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那片神奇的热土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8710310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何申长期生活工作在塞北山乡,因此他的小说创作多以塞北山乡为题材。他以严肃的现实主义态度叙写发生在那片土地上的故事,热切关注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农民的生活和命运。对农民深厚的爱是他作品最基本的思想倾向。
  关键词:何申; 乡镇干部;农民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小说创作,有人划分为这样两个派别:一是以苏童、莫言等为代表的先锋派小说,其特点是走向往事和语言,逃避现实生活;一是以池莉、方方等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小说,他们直接切入现实生活,直白其事,直言其人。“这样的小说除了破碎的体验和零乱的感受,除了对神圣的东西的调侃与不恭,除了一种似乎是看破红尘、看破人心的洒脱而无所谓的心态之外,看不到思想、看不到理想,更看不到信仰。”(《小说评论》95年1期《潮湿的有锈蚀性的夜气》)与之相比,何申小说创作倾向却别走一路。他传统质朴的艺术形式,正视现实的冷静态度,以及对奋挣在贫瘠的乡土上的农民的无限热爱,给了我们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明晰地感受到了类似“为工农兵而创作”年代的小说的亲切和淳厚。
  何申小说最基本的思想感情倾向,是对老百姓拟或说对农民的深厚的爱和对他们生活、命运的关注。从这个基点出发,进而上升到对党和国家的爱,并且把三者统一起来。因此,他很怀念五六十年代党和群众的那种亲密的鱼水关系,和团結奋进的良好社会风气,并以此作为他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理想。
  何申没有采取“高于现实”的创作方法,相反,他以冷静的态度正视现实,不回避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矛盾,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阴暗的和积极的东西,深刻地剖析着笔下人物内心世界里的污垢和良知。在描写品性纷呈、面目各异的人物的时候,始终浸透着一个判断是非的尺度,那就是他是否心系百姓,为老百姓做有益的事。根据这一尺度,他肯定了县长付桂英、付县长郑德海不顾身体、耐着压力去陪着上面来人吃喝,县委书记赵君夫在开完反腐败的会议后,躲避记者耳目,上京下省去送礼,乡长李德林为上小河流域项目去请客等现象,因为,他们在社会的怪圈中不得不以这种形式为老百姓谋些利益。何申正是在这样一面承认、正视污浊的现实风气,一面秉持为人民的尺度的情况下,找到了描写生活的切入点,抒写出一曲曲基层干部生活的悲歌。这可以说是何申高于先锋派和新写实主义小之处,是他的一个创造。我们认为,这一切入点是高明的,他保持了生活的真实,也给人以信心;既没有歪曲历史,也没有背叛良心。
  何申小说的题材有人称之为乡镇干部系列,因其主要笔墨用在写从村民组长、乡长到县委书记的基层干部身上。从本源上讲,作者最早从城市沿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路子来到农村,和农民一起摸爬滚打,生活了许多年。他熟悉他们,热爱他们,从他们的艰辛和淳厚中,滋养出自己一生的责任感。但他本质上不是农民,他始终是从干部的角度来看农民的。他最熟悉的人还是站在农民之上,又紧靠着农民的这一层面上的各级干部们。从这一层面上,观照农民的生活和命运,从而观照整个民族的经历和命运。
  他所写的这一层面上的干部们的最大思想矛盾冲突,就是为老百姓服务,还是为一己之私利,而侵害老百姓的利益。何申笔下既有完全走向农民利益的反面的人物。如《七品县令和办公室主任》中的黄玉水,《县委书记赵君夫》中的李占生。对此,作家给予了鞭挞和嘲讽;但更多的是写他们的这种矛盾的心态:为升位子、保私利而侵害国家、人民利益的内在痛苦和愧疚,或完全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影响自己前程时的迟疑和徘徊,以及初衷为人民谋利益而终走向反效果的内心悔恨。
  何申对农民思想性格中的优点和弱点,有着清醒的认识,既写了农民受自身条件的限制,而形成的自私、狭隘、萎缩、封闭的性格,如《治保主任》中的范老五,《村民组长》中的驴老五等,也写了开始觉悟、进取,带领大家走新路的新形象,如《村民组长》中的黄禄等。他对农民的弱点抱有深厚的同情,能够宽容的接受。他明白那是农民特有的境遇中的必然产物。他对农民的优点抱有崇敬的心情,认为只有在老百姓那里才能净化自己的灵魂,为老百姓办事才能显现自己的价值,《年前年后》中的李德林形象的塑造,鲜明地反映了这一点。
  何申小说题材的一个特点是写“穷”。无论是题目中有“穷”字的(《穷乡》、《穷县》),还是无“穷”字的,都紧紧抓住“穷”来写。在中国这个从“人均”上衡量属于“发展中”的穷国里,最穷的还是农民。尽管中国有大邱庄、南街村、华西村等超级富村,已赶上或超过了城市,但从面上看,绝不能代表中国广大农村的实际。改革开放以后,发展最慢的还是农村,尤其是目前农业在“单干”后曾经大大释放了生产力而一度红火,但这种落后的生产力的潜力是太小了,“穷”从新的层面上又回归到农民生活中来。认识到“穷”,正视“穷”,挖掘“穷”根何在,摸索摆脱“穷”的出路,是(下转第112页)(上接第107页)真正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生活的表现,是对农民负责的态度,拟或是对农民的真正的爱。
  何申笔下乡镇干部主要是在“穷”中熬煎,与“穷”进行斗争的历程。他们一方面向上级求援,一方面搞企业,一方面为发不起工资而焦虑。搞企业交学费,求援又涉及到腐败,向老百姓收敛又要挨骂,真正是在种种矛盾中苦苦挣扎。何申正是从写这种挣扎中,表现了乡镇干部的可敬和可悲。抓住“穷”写农村、写基层,也是他创作倾向的反映。
  何申顾念老百姓的思想倾向,也决定了其艺术审美倾向。他的叙述方式完全按照故事本身的时空发展,没有大幅度的跳跃、插转和交错,追求连贯完整,平实顺通。塑造人物多采用细节和白描等传统手法,从人物言行中展示人物的心态和性格,从不搬弄西方泊来的方法、技巧。他的语言很质朴,很土气,多采用口语,朴实无华,亲切自然。我们有理由认为,他采用传统艺术形式是自觉用老百姓所能接受并乐意接受的方式,以便于他们读。
  在没有人去深入农村,农民自身又很难产生作家的今天,把持文坛的才子们渐渐和这个阶层无缘。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人们竞逐繁华,文艺越来越远离“贫穷”,即便偶尔从哪个角落里打扮出一两个“老乡”的角色,也是在城里人的视角里,变得卑微之极,已远没有了“为工农兵而创作”的时代的可亲可敬了。何申没有象许多知识青年作家那样,在回城之后去回顾那段“不堪回首”的苦难岁月,仍然满腔热情地顾念着那片热土上的百姓的生活和命运,仍然带着五六十年代“为工农兵而创作”的情结,以正视的视角,抒写着基层生活的悲歌,这无疑是非常可贵以至令人钦敬的了。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和谐社会;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社会坚持协调发展,不断推进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的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是协
期刊
明天启年间,冯梦龙在广泛收集宋元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文学加工编成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刊行于世,简称“三言”。 “三言”三部共120篇中,塑造了大量鲜明饱满流传千古的女性形象,笔者则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客观的视角对原文本中对女性外貌的呈现做出客观全面地分析。  任何一种精神产品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影响精神产品的因素除了它产生是时代因素之外,还与这个民族久
期刊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也离不开人的和谐发展,尤其是男女两性的和谐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女性发展得到重视,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民族素质,推动三大文明建设。男女两性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但实际生活中,实现男女和谐发展既面临传统与现实的挑战,又面临经济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带来的机遇。  关键词:和
期刊
摘要:代表汉乐府民歌最高艺术成就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一座高峰,刘、焦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极具高度的典型意义,他们的死,历来受到人们的同情和赞颂。笔者试图通过故事当中的“遣归”、 “求婚”、 “合葬”这几个至关重要的情节的探讨造成刘兰芝、焦仲卿婚姻爱情悲剧的根源,揭示封建社会里的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在封建家长制度下,专制家长的绝对专制使得男女青年婚姻不能自
期刊
民生新闻作为传媒界的新贵,近年来真可谓是遍地开花,它以其平民化、娱乐化、服务化和本土化的风格,在各地方电视台创造了良好的收视率。民生新闻在得到广大受众青睐的同时,一些负面的批评也接踵而来。民生新闻如何提升自己的品格,在内容同质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业界共同关注的中心。    一、民生新闻崛起的背景分析    民生新闻的实践最早还是出现在各地晚报和都市类报纸,但作为新闻概念的提出,是在2002年
期刊
摘要: 洛克在继承先辈们分权理论和权利制衡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政治的变化和需要,创立了资产阶级的分权学说。洛克的分权学说,突出了权利的分立和制衡,特别是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分立和相互制约。它对英国的政治制度的建设、孟德斯鸠对“三权分立”学说的完善以及对当今的政治建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启示作用。本文通过对洛克分权学说的阐述,论述了洛克提出的三权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洛克分权学说的历史进步性和它的
期刊
摘要:从古至今,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对个体具有教导、规范、约束、平衡的作用,影响和造化了一代代的中国人,促使社会协调、稳定、有序的向前发展,起着准法律的作用。尤其在今天倡导和谐的社会里,礼仪文化特有的功能,给予自身更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其作用不容忽视。  关键词:礼仪; 教导; 约束; 平衡; 个体    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起源与主旨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中国人以其彬彬
期刊
摘要:在《白鹿原》中,作者陈忠实塑造了众多的悲剧女性形象,其中具有强烈反抗意识的田小娥则是从肉体到灵魂的悲剧形象的典范。作为一个美丽的女人,在父权制的社会里,她无可避免地成为被出卖的牺牲品。田小娥的悲剧,是由男人统治的父权制社会一手造成的。作为一个执着追求幸福和自由的女人,她的一生都在遭遇坎坷和伤痛。她像白鹿原上的一朵美丽鲜妍却为世所不容的罂粟花,同时又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仁义”世界里男人们的灵魂
期刊
摘要: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今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面貌,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分析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入手,就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 思想道德; 现状; 对策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转型时期,一方面
期刊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作为人生普遍而必然的阶段,成长具有很强的文化隐喻,成为各时期作家的创作主题。《百舌鸟之死》通过一个小女孩的回忆性叙述,展示了美国南方20世纪30年代的风土人情,同时揭示了主人公思想,心理和道德趋向成熟的主题,是一部反映青少年心路历程的成长小说。依据成长小说的重要特征,本文从主题、人物、结构、叙事和结局五方面阐释作品成长小说的性质。  关键词: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