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教师民生演变的标本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民生为本。
  民生,即人民生活,是挂在百姓嘴边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是挂在“政府”嘴边的“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而这些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工资、待遇、住房、社保、职称、专业发展、精神需求……
  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迷乱中步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常生活状态,于是才有了30年来一系列关乎教师民生的改善与成就。对此,有人这样描写:曾经,某乡镇领导干部鼓励一名教师说:“好好干,干好了调你去供销社当营业员!”今天,人们多有感叹:看看社会上的招聘信息吧,那几百甚至数千人所争的(一个)职位,不是公务员就是教师!
  30年来,教师民生方面的进步是空前的。教师的政治、经济地位和社会、职业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提升,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及教书育人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比如在收入水平上,教师工资从几十元涨至一千多、几千元(有的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称者已过万元),并基本解决了拖欠截留问题;全国教育系统年平均劳动报酬早在两年前就超过了两万元,远高于全国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工资发放纳入政府财政统一预算、统一管理,并实现了农村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又比如在住房上,许多地方将教师住房建设纳入城镇住宅建设总体规划,建设了一批又一批的教师村、教师公寓等;截至2006年,全国城镇教师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26.05平方米,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水平。再比如,在精神需求方面,教师从30年前的“臭老九”变为最受尊敬的人;自1985年起,教师有了自己的节日——教师节,教师享受的最大精神激励就是被尊重;并且在参与管理、被信任关怀、成就感满足等方面,也都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改变中国社会和历史走向的伟大事件,歌颂这期间我国在关乎教师民生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反思保障和改善教师民生的有关问题,我们特策划了这一专题:通过几个教师的典型个案,展示教师队伍民生改善的整体状况,希望读者垂注。
其他文献
辩证看待“农村教师素质低”    农村教师是由公办教师和一部分代课教师组成的群体。据联合国统计,中国政府用占世界0.78%的基础教育经费,完成了19.81%的适龄儿童的九年义务教育。农村教师功不可没。教育研究人员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理应成为教育界的良心,充满感情地对待他们,同情他们的不利处境,为他们的利益鼓与呼。但令人遗憾的是,近来出现了部分对农村教师定性不实、感情冷漠、态度生硬、意见草率的言论
【摘 要】“租船问题”是一类基于数量关系的较复杂的应用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与应用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从“基于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完善思路”“多维练习优化思路”三个方面展开教学,让学生在经历从部分到整体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解题策略。  【关键词】租船问题;问题群;方法;策略  “租船问题”是一类基于数量关系的较复杂的应用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合
【摘 要】“整数两级运算应用问题”是小学数学两步应用问题的关键,它处在运算意义内化巩固、数量关系基本建立、解题策略初步形成的枢纽环节。教师应通过对典型试题的前测数据统计,分析学生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寻找学生解题的难点,并提出教学建议,以期有效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复合 两级运算 应用问题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教材由一个个相對独立的单元构成,同一单元中的新知又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编写的。因此,从单元整体设计的视角来审视单元内的课时教学内容,并通过适当的调整与重组来更好地构建起基于学生认知规律与数学学科逻辑的单元教学体系,从而促进学生学和教师教效率的提升,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由浙江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卲汉民领衔的团队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积累了一定的成果,本刊特组织专题
【课前思考】  单元教学序列调整,使学生在探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积累了转化经验,充分感知并掌握了图形面积公式推导的两种策略——剪拼和倍拼。学生能根据图形转化前后的内在联系学会公式的推理表达。当学生具备这些知识基础与数学活动经验后,能否自主将其转化为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在推导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使用哪些转化策略,能否实现梯形面积公式的意义性建构?如何帮助学生沟通梯形、三角形、平
【摘 要】数的概念教学是形成数感的基础。为了让学生建立数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可视化思维支架帮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量”到“抽象的数”的形式变化过程。就“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来说,可从数据、表征、建模三个维度来帮助学生建立小数数感。  【关键词】数感;教学;思维可视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帮助学生形
教师作为社会职业的一种,本该和其它职业没什么两样,可是由于我国自古以来就把教师视为神圣的职业,因此让从事这一职业的教师必然要扮演着高大的形象。从人们赋予教师的种种角色定位可以看出来,由古代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和“先生”,演变到后来的多种角色:像“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的春蚕,“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为别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快速流通的实现与课改的大力推行,公开课成为教育沟通与教育改革实验的一种流行方式。而作为一种公众品鉴的对象,公开课之“公开”成为了热议的焦点:公开课到底要“公开”什么?怎么公开才不悖离教育的人文性?在公开示范或实验的功利性与公开课本身的唯美追求之间,我们如何寻求平衡?  思考一:一个误指——公开课即反原生态  公开课不够原生态,一直是公开课最受诟病的地方。其实,公开课与原生态并不
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造成教育青少年的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个年龄期的人,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暗示所具备的特性正迎合了学生的心理与教育需要——在无痕中批评、在无声中指引、在无形中点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暗示,能调动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 要】通过讨论“残破”钟面上的数学问题,学生感受到“时针与分针”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时针、分针的运动变化规律和它们的对立统一。在条件不足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可以转换思路,尝试运用“矛盾转化”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思维;渗透;辩证思想  数学充满辩证思想,加与减、乘与除、等与不等、正与负、正比例与反比例、圆与方、可能与确定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结合“残破钟面上的数学”的教学,谈谈对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