镇是美国健身房使用率最高的地方,难道这里要举办一个老年人健康论坛?
进入会场后才知道,这是美国伟事达私董会的资深教练聚会,只有带小组超过10年以上的教练才有资格参加,这样的教练全世界也就100多位。与会者年龄最大的有87岁,60岁的就算年轻人了。其中,有位“年轻的”中国面孔第一次出现,他就是张伟俊。
私董会虽然有63年的历史,但2010年才进入中国,而张伟俊就是中国第一位私董会教练,所以在这100多位资深教练中张伟俊的教龄最短,但在中国他却是教龄最长的。
早在1957年,美国人罗伯特·诺斯(Robert Nourse)经营的割草机公司遇到了一些麻烦,于是他请来了另外几位企业的一把手倾听他的问题并帮他出谋划策,运用大家的智慧,罗伯特·诺斯很快渡过了危机,业绩成倍增长。
这次尝试给罗伯特·诺斯带来一个简单却具有革命性的理念——领导者们能在一起互相分享知识和经验,以帮助各自的公司解决问题、获得更理想的业绩。由此,他提议组成一个决策者委员会(The Executive Committee,简称TEC),并提出了非常清晰的愿景:将来自非竞争行业的、经历各异的CEO们集合在一起,他们只要彼此信任、共同努力,就没有什么难题不能攻克、没有什么目标无法实现。
事实上,时间证明了这个提议的价值。63年过去了,决策者委员会演变成同伴咨询委员会(Peer Advisory Committee),在中国被译为“私人董事会”。
今天的私人董事会已成为全球通行的企业家领导力发展模式,Vistage(伟事达)、YPO(青年总裁协会)、EO(创业家协会)等多个全球性企业家组织都在应用这种模式。私人董事会在亚洲国家也非常普及,仅伟事达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就有30年的发展历史,目前有800多位企业家会员。
这种领导力发展模式也被西方管理学界认可,著名管理学者吉姆·柯林斯在其名著《基业长青》一书中的直接呼吁:你需要拥有一个私董会,越早越好!
2010年春节刚过不久,伟事达前全球CEO理查德·卡尔(Richard Carr)专程飞到上海,参加中国第一个私董会小组的开幕式,这是伟事达全球的标志性事件。但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没人听说过“私董会”,而张伟俊能成为这个领域的拓荒者,也许并非巧合。
张伟俊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第一批公派赴美学习心理咨询的访问学者(1986年),在全球知名的咨询公司工作数年后,以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方式,被上海人才公司以年薪百万元聘做CEO,这在当时是一个大新闻。从上海人才公司“退休”之后,张伟俊便单枪匹马干起了总裁教练这个行当,专门服务企业一把手。
伟事达的私人董事会有一位专职的主席(Chair),他要像真正的董事会主席一样,定期召集和主持私董会小组会议;除此之外,他还要经常给小组里的企业家做一对一辅导。这个角色不仅需要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还要有良好的教练技巧,在国外一般都由经过专门培训的退休CEO担任。
伟事达通过猎头公司找到张伟俊时,他的直觉认为这种学习模式具有人类共通性,适合美国企业家,同样也适合中国企业家;不过私董会要在中国发展,最大的瓶颈不是学员而是教练,因为中国的企业一把手们还远未到退休年龄,私董会市场需要长期培养,但他愿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随后,张伟俊赴美国参加了教练培训,并回国组建伟事达中国001组。但没想到,动员企业家参加小组的过程特别艰辛,当人们听说这种学习形式没有上课的专家教授、没有固定场所、没有学制,只是组织一群老板定期互相讨论时,差点把张伟俊当骗子赶出办公室,还好最后有十几位企业家答应先试试。这个本打算用一个月组建的私董会小组,终于在三个月后建成了。
此后,就是私人董事会在中国的导入期。除了伟事达之外,国内其他一些机构也开始涉足私董会,北京的五五私董会,上海的领教工坊都是这个行业的早期探索者。
在各方力量推动下,私人董事会逐渐走进中国企业家的视野,尤其是2013年下半年,新兴企业家社交平台“正和岛”注意到这种为企业家人群量身打造的交流学习模式,便在全國32个城市的企业家社群中召开了80多场私董会,有1 000多位企业家参加,事后调查,参与的企业家对私董会的好评度达94%。
2013年12月30日,正和岛在三亚组织了一个私董会论坛,请来了伟事达教练张伟俊、YPO教练李岳奇、领教工坊教练肖知兴,与数百位体验过私董会的企业家同台论道。一时间私董会被各大媒体报道,很多企业家交流和学习组织也竞相引入,甚至有人为私董会著书立说,私人董事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相对火热的阶段。 时至今日,私人董事会的热度似乎逐渐退去,但它对领导力提升的价值却越来越被肯定,很多企业家组织和商学院都引进了私董会,甚至近年兴起的得到大学、混沌大学、水滴学院等学习平台用它来组织学员线下的交流活动。
私董会和情商、行动学习等管理概念一样,刚进入人们视野时,其媒体价值大于应用价值。人们会热衷于讨论其创始人、方法论甚至是发展出的流派,但当这些概念真正被广泛应用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把它当成“热词”来关注了。
很多参加私董会的企业家都上过商学院,甚至不少人一边开着私董会,一边读着商学院的课程。对他们来说,这是两种完全不同却非常互补的学习方式。
商学院教育有明确的学制和课程规划,每门课程都有权威教授和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有大量的案例讨论。这种学习模式的好处是能快速获得系统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大量经典案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私董会小组虽说也是一种企业家的学习组织,但却没有固定的学制、课程、教材和教授;虽然在小组内也要讨论案例,但这些案例从不用提前准备,而是参会人员正在或过去经历的。该学习模式强调小组成员互相学习、从彼此身上正在发生的问题和失败中学习,具体讨论的问题也由大家当场提出、投票产生,所以学习内容也是由多数人的“兴趣”决定。
商学院强调“教学”,老师教、学生学;而私董会注重“切磋”,让参与者们互为师生。张伟俊把这种企业家相互学习的模式称为“横向学习”,而把企业家在MBA课堂上里的学习模式称为“纵向学习”。
纵向学习模式的优势在于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得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但是,企业家们面临的环境有高度不确定性,面临的挑战也是独特、个性的,仅有通用、标准的知识常常解决不了问题。
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在创业之前从未受过商学院教育,但他们都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高手,能在经营一线的摸爬滚打中不断观察和思考,总结自己和他人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从中积累商业智慧。
私董会是让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们在一起互相学习,加速实战型商业智慧的积累。私董会小组要求参与的企业家行业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多样性越大越好;其小组成员的商业经验加起来有数百年,而每次小组会大家都能从就实战问题的切磋中收获别人独特的观点和经验。
为什么一个好的私董会能让企业家持续参与10年?它为企业家带来的价值与经典商学院教育有何不同?这要从私董会的流程、方法和小组氛围三个方面说起。
首先,私董会形式上与众不同的是它“提出问题、明确问题、重新定义问题”的三段论问题处理流程,而确保这套流程发挥价值的是一系列方法。
在私董会中,讨论失败要远多于讨论成功。每次会议开场,小组教练都会拿出一张“成员签到表”,让大家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生活、健康状况打分,并提出自己在本次小组会上希望讨论的问题,必须是真实的、对企业或企业家个人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在其他场合“最不想谈的问题”。
参会者虽然都带着问题而来,但他们事前并不知道会讨论谁的问题,最后讨论的问题由现场投票产生,而投票多就代表是大多数人关心且在参会者中具有共性的问题。
被选中问题的私董会成员要完全坦诚地披露信息、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教练会让他先用几分鐘阐述问题的背景、对企业或个人产生的影响,都做过什么努力、效果如何等;在了解基本情况后,教练就开始组织大家提问。
事实上,教练让小组把最多时间用在提问上,目的是为了明确问题;有时候突然冒出来的一个好问题,不仅可以击中当事人的内心,还能给参与讨论的人带来很多启发。(未完待续)
进入会场后才知道,这是美国伟事达私董会的资深教练聚会,只有带小组超过10年以上的教练才有资格参加,这样的教练全世界也就100多位。与会者年龄最大的有87岁,60岁的就算年轻人了。其中,有位“年轻的”中国面孔第一次出现,他就是张伟俊。
私董会虽然有63年的历史,但2010年才进入中国,而张伟俊就是中国第一位私董会教练,所以在这100多位资深教练中张伟俊的教龄最短,但在中国他却是教龄最长的。
将经历各异的CEO们集合在一起
早在1957年,美国人罗伯特·诺斯(Robert Nourse)经营的割草机公司遇到了一些麻烦,于是他请来了另外几位企业的一把手倾听他的问题并帮他出谋划策,运用大家的智慧,罗伯特·诺斯很快渡过了危机,业绩成倍增长。
这次尝试给罗伯特·诺斯带来一个简单却具有革命性的理念——领导者们能在一起互相分享知识和经验,以帮助各自的公司解决问题、获得更理想的业绩。由此,他提议组成一个决策者委员会(The Executive Committee,简称TEC),并提出了非常清晰的愿景:将来自非竞争行业的、经历各异的CEO们集合在一起,他们只要彼此信任、共同努力,就没有什么难题不能攻克、没有什么目标无法实现。
事实上,时间证明了这个提议的价值。63年过去了,决策者委员会演变成同伴咨询委员会(Peer Advisory Committee),在中国被译为“私人董事会”。
今天的私人董事会已成为全球通行的企业家领导力发展模式,Vistage(伟事达)、YPO(青年总裁协会)、EO(创业家协会)等多个全球性企业家组织都在应用这种模式。私人董事会在亚洲国家也非常普及,仅伟事达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就有30年的发展历史,目前有800多位企业家会员。
这种领导力发展模式也被西方管理学界认可,著名管理学者吉姆·柯林斯在其名著《基业长青》一书中的直接呼吁:你需要拥有一个私董会,越早越好!
国际知名的私董会组织
私人董事会中国十年
2010年春节刚过不久,伟事达前全球CEO理查德·卡尔(Richard Carr)专程飞到上海,参加中国第一个私董会小组的开幕式,这是伟事达全球的标志性事件。但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没人听说过“私董会”,而张伟俊能成为这个领域的拓荒者,也许并非巧合。
张伟俊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第一批公派赴美学习心理咨询的访问学者(1986年),在全球知名的咨询公司工作数年后,以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方式,被上海人才公司以年薪百万元聘做CEO,这在当时是一个大新闻。从上海人才公司“退休”之后,张伟俊便单枪匹马干起了总裁教练这个行当,专门服务企业一把手。
伟事达的私人董事会有一位专职的主席(Chair),他要像真正的董事会主席一样,定期召集和主持私董会小组会议;除此之外,他还要经常给小组里的企业家做一对一辅导。这个角色不仅需要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还要有良好的教练技巧,在国外一般都由经过专门培训的退休CEO担任。
伟事达通过猎头公司找到张伟俊时,他的直觉认为这种学习模式具有人类共通性,适合美国企业家,同样也适合中国企业家;不过私董会要在中国发展,最大的瓶颈不是学员而是教练,因为中国的企业一把手们还远未到退休年龄,私董会市场需要长期培养,但他愿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随后,张伟俊赴美国参加了教练培训,并回国组建伟事达中国001组。但没想到,动员企业家参加小组的过程特别艰辛,当人们听说这种学习形式没有上课的专家教授、没有固定场所、没有学制,只是组织一群老板定期互相讨论时,差点把张伟俊当骗子赶出办公室,还好最后有十几位企业家答应先试试。这个本打算用一个月组建的私董会小组,终于在三个月后建成了。
此后,就是私人董事会在中国的导入期。除了伟事达之外,国内其他一些机构也开始涉足私董会,北京的五五私董会,上海的领教工坊都是这个行业的早期探索者。
很多参加私董会的企业家都上过商学院,甚至不少人一边开着私董会,一边读着商学院的课程。对他们来说,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却非常互补的学习方式。
在各方力量推动下,私人董事会逐渐走进中国企业家的视野,尤其是2013年下半年,新兴企业家社交平台“正和岛”注意到这种为企业家人群量身打造的交流学习模式,便在全國32个城市的企业家社群中召开了80多场私董会,有1 000多位企业家参加,事后调查,参与的企业家对私董会的好评度达94%。
2013年12月30日,正和岛在三亚组织了一个私董会论坛,请来了伟事达教练张伟俊、YPO教练李岳奇、领教工坊教练肖知兴,与数百位体验过私董会的企业家同台论道。一时间私董会被各大媒体报道,很多企业家交流和学习组织也竞相引入,甚至有人为私董会著书立说,私人董事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相对火热的阶段。 时至今日,私人董事会的热度似乎逐渐退去,但它对领导力提升的价值却越来越被肯定,很多企业家组织和商学院都引进了私董会,甚至近年兴起的得到大学、混沌大学、水滴学院等学习平台用它来组织学员线下的交流活动。
私董会和情商、行动学习等管理概念一样,刚进入人们视野时,其媒体价值大于应用价值。人们会热衷于讨论其创始人、方法论甚至是发展出的流派,但当这些概念真正被广泛应用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把它当成“热词”来关注了。
切磋,一种去中心化的横向学习模式
很多参加私董会的企业家都上过商学院,甚至不少人一边开着私董会,一边读着商学院的课程。对他们来说,这是两种完全不同却非常互补的学习方式。
商学院教育有明确的学制和课程规划,每门课程都有权威教授和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有大量的案例讨论。这种学习模式的好处是能快速获得系统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大量经典案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私董会小组虽说也是一种企业家的学习组织,但却没有固定的学制、课程、教材和教授;虽然在小组内也要讨论案例,但这些案例从不用提前准备,而是参会人员正在或过去经历的。该学习模式强调小组成员互相学习、从彼此身上正在发生的问题和失败中学习,具体讨论的问题也由大家当场提出、投票产生,所以学习内容也是由多数人的“兴趣”决定。
商学院强调“教学”,老师教、学生学;而私董会注重“切磋”,让参与者们互为师生。张伟俊把这种企业家相互学习的模式称为“横向学习”,而把企业家在MBA课堂上里的学习模式称为“纵向学习”。
纵向学习模式的优势在于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得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但是,企业家们面临的环境有高度不确定性,面临的挑战也是独特、个性的,仅有通用、标准的知识常常解决不了问题。
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在创业之前从未受过商学院教育,但他们都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高手,能在经营一线的摸爬滚打中不断观察和思考,总结自己和他人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从中积累商业智慧。
私董会是让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们在一起互相学习,加速实战型商业智慧的积累。私董会小组要求参与的企业家行业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多样性越大越好;其小组成员的商业经验加起来有数百年,而每次小组会大家都能从就实战问题的切磋中收获别人独特的观点和经验。
为什么一个好的私董会能让企业家持续参与10年?它为企业家带来的价值与经典商学院教育有何不同?这要从私董会的流程、方法和小组氛围三个方面说起。
首先,私董会形式上与众不同的是它“提出问题、明确问题、重新定义问题”的三段论问题处理流程,而确保这套流程发挥价值的是一系列方法。
在私董会中,讨论失败要远多于讨论成功。每次会议开场,小组教练都会拿出一张“成员签到表”,让大家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生活、健康状况打分,并提出自己在本次小组会上希望讨论的问题,必须是真实的、对企业或企业家个人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在其他场合“最不想谈的问题”。
参会者虽然都带着问题而来,但他们事前并不知道会讨论谁的问题,最后讨论的问题由现场投票产生,而投票多就代表是大多数人关心且在参会者中具有共性的问题。
被选中问题的私董会成员要完全坦诚地披露信息、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教练会让他先用几分鐘阐述问题的背景、对企业或个人产生的影响,都做过什么努力、效果如何等;在了解基本情况后,教练就开始组织大家提问。
事实上,教练让小组把最多时间用在提问上,目的是为了明确问题;有时候突然冒出来的一个好问题,不仅可以击中当事人的内心,还能给参与讨论的人带来很多启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