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本解读要讲究科学性,教师一方面要放手让学生展开自由阅读,另一方面还要给出具体的引导,以矫正学生的阅读方向,体现教学的引导性、观照性、兼容性。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师要收紧提示点,布设讨论点,切准小角度,集合知识点,引导学生对两种教育方式展开讨论,并归结每一种教育方式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用客观的态度去对待两种观点,这样就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启迪。
[关键词]文本解读;引导;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9-0067-02
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科学的引导无疑是一把金钥匙,能够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时,有教师在教学布设时发动学生对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展开辩论,让学生说说赞同哪一种教育方式。学生快速形成不同的观点阵营,并展开针锋相对的论辩。其实,作者在课文中已经明确表示,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其用心都是好的。教师偏偏要让学生选边站,制造冰火不容的局面,这无疑给学生提供了某种心理暗示,父母的教育方式非对即错。很显然,这种教学引导带有倾向性,会给学生造成学习困惑。因此,我们教师需要学会反思,在引导方式的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制约因素,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思维。
一、放手阅读权,收紧提示点
教材文本阅读时,教师要有放手意识,给学生更多自主感知的空间,让学生自然建立起阅读认知体系。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不是完全不管不问,教师还是要给出一些阅读提示和要求,让学生自然进入阅读环节,沿着正确的方向展开操作和思考。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学生在阅读时很容易对两种教育观点产生思维倾向,而且大多数学生都赞同母亲的做法,认为只有鼓励性教育才是最为正确的,这无疑是带有偏见的。教师在具体引导时,需要观照作者最后的诠释内容,对两种方式进行兼容处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阅读引导时,教师给出提示:这篇课文分为两个部分,你如何归结两个部分的内容呢?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有什么内在联系呢?学生开始阅读文本,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并不时给出一些指导。课堂展示环节,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都能够围绕主要问题展开解读。有学生认为,这篇课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童年的回忆,主要是对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展示;第二部分是成年的认识,对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了理性解读。有学生对两个部分的内质联系进行了解析,这两个部分有因果关系,前面写童年往事是铺垫,也是蓄势,后面是深思醒悟,升华认知思维。教师对学生的个性观点给出积极评价。
教师为学生布设阅读问题,集中学生的关注力,对文本内容展开多重联系分析,引導学生进入了预定的阅读轨道。如果教师不给出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学习便没有规定路线,其学习就会呈现出散乱状。
二、布设讨论点,校准方向盘
学生对文本阅读有不同理解是最为正常的事情,教师未必要统一观点,但明确学习目标,给学生提供更多讨论点,对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是有一定帮助的。在文本的教学中,关于家庭教育,学生最关心的是父母教育方式的可接受性,而对父母的良苦用心缺少主动认知。教师不妨从这个角度展开引导,只要能够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用心,其他都不是问题。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这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教师在引导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解析时,给学生提供了阅读讨论话题:父母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其优缺点都现实存在,如何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解读呢?学生拿到这个讨论话题后,积极展开思考,并进行集体讨论,对不同教育方式进行正反论证。有学生认为,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太过放纵,也不能管束太严,需要宽严相济,不可走向极端。有学生认为,父母教育孩子需要做好综合评估,要针对孩子的实际需要做出教育设计,提升教育的针对性。
教师为学生布设了讨论问题,因为问题设计具有观照性,学生也会从多方面展开思考,其阅读认知呈现科学性。教师引导是方向标,其导向作用极为明显,这是阅读教学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学法大放送,切准小角度
学法形式众多,教师在具体传授时,需要注意筛选和整合,对学法操作形式进行优化处理,为学生做出针对性推介,让学生快速掌握学法应用要领,自然建立起学法基础。而所谓小角度,就是要让学生从细微之处展开思考,针对某一细节进行调度,让学生建立关注意识,通过文本内涵发掘,找到思维对接点,以提升阅读学习效率。学法形式不一而足,默读、浏览、诵读、演绎、讨论、辩论、读写结合等,都属于学法范畴,教师需要给出具体的布设建议。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涉及家庭教育问题,学生对此有不同见解,这是教师事前必须掌握的信息。在教学引导时,教师需要切准阅读切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法支持,创设更多的学习成长点。如阅读鉴赏活动设计时,教师让学生找出最为精彩的片段,并展开阅读鉴赏操作,看谁的鉴赏更为专业。学生找经典片段没有任何问题,但如何展开鉴赏操作,却让他们感到困惑。教师给出鉴赏引导:精彩的片段大多运用了特殊的方法,找出这个方法,围绕这个方法的语法表达效果展开分析,接轨文本语境展开思考,最后关联作者的情感和文本主题进行拓展思考,自然形成完美阅读认知。学生根据教师的布设展开阅读鉴赏操作,课堂教学互动效果显著。
小学生对片段鉴赏缺少方法,教师抓住切入点,给学生以针对性引导和提示,能够确保课堂鉴赏顺利展开。
四、拓宽阅读面,集合知识点
学生在阅读训练操作时,大多关注训练题目的设计和答案探寻,很少有知识整合意识。教师在设计具体教学时,不妨给学生以直接的引导。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阅读训练设计时,教师不妨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实际,具体说说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度解析,并给出对策建议,以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品质。
关涉家庭教育,学生有很多话要说,教师切准学生心理需求展开训练布设:父母不是教育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教育失误和问题都是比较正常的。结合文本写法,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说父母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因为学生经历太多,对父母的教育也存在着太多不同看法,自然给予了积极回应。教师让学生以书面形式进行分析解读,学生快速行动起来,课堂进入了良性互动之中。
教师从学生的关注点展开教学布设,切准了学生的思维脉络,其激发效果显著。学生对读写任务有不同兴趣,关键要看教师如何发动,从而成功启动学生的读写积极性,收获预期的训练效果。
语文教学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和要求,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教情、学情准备,对教学引导策略展开反复推敲和筛选,提升教学契合性。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引导要体现观照意识,充分关注不同制约因素的存在,让学生综合考虑和学习,自然建立起具有广泛视界的学习认知。
(责编 刘宇帆)
[关键词]文本解读;引导;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9-0067-02
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科学的引导无疑是一把金钥匙,能够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时,有教师在教学布设时发动学生对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展开辩论,让学生说说赞同哪一种教育方式。学生快速形成不同的观点阵营,并展开针锋相对的论辩。其实,作者在课文中已经明确表示,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其用心都是好的。教师偏偏要让学生选边站,制造冰火不容的局面,这无疑给学生提供了某种心理暗示,父母的教育方式非对即错。很显然,这种教学引导带有倾向性,会给学生造成学习困惑。因此,我们教师需要学会反思,在引导方式的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制约因素,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思维。
一、放手阅读权,收紧提示点
教材文本阅读时,教师要有放手意识,给学生更多自主感知的空间,让学生自然建立起阅读认知体系。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不是完全不管不问,教师还是要给出一些阅读提示和要求,让学生自然进入阅读环节,沿着正确的方向展开操作和思考。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学生在阅读时很容易对两种教育观点产生思维倾向,而且大多数学生都赞同母亲的做法,认为只有鼓励性教育才是最为正确的,这无疑是带有偏见的。教师在具体引导时,需要观照作者最后的诠释内容,对两种方式进行兼容处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阅读引导时,教师给出提示:这篇课文分为两个部分,你如何归结两个部分的内容呢?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有什么内在联系呢?学生开始阅读文本,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并不时给出一些指导。课堂展示环节,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都能够围绕主要问题展开解读。有学生认为,这篇课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童年的回忆,主要是对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展示;第二部分是成年的认识,对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了理性解读。有学生对两个部分的内质联系进行了解析,这两个部分有因果关系,前面写童年往事是铺垫,也是蓄势,后面是深思醒悟,升华认知思维。教师对学生的个性观点给出积极评价。
教师为学生布设阅读问题,集中学生的关注力,对文本内容展开多重联系分析,引導学生进入了预定的阅读轨道。如果教师不给出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学习便没有规定路线,其学习就会呈现出散乱状。
二、布设讨论点,校准方向盘
学生对文本阅读有不同理解是最为正常的事情,教师未必要统一观点,但明确学习目标,给学生提供更多讨论点,对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是有一定帮助的。在文本的教学中,关于家庭教育,学生最关心的是父母教育方式的可接受性,而对父母的良苦用心缺少主动认知。教师不妨从这个角度展开引导,只要能够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用心,其他都不是问题。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这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教师在引导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解析时,给学生提供了阅读讨论话题:父母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其优缺点都现实存在,如何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解读呢?学生拿到这个讨论话题后,积极展开思考,并进行集体讨论,对不同教育方式进行正反论证。有学生认为,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太过放纵,也不能管束太严,需要宽严相济,不可走向极端。有学生认为,父母教育孩子需要做好综合评估,要针对孩子的实际需要做出教育设计,提升教育的针对性。
教师为学生布设了讨论问题,因为问题设计具有观照性,学生也会从多方面展开思考,其阅读认知呈现科学性。教师引导是方向标,其导向作用极为明显,这是阅读教学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学法大放送,切准小角度
学法形式众多,教师在具体传授时,需要注意筛选和整合,对学法操作形式进行优化处理,为学生做出针对性推介,让学生快速掌握学法应用要领,自然建立起学法基础。而所谓小角度,就是要让学生从细微之处展开思考,针对某一细节进行调度,让学生建立关注意识,通过文本内涵发掘,找到思维对接点,以提升阅读学习效率。学法形式不一而足,默读、浏览、诵读、演绎、讨论、辩论、读写结合等,都属于学法范畴,教师需要给出具体的布设建议。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涉及家庭教育问题,学生对此有不同见解,这是教师事前必须掌握的信息。在教学引导时,教师需要切准阅读切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法支持,创设更多的学习成长点。如阅读鉴赏活动设计时,教师让学生找出最为精彩的片段,并展开阅读鉴赏操作,看谁的鉴赏更为专业。学生找经典片段没有任何问题,但如何展开鉴赏操作,却让他们感到困惑。教师给出鉴赏引导:精彩的片段大多运用了特殊的方法,找出这个方法,围绕这个方法的语法表达效果展开分析,接轨文本语境展开思考,最后关联作者的情感和文本主题进行拓展思考,自然形成完美阅读认知。学生根据教师的布设展开阅读鉴赏操作,课堂教学互动效果显著。
小学生对片段鉴赏缺少方法,教师抓住切入点,给学生以针对性引导和提示,能够确保课堂鉴赏顺利展开。
四、拓宽阅读面,集合知识点
学生在阅读训练操作时,大多关注训练题目的设计和答案探寻,很少有知识整合意识。教师在设计具体教学时,不妨给学生以直接的引导。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阅读训练设计时,教师不妨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实际,具体说说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度解析,并给出对策建议,以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品质。
关涉家庭教育,学生有很多话要说,教师切准学生心理需求展开训练布设:父母不是教育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教育失误和问题都是比较正常的。结合文本写法,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说父母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因为学生经历太多,对父母的教育也存在着太多不同看法,自然给予了积极回应。教师让学生以书面形式进行分析解读,学生快速行动起来,课堂进入了良性互动之中。
教师从学生的关注点展开教学布设,切准了学生的思维脉络,其激发效果显著。学生对读写任务有不同兴趣,关键要看教师如何发动,从而成功启动学生的读写积极性,收获预期的训练效果。
语文教学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和要求,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教情、学情准备,对教学引导策略展开反复推敲和筛选,提升教学契合性。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引导要体现观照意识,充分关注不同制约因素的存在,让学生综合考虑和学习,自然建立起具有广泛视界的学习认知。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