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使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国家积极推进新课改计划,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目前仍存在很多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停滞不前,其中初中物理教学就变现很突出,其课堂教学过程偏重于讲解和记忆知识,对于物理实验等实践性操作基本跳过,这及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重点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物力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 思维导图 实践性教学
  一、引言
  目前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但是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偏重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当前单一的考试制度和升学压力,学生唯有学习再学习,才能够获得优异成绩;另一方面是部分教师也缺少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教学策略。初中物理知识和生活联系很紧密,例如光学、力学、物质结构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够感触到的,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充分挖掘教材中含有的创新元素,巧妙为学生创设创新的情景,定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获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在众多的教学策略中,思维导图就是一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将思维导图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构建知识网络结构,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作用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因为发散思维是个体创新能力的外在变现形式,而思维导图正是一种速进个体发散思维发展的有力工具。思维导图最初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在19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自从被用到教学中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众多的教学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其发散思维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究竟什么是思维导图呢?其实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发散思维,而且这种发散思维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如果我们吧思维比作是一颗太阳,导图就是太阳周围的光,则思维导图就好像是太阳正在向四周散射光芒。因此利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将物理学的思维不断的拓展延伸,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二)思维导图在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希望有一定的方法,事半功倍。凡事皆如此,初中物理的教学也不例外。思维导图对于其教学过程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捷径。从以上思维导图的图示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物理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抓住主干顺藤摸瓜,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具体说来思维导图具有如下作用:第一将各种观点表现在图纸上,顺应了大脑的思维模式;第二是可以利用不同颜色和形状将重要内容表示出来,开发左右脑;第三是将物理语句用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可以是学生明确句子的重点,促使其短暂记忆变成长时间的记忆。此外思维导图对于教师的备课也有重要作用。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更深刻了解本单元知识间的脉络关系,有助于教师整体把握教材,从而更好的组织和呈现教材内容,同时并监督自己的教学失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利用思维导图开展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措施
  初中物理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将实际情况贯穿到整个实践性教学中去,同时并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一)转变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建立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基础之上的一种教学活动,它强调实践性,由于初中物理中实验课相对较多,因此教师要通过实验课,反复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转变旧的教学方式,并利用思维导图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边学习边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感性知识占主要,也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在讲解每一个物理理论知识时,都要尽可能的让学生亲自在实验室进行具体操作,这也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假如在初中物理的电学实验中,教师可以在实验前给学生设置几个简单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这些探究实验。这样一来,课堂气氛一下就会活跃起来,教师不再是简单的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样、直观的实际操作体会知识的真正含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其动手操作能力。
  2.科学归纳,固化知识
  在学习完物理实验之后,教师还要注重对实验结果的科学归纳。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利用思维导图动手将实验过程和结果归纳总结,然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利用思维导图将之前的实践内容,进行总结、归类,并让学生检查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过程和教师的是否一致,并帮助学生及时改正不当之处。实际上,通过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不仅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将实践上升到理论知识,从而固化掌握物理知识,还可以让学生逐步学会利用思维导图科学归纳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的建设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教师不仅是讲解者,还是引导者和帮助者,因此教师要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强化实践性教学,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目前思维导图是提高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的最有效途径,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利用思维导图促使初中物理教学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用好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开拓视野,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也是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刘益.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3)
  [2]董博清.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赵国庆.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2(05)
其他文献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下级工作出现某些失误时,上级往往会为下级承担一些责任,这就是所谓的挑担子.这既是上级的职责所在,也是体制所规定的.但是,这种挑担子,决不是无原则的
1临床资料本组33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31~40岁9例,41~50岁11例,51~60岁11例,61岁以上2例;病程1年以内18例,2年以内9例,3年以内6例。2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无规律性刺激性咳嗽,咽部不适,或痒,或轻微疼痛,或干燥...
精准扶贫战略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社会工作的有效介入。扶贫工作者应积极发掘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切入点,发挥社会工作对于精准扶贫的积极作用。政府应加大对社会工作的财政
【摘 要】从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培养创新思维;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创新动机;重视实践操作和生活实际,激发创新潜能;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四个方面,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生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一句饱含对历史深沉的审视,对现实冷静的洞察对未来辩证的思索的至理名言。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
领导干部都管理着一个或大或小的单位,其下属因家庭出身、社会背景、学识、经历、能力、秉性、爱好等的差异,在工作、生活中有着不同的表现,领导干部从心态上不可避免地会因
文章结合目前保存系统存在的不足,通过对单机构保存系统结构的改造,实现了基于不同级别数字对象的发现,并探讨了协作模式下基于资源发现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信息包模型的构建,
【摘 要】多年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都是传统式的照本宣科,属于应试教育的范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根本目标在于探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探讨问题驱动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关键词】问题驱动法 思想政治 兴趣 培养  对政治课兴趣的不平衡性,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主要是政治课内容与教师的水平。高中思