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界大玩家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qzg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93岁的老人说:“连玩都玩不好,念书就更念不好了;你喜欢的东西都做不好,你要做事更做不好。”他就是将一生喜好之物玩成一门门精深学问、被称为中国收藏界大玩家的王世襄先生。
  2003年12月3日,荷兰王子专程来到北京,为王世襄先生颁发在荷兰享有极高声誉的“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奖”,表彰他在文化传承领域所作出的突出成就。荷兰“克劳斯亲王奖”每年颁发一次,旨在鼓励全世界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进行交流(图1)。
  


  (1)王世襄先生成为第一位获得荷兰“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奖”的中国人
  
  为藏物寻觅知音
  
  俪松居藏物专场拍卖会所展示的古琴、铜炉、佛像,家具等都是王世襄夫妇一生精心收藏的文物精品。
  王世襄:参加拍卖会的人,好些都是我的读者,都喜欢看我的书,所以来买我的东西(图2)。东西拍卖了换成钱,我就有力量再做公益的事情。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紧的是对这些东西的理解,知道它们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它们是怎么制作的,来解释中国的工艺,来解释中国的文化,解释中国的历史,这样更有意义,而不是我占有。
  


  (2)他们好像都要留一件作为纪念
  
  参加拍卖会的买家在收藏文物的同时,收藏的还有王世襄和夫人在文物界与收藏界一份特有的人格魅力。
  王世襄先生收藏这些文物时,既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也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全凭一个学者的学识与眼力,每件俪松居藏品几乎都有一段动人的经历。
  王世襄:我不是收藏家,因为要做一个收藏家,一定得有实力,有钱你才能买。我好些东西都是这儿捡一点,那儿捡一点。也许这东西没有什么太值钱,可我觉得它有它的意义,我就收来了。
  著名画家黄永玉:一进他家的门,放了两张元朝元帅的座椅,他不准人坐,只供观赏。入门右边房间放了一张苏东坡用过的桌子。他的宝贝多得数不完,有一件小件是足金雕的青蛙,有一块弯弯的竹片,白板,上面什么都没有,他拿来给我,说让你把玩三天,说这是明朝的。我看来看去不明白,两分钟就看清楚了,为何把玩三天?他能深刻了解这竹片是什么,我们是不懂的。只有像他研究得深入的人,说的话才与一般人说的话不同。
  王世襄:我愿意自己把自己收的东西处理掉。如果把这些东西给一个博物馆,博物馆的管理人员没有这样的爱好,对这些东西不一定懂,对这些东西没有感情,他就不一定能保存得好。
  
  30年磨砺一剑
  
  《明式家具珍赏》是王世襄的成名作,1985年在香港出版,立刻引起了文物界、收藏界和研究者的关注。
  明式家具代表着中国传统家具工艺的巅峰之作,其选料都是极珍贵的稀有木材,简单明确的线条造型,构思巧妙的榫卯结构,雕刻、镶嵌的每一个小配件,工艺都精密之极。在中国历史上,明式家具曾失落了几百年,而因为《明式家具珍赏》的出版,使得无人关注的历史得到了彻底改变,此后明式家具的收藏和研究者开始出现,明式家具成为国际收藏界和博物馆的必收项目(图3)。
  


  (3)这本书给国际收藏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连王世襄先生自己也没有想到
  
  王世襄:我是一个书呆子,一心想出一本关于明式家具的学术方面的书。出版社说还是先出一本彩色的书,一定受欢迎。但他们要求图片要有背景,当时用的是日本来的背景纸,很贵,一二百块钱一卷。我怕给弄脏了,每次得用搌布把家具腿擦干净,脱了鞋,把家具一件件地搬上去,费了很大的劲(图4),拍一次我掏钱请人吃一次饭,大伙儿帮了忙了,连照相的带帮忙的,加在一起总有个十个八个人吧。那时候出一本书太难了!假如那时候出版社说,可以好好给我出一本书,出完书我的家具都归他们,我也许就同意。
  


  (4)王世襄精心为拍摄条案作准备
  
  在北京东城芳嘉园胡同的一所四合院里,王世襄先生生活了80多年。1914年,他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官宦世家,王家祖上三代都在朝廷做官,父亲是一位外交官。王先生的母亲金章女士在结婚之前曾留学英国,学习美术,结婚后又随同丈夫出使法国,她所画的《金鱼百影图》至今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内。
  王世襄:我哥哥很早就去世了,就剩我一个独苗,我母亲就特别宝贝啦。那时候她的一个想法就是,抽烟喝酒绝对不许,凡是对身体无害的,你爱怎么玩儿怎么玩儿。我母亲养了很多鱼,她有很多勾的稿子,那时候我开始写生,就觉得做事情就应该踏踏实实做。1939年母亲去世了,自己觉得整天玩也不像话,我不能给上辈丢人啊。
  1941年,王世襄从燕京大学研究院毕业,到了四川。他跟随梁思成加入了营造学社。
  王世襄:想来想去,就跟着梁思成当学徒去了。开始学古代建筑,也是艺术。我这步走得还是很对,虽然当时那个地方连个电灯都没有,可是我可以接触很多有学问的人。跟梁思成学建筑,对我后来琢磨家具什么的都有关系。
  抗战胜利后,王世襄得到梁思成和当时故宫博物馆院院长马衡的举荐。他返回北平,接受了为故宫清点战时文物的损失状况,追寻国宝下落的任务。经他接手进入故宫的国宝就达到2000多件,这项工作被王世襄先生认为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成就。也是这项工作,在一次政治运动中却成为王世襄先生的一项罪名,他遭到诬蔑,被故宫开除,失去了这份最喜欢的工作。
  王世襄:遭到这种打击,有的人可能自寻短见,也可能铤而走险。我觉得这两条路都不能走,我选择的路是什么?就是自珍的路。可仅这样还不行,这样会虚度此生,没有给人民做一些事情。我想我能做什么?我奋力、全力以赴、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写我的书,做我的学问。能对国家、对人们有利的我就去做,过去的就过去了,不想了。我相信这么样埋头10年、20年、30年,我可以得到人们的认识和承认。现在我做到了。
  王世襄先生费了30年心血,写成《明式家具珍赏》。
  王世襄:这30年不好过啊!天下的事情,你要做,没有不吃力的,不吃力做不出事情来。我研究家具,研究任何东西,第一位是实物,这个最靠得住,因为它是实在的东西。这也是一个方法。第二就是研究工匠制作,这东西工匠是怎么做的,他用什么工具、怎么样用工具,比如说家具的榫卯怎么做,我都拆开来看。第三才是看文献,古代的文献是文人写的,有时对所写的东西不懂,似是而非,有的说得对,有的说得不对,你就得拿现实的东西来证明他说得对不对。
  王世襄:很多家具买来时已经残破了,到我手里找人把它修复了。修复的时候我就看老工人怎么做,像小徒弟似的。他们看我也很喜欢,就熟了。我有时候买点肉,买点烧酒,和他们都交了朋友。我就问这个、问那个,记录下来,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
  几年前,王世襄先生将半个世纪以来收藏、研究和日常使用的80件明式家具,以市价十分之一的价钱卖给了香港的一位商人,条件是对方要一件不留地全部捐给博物馆(图5)。
  


  (5)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明式家具
  
  王世襄:“名义不能算我,是算他捐的。我是拿到钱的。我那个老房子没法子搁了,房子后头都是小厨房,哪个厨房一着火,我那房子完了,我的家具也完了。文物局也说你的家具很珍贵,他也没办法,搁几个灭火器了事了,万一出点什么事,我就不能替国家保留住这些东西了。”
  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王世襄家的四合院逐渐变成了一个大杂院。现在四合院被夷为平地,王世襄先生已经搬离了自己居住80多年的四合院。
  
  耕耘不辍尽余晖
  
  王世襄先生家中挂着一幅大树图,是夫人袁荃猷10年前为庆贺王先生80岁生日亲手所刻。王世襄先生一生的爱好和追求,被妻子用纸刻作品传神地表现了出来(图6)。
  


  (6)挂在大树上的果实不仅有家具、竹刻、漆器这样的大学问,也有鸽哨、葫芦、獾狗这些逐渐被人遗忘的民俗
  
  王世襄:英国一个博物馆馆长知道我喜欢玩这些东西,他说也许别人玩得比你还精,可是他不会写,不能把它表达出来。你把它写出来,就保留下来了。你不写,这些东西以后就没人知道,你应该抓紧时间写这些东西。你要不写,你等于犯罪,他提得很尖锐。所以,后来我把这些文物的书写完之后,就一本一本地把我玩的东西都写出来了。
  50年来,王世襄先生守在书桌旁边,不断地研究,不断地记录,将自己的经验写成文字,除了明式家具,王世襄还在漆器、竹刻、书画、雕塑等艺术研究领域编写了40多本著作(图7)。
  


  


  (7)图组:王世襄先生耕耘不辍
  
  到了晚年,他将自己的精力寄托在童年美好的回忆之中。半个世纪以前,北京随处可见一群群的观赏鸽盘旋飞翔,鸽哨发出的悦耳之声,悠扬回荡在民居院落的上空。50年后的今天,盘旋在北京天空中的鸽群几乎全是信鸽,那独有的观赏鸽在不断地退化,部分品种更是濒临绝种。
  宋庆龄故居是北京唯一开放给公众欣赏观赏鸽子的地方,王世襄曾经专门来到这里,与负责人商讨,如何推动政府抢救这门国粹。
  王世襄从《清宫鸽谱》中挑选了180幅作品编著成书,而且对书中每一品种,逐一进行了品评(图8)。
  


  (8)《清宫鸽谱》,乾隆、嘉庆两位皇帝都曾亲自过目
  
  王世襄:我一看到这个鸽谱就觉得可以把它编成书。故宫有规定,没发表过的东西根本不让别人拍,拍过的一张索要800元。我特别有面子,100块钱一张。
  宋庆龄故居管理处主任何大章回忆:当时我说王老是一个大玩家,一生中做了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最幸福。王先生的夫人在旁边说,你不要这么说,他不是玩啊,实际上是非常苦的。我们两个人是干了多少年,才把这件事情干成。
  王世襄先生将获得的荷兰“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奖”近100万元人民币奖金全部捐给了中国希望工程。
  王世襄:在中国很长的历史当中,我的经历只不过是短短的一转眼。可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民族,中国的历史是永恒的,在世界上是永久存在的。我爱的就是中国整个的传统,整个的历史,整个的文化。
其他文献
人类总是对有关自身命运的探索充满了好奇,许多研究人员正是以现实存在和考古发现印证只言片语的历史记载或者神话传说,为我们揭示千古之谜。     “女娲补天”是中国最古老的神话之一,关于这个神话的最早记载见于《淮南子·览冥训》,其中是这样描述的:“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位于河北省涉县中皇山山腰
期刊
唯王不剪发    距库车23公里的地方,有一处苏巴什佛寺遗址,从遗存的残墙判断,这里曾有高大的讲经堂和众多的佛塔。今天,寺中还有一个基座相对完整的塔庙。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从塔座里挖掘出了坟墓,而且里面埋葬的竟然不是僧人(图1)。    (1)墓主人所穿的衣料表层是用黄金织就的龟兹锦    种种迹象表明,墓主人具有相当高的身份。通过对遗骨和牙齿的分析,确定墓主人为一位年轻女性。令人不解的是,墓主
期刊
一场由人类导演的鸟类战争,  演绎出一群英勇战鸽的感人故事;  一批解除秘密的二战时期的文件,  披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历史。    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以鸽子为主角,创作了传世名作“和平鸽”:将口衔橄榄枝的鸽子比作和平的象征。鸽子从此成为和平的使者。  但是,从解密的一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绝密文件中,人们惊奇地发现,“和平鸽”曾经作为特殊的战士,活跃在充满硝烟的战场上。这个被历史尘封了半个多
期刊
大晴天竟然下起了毛毛细雨,而且只出现在几平米的狭小区域,  萨满祭祀“载歌载舞”,  专家学者应邀而至,  五龙山晴天下雨究竟事出何因?  2006年“十一黄金周”,辽宁省丹东电视台的值班记者崔光辉接到一个提供奇特信息线索的电话。电话是一位在丹东五龙山景区观光的游客打来的,说在景区佛爷洞附近有一块不足3平米的地方,大晴天竟然下起了雨(图1)。不仅如此,而且是每当人多的时候,雨点会变大、变多,甚至人
期刊
紧张的剧情、疯狂追逐的汽车、刺耳的刹车声、惊心动魄的大爆炸——当所有这些组合到一起成为一部典型的惊险片时,观众体验到了无与伦比的刺激。但是,在这些眼花缭乱的飞车场面中到底有多少科学的真实成分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惊险背后的真相!  ?一辆两轮悬空的汽车疾驰,在与逆向对开的车即将对撞的一刹那闪开、被子弹击中的汽车立即发生爆炸……你在银幕上看到的这些令人心跳加速、全身发抖的场面,是否就是导演和演员们真实
期刊
人们将用来搏击的各种武艺统称为技击术。正如西方有拳击、中国有武术、日本有空手道、韩国有跆拳道一样,泰国的泰拳以凶狠凌厉而闻名世界。   但是,要真正了解泰拳,惟有近距离地感受泰拳手的真实生活。  中央电视台《邻邦故事》摄制组远赴异国它乡,用手中的摄像机为您诠释有着“致命艺术的东方格斗术”之誉的——    周末,班雅先生驱车来到曼谷以北80公里外的泰国古都大城府,他要去一家朋友开的拳馆探望一个准备拜
期刊
在距今3000多年前,当我们的先民在一块块龟甲兽骨上刻划下一些在今人看来颇为神秘的古文字时,一个由线条构筑的世界就注定了要在这块东方古老的土地上,演绎出一段千年的传奇。  今天的人们,在重新审视祖先的这一遗产时,不禁会产生深深的困惑:为什么出于实用目的的文字,会在这方土地上演变成一门古老的艺术?而在3000多年的历史传承中,人们又因何乐此不疲,深深迷恋于对这个线条世界的创造呢?    一张古人随手
期刊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紫禁城内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气氛,曾两度发动宫廷政变,四次垂帘听政,统治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近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寿终正寝。随后,她被以皇帝葬礼规格葬于清东陵。在中国历史上,享受如此葬礼的女人是绝无仅有的。  百年后的今天,当人们在史书中探究慈禧出身的时候,却找不到任何记载。慈禧到底出生在哪里?她的身世中又有怎样的悬疑?  1989年6月的一天,一位不速之客走进了山西省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如同时装表演台上的灯光,开始变得绚丽多彩。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蓬勃生机。到本世纪末全国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在神州大地吹响了向现代化进军的号角。     春天的故事    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开始了南粤大地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大亚湾核电站是高起点起步,利用外资、引进成套国外设备和技术建设的两座90万千瓦核电机组,开始了跨越式的
期刊
人们对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已经不再陌生(图1),现在GPS导航功能又被集成到手机上。      (1)图组:手持或车载的GPS导航仪就是最常见的应用    手机导航系统是通过两个部分来实现的,一个是GPS接收器;另一个就是一部智能手机,用户只要把一个存储卡插进自己的智能手机插槽就可以了。  手机导航系统通过GPS接收器接收到卫星定位数据,再通过蓝牙传送到手机,经过手机GPS导航软件处理,用户就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