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moko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荔枝》是现代作家肖复兴写的怀念母亲的一篇情景交融的叙事散文,课文围绕荔枝写了“我”跟母亲之间的几件事,反映了母亲对儿孙地深厚的爱,表达了“我”深切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课文的情节比较简单,学生只要通读两遍就能理解大意,但要实现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并非易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理解和思维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这样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1、自己反复读几遍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找出写母亲的几件事,并说说每件事说明了什么;
  2、再读课文,采用“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写一写”的读书方法,从这几件事中找出描写得特别细致的地方,并想想,从这些细致的描述中体会到什么;
  3、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再想想,从课文的结尾中又体会到什么,假如你就是作者,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
  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和读书方法后,一个个兴趣盎然,很快就进入读书角色:或朗读,或默读,有的边读边画,有的凝神思考;交流时,你言我语,有时还有短暂的争论。从他们的表情、动作、神态等方面看,是那么从容、自信,仿佛每个同学想尽快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老师和其他的同学,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
  组织交流这一环节,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老师的话还没说完,一个个迫不及待的高高举起了手,有的惟恐错失良机,便站了起来,高声地喊道:“老师!我先说!”没等老师示意,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有的说:“老师,我从‘母亲把沙果洗了一遍又一遍,等待儿子’这里体会到,母亲是一个很勤劳的一个人。”说完,教室里想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有的说:“母亲是一个最爱吃荔枝但又舍不得吃的人。我是从这句话体会到的:‘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凸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的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舍不得吞下’”。教室里又是一阵掌声。
  “我觉得,母亲是个很爱面子的人。当客人突然来访时,母亲就像变戏法似的把那盘伤痕累累的沙果抬走了,只留下那盘玲珑剔透的荔枝。”
  “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母亲是在给儿子挽回面子,她怕儿子在客人面前出丑。文中这样写道:‘说实话,我觉得自己仿佛是那盘丑小鸭般的沙果,真恨不得变戏法一样把它一下子变走。’可见,母亲是在为儿子消除尴尬,更让人体会到母亲处理问题的灵活自然。”
  “母亲是个很善良的人。她最爱小孙子。在临终前,她把所有的大的好的荔枝都留给了孙子,自己一个也没有吃。她不仅爱儿子,更爱孙子。你们说是这样吗?”
  “对!”“是这样。”同学们的回答给这位同学的答案做了充分的肯定。我也赞许地点了点头,并对上述同学的读书体验表示真诚的鼓励。接着,我又点拨:“同学们,你们除了体会到母亲对儿子及孙子的爱以外,还体会到什么?”
  学兴正浓的同学们又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之中。片刻,又有同学举手发言。一向比较内向而又后发制人的学习委员,只见她专注地听着同学们的发言,或微笑,或点头,或思考,好像在欣赏,又好像在沉思。面对大家激烈地争论,作为老师,我也觉得该让她出场了。于是,我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说道:“大家的发言都很积极,有理有据。可是我们的学习委员至今还没有发表见解,你们想听听她的感受吗?”“愿意!”教室里又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在充满希望与热情的掌声中,学习委员腼腆地站了起来,既大方又有点羞涩地开了口:
  “大家的感受我也有。我认为课文要表现的不只是母亲爱儿子孙子,还表现了儿子对母亲深厚的爱和怀念。我是从这两处体会到的:一处是课文的开头,儿子从北京回来看望母亲,在水果摊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终于从自己很少的工资中拿出了4元钱给母亲买了一斤荔枝;另一处是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写了母亲临终前没有吃儿子买的一个荔枝,儿子感到非常遗憾愧疚。”经她一提醒,许多同学便绘声绘色地朗读了相关的语段,补充了其他同学没有讲出的感受。
  倾听完同学们饱含深情的语言交流、富有个性的情感表白和独特体验,此时此刻,我深感欣慰。于是,我抓住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契机,叫学生朗读全文,再反复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并想一想:从课文的最后几段中体会到什么,再把心放到作品中去,和作者想在一起,把作者想说又没有说出来的话写出来。接着,又是一阵深情并茂的感情朗读,几分钟后,一句句饱含对母亲深深爱意和充满愧疚悔恨的话便跃然纸上:
  “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母亲啊,儿子今天给您买来了许多新鲜的荔枝,您快来尝尝吧。您那馋嘴的孙子再也不和您争了。”
  面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母亲,您在哪里?您生前没有吃过一顿够的荔枝,儿子深感惭愧。今天,我给您买了好多好多又大又好的荔枝,可是不见您的踪影。母亲啊,儿子把荔枝给您留下了。”
  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包含了儿子对慈母无穷的怀念;一句句充满自责的言语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深的愧疚;一句句饱含深情的情感独自充分流露出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
  下课钟响了,但他们好像谁都没有听见,都还沉浸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之中。
其他文献
班会是班级活动的重头戏,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与其在其他场合、其他形式的德育相比,它更能促进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形成,推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一个班主任如能充分利用好班会,不仅对一个班级的班风建设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还可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减轻班主任的负担。  班主任平时要认真观察班级,掌握班情,清楚学生近期关注的热点是什么,及时发现问题,利用班会解决问题。  王朋是一位很负责、很有能力的
期刊
写好作文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我认为,要提高学生作文质量,关键还在于教师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了解信息”。具体说;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量的扩大”也就是增大识字,阅读和习作的量;二是读写结合,即“从读学写,以写促读。”我认为应从下列几方面的理论进行考虑。  一、从哲学上说,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达到一定的量,才能完成它的质变,同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如果没有大量的读
期刊
一个班主任老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要用自己对事业的执着影响学生,用自己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带动学生,用自己的发展引领学生的发展。时代在发展为我们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做一个创新型的班主任,下面从一下三方面具体论述一下。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经常情况下有一些老师会议论,说学生最听班主任的话。这句话
期刊
仁慈就是具有高度理智性和超越性的爱心与宽恕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   它具有情感性,理智性,超越性。教师仁慈内涵:1,无条件的爱心。2,高度的宽容和耐心。  一、教师仁慈的特点   1.教育性   教师仁慈的教育性特征是由教育事业本身所决定的。一方面,教育事业是一项充满爱心的事业,它要求我们爱学生,教师通过教育活动体现出的仁慈又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最佳示范。同时,教育事业也规定了仁慈的特质:同血缘关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特征的,不同的内容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如何根据不同的文本,设计不同的版块,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做了如下探究:  一、抓点,一步到位   首先,抓切入点。文本中总是有一些关键词句,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就抓住这些关键词句
期刊
后进生,一般是指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于同年级的学生。由于家庭影响不当、学校教育的疏忽以及受社会上不良环境的影响,他们缺乏上进心,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常犯错误。人数虽然少,但对班级的消极影响较大,如果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级的正常教学秩序以及学习常规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转变这些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就要用爱心去转变,用爱心去唤起他们的自信心
期刊
开展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然后,或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切磋,或通过知识层面的拓展、提升,或接受老师的点拨、讲解,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总结规律,最后让学生尝试写出研究性的语文小论文。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教师们的普遍关注。在此,试把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一、课题的确立  所选的课题应具有可研究性。这可根据
期刊
一、注重自身形象的书生  鲁迅笔下,是这样描写孔乙己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为何孔乙己在穷苦潦倒之际,仍然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呢?我想,这就得从中国的传统理念去找寻答案了,在中国文化里,文人是很注重自身形象的。“宁愿站着死,亦不愿跪着生”这正是中国文人的气节所在。作为一名书生,自然很是注重自己的形象。哪怕穷得要死,也要固守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地。这
期刊
新课改方兴未艾,有人又开始倡导生本教育。不管是新课改还是生本教育,都强调学生主动性、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阵地,本人以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找准学习的起始点,有的放矢。课堂上,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实际与生活实际,滔滔不绝地讲教案上早写好的内容,结果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感到索然无味。这是备课时忽略了备学生的表现。  二、充分利用课堂上临时生成的资源,以学
期刊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就是发展学生在阅读的兴趣、情感、性格、爱好等方面的潜在资质,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同时鼓励学生在听中思考培养能力,在读中感悟,体验享受阅读的快乐,在悟中品味,促进精神成长。  一、在“听”中思考,培养能力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倾听”不但是汲取知识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