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去剧场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l1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家住近郊的戏剧爱好者王阿姨而言,以往去剧场看场戏不仅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烦心事。因为能看的戏少且路程遥远,自然要从剧目选择、日程安排、出行路线上反复比较,精挑细择。这几年,相同的选择却不再令她费神,原因极其简单——随着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提速,上海剧场的版图正在不断扩容,不仅市区级剧场星罗棋布,各类民营剧场也在都市各个角落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用王阿姨的话来描绘,“突然感觉到处都有了剧场,好戏多得排不上时间看”。
  不经意间,“高大上”的大事变成了“接地气”的常事,充满仪式感的“上”剧场,也在一定意义上衍变为享受休闲时光的“尚”剧场。来自上海市文广局编制的年度文化文物事业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全市共有48个剧场,全年演出场次10500场,观众人数514万人次。而就在2010年,同类数据分别是27个、6200场、377万人次。短短四年间,各项指标增幅均接近甚至超过60%以上,可谓上升速度惊人。
  全屏+移动的互联网时代,上海剧场业在与时俱进中应势而变——各项设施的修缮提级全面推进,与此同时围绕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一系列因地制宜的创新举措层出不穷。“软硬兼施”下,实实在在聚拢了人气提升了业绩,各项指标实现高速增长。本文对“场团合一”“差异定位”“集聚效应”“剧场联盟”等现象展开解读,研讨其对于行业可持续发展之借鉴启示,希冀从中梳理可供复制和推广的经验。
  市级剧场:“场团合一”紧密捆绑
  对于文化主管部门而言,条分缕析地廓清剧院之不同门类,目的是便于实施管理和数据统计。而对于戏剧观众来说,他们看中的却并非是剧院的经营和社会属性,如何借助这一演艺产业链的终端,购买心仪的演出产品是其所愿所想。
  文广局艺术总监吴孝明曾长期担任文广演艺集团总裁,可谓既积累了“办”的丰富实践,又具备“管”的宏观理念。在他看来,紧紧抓住“场团合一”这条主线做足文章,是当下上海剧场行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剧场与院团的挂钩,等同于设置了一个快捷方式,确保本地、外地乃至海外观众,在按图索骥的演出搜索中迅速准确的找寻目标。”
  所谓“场团合一”,是指院团拥有或打造自有/常驻的演出剧场,这一符合国际惯例之举既符合院团长远发展规划,同时确保了剧场明晰自身定位,并以此核心开展各项软硬件建设,从而最大程度吸纳目标观众,进而催生“1加1大于2”的市场效果。
  在上海已经约定俗成的文化消费中,“去安福路看话剧”(话剧中心)、“去马戏城看杂技马戏”(杂技团)、“去仙乐斯看木偶剧”(木偶剧团)如同顺口溜一般,在观众群体中口口相传。而随着“场团合一”举措的全面推进,这些俗话也正在得到全新补充。比如,“去复兴路听交响乐”(上交)、“去南京路听评弹”(评弹团)、“去苗江路看儿童剧”(中福会儿艺)……
  历数上海市属文艺院团,大多已在全市剧场版图上觅到了自身归属——京剧院即将迁入地处龙华的新址,坐拥一个三百余座位的专业剧场;宛平剧场计划开展改扩建,待完成后将供越剧院和沪剧院共同使用;轻音乐团已确定迁入陆家嘴地区,将主要驻扎于浦东文化馆演出;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明年秋天竣工于虹桥路,该中心融演出和展示、教育和培训、创意创作和研究于一体,拥有1 2 0 0座位舞蹈剧场和300人容积的排演厅,歌舞团、芭蕾舞团及两所专业舞蹈院校将以此作为事业发展的全新起点。
  民营剧场:强调差异 打造“无二”
  业内对于剧院的种类划分有着不同评估标准,最简单莫过于国有或民营两个选择。当下在上海,民营剧场早已是半壁江山的位置。尤其近几年,仿佛事先形成默契一般,针对不同观众、主打多元作品的民营剧院正在城市各个角落此起彼伏地开张迎客。
  2015年5月,大宁国际商业广场开出了国内首个针对0-12岁及其家庭的亲子微剧场——“小不点大世界”;11月,位于大虹桥核心区域的“虹桥天地演艺中心”启用,成为国内首个位于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内的专业演出场地;12月,“上剧场”落成于徐家汇美罗城,知名戏剧人赖声川亲自打造是其标志性特点。
  解读这些剧场的观众定位,通过“国内首个××”“业内第一××”等称谓,足以了解其强调差异、彰显“独一无二”的主要策略。毕竟“场多团少”,不是每个剧院都能如愿与市级院团紧密捆绑,最为明智的战略转向,当然是摒弃“大而全”,专攻“小而精”。
  以“小不点大世界”为例,其网页上清晰标明了打造国内首个专注于引进国际顶尖儿童剧“微剧场”的决心,其上演剧目是从国际各大儿童艺术节二百部作品中精挑细选。指向明确加举措得力,使得这一剧场尽管偏居在上海北部地区,口碑效应却如滚雪球般发散放大,《文汇报》曾报道:“7月引进英国的创意人偶剧《小小云先生》引发轰动,甚至有不少长三角地区的妈妈们带着孩子组团前来观摩。”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这些剧院的定位如何瞄准窄众,但在选址上,却不约而同选择了落户于商业中心,强调着地铁直达的快捷便利。更有甚者,“虹桥天地演艺中心”所在的虹桥枢纽还涵盖了机场、高铁,真可谓“上天入地,四通八达”。吴孝明对“商业地产+演艺剧场”这一全新趋势有着自己的解读:“前者带来人流,后者能够固定人群,两者的结合,正是希望借助彼此的互动,带来注意力,催生消费者,进而产生购买力,实现携手共赢。”
  他同时坦言,与商业中心电影院采用的多厅播放和随到随看相比,剧场演出对于时间和场次有着颇高要求,多集中于下午和晚上,而且通常一天只演两场,“因此,这种模式能否可持续,有多个关键元素亟待解决——相对有限的演出时间,因地制宜的剧目安排,以及流程的再造创。最终目标是要既稳固忠实戏剧观众,同时吸纳随意型消费群体”。
  集聚效应:各取所需 各看各戏
  偏居一隅的地理位置,让民营剧场还得在吆喝赚人气上花费心思,相较而言,位于中心城区的市区级剧场却不需为此操心。
  尤其在黄浦、静安两区,由于近代留存着相当规模老戏院,加之现代新剧院的不断涌入,相关区域内的剧场资源呈现几何数增长。最为典型的当属“环人民广场”剧场群和现代戏剧谷:前者包括了上海大剧院、人民大舞台、逸夫舞台、共舞台等,而后者则是指以美琪大戏院为起点,经百乐门至华山路上海戏剧学院,途经二十多家各类剧院或演出场所,长约2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的“S”形带状街区。   有鉴于此,如何合理调配剧场资源,最大程度发挥演艺集聚区效应?如何既联手又竞争,在以规模效应引来观众人群的同时,分门别类导入不同演出场所,确保各取所需、各看各戏,正是这些剧场管理者正在思索和探索的课题,而“江宁路一条街”的率先尝试引发了各方关注。
  2015年7月,静安区人民政府和S M G签署《共建静安区江宁路文化街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共同打造继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后的国际第三大现代戏剧中心。而在具体项目上,美琪大戏院和北京西路1013号等剧场的发展成为关键所在。用时任静安区委书记孙建平的话来说:“静安未来要依靠区域经济特色化、功能化、服务化,来应对日趋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文化建设是很重要的一张牌。”
  这其中,作为一座近代保护建筑,美琪大戏院历经5年修缮,如今以“修旧如旧”之态竣工,待2016年1月试营业后,将打造持续多元的“演出季”概念,主要引入更多适合高端人士欣赏口味的经典音乐剧、舞台剧,力求让文化意味依旧传承延续。
  与美琪近在咫尺,北京西路1013号将由文广演艺集团进行全面改建,形成一个综合戏剧体验空间,呈现注重观众体验的“浸入式”戏剧作品。将引进百老汇知名的浸入式戏剧Sleep No More作为驻场演出,并融入餐厅、衍生品商店、酒店等业态,着力于对文化与商业融合模式的突破。
  而在相距路程不足十分钟的江宁路新闸路口,则坐落着沪上知名的艺海剧院。尤其是2 0 1 4年3月起,剧院主动出击,筑巢引凤引入著名先锋派导演孟京辉及作品,并将五楼剧场命名为“先锋剧场”,成为了其在全国第二个全年驻演剧场,由此产生了极高的人气和票房。
  不难看出,互为近邻的三家剧院正在探索一种“连连看”的新模式——既注重发挥天然的地理优势,更在各自定位上“错位”发展。据悉,“三点一线”打造“文化街”仅只是合作的起始步,在未来构想中,借助文化辐射的生动效果,“文化街”将升级为“文化圈”,从而带动衍生和相关产业发展,有力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顺应变化:“剧场联盟” 求新求变
  全屏互动的时代,传统剧场如何应对?吴孝明的回答是,既要以“一动不动”的姿态静下心来提升服务能级,也要以“动若脱兔”的求新举措顺应时代潮流。在他看来,上海话剧中心正在着手推进的“剧场联盟”是一个值得期待和复制的样本。
  都说安福路是上海的话剧圣地,殊不知,这片圣地已经开出了第二家并即将迎来第三家分店。据了解,在安福路话剧大厦已有艺术剧院、D6空间、戏剧沙龙三个剧场的基础上,上话近年来不断放大边际效应,成功输出剧场品牌和管理模式,先后拿下了位于虹口区北外滩核心地带“1933老场坊”(已经投入使用)和地处复兴中路上海大戏院的剧院经管和管理权(2016年下半年落成)。
  上话市场部主任吴嘉介绍,对于“上话粉”而言,今后看戏的路径选择更为清晰——实验剧先锋戏去“1933”看,那里是培养青年戏剧人才的孵化基地;以欧美经典为主的各类戏剧作品,则将长期驻扎在上海大戏院,同时此处还将打造观众交互新空间;而更多品相成熟的舞台作品,则继续放置于作为主阵地的安福路上演,主要舞台还得由主打作品来支撑。“三箭齐发+三块阵地,既有效扩大了话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让舞台艺术更具贴近性。同时,更将优化剧目创排运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立体化多元式布局。”
  同样围绕“联盟”做起文章的还有上海杂技团。2015年7月,由上海、重庆、武汉、山东四家杂技团发起组建,国内首个跨地区的“杂技联盟”在上海率先成立。由于四团都拥有自属剧场,通过市场化途径合理配置相关资源,进而探索剧场巡演连动机制,正是联盟成立的聚焦所在。
  与此同时,随着各项设备进入验收调试阶段,上海杂技团流动剧场将于2016年迎客,上海亦成为国内首个拥有此类剧场的城市。据悉,虽然冠以了“流动”之名,该剧场却具有一般剧场的所有功能,可以自行发电,内设VIP席位和包厢、贵宾厅、休息室,以及候演区、演员化妆区,演员休息室等,从硬件上来说真正“一个都不能少”。加之已列入计划的原中剧场迁建打造成全新驯兽场、现有杂技场实施全面修缮,多措并举下,这个集杂技、马戏、魔术于一体的演艺高地即将全面升级。
  结 语
  全新落成的“上剧场”有一句极文艺的广告语,稍加改动后很适合用于结束本文——
  “上剧场理应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个精致、亲切、舒适的看戏经验,传达着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
  为了让更多人爱上戏剧,需要更多人一起来努力完善剧场。
  (作者单位:上海广播电视台)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亮相京津的国外演出是如此之密集,集中于德国和东欧的演出剧目质量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前辈学者田本相将之命名为“新时期戏剧的二度西潮”。  终于,上海也赶上了一回,柏林戏剧节的三部作品《共同基础》《约翰·盖勃吕尔·博克曼》和《等待戈多》集中上演。  柏林高尔基剧院的《共同基础》是一部文献剧,女导演耶尔·罗恩聚焦于前南斯拉夫战争,以一段完全出自个人角度的回忆佐以多屏幕的新闻画面开场。回忆零星,新闻
期刊
1944年12月26日,话剧《玻璃动物园》在芝加哥市民剧院首演。1945年3月31日,田纳西·威廉斯34岁生日后的第五天,《玻璃动物园》在百老汇Playhouse剧院演出。之后,该剧不断复演并一再感动世界各地的观众。2016年1月,《玻璃动物园》登陆上海舞台,为了更原汁原味地呈现这部经典之作,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特意邀请了美国导演大卫·埃斯比约恩松(David Esbjornson)执导。演出后的第二
期刊
空荡的舞台,矗立着一堵由大约20个简陋木箱堆砌而成的高墙。随着演出的进行,这堵高墙被拆解,木箱的不同组合构筑成了不同的戏剧场景——战火下的避难所、柏林办公室、前往故乡的大巴、父亲安葬的墓地等。关于战争的记忆,对于故乡的怀念混合着战火的硝烟和家破人亡的伤痛被尘封在心底,不愿去回想和提及。那堵构筑在心中阻隔着我们回溯过往历史的高墙,在木箱的一次次搬动中被拆解成碎片,又在一次次重组中被还原成记忆中的场景
期刊
汉堡德意志剧院的《约翰·盖博吕尔·博克曼》,既富有创新性,又准确把握了原著精髓,做到了两者兼美,十分难得。走进大宁剧院,乍一看,很难想象这是现实主义大师易卜生的作品,在汉堡德意志剧院的演绎下,戏剧呈现出“卡夫卡式”的风格——无法言述的逼仄房间,狭长的窗户,面目模糊的主人公,丑恶而病态的人物关系……而恰恰,这种直观表达切中易卜生创作《约翰·盖博吕尔·博克曼》的主旨:个体在权力的腐蚀下被异化,变得越来
期刊
“国际导演大师班”是上海戏剧学院从2009年开始创办的一项全面引介当代国际导表演艺术名家创作技法的系列高端学术项目,迄今为止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八届,包括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德国、大洋洲、北欧五国和南欧五国,涉及了西方具有较大戏剧文化影响力的国家和地区。各国的导演艺术家们在与中国戏剧人的交流过程中产生的观念交锋,是大师班对中国乃至世界当代戏剧文化发展最突出的贡献。本文将以德国导演大师班为例,具
期刊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优秀德语戏剧作品在中国上演,引发了国内戏剧圈对其创作风格、方法、理念的热议,德语戏剧似乎被戴上了某种神秘的光环。2016年6月,拥有半世纪历史的“柏林戏剧节”来到了上海,带来了三台风格迥异的剧目,上海的观众终于可以一睹真容。为促进更深入的交流,上戏田蔓莎主持的戏曲创新工作室组织了讲座和工作坊,本刊特别精选了一些精彩内容,就让这些德国创作者来为我们揭开德语戏剧的神秘面纱吧。  为何总
期刊
近日,浸入式戏剧(Immersive theatre)《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在上海未演先热,12小时斩获百万票房,一万张预售票迅即售罄。这部风靡全球的作品到底有何魅力?浸入式戏剧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戏剧形式?本刊采访到了Punchdrunk艺术总监菲利克斯·巴雷特(Felix Barrett),让他来为我们解答这些疑问。  让观众成为戏剧的核心  菲利克斯做浸入式戏剧的初衷,是想要
期刊
荷香悠长、蝉声激越、彩蝶飞舞的炎炎夏日,走近上海京剧院的排练厅,由远及近,清亮圆润的老生唱腔在长长的走廊回响,他就是今天采访的主角傅希如。为了8月的专场演出,他和他的团队一起,顶着高温酷暑投入紧张的排练之中。  初识傅希如是在今年上海戏剧学院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举办的莎剧系列展演中,他的代表作《王子复仇记》又一次上演。儒雅、端方是傅希如给我的第一印象,但京剧舞台上的他是能文能武、实力不凡的
期刊
不久前,柏林德意志剧院带来了于2014年排演的剧作《等待戈多》,在大宁剧院上演。尽管已看过很多个版本的《等待戈多》,但今天的主创如何解读贝克特依然是我所感兴趣的。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名作。贝克特这位曾当过乔伊斯助手,也被法西斯追捕过的剧作家,在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投身了带有实验性质的戏剧创作,他的风格后来被归为了“荒诞派”。此类剧作,充斥着荒凉、隔膜、悲观、迷茫、虚妄、绝望,这正符合“二
期刊
2016年6月,受邀于北京第七届南锣鼓巷戏剧节“文学剧场”单元,上海戏剧学院2012级戏文系创作班的同学在蓬蒿剧场上演了两部作品:《建筑家》和《后雷雨》。前者以叙事体戏剧的形式描述了逃亡上海的匈牙利建筑师拉斯洛·邬达克(Laszlo Hudec)的建筑家生涯,在叙述故事的同时,完成了一种自我关照,传递出非常鲜明的、戏文系独有的对生活状态地表达。《后雷雨》则以曹禺的剧本《雷雨》《北京人》为基础,利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