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郫县清水小学搬迁前夕,一位学生(孙悦)因家中搬迁原因未转校,学校将为其授课到最后,留守的19名老师仍按照原定课表为其上课。(见《华西都市报》)这样的场景似乎很温馨浪漫。小女孩对知识孜孜以求,心无旁骛,老师们传道解惑,诲人不倦。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居然会有这一幕,似乎一下子穿越了时空,回到了20年前那个对知识无比渴求的年代,真让人不敢相信。
于是溢美之辞纷至沓来,有人赞叹小女孩,有人褒奖教师,情绪就这样调动起来了。似乎这件事情就这样愉快地收场了。可是看着看着,我分明看出了一种凄凉,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这样的事情正常吗?不对,回头再看看新闻:小女孩的同学陆续离开清水小学,转到附近的学校读书。因为转学手续没有办好,孙悦留守到了最后。
原来问题还是出在行政体制上,我斗胆问一句:先把这个学生安排到要转的学校上课,再办理转学手续,这样两全的好事就不能出现在我们的国度里吗?我又想问一句:这么多老师教一个学生,难道不是一种浪费?
本来这是一件小事情,我也不想打破这样美好的图景。但这种把疏漏、错误或者是颟顸体制慵懒病的惯性无限放大,以至上升到无限美好、值得“大力赞扬”的思维方式及态度让人感到难受。因为我们已经有一种“审美”疲劳了。
与19比1的体制病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常常见到把批评会开成表彰会的情景,莫非这是一种赏识教育?皆大欢喜,人人得奖的背后还是要老百姓买单!作为一个个普通纳税人,我们难道就没有感到一种被愚弄的味道?体制颟顸者的帮闲们最擅于将错误的变成正确的,骗取了大家的赞扬、同情、眼泪,自己则会受到赏识。这样的人还真比梁山上的军师来得有用。不过问题还是问题,温馨美好不能当饭吃。真正的始作俑者躲在后台神龙见首不见尾,于是慵懒病就一直犯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陈陈相因,也就这样成了一种常态。
由此看来,如果真正地为老百姓着想,这样的狗头军师还是少一点为好。真正解决了这样的慵懒体制病,文中的小女孩就用不着远离同龄人来“追求”知识,教师们也可以人尽其才,不因为看不见的绳索束手束脚,我们老百姓也不会成为无辜的买单者。
于是溢美之辞纷至沓来,有人赞叹小女孩,有人褒奖教师,情绪就这样调动起来了。似乎这件事情就这样愉快地收场了。可是看着看着,我分明看出了一种凄凉,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这样的事情正常吗?不对,回头再看看新闻:小女孩的同学陆续离开清水小学,转到附近的学校读书。因为转学手续没有办好,孙悦留守到了最后。
原来问题还是出在行政体制上,我斗胆问一句:先把这个学生安排到要转的学校上课,再办理转学手续,这样两全的好事就不能出现在我们的国度里吗?我又想问一句:这么多老师教一个学生,难道不是一种浪费?
本来这是一件小事情,我也不想打破这样美好的图景。但这种把疏漏、错误或者是颟顸体制慵懒病的惯性无限放大,以至上升到无限美好、值得“大力赞扬”的思维方式及态度让人感到难受。因为我们已经有一种“审美”疲劳了。
与19比1的体制病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常常见到把批评会开成表彰会的情景,莫非这是一种赏识教育?皆大欢喜,人人得奖的背后还是要老百姓买单!作为一个个普通纳税人,我们难道就没有感到一种被愚弄的味道?体制颟顸者的帮闲们最擅于将错误的变成正确的,骗取了大家的赞扬、同情、眼泪,自己则会受到赏识。这样的人还真比梁山上的军师来得有用。不过问题还是问题,温馨美好不能当饭吃。真正的始作俑者躲在后台神龙见首不见尾,于是慵懒病就一直犯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陈陈相因,也就这样成了一种常态。
由此看来,如果真正地为老百姓着想,这样的狗头军师还是少一点为好。真正解决了这样的慵懒体制病,文中的小女孩就用不着远离同龄人来“追求”知识,教师们也可以人尽其才,不因为看不见的绳索束手束脚,我们老百姓也不会成为无辜的买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