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zx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1世纪迈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的国家与民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将关系的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可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经过几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我们看到小学语文的情境教学法通过创造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情境,开展审美活动,给人以全人教育。情境教学将“育人以情”为中心和纽带,沟通“育人以德”和“育人以智”的关系。
  【关键词】 情境教学;情境创设;乐趣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6-0-01
  小学语文课本素材丰富,非常适合使用情境教学法来提升学生的动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或制造与语文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迅速而准确的接受新的语文知识,同时促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和谐全面发展,达到在情境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在情境中引入问题
  教师要用语言把学生带入模拟的情境中,那么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有意境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语言描述情境的形象性要具有感染作用和导向作用。语言描述情境的感染性是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特定课文的具体情境做绘声、绘色、绘形的描摹,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色,如睹其形,产生人在情境中的感受,加强儿童对情境的具体感受。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围绕问题,通过学习、思考、讨论、交流、探究等方法得出结论获取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设置问题,使学生因疑问而产生好奇心,也因疑问而产生兴趣。一堂新课,教师一开始就应该精心设计,创设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例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情境,“想一想,巨人大声叱责的时候,心里可能怎么想的?从巨人的话中,从这篇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男孩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想象一下,小男孩面对巨人的大声叱责,可能会说些什么?”
  二、运用多媒体引入情境
  多媒体教学手段早已融入现代教学,并且行之有效地增强了学生们的动力。在阅读教学中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处于热情高涨的学习状态,自觉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从中受到熏陶和启发。多媒体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如播放课件、放录像,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好和谐的音响,化抽象的文字为可观的图像,以直观的形象促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情感的共鸣,创造出最佳的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感受中接受知识,从而达到对课文的深层理解与感悟。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自然是水到渠成。譬如在讲《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了《狼牙山五壮士》的影视资料片段,让同学们更深刻的体会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壮志,运用视频资料真实的再现英雄的瞬间,使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得到升华。
  三、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小学教材中有许多寓言和童话故事以及情节丰富的课文,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例如:在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时,可以让学生们分组来进行角色扮演,之后大家一起评选出看哪位同学扮演的最好,这样既能让学生们准备扮演之前充分的做好预习,又能在过程中发掘各自潜力,让具有表演天赋的同学更好的展示出来,同时也锻炼了那些平时不太自信的学生们的表达能力。角色扮演符合寓教于乐的原理,情境教学的宗旨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愉快中进行学习,高兴学习即“乐学”.我国最具影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十分重视积极情感这一重要的学习因素。
  四、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即教师充分利用实物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此法尤其适用于中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如教材中涉及的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情趣。
  五、引入竞赛情境
  良好的竞争和适当的竞技比赛可以增强学生的进取心,每个孩子在自己的内心中总是争强好胜的,渴望表现自己,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运用竞赛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一种紧张的竞赛情境中去学习,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们的主动性。如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教学难点中要求理解本文意象和熟练背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诗词大赛,看哪个小组诗词背诵的有多有准确。还可以进行朗读比赛和汉字听写比赛,让学生们在比拼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语文基础。马克思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相一致”,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情境教育”之“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的情境,是“有情之境”,是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是一个有情有趣的网络式的师生互动的广阔空间.它是将教育,教学内容镶嵌在一个多姿多彩的大背景中,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优质的生活世界.这样的竞赛情境充分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升了课堂效率。
  六、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前面所说的五种方法,无论哪一种都必须依靠教学语言来实施,如果离开了教学语言,就不能创设教学情境,即使有了某种情境,也不能发挥教学作用,实现情境的价值,所以说教学语言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如果只靠直观性的教学情境,则容易使教学简单化、表面化,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也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满足学生对真善美更高层次的追求。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也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作用。教师的本领归根结底就在教学语言上,教学艺术最后也体现教学语言中。运用教学语言,从内容方面看,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从形式方面看,要做到修饰美、风格美、态势美。
  七、结束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是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愉快教学。教师应该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熟练而恰当地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又感受到美。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育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2]李庆民《李吉林与情境教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本节教学注重通过学生调查、实验探究、儿歌填词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达成教学目标。
目的:研究家庭参与式管理模式对早产儿家属需求及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7月医院收治的早产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
目的:观察饮食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3年收治的12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经鼻胃管鼻饲,实验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为了满足快速发展的液化天然气工厂对合格员工的迫切需求,本文结合计算机仿真技术开发了一套液化天然气工厂操作仿真系统。结合液化天然气工厂实际生产资料系统对液化天然气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使用“雨课堂”作为智慧教学工具开展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的开展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